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文说明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文说明新.pdf(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 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 程高 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all building JGJ 32002 J 1862002 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 2002 北 京 第 1 页 2002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 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 程高 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all building JGJ 3-2002 批准部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施行日期:2 0 0 2 年9 月1 日 条文说明 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 2002 北 京 第 2 页 2002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前前 言言 高层建筑混
3、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经建设部 2002 年 6 月 3 日以建标2002 138 号文批准,业已发布。原规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是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中京建筑事务所、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本规程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
4、术规程管理组(邮政编码:100013,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 30 号)。第 3 页 2002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目目 次次 前 言.3 目 次.4 1 总 则.7 2 术语和符号.8 3 荷载和地震作用.9 3.1 竖向荷载.9 3.2 风荷载.10 3.3 地震作用.13 4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8 4.1 一般规定.18 4.2 房屋运用高度和高宽比.19 4.3 结构平面布置.20 4.4 结构竖向布置.24 4.5 楼盖结构.25 4.6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26 4.8 抗震等级.29 4.
5、9 构造要求.29 5 结构计算分析.31 5.1 一般规定.31 5.2 计算参数.33 5.3 计算简图处理.34 5.4 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35 5.5 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36 5.6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36 6 框架结构设计.38 6.1 一般规定.38 6.2 截面设计.38 第 4 页 2002 6.3 框架梁构造要求.40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6.4 框架往构造要求.41 6.5 钢筋的连接和锚固.42 7 剪力墙结构设计.43 7.1 一般规定.43 7.2 截面设计及构造
6、.45 8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51 8.1 一般规定.51 8.2 截面设计及构造.52 9 筒体结构设计.54 9.1 一般规定.54 9.2 框架-核心筒结构.54 9.3 筒中筒结构.55 10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56 10.1 一般规定.56 10.2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57 10.3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61 10.4 错层结构.61 10.5 连体结构.62 10.6 多塔楼建筑结构.63 11 混合结构设计.65 11.1 一般规定.65 11.2 结构布置和结构设计.65 11.3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68 12 基础设计.70 12.1 一般规定.70 1
7、2.2 筏形基础.72 12.3 箱形墓础.72 12.4 桩基础.72 13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74 13.1 一般规定.74 第 5 页 2002 13.2 施工测量.74 13.3 模板工程.76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13.4 钢筋工程.77 13.5 混凝土工程.77 13.6 预制构件安装.78 13.7 深基础施工.78 13.8 施工安全要求.78 第 6 页 2002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1 总 总 则则 1.0
8、.1 1.0.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迅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积累了很多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体系也积累了不少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此次规程修订,除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条款进行补充修订外,又增加了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设计规定,井将原规程名称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更改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1.0.2 原规程规定适用于 8 层及 8 层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此次修订改为适用于 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 28m 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原规程制订时,我国高层建筑的层数,一般为 830 层,个别建筑层数
