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施肥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376593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施肥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园艺植物施肥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施肥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施肥技术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附:施肥技术施肥技术(以园艺植物施肥为例)(以园艺植物施肥为例)欧洲水仙彩色马蹄莲 缺缺氮氮栀栀子子花花黄黄化化病病2、缺磷、缺磷植株矮小,叶少脱落植株矮小,叶少脱落一品红缺磷缺缺钾钾金金 盏盏 菊菊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枯焦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枯焦一一 品品 红红下部叶尖、叶缘黄化枯焦下部叶尖、叶缘黄化枯焦缺缺铁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变黄上部叶片叶脉间变黄矮牵牛缺铁矮牵牛缺铁上部叶黄上部叶黄化、尖端化、尖端变褐坏死变褐坏死百日菊缺铁百日菊缺铁新叶黄化新叶黄化下部叶片下部叶片黄绿相间黄绿相间百合缺铁百合缺铁缺缺镁镁叶片呈花叶片呈花叶、黄化叶、黄化金盏菊缺镁金盏菊缺镁中下叶脉中下叶脉间变紫色间变紫色万寿

2、菊缺镁万寿菊缺镁中下叶片叶脉间变黄、变紫中下叶片叶脉间变黄、变紫菊花缺镁菊花缺镁缺钙缺钙顶梢坏顶梢坏死或新死或新叶卷曲叶卷曲百百日日菊菊菊菊花花香香石石竹竹紫紫罗罗兰兰仙客来仙客来缺缺锰锰百百日日菊菊缺缺锰锰葡萄缺锰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1.大量元素:碳(C),氢(H),氧(O),氮(N),硫(S),磷(P),钾(K),钙(Ca),镁(Mg),硅(si)10种;2.微量营养元素有:铁(Fe)、锰(Mn)、铜(Cu)、锌(Zn)、钼(Mo)、硼(B)、氯(Cl),镍(Ni),钠(Na)9种。二、花卉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吸收营养元素的部位:吸收营养元素的部位:根与叶。根与叶。(一

3、)根的吸收特性(一)根的吸收特性1.根的生理功能:吸收、支持和贮藏等功能。主要从根的生理功能:吸收、支持和贮藏等功能。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2.根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形态:无机态离子(如根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形态:无机态离子(如NH4+、NO3-、H2PO4-、H2PO42-、K+、Ca2+、Mg2+、Fe2+、Zn2+、Mn2+),小的有机态分子),小的有机态分子(如尿素(如尿素,氨基酸氨基酸,糖类糖类,磷脂类磷脂类,植酸植酸,生长素及维生素生长素及维生素等等.认为在有机分子中分子愈小认为在有机分子中分子愈小,脂溶性愈高就愈容脂溶性愈高就愈容易进入植物体内易进入植物体

4、内.)(二)叶的吸收特性(二)叶的吸收特性叶面施肥的营养特点:叶面施肥的营养特点:(1)直接供给养分,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直接供给养分,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2)养分吸收,运转的速率快;)养分吸收,运转的速率快;(3)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效益。)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效益。三、土壤施肥三、土壤施肥土壤施肥土壤施肥是根据植物根系分布特点是根据植物根系分布特点,将肥料施在根系将肥料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层内,便于根系吸收集中分布层内,便于根系吸收,发挥肥料最大效用。发挥肥料最大效用。(3)基肥施用技术)基肥施用技术基肥施用的时期:基肥施用的时期:因花卉种类而不同。一、二年生因花卉种类而不同。一、二年生花

5、卉和蔬菜作物一般在播种或定植前整地时施入。花卉和蔬菜作物一般在播种或定植前整地时施入。基肥的用量:基肥的用量:一般基肥的施用量占总施量的一般基肥的施用量占总施量的50%为为宜,其中宜,其中N30%,P、K肥及微肥占总施量的肥及微肥占总施量的80-100%,有机肥可全部作基肥施用。盆花施基肥要,有机肥可全部作基肥施用。盆花施基肥要根据盆土多少,花株大小,肥料种类而定,宜少一根据盆土多少,花株大小,肥料种类而定,宜少一点,不求多一点。点,不求多一点。基肥特点:基肥特点:与其他施肥方式相比,具有均匀施入耕与其他施肥方式相比,具有均匀施入耕层、土肥混合、用量大、无肥害、施用方便、操作层、土肥混合、用量

6、大、无肥害、施用方便、操作不受植物阻碍等特点,且成本低廉。不受植物阻碍等特点,且成本低廉。基肥施用方法:基肥施用方法:(1)结合耕作撒施。)结合耕作撒施。其一是在播种或定植,把肥料其一是在播种或定植,把肥料均匀撒在地表面,结合耕作施入土中。均匀撒在地表面,结合耕作施入土中。(2)沟施)沟施,又叫条施。沿花卉行间开沟,将腐熟的又叫条施。沿花卉行间开沟,将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放入沟内,覆土盖严。沟施是在开好播有机肥均匀放入沟内,覆土盖严。沟施是在开好播种沟或定植沟后种沟或定植沟后,将肥料施入沟中的施肥方法。可有将肥料施入沟中的施肥方法。可有效地节省施肥量效地节省施肥量,增进肥效。增进肥效。(3)穴施)

