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19-2020 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 1 章 物态及其变化 单元 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总计 30 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1 一支刻度均匀,但已不准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温度为 2,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8,当用这只温度计测实际温度为 25的某物体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A20 B22 C24 D26 2 某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银柱长 5cm,在 100 摄氏度时水银柱长 25cm,当水银柱长 12cm时,所示的温度为()A28 摄氏度 B35 摄氏度 C48 摄氏度 D60 摄氏度 3如
2、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化成水 B 露珠的形成 C 雾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 4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C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 5min D第 3min 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 5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
3、保持在196 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 6下列有关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B蒸发在液体外部和内部同时进行 C液体蒸发时会放热 D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无关 7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是用降温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B烧水做饭时,开水引起的烫伤往往比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C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8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如图所示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雪后天晴 9下列
4、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 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10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总计 23 分)1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现在室外的气温大约是“25“读做 。姓名 学号 班级 -装-订-线-12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得冰水混合物时的读数为 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时的温度
5、读数为 98,若此温度计测实际温度为 25的某物体,则温度计的示数是 。13同学甲的体温是 37.5,同学乙的体温是 39.5;某人将读数为 38的体温计未经甩动,先后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那么甲的测量结果是 、乙的测量结果是 。14在超市的冰柜里出的海鲜周围都要铺上一层碎冰,这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填“吸”或“放”)热,从而起到保鲜的作用。15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糖化为糖浆,再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出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1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6、,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 ;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保持不变;第4min 时处于 状态。17近几年昆明的最高气温可达 30,此温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人们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18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9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在镜面上发生了 现象,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是因为镜面上水滴的发生 现象。(均填物态变
7、化名称)20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形成的,干冰在空气中迅速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粒,这是 过程,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降过程又变成水滴,这是 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请在横线上填上物态变化的名称)21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冰花常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填“室内”或“室外”)那一侧。三实验探究题(共 5 小题 30 分)22(6 分)小周同学用温度计、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一杯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时间(分)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8、 110 温度()98 84 71 61 52 44 37?28 25 24 24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小周现有两支温度计,一支是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是 0120)、一支是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是10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支温度计?。(2)表格中“?”的读数如图所示,其数值是 。(3)从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归纳出这杯热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23(8 分)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0c 59 55 52 49 48 50 48 48 47 45
9、 43 42(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物质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这种物质在第 2min 时 是 态。(选填:“固”、“液”或“气”),错误的数据是 。导致错误的可能原因是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固态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4)从第 5 分钟和第 8 分钟物质的内能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判断依据 。24(8 分)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小姜的操作如图 1 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10、。(3)他改正错误后,继续完成实验。图 2 是他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温度保持 ,且需要 。(4)小王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纸片,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5)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25(8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1、(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2)小华由短文猜出霜形成的条件是 和 。(3)小明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电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 。四解答题(共 2 小题 17 分)26小芸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于是,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只冰棒,小芸发现硬邦邦的冰棒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外冒“白气”(如图所示)。她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
12、杯在“冒汗”。请你解释上述三种现象中“粉”“白气”和“冒汗”的形成原因。27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套在篮子上,使袋口的边缘沒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你能分析其中的道理吗?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总计 30 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B A B C A D C D A 二填空题 11冷热程度;负 25 摄氏度。1226。1338;39.5。14熔化;吸。15放出,凝固。165
13、0;温度;固液共存。17低于;汽化。18重新沸腾;气压低沸点低。19液化;汽化。20升华;凝华;熔化 21凝华;室内。三实验探究题 22(1)水银温度计;(2)32;(3)开始时温度降低很快,后来温度降低很慢。23(1)3;液;50;读数错误;(2)晶体;(3)48;(4)变小;凝固过程放出热量。24(1)温度计接触到容器底;(2)自下而上;(3)99;低于;不变;吸热;(4)加盖防止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5)停止加热。25(1)水蒸气;凝华;(2)空气湿润;气温在 0以下;(3)不能;没有做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出现霜的对比实验。四解答题(共 2 小题)26(1)“白花花的粉”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2)冰棒在向下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茶杯在“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子外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7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致冷来使给食物降温的,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