《《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我国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我国经.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地球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工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中国关注的重点领域,我国政府把其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国企业界,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会长斯蒂格森先生也指出:“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就没有世界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 3 月 27-28日 WBCSD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主题为“聚焦东方:中国的工商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联络代表会议。会后,CBCSD翻译了 WBCSD内部专刊可持续中国特辑的文章提要,并选
2、翻了部分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报道 WBCSD06年 3 月的北京联络代表会议,关注 WBCSD主要事务的实践地区,即中国的可持续事务。可持续2006 年 6 月 总第 26 期 目录 中国发展,世界发展 在现有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下,中国是否能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保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生态与经济发展共进 在短短三十年间,中国工业迅速崛起,这个饱受贫困侵扰的国家已跻身世界经济大国前五名。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HIV/艾滋工商业的重中之重 最近估算显示,中国约有五十万 HIV/艾滋病患者。作为公共健康问题,艾滋病同样也在影响中国的发展潜力
3、和社会的基础构架。让未来建筑更加节能 更加巧妙、有效的在建筑中使用能源,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节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水资源经济?水资源是地球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错综复杂的政策性事务,也是商品、基本元素、产品、农业的原动力和工商业的驱动力。东滩全球第一个生态城市 对于东滩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正在成为现实,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中国着手应对全球变暖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求:提高能效,应对全球变暖,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使碳交易市场适应中国市场 未来三十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将大量增加,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现在领导人 vs.未来领导人 WBCSD主席 Trav
4、is Engen 和年轻经理人团队 2005年的成员 Vodafone移动通讯公司的James Tee分别接受Sustain采访,表达了他们对于工商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煤矿:在中国能源行业中的角色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逾世界排放总额的 12%,是仅次美国的世界排放大国。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满足巨大的电力要求。新市场 新经济 北京某会议室内各国工商界人士关于全球贸易的激烈讨论,反映了 WBCSD关注领域的新趋势。工商业在社会中的角色 工商业在社会,特别是应对全球性事务,如贫困、气候变化、资源损耗、全球化和人口迁移的过程中,角色应当如何定位?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
5、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就会成为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国和主要全球参与方。届时,WBCSD的 2005年年轻管理人团队已踏上领导岗位。他们现在应当采取什么行动,保证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节能政策 个案分析WBCSD的一些会员公司在中国运营之初,就采取措施实现生态效率。中国着手应对全球变暖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求:提高能效,应对全球变暖,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泛滥中国的水旱灾害、席卷欧洲的雪暴、美洲的飓风、澳洲的森林大火、两极冰川的融化,这一切都预示着近年来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一些环境学家认为这些气象灾害均源于气候变化,罪魁祸首正是全球变暖,但并非所有学者都同
6、意这一观点。但所有人的共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对全球生态造成直接影响。根据第三届气候变化国际政府论坛评估报告(2001)的预测,如果不制止这一状况,到2100 年,全球气温将上升 5.8 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 88 厘米,并对众多太平洋岛屿和沿海低洼地区构成直接威胁。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共同致力于温室气体减排的首次尝试,截至 2006 年 4 月共有 163 个国家加入此框架。但此框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美国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但其拒绝在议定书上签字。同时,对于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放大国,国际社会并未要求其承诺降低本国迅速增长的温室