7、穴施。即在种子或植物附近挖穴,施入肥料。即在种子或植物附近挖穴,施入肥料。(4)环施)环施,又叫轮状施肥。即在花卉植株树冠又叫轮状施肥。即在花卉植株树冠投影外围稍远处挖一条或两条环状沟,把肥料施投影外围稍远处挖一条或两条环状沟,把肥料施入沟内,灌水后覆土填平。适于植株较大、根系入沟内,灌水后覆土填平。适于植株较大、根系分布面积较大的种类。分布面积较大的种类。(3)施用技术:)施用技术:施肥时期:施肥时期:追肥一般在花卉吸肥数量大而集中的时追肥一般在花卉吸肥数量大而集中的时期前进行。如作物生长期过长或施肥量过大时,应期前进行。如作物生长期过长或施肥量过大时,应分次追肥。一般在作物吸肥数量大而集中

8、的时期前分次追肥。一般在作物吸肥数量大而集中的时期前进行。不同种类的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和对产品进行。不同种类的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和对产品的要求有较大差异,追肥时期和次数也不同。的要求有较大差异,追肥时期和次数也不同。2.施施肥量:追肥数量较大,一般占总施量的肥量:追肥数量较大,一般占总施量的50%,N占占70%,PK占占20%。(二)叶面施(二)叶面施/追肥追肥 叶面喷肥又称根外追肥,是利用叶片、嫩枝及幼果叶面喷肥又称根外追肥,是利用叶片、嫩枝及幼果的气孔、皮孔和角质层具有的吸收能力将液体肥料的气孔、皮孔和角质层具有的吸收能力将液体肥料喷施于植株表面的一种追肥方法。根外追肥是土壤喷施于植株

9、表面的一种追肥方法。根外追肥是土壤追肥的有效补充。追肥的有效补充。根外追肥所施用的肥料以尿素、磷酸二氢钾、硼根外追肥所施用的肥料以尿素、磷酸二氢钾、硼酸、硼砂、硫酸亚铁、硫酸锌、硝酸钙、氯化钙、酸、硼砂、硫酸亚铁、硫酸锌、硝酸钙、氯化钙、草木灰浸出液为主,还有稀土等。草木灰浸出液为主,还有稀土等。为提高叶面喷肥的效果,应选无风、晴朗、湿润为提高叶面喷肥的效果,应选无风、晴朗、湿润的天气的天气,夏季最好在上午夏季最好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时以后,以免因气温高引起肥液浓缩,影响叶片吸收和发生以免因气温高引起肥液浓缩,影响叶片吸收和发生药害。喷施部位一般以幼嫩叶片和叶背面为主,

10、因药害。喷施部位一般以幼嫩叶片和叶背面为主,因这些部位吸收能力更强。若在幼果期喷施硝酸钙以这些部位吸收能力更强。若在幼果期喷施硝酸钙以提高果实含钙量,则应以果实为主要喷布部位,因提高果实含钙量,则应以果实为主要喷布部位,因为叶片吸收的钙很难输送到果实。为叶片吸收的钙很难输送到果实。液肥制作方法液肥制作方法:(1)、N肥多用尿素,溶解稀释,根据花卉种类采用肥多用尿素,溶解稀释,根据花卉种类采用的浓度不同,幼苗的浓度不同,幼苗0.10.5%。,草本。,草本0.21%,木,木本本0.51%。(2)、P肥:多用肥:多用KH2PO4,溶解稀释,溶解稀释0.1%0.3%(3)、K肥:多用肥:多用KH2PO

11、4、K2SO4、KCl溶解稀释溶解稀释0.1%0.3%。施用技术施用技术:(1)、喷施时间与次数:时间选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晚、喷施时间与次数:时间选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避免高温或暴晒,次数一般以多次连续为宜,进行,避免高温或暴晒,次数一般以多次连续为宜,每每57天天1次,连续次,连续34次后停施次后停施1次,以后再连续次,以后再连续喷施。喷施。(2)、喷施部位:喷洒时注意叶片的两面都喷到,特、喷施部位:喷洒时注意叶片的两面都喷到,特别是叶背的吸收能力更强,喷量要多;以雾滴布满别是叶背的吸收能力更强,喷量要多;以雾滴布满为宜,喷后保持为宜,喷后保持1h左右的湿润。左右的湿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追肥时间以阴天或晴天早晨五六点天刚亮时、追肥时间以阴天或晴天早晨五六点天刚亮时为最好,傍晚日落后也可。为最好,傍晚日落后也可。(2)、叶片正反两间全喷到。、叶片正反两间全喷到。(3)、肥料浓度要适合,不能过大。、肥料浓度要适合,不能过大。(4)、叶面施肥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叶面施肥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