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9【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 2 2 课秦朝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 1 1一、选择题一、选择题20162016 年题组年题组1 (2016上海单科6)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考点】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解析】材料“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对于是否实行分封制争论不休,因此省略处应填入取代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 A 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
2、分封制,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后来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变,故 B 项正确;郡国并行出现在汉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 C 项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 D 项错误。【答案】B20152015 年题组年题组1 (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 ,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2 / 9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
3、形成秦朝的统一;史学理论史料使用【解析】 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 ,故 A 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 B 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 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 ,故 D项错误。【答案】C2 (2015上海单科4)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 )A太尉 B皇帝 C郡守、县令 D丞相【考点】大一
4、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解析】秦朝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与选用啬夫无关,故 A 项错误;皇帝直接任命地方郡守县令、县长,与选用啬夫无关,故 B 项错误;郡守、县令选用啬夫管理司法和赋税征收,故 C 项正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与选用啬夫无关,故 D 项错误。3 / 9【答案】C3 (2015海南单科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解析】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罢去分封制的“诸侯” ,改行郡县制的“郡守” ,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故 A 项正确;
5、根据材料中“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知不是分封制,故 B 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A20142014 年题组(备注:无)年题组(备注:无)20132013 年题组年题组1 (2013北京文综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C汉 D唐【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依
6、据石碑九域守令图中的“守令”和“并四海、为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反映4 / 9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置郡县的史实。可知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 三朝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答案选 B。【答案】B2 (2013浙江文综15)公元前221 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BCD【考点】秦朝统一六国【解析】秦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最终灭了六国。所灭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分别对应图中的序号是。最迟灭的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齐鲁大地” ) ,找到这一突破口,就可较快地找出正确选项。此外,可将“韩赵魏楚燕齐”谐音为“喊赵薇去演戏” ,就可牢记这一顺序。
7、【答案】A20122012 年题组年题组1 (2012重庆文综13)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 其表现有( )战乱频仍 民族矛盾尖锐 刑罚严酷 土地兼并5 / 9严重A B C D【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 ;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D 项正确。【答案】D2 (2012海南单科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 、 “五帝”之名而称“皇帝” ,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
8、D标榜君权神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始王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 ,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 ,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A 项说法错误;BD 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答案】C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 (2015天津文综12) (节选) (15 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公元前 5 世纪前 4 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 356 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 451 年)6 / 9公元前 3 世纪秦始皇
9、统一中国(前 221 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 270 年左右)公元前 2 世纪公元 2 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 202 年公元 184 年)罗马强盛时期(前 201 年公元 192 年)公元 3 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 年)西晋统一王朝(280316 年)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 年)罗马帝国中兴(284336 年)公元 4 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317420 年)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 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 年)日耳曼人入侵(375 年起)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 年)公元 56 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 年)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
10、9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概括至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7 分)(2)比较至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8 分)【考点】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解析】 (1)由材料中古代中国商鞅变法和古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可以看出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为两者都制定法律;由材料阶段关键词
11、“统一”可以看出,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由材料中关键词“强盛”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进入强盛时期;由材料7 / 9中两个阶段“混乱”到“统一” , “危机”到“中兴”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由材料中“南下” “十六国” “入侵” “分裂”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2)第一小问现象,对第一设问的特征概括可以看出两者非常相似;第二小问发现,从纵向来看两者的变化轨迹类似,都呈现出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的轨迹;第三小问认识,由本题前两问可以得出认识,即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答案】 (1)特征:两者都制定了法律。两者都实现了国
12、家统一。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7分)(2)现象: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 (2 分)发现: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 (4 分)认识: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 (2 分)2 (2014安徽文综37) (节选) (16 分)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
13、中央集权的“大厦” ,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8 / 9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图 15(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 (16 分) (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考点】 (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解析】 (2)观点的提取根据题干“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进行加工,可以概括为“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 ,可以举例唐朝的强大与制度创新如三省六部、科举制等有很大关系;“制度的僵化必然导致王朝的衰落” ,可以举例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闭关锁国” 、 “
14、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等都不能够创新结果导致了中国明清后被西方赶超。【答案】 (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等 次论 述第一等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明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二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3 (2014上海单科37) (节选) (4 分)传国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 “天子之玺” 、 “皇帝行玺” 、 “天子行玺” 、 “皇帝信玺” 、 “天子信玺” 。如任
15、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 ;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9 / 9“天子之玺” ;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 。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问题: (1)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4 分)【考点】 (1)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解析】 (1)根据材料中六枚御玺的名称,可以看出皇帝制度的特点以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如何运作的,即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答案】 (1)水平 1:从材料中提取完整的信息(4 分)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水平 2: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2 分)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行中央集权体制其他答案:仅复述、摘抄材料中的信息或回答与史实不符(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