7、气体排放量。“没有中国、美国和印度的承诺,全球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是不可能实现的。”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 2006 年 3 月指出。现在的形势促使一系列企业自发框架和咨询机构的大量出现,这也证明了全球变暖是各国、各地区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紧急事务。八国集团在 2005 年“格伦伊格尔斯行动计划”中强调,社会必须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应;世界银行和国际能源署(IEA)正在着手实施“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对话”;欧盟已通过其“竞争力、能源和环境”高端集团发布了另一个咨询步骤框架。虽然这些发展动向是积极的,但是把焦点转化为行动才是最为关键的。WBCSD 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寻求协调、连贯、全球和长期的解决
8、方案,至少是比 京都议定书期限更长、涵盖面更广的多维度温室气体减排方案。中国的“十一五”(2006-2010)规划,出台了应对此全球挑战的政策措施。规划呼吁提高能效,建设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家同时也在推行工程建设新技术和新建料,以降低能源消耗,如在未来五年内使供暖能耗降低 50%。中国水泥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为降低能耗、C02 减排和缓建空气污染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五年规划呼吁水泥行业实现能耗降低 25%的目标。水泥业跨国公司拉法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波特兰科伦博(Bertrand Collomb)说道,“通过应对能源效率的挑战,中国不仅可以成为实践范例,更有可能实现技术的跨越式
9、发展。”为此,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CBMIA)与 WBCSD 于 2006 年 3 月签订了合作协定,共同探索关于可持续性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的合作机会。在此合作框架下,中国能从 WBCSD项目中了解提高建筑能效的措施,基于现有条件发掘可能的减排和降耗措施,同时勾勒实现可持续建筑实践范例的蓝图。中国还参与了不久前刚刚成立的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合作组织(APP),APP 成员国包括:中国、印度、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美国。APP 是自发的、无法律约束力的框架组织,目的是在其会员国范围内,发展、实施和推广清洁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以补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UNFCCC)”和京都议定书的相关政策
10、。使碳交易市场适应中国市场 未来三十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将大量增加,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汇/核定减排量(CERs)供应商,正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CDM 项目除提供碳汇外,还能促进清洁生产新技术在中国本地的成果转化。中国公司普遍缺乏现代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而 CDM 能为其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投资中国的清洁生产技术,如风力发电事业,壳牌公司就是其中之一。CDM 为此类先进技术的投资提供了关键金融渠道。壳牌贸易部门的加思爱德华(Garth Edward)认为截至 2007 年,CDM 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高达
11、 20 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他指出:“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项目,CERs 带来的收入将占相当比例。我们的中国战略是建立在有效的长期合资企业基础上的,与本地企业共同开发包括风力发电、碳捕捉和封存的一系列技术。”此外,中国西南六家钢铁、煤炭、煤气和能源企业近日与英国碳交易商益可环境国际集团公司(Ecosecurities Group Ltd.)签订了项目合同。合同规定,中方六家公司承诺每年减排二氧化碳 154 万吨;他们相应将得到逾 530 万美元的资金。前提条件是这笔钱必须用于清洁生产项目。CDM 项目因此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创收领域。中国现已批准建立数个此类项目。但是注册项目的数量非常巨
12、大,在 CDM 执行委员会的 150 个已注册项目中,中国仅占 7 个,但是这 7 个项目占预期年均 CERs 的 30%还多。中国没有广泛的 CDM 实施面有几大原因,主要是中国企业主体缺乏对碳交易实施过程以及碳基金运作手段的清晰认识。2006 年 3 月 31 日 WBCSD 在北京召开温室气体论坛,“中国公司公司参与碳交易市场所面临的障碍和机遇”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参加论坛的代表来自中外企业、政府和民间团体,共有 150 多名。总体看来,开展 CDM 项目对于项目开发商而言复杂而且花费巨大,但是新开发出的“项目审批流程标准”为中国提供了实现 CDM 项目的机会。中国尚没有 CDM 的资深专
13、家,因此需要在能源安全、增长和低排放技术的采纳方面,继续努力。中国政府非常支持 CDM 项目的开展,同时也表达了与英国和欧盟就此展开对话交流的愿望。马克俄斯斯威格勒(Markus Schwegler)博士是中国科技部附属环境技术转化中心的资深顾问,他也参加了温室气体论坛。两年多来,他一直在为联系欧洲购买方与中国销售方而工作。斯威格勒博士注意到,虽然双方都有参与 CDM 项目的愿望,但是项目启动非常困难。关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国 51%的相关法律规定对 CDM 的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阻碍。“这造成了风险管理上的问题,使欧洲公司难以进入。语言和文化障碍也是障碍之一。中外企业交易双方在做出关键性决定
14、时,有时不理解对方的相应金融信息和应付义务要求。”斯威格勒博士充分肯定了如温室气体论坛之类的活动,认为论坛能够协助能力建设并唤醒公众意识。他强调企业想要参与中国碳排放项目,就必须借助相应手段,如建立合资公司等。“中国文化看重诚信和关系,因此这些碳项目需要从长期着眼,建立在合作基础上。”未来 30 年内,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不断增加,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引用中国政府能源顾问大卫莫斯科维治(David Moskowitz)在 2006 年 4 月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在中国,所有的新建发电厂或工厂,都可以实现比以前更为清洁、高效。”在此发展过程中,全球碳交易市场通过 CDM 项目的推广实施一定会发挥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