9、较高。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十分迅速,各地兴建的高层建筑层数已普遍增加,房屋高度在 150m 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 100 幢。国际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多在 10 层以上。为适应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形势并与国际诸多国家的界定相适应,此次修订中将规程适用范围定为 10 层及 10 层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专门条款。考虑到有些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其层数虽未达到10 层,但其房屋高度较高,为适应设计需要,此次修订中将房屋高度超过 28m 的民用建筑也纳入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对于房屋层数少于 10 层或房屋高度小于 28m 但接近 10 层或
10、28m 的民用建筑,也可参照本规程的规定进行结构设计。本条还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场地的高层建筑,这是此次修订中增加的内容。大量地震震害及其他自然灾害表明,在危险地段场地建造房屋和构筑物较难幸免灾祸,在危险地段场地应避免建造高层建筑。我国没有在危险地段场地建造高层建筑的工程实践经验,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本规程也没有专门条款。1.0.5 1.0.5 本条规定应注重结构的概念设计,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这是国内外历次大地震及风灾的重要经验总结。概念设计及结构整体性能是决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抗风性能的重要因素,若结构严重不规则、整体性差,则按目前的结构设计及计算技术水平,较难保证结构的抗
11、震、抗风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第 7 页 2002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 本章是根据标准编制要求新增加的,术语一节是新内容,符号一节是在原规程JGJ391“主要符号”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高层建筑”的定义,大多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而确定,国际、国内的定义不尽相同。国际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多在 10 层以上,我国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定义。本规程主要是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考虑的。本规程中的“剪力墙(shearwall)”,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中称抗震墙,在现行国
12、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中称结构墙(structuralwall)。“剪力墙”既用于抗震结构也用于非抗震结构,这一术语在国外应用已久,在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中和国内建筑工程界也一直应用。“筒体结构”尚包括框筒结构、束筒结构等,本规程主要涉及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混合结构”包括内容较多,本规程主要涉及高层建筑中常用的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其他一些相关的术语,如多塔楼结构、连体结构、错层结构等,目前尚无比较确切的定义,本规程暂未列入。第 8 页 2002 筑筑 龙龙
13、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3 荷载和地震作用荷载和地震作用 3.1 竖向荷载竖向荷载 3.1.1 3.1.1 竖向荷载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有关规定采用。GB 50009 与原 GBJ987 相比,有较大的改动,使用时应予注意:1 对楼面均布活荷载作部分的调整和增项 1)办公楼、住宅和宿舍等项目,其建设量在近期比较大,而且其荷载性质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应工程界的普遍要求,将其荷载标准值提高到 2.0kN/m2。2)其他用途的民用项目,除个别有调整外,大部分仍保 持原有水平。为了便于工程人员能在一般情况下
14、确定荷载,对民用建筑楼面可根据在楼面上活动的人和设施的不同,将取值分成八个档次:活动的人很少 Lk=1.5kN/m2 活动的人较多 Lk=2.0kN/m2 活动的人更多且有较多设备 Lk2.5kN/m2 活动的人很多且有较重设备 Lk=3.0kN/m2 活动的人很集中,有时很拥挤或有较重设备 Lk=3.5kN/m2 活动的性质比较剧烈 Lk4.0kN/m2 贮存物品的仓库 Lk=5.0kN/m2 有大型的机械设备 Lk6.0kN/m2 3)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是新增的,根据有关资料和意见反馈,暂时定为 6.0kNm2。4)增添的车道荷载与车库荷载的性质相同,除客车与原定规范相同外,增加了考虑消防
15、车的楼面活荷载,客车不包括 9 人以上的大型客车,消防车系指 30t 级的大型车,当用途不符要求时,可按实际轮压参考荷载规范附录 B 的规定换算。5)书库活荷载一般仍按原规范采用,但书架超过 2m 时,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 2.5kN/m2确定。6)增加了非固定隔墙的荷载,取隔墙每延米自重(kN/m)的 1/3 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并规定该值不小于 1.0kNm2。第 9 页 2002 2 对屋面均布活荷载中不上人屋面的取值也作了部分调整,参照国外规范,采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用 0.5kN
16、/m2,但当施工荷载较大时,仍应按实际情况采用,或在施工中采取特殊措施。考虑到有些结构规范,在采用该规定时,有可能与原规范相差较大,为此在附注中给出允许做 0.2kN/m2的增减。屋顶花园的荷载标准值取 3.0kN/m2,但不包括花圃土石材料的自重。屋面还应考虑可能出现的积水荷载,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3.1.53.1.5 直升机平台的活荷载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的有关规定确定的。部分直升机的有关参数见表 1。表 1 部分轻型直升机的技术数据 表 1 部分轻型直升机的技术数据 尺 寸 机型 生产国 空重(kN)最大起飞重(kN)旋翼(m)机长(m)机宽(m
17、)机商(m)z-9(直)SA360 海豚 SA315 美洲驼 SA350 松鼠 SA341 小羚羊 BK-117 BO-105 山猫 S-76 贝尔-205 贝尔-206 贝尔-500 贝尔-222 A109A 中国 法国 法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德国 英、汉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意大利 19.75 18.23 10.14 12.88 9.17 16.50 12.56 30.70 25.40 22.55 6.60 6.64 22.04 14.66 40.00 34.00 19.50 24.00 18.00 28.50 24.00 45.35 46.70 43.09 14.51 13.
