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0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网络考试试卷.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374892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0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网络考试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福建0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网络考试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0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网络考试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0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网络考试试卷.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名句名篇默写 古诗文默写。(1)兔从狗窦入,_。(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_,_,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3)峰峦如聚,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俗子胸襟谁识我?_。(秋瑾满江红)(5)后值倾覆,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奇特的想象,用春景写冬景,写出边塞瑰丽风光的诗句是:“_,_。”【答案】(1)雉从梁上飞(2)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3)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4)英雄末路当磨折(5)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6)持节云中 何日

2、遣冯唐(7)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本题考查背诵默写。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梁”“嶂”“潼关”“遣”等字词的写法。选择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编订。C.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D.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答案】C【解析】A 项,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B 项,战国策

3、是国别体著作;D 项,文天祥是南宋人。字词书写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 pn (A.泮 B.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 甲(A.流传 B.留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 (A.zhng B.zhng)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 乙(A.淹没 B.湮没)。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也引起当地政府

4、和牧民的关注。(1)根据文中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处_ 处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 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也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修改句:_【答案】(1)B A(2)A A(3)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解析】(1)湖畔::h pn 湖的边界地带,湖边。“水涨”应读“zhng”,不读四声。(2)“流传”和“留传”的区别:第一,“传”的范围不同。“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的由

5、前往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的由此及彼。所以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流传千古”,也可以说“焦裕禄的事迹流传全国”,前者是时间的传承,后者是空间的扩散。而“留传”只能是纵向的,它只能传下去,而不能传开来。以上面的例句来说,一首小诗由网上传开去,理应用“流传”而不是“留传”。第二,“传”的态度不同。“流传”侧重的是一种自然形态,是依靠传的对象自身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产生跨时空的影响。而“留传”则多带有主观色彩,有时甚至是当事人刻意要把某些东西保存下来并传递下去。根据语境,应用“流传”,故选 A。淹没指被水覆盖或洪水泛滥洪水淹没了城镇;“湮没”一词原意是指埋没、清除的意思。本质的区别就是“淹没”指的是水淹没

6、。根据语境,应用“淹没”,故选 A。(3)原句语序不当,应改为: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B.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

7、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B【2】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解析】【1】B.分析不恰当,应改为: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备。故选 B。【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这首诗用典(借古讽今),借

8、用三国志孙权传中曹操对孙权评价的典故,暗指当今皇帝不像孙权,隐含着对今朝廷的不满表现出词人希望有一个像孙权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9、,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范蠡(l):人名,越国大夫。保栖:守卫居住。【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臣之妻私臣 私:_(2)时时而间进 间:_(3)且以报越 且:_(4)战者逆德也 逆

10、: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B.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C.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D.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4】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答案】【1】(1)偏爱(2)偶尔(3)将要(4)违背【2】C【3】(1)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寡人并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2)越国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4】甲文中邹忌委婉劝说,齐威王乐于纳谏,齐国大治;乙文中范蠡直言劝谏

11、,越王不听良言,越国大败。【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逆”是“违背”;“私”是古今异义词,“偏爱”的意思。【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

12、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据此,正确的句读为: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故答案为 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谤讥(指责,议论)、市(市井)、闻(使听到)”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欲(想要)、先(在之前)、伐(攻打)”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两人在劝谏使用的方式对比作答。甲文中邹忌用生活中

13、的“琐事”来类比,采用的是委婉含蓄地劝说,齐威王欣然纳谏,使各国“皆朝于齐”;乙文中的范蠡针对勾践“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一事,采用直言相劝不要出兵,越王不听,最终导致越国大败。据此,两人的劝谏方法不同:一是委婉劝说;一是直言劝谏。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参考译文:【甲】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

14、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

15、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乙】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前去攻打吴。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现代文阅读 阅

16、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鲜花课 乔叶 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往的陌生人解闷。忽然,视线里出现一个中年男人,他站在安检区外,正被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包围着送行。告别即将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小美女慌慌张张地跑过去,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是一束淡黄色的玫瑰,我目测了一下,足有四五十枝,每枝都用淡绿色的彩纸包着,极为悦目。于是,这个男人一手抱着玫瑰,一手拉着箱子,身上还背着一只包。他忙不迭地冲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进了安检区。看着他在安检机的传送带旁手忙脚乱地挪动箱包和鲜花,我不由得笑起来。鲜花,我也收到过这样的礼物。说实话,这样的礼物是一种漂亮的麻烦。第一次被送鲜花时,我

17、也是两手满满的行李,却还是倍加珍惜地把花抱回了郑州。安检,上车放到行李架上,下车再从行李架上取下来到家后,鲜花已不复娇艳,我恋恋不舍地端详再三,还是将其扔进了垃圾桶。我于是得出结论:鲜花这种东西,收到的时候心情是喜悦的,照相的时候抱着是娇美的,在房间里插着的时候是芬芳的,但在旅程中是令人狼狈的。因此,当这个带着一股淡淡鲜花芬芳的男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观察他会如何处置怀里的鲜花。只见他走到候车席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他踌躇了片刻,然后解开花束的包装纸。接下来,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每人一枝,人人有份。有老人谦让,说给年轻人吧;也有人谢绝,说手上的行李太多。他也

18、不勉强。事实上,这件事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人群中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注意到他。快到我这里了。眼看他离我越来越近,我居然有些紧张,如同小孩子在等待将要分得的糖果。在我的意识深处,鲜花一直是虚妄的,甚至是所有礼物中最为虚妄的: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枯萎,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而眼前的这个男人,他想到这些了吗?他一定想到了,而且一定比我想得更深。可是,你看他,他还是把手中的花朵,一枝一枝地送了出去,分享给这些陌生人。在明了虚妄之后,他还有分享的诚意和赠

19、送的热情。而这些鲜花,也托了他的福,在成为垃圾之前,幸福地作为鲜花绽放到最后一刻。(选自读者2018 年第 7 期)【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男人在高铁候车席送给陌生人鲜花的故事。B.第段中的“波澜”指人群的波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群因为男人的送花行为而逐渐有了波动和变化,表达了人们的好奇和欣喜。C.第段主要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紧张、激动和欣喜的心情,表达了“我”对男子分享鲜花的期待。D.文中男子为“我”上了人生中难忘的一课,使“我”领悟到人生需要分享的勇气和生活的智慧,表达了我对男子的赞许、敬佩之情。【2】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

20、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这件事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4】文中两处画线句都写了“我”对鲜花的感悟,请结合上下文理解各自的作用。【5】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答案】【1】C【2】从作者的角度,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和鲜花。亲切自然又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对事件的关心,推动下文的发展。【3】“温馨”原指温暖,馨香。文中指男人给旅客分手中鲜花的画面带给人和谐温暖的感觉,“温馨”写出了“我”对他的这一行动的肯定与赞扬。“腼腆”指的是因害羞而举止不自然。在文中写的是中年男人分花时看似严肃不热情中的那份真诚,不仅仅是害羞不自

21、然,更是对鲜花对他人的尊重。“可爱”一词写出了“我”对中年男人这一举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4】第一处写出了“我”对收到的鲜花的不同态度,引出下文男人对鲜花的态度与处理方式,与自己的幸灾乐祸形成对比。第二处写出“我”对鲜花的虚妄意识,对人生的消极态度,从而更好地衬托了男人对鲜花的态度,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5】交代文章线索鲜花;点明文章事件围绕鲜花上了怎样的一堂课;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好奇心。【解析】【1】C 项“表达了我对男子分享鲜花的期待。”理解有误。人生需要分享的勇气和