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嘉定区南苑中学 贺红梅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 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 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因 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 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
2、 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 的状态。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 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道德意识有待加强。如没有责任感、同学间缺乏友爱精神等。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 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 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
3、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 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 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我们中华民 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 使是到了 21 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 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 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的
4、学习参考”.课题。二、拟解决关键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二期课改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 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 21 世纪承担 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国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 是设在武汉大学的国家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
5、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 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年刊。它发挥武汉大学 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 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著名文化史专家冯 天瑜教授。国内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很多,而把初中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还不多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王松泉等主编语文 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
6、育出版社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通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 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1 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 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 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2 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 的感情,正好弥补枯燥的标准化考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的距离感,弥补我们语文教学的 学习参考“在.缺陷,促进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3 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
7、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 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 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4 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 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5 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 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五、研究对象:本校全体学生。六、研究内容:“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它首先应该
8、是“二期课改新理念下”的一种研 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它必须是以二期课改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 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其次,我们要因地制 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 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 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 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 籍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 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
9、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 策略。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 供科学依据;2、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教学实践基 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 学习参考.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走近古诗文经典、走近传统节日、古诗文背诵大赛、写字比赛、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民族文化的影 视录象等)寻求中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 语文教学的途径。3、经验总结
10、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行定量和定 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八、课题研究的展开和初步成果 (1)、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把走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 究的突破口之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文的应试能力。a 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b 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走 近古诗文”方案 1)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好我国的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营造勤奋读书、
11、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优秀文化熏陶,促进 学生可持续发展。2)教育口号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活动的具体途径和原则 3)三个原则: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对所背诵的古诗文能 达到朦胧理解即可,即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 学生读经诵典;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 合模式。4)六条途径: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学习参考.看,教室里布置一些古诗文,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 2 分钟,和睡前 10 分钟进行朗读吟诵。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
12、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c 整理编辑了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考核考查的重点项目,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而且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教材角度,从考试角度,还是从继承 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 不容缓的任务。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 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 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
13、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学生而言都觉 得有点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关键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 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鉴赏诗歌可以先从了解有关诗歌的一 些常识,如:古诗的不同传统、风格、流派等开始。第一讲:诗歌的传统之一 现实主义传统 第二讲:诗歌传统之二浪漫主义传统 第三讲:诗歌风格 第四讲:陶渊明及其诗歌 第五讲: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 第六讲:唐代的边塞诗人岑参 第七讲: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第八讲: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第九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一 知人论世 第十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二 体味意境 第十一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三咀嚼字词 第
14、十二讲:鉴赏诗歌的方法四了解典故 学习参考.第十三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五明辨手法 第十四讲:鉴赏诗歌的方法六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第十五讲:如何提高鉴赏能力及训练题 d 举办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古诗文朗诵会 e 依托学校的“毽舞飞扬”活动,举办了征文比赛,弘扬民族文化。(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 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 味与魅力。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
15、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九 课题实践意义与成效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根本 点和出发点,从理论上拓展和丰富了学科教学方法研究的内涵和领域,总结了新课改理 念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文化氛 围,把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 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 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 己的精神世界
16、。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通过课题这个平台,使广大语文教师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 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课题组 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贺红梅老师、吴林老师、王艳丽 老师荣获上海市第四届古诗文论文大赛三等奖。学生也在古诗文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 绩:陈嘉兰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一等奖,夏梦同学荣获 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二等奖。陆佳莹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中 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三等奖。十、课题研究的展望 学习参考.1 坚持把引
17、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视做语文教学可以肩负的一项重 任。如开展论语每日一读等活动。各研究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发挥所长,大胆摸索 适合自己和学情的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力争达到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知识和能力,学识和德行能得到和谐发展的目标。2 关注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广泛虚心学习,认真深入研究,探寻最科学的语文教法 和学法,竭力提高课堂效益。各参与研究的教师负责完成一份能体现课题研究思想的优 秀论文或案例或录像课。力争有作品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3 各语文课题研究教师应秉承、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文学习 在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1.若不给自己设 限,
18、则人生中 就没有限制你 发挥的藩篱。2.若不是心 宽似海,哪有 人生风平浪静。在纷 杂的尘世里,为自己 留下一片纯静 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 落,也不管是 阴晴圆缺,你 都可以免去浮 躁,义无 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 好人生路上的 每一步3.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 一些事情,总会看清 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 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 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 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岁月是无 情的,假如你 丢给它的是一 片空白,它还 给你的也是一 片空白。岁 月是有情的,假 如你奉 献给她的是一些色 彩,它奉献给 你的也是一些色 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 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 才会多一些色 彩斑斓,少一 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 能把岁月描画 成一幅难以忘 怀的人生画卷。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