18、61 36.60 24.50 11.68 11.68 11.02 10.69 10.50 11.00 9.84 12.80 13.41 14.63 10.16 8.05 12.12 11.00 13.29 11.40 12.92 12.99 11.97 13.00 8.56 12.06 13.22 17.40 9.50 7.49 12.50 13.05 1.08 1.06 2.13 2.71 3.18 1.42 3.31 3.50 3.09 3.02 3.15 3.36 3.00 3.66 4.41 4.42 2.91 2.59 3.51 3.30 注:直 9 机主轮距 2.03m,前后轮距
19、3.61m。3.2 风荷载风荷载 第 10 页 2002 3.2.1 3.2.1 风荷载计算的原则采用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的规定。对于主要承重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表达可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平均风压加上由脉动风引起结构风振的等效风压;另一种为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由于结构的风振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计算中,往往是受力方向基本振型起主要作用,因而我国与大多数国家相同,采用后一种表达形式,即采用风振系数z。它综合考虑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中包括风速随时间。空间的变异性和结构的阻
20、尼特性等因素。基本风压 WO是根据全国各气象台站历年来的最大风速记录,按基本风压的标准要求,将不同测风仪高度和时次时距的年最大风速,统一换算为离地 10m 高,自记式风速仪 10min 平均年最大风速(m/s)。根据该风速数据统计分析确定重现期为 50 年的最大风速,作为当地的基本风速0。再按贝努利公式确定基本风压。3.2.2 3.2.2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将基本风压的重现期由以往的30 年改为 50 年,这样,在标准上将与国外大部分国家取得一致。但经修改后,各地的基本风压并不全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10,而是根据新的风速观测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后重新确定的。为了能适
21、应不同的设计条件,风荷载计算可采用与基本风压不同的重现期。规程 JGJ391 对高层建筑的基本风压乘以 1.1 的增大系数采用,现因基本风压的重现期已由 30 年改为 50 年,所以对于一般高层建筑不需再乘以 1.1的增大系数。但对于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应考虑100 年重现期的风压值较为妥当。当没有 100 年一遇的风压资料时,也可近似将 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乘以增大系数 1.1 采用。对风荷载是否敏感,主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目前尚无实用的划分标准。一般情况下,房屋高度大于 60m 的高层建筑可按 100 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对于房屋高度不超过 60m 的
22、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是否提高,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2.33.2.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采用。对原规范的 A、B 两类,其有关参数保持不变;C 类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其粗糙度指数系数由 0.2 提高到 0.22,梯度风高度仍取 400m;新增加的 D 类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有大量高层建筑的大城市市区,其粗糙度指数系数取 0.3,梯度风高度取450m。第 11 页 2002 在大气边界层内,风速随离地面高度而增大。当气压场随高度不变时,风速随高度增大的规律,主要取决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垂直梯度。通常认为在离地面高度为 300500m 时
23、,风速不再受地面粗糙度的影响,也即达到所谓“梯度风速”,该高度称之梯度风高度。地面粗糙度等级低的地区,其梯度风高度比等级 高的地区为低。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在确定城区的地面粗糙度类别时,若无地面粗糙度指数实测结果,可按下述原则近似确定:1 以拟建房屋为中心、2km 为半径的迎风半圆影响范围内的房屋高度和密集度来区分粗糙度类别,风向原则上应以该地区最大风的风向为准,但也可取其主导风向;2 以半圆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来划分地面粗糙类别。当平均高度不大于 9m 时为 B 类;当平均高度大于 9m 但不大于 18
24、m 时为 C 类;当平均高度大于 18m时为 D 类;3 影响范围内不同高度的面域可按下述原则确定,即每座建筑物向外延伸距离等于其高度的面域内均为该高度,当不同高度的面域相交时,交叠部分的高度取大者;4 平均高度取各面域面积为权数计算。3.2.43.2.4 对于山区的高层建筑,原来采用系数对其基本风压进行调整,并对山峰和山坡也是根据山麓的基本风压,按高差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予以调整。这些规定依据尚不充分,还没有得到实际观测资料的验证。国外的规范对山区风荷载的规定一般两种形式:一种也是规定建筑物地面为起算点,建筑物上的风荷载直接按规定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计算,这种方法比较陈旧。另一种是按地形条件,对
25、风荷载给出地形系数,或对负压高度变化系数给出修正系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采用后一种形式,并参考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相应规范,以及欧洲钢结构协会 ECCS 的规定房屋与结构的风效应计算建议,对山峰和山坡上的建筑物,给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修正系数。3.2.53.2.5 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所引起的实际压力(或吸力)与来流风的速度压的比值,它描述的是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静态压力的分布规律,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和尺度有关,也与周围环境和地面粗糙度有关。由于它涉及的是关于固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流体动力学问题,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问题尤为复杂,无法给出理
26、论上的结果,一般均应由试验确定。鉴于真型实测的方法对结构设计的不现实性,目前只能采用相似原理,在边界层风洞内对拟建的建筑物模型进行测试。第 12 页 2002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表 7.3.1 列出 38 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各类结构的体型系数,这些都是根据国内外的试验资料和外国规范中的建议性规定整理而成,当建筑物与表中列出的体型类同时可参考应用。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本条的规定是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表 7.3.1 的简化和整理,以便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用,如需较详细的
27、数据,也可按本规程附录 A 采用。3.2.63.2.6 本条给出的风振系数是仅指顺风向振动时的风振系数。由于风速的随机性,风振系数应根据随机振动理论导出,但对于外形和刚度沿高度变化不大的建筑结构,可近似只考虑基本振型影响,按公式(3.2.6)计算风振系数。对质量和刚度沿建筑高度分布均匀的弯剪型结构,基本振型系数也可近似采用振型计算点高度 z 与房屋高度 H 的比值,这即是原规程 JGJ391 的算法。3.2.7 3.2.7 对建筑群,尤其是高层建筑群,当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旋涡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设计时应予注意。对比较重要的高层建筑,建议在风洞试验中考虑周围建筑物
28、的干扰因素。本条和第 3.2.8 条所说的风洞试验是指边界层风洞试验。3.2.93.2.9 风力作用在高层建筑表面,与作用在一般建筑物表面上一样,压力分布很不均匀,在角隅、檐口、边棱处和在附属结构的部位(如阳台、雨篷等外挑构件),局部风压会超过按本规程 3.2.5 条体型系数计算的平均风压。根据风洞实验资料和一些实测结果,并参考国外的风荷载规范,对水平外挑构件,取用局部体型系数为-2.0。3.2.103.2.10 建筑幕墙设计时所采用的基本风压,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 和金属及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 的有关规定采用。3.3 地震作用地震作用 3.3.13.
29、3.1 本条主要引用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对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增加了“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规定。对于乙、丙类建筑,规定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规程 JGJ391 曾规定,6 度抗震设防时,除 IV 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外,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本次修订,鉴于高层建筑比较重要且结构计算分析软件应用较为普遍,因此规定 6 度抗震设防时也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通过计算,可与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进行比较,并可采用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计算柱的轴压比。第 13 页 200
30、2 3.3.23.3.2 某一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如该构件带有翼缘,尚应包括翼缘作用。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交角大于 15时,应考虑斜向地震作用。对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本条第 3 款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如结构转换层中的转换构件、跨度大于 24m 的楼盖或屋盖、悬挑大于 2m 的水平悬臂构件等,在 8 度和 9 度抗震设防时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比较明显,设计中应予考虑。3.3.33.3.3 国外多数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需考虑由
31、于施工、使用或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等因素所引起的偶然偏心的不利影响。即使对于平面规则(包括对称)的建筑结构也规定了偶然偏心;对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结构,除其自身已有的偏心外,还要加上偶然偏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中,对平面规则的结构,采用增大边榀结构地震内力的简化方法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增大边榀结构内力的简化方法不尽合宜。因此,本条规定直接取各层质量偶然偏心为 0.05Li(Li为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建筑物总长度)来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实际计算时,可将每层质心沿主轴的同一方向(正向或负向)偏移。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时,也应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不利
32、影响。当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3.3.43.3.4 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各国抗震规范中均有体现,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仍是基本方法。对高层建筑结构主要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包括不考虑扭转耦联和考虑扭转耦联两种方式),底部剪力法的应用范围较小。弹性时程分析法作为补充计算方法,在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中已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本条第 3 款对于需要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的高层建筑结构作了具体规定,这些结构高度较高或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不规则或属于特别重要的甲类建筑。3.3.5 3.3.5 进行时程分析时,鉴于各条地震波输入进行时程分析的结果不同,本条规定根
33、据小样本容量下的计算结果来估计地震效应值。通过大量地震加速度记录输入不同结构类型进行时程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若选用不少于二条实际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输入,计算的平均地震效应值不小于大样本容量平均值的保证率在 85以上,而且一般也不会偏大很多。所谓“在统计意义上相符”指的是,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各个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 20。计算结果的平均底部剪力一般不会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 80。第 14 页 2002 3.3.73.3.83.3.73.3.8 弹性反应谱理论仍是现阶段抗震设计的最基本理论,本规程的设计反应谱以地震影响
34、系数曲线的形式给出: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1 设计反应谱周期延至 6s。根据地震学研究和强震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在周期6s 范围内,有可能给出比较可靠的数据,也基本满足了国内绝大多数高层建筑和长周期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要。对于周期大于 6s 的结构,抗震设计反应谱应进行专门研究;2 理论上,设计反应谱存在两个下降段,即:速度控制段和位移控制段,在加速度反应谱中,前者衰减指数为 1,后者衰减指数为 2。设计反应谱是用来预估建筑结构在其设计基准期内可能经受的地震作用,通常根据大量实际地震记录的反应谱进行统计并结合工程经验判
35、断加以规定。为保持规范的延续性,在 T5Tg范围内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 相同,在 T5Tg的范围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的下平台改为倾斜段,使 T5Tg后的反应谱值有所下降,不同场地类别的最小值不同,较符合实际反应谱的统计规律。在 T 等于 6Tg附近,新的反应谱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约增加 15,其余范围取值的变动更小;3 为了与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接轨,根据设计地震分组和不同场地类别确定反应谱特征周期 Tg,即特征周期不仅与场地类别有关,而且还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同时反映了震级大小、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的影响。设计地震分组中的一组、二组、三组分别反映了近、中
36、、远震的不同影响。为了适当调整和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度,各分区中、类场地的特征周期值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的值约增大了 0.05s。同理,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 Tg值也适当延长。这样处理比较接近近年来得到的大量地震加速度资料的统计结果。4 现阶段仍采用抗震设防烈度所对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多遇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分别对应于 50 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 63和 23的地震烈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震烈度和大震烈度。为了与新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接口,表 3.3.7-1 中的max除沿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 的 6、7、8、9度所对应的设计基本加速度值外,对于
37、 78 度、89 度之间各增加一档,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分别对应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的地区。5 考虑到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提供了不同阻尼比(0.010.20)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对于标准的地震影响系数(阻尼比为 0.05)的修正方法。根据实际强震记录的统计分析结果,这种修正可分段进行:在反应谱平台段(=max),第 15 页 2002 修正幅度最大;在反应谱上升段(T0.1s)和下降段(TTg),修正幅度变小;0s时不修正。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对应于不同阻尼比计算地震影
38、响系数的衰减指数和调整系数见表 2。条文中规定,当2小于 0.55 时应取 0.55;当1小于 0 时应取 0。表 2 不同阻尼比时的衰减指数和调整系数 表 2 不同阻尼比时的衰减指数和调整系数 2 1 0.01 0.02 0.05 0.10 0.20 1.54 1.34 1.00 0.75 0.56 0.97 0.95 0.90 0.85 0.80 0.025 0.024 0.020 0.014 0.001 3.3.103.3.113.3.103.3.11 引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增加了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效应组合方法。根据强震观测记录的统计分析,两
39、个方向水平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不相等,二者之比约为 1:0.85;而且两个方向的最大值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刻,因此采用平方和开平方计算两个方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条文中的 Sx和 Sy是指在两个正交的 X 和 Y 方向地震作用下,在每个构件的同一局部坐标方向上的地震作用效应,如 X 方向地震作用下在局部坐标 x 方向的弯 矩 Mxy和 Y 方向地震作用下在局部坐标 x 方向的弯矩 Mxy。作用效应包括楼层剪力、弯矩和位移,也包括构件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扭矩等)和变形。本规程条文(包括第 5.1.13 条)中建议的振型数是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而言的。对于质量和刚度分布很不均匀的结构,振
40、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需的振型数一般可取为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 90时所需的振型数。3.3.123.3.12 底部剪力法在高层建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中应用较少,但作为一种方法,本规程仍予以保留,因此列于附录中。对于规则结构,采用本条方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仍应考虑偶然偏心的不利影响。第 16 页 2002 3.3.133.3.13 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 3s 的结构,由此计算所得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偏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但是规范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尚无法对此做出估计。出于结构安全的考虑,增加了对各楼
41、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烈度下的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剪重比),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应据此进行相应调整。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按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本规程第 5.1.14 条的规定乘以 1.15 的增大系数,并应符合本条的规定,即楼层最小剪力系数不应小于 1.15。本条表 3.3.13 中所说的扭转效应明显的结构,是指楼层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楼层平均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1.2 倍的结构。3.3.143.3.14 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的精确计算比较繁杂,本规程保留了原规
42、程 JGJ391的简化计算方法。3.3.15 3.3.15 高层建筑结构中的长悬挑结构、大跨度结构以及结构上部楼层外挑的部分对竖向地震作用比较敏感,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进行结构计算。为简化计算,将竖向地震作用取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百分比,直接加在结构上进行内力分析。3.3.163.3.16 高层建筑结构内力位移分析时,只考虑了主要结构构件(梁、柱、剪力墙和筒体等)的刚度,没有考虑非承重结构的刚度,因而计算的自振周期较实际的长,按这一周期计算的地震力偏小。为此,本条规定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对计算的自振周期予以折减。3.3.17 3.3.17 大量工程实测周期表明:实际建筑物自振周期短于计算的
43、周期。尤其是有实心砖填充墙的框架结构,由于实心砖填充墙的刚度大于框架柱的刚度,其影响更为显著,实测周期约为计算周期的 0.50.6 倍;剪力墙结构中,由于砖墙数量少,其刚度又远小于钢筋混凝土墙的刚度,实测周期与计算周期比较接近。据此本条对采用砖填充墙的框架、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提出了计算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其他工程情况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第 17 页 2002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4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4.1.14.1.1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房屋高度和高
44、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目前,国内大量的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四种常见的结构体系: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因此本规程有若干章节对这四种结构体系的设计作了详细的规定,以适应量大面广工程设计的需要。框架结构不包括板柱结构(无剪力墙或井筒),因为这类结构侧向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差,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由 L 形、T 形、Z 形或十字形截面(截面厚度一般为 180300mm)构成的异形柱框架结构,目前一般适用于 6、7 度抗震设计或非抗震设计、12 层以下的建筑中,本规程暂未列入。剪力墙结构包括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有部分框支柱)、具
45、有较多短肢剪力墙且带有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板柱指无内部纵梁和横梁的无梁楼盖结构。由于在板柱框架体系中加入了剪力墙或井筒,主要由剪力墙构件承受侧向力,侧向刚度也有很大的提高。这种结构目前在高层建筑中有较多的应用,但其适用高度宜低于一般框架结构。震害表明,板柱结构的板柱结构破坏较严重,包括板的冲切破坏或柱压坏。筒体结构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和高层旅馆建筑。由于其刚度较大、有较高承载能力,因而在层数较多时有较大优势。多年来,已经积累了许多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在本规程中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一些较新颖的结构体系(如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析架结构、
46、悬挂和悬挑结构和隔震减振结构等),目前工程较少、经验还不多,宜针对具体工程研究其设计方法,待积累较多经验后再上升为规程的内容。4.1.24.1.34.1.24.1.3 这两条强调了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原则,宜采用规则的结构,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规则结构一般指:体型(平面和立面)规则,结构平面布置均匀、对称并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结构竖向布置均匀,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第 18 页 2002 实际工程设计中,要使结构方案规则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出现平面或竖向布置不规则的情况。本规程第 4.3.34.3.7 条和 4.4.24.4.5 条分别对结构平面布 筑筑 龙龙 网网
4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置及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提出了限制条件。若结构方案中仅有个别项目超过了条款中规定的“不宜”的限制条件,此结构虽属不规则结构,但仍可按本规程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若结构方案中有多项超过了条款中规定的“不宜”的限制条件,此结构属特别不规则结构,应尽量避免;若结构方案中有多项超过了条款中规定的“不宜”的限制条件,而且超过较多,或者有一项超过了条款中规定的“不应”的限制条件,则此结构属严重不规则结构,这种结构方案不应采用,必须对结构方案进行调整。无论采用何种结构体系,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都应使结构具有合
48、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其抗震能力;宜具有多道防线,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水平风荷载、地震作用和重力荷载的能力。4.1.4 4.1.4 本章主要对普通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做出一般规定,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尚应符合本规程第 10 章的要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尚应符合本规程第 11 章的要求。4.2 房屋运用高度和高宽比房屋运用高度和高宽比 4.2.2 4.2.2 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指符合表 4.2.2-1 高度限值的建筑,也是目前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当框架
49、-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超出表 4.2.2-1的高度时,列入 B 级高度高层建筑。B 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不宜超过表4.2.2-2 的规定,并应遵守本规程规定的更严格的计算和构造措施。为保证 B 级高度高层建筑的设计质量,抗震设计的 B 级高度的高层建筑,需按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审查复核。对于房屋高度超过 A 级高度高层建筑最大适用高度的框架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以及 9 度抗震设计的各类结构,因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尚显不足,在 B 级高度高层建筑中未予列入。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实践检验,本规程第 7.1.2 条规定其最大适用
50、高度比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7 度时不应大于100m、8 度时不应大于 60m;B 级高度高层建筑及 9 度时的 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这种结构。第 19 页 2002 高度超出表 4.2.2-2 的特殊工程,则应通过专门的审查,论证,补充多方面的计算分析,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结构试验研究,采取专门的加强构造措施,才能予以 筑筑 龙龙 网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JGJ 3-实施。框架-核心筒结构中,除周边框架外,内部带有部分仅承受竖向荷载的柱与无梁楼板时,不属于本条所说的板柱-剪力墙结构。本规程最大适用高度表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度均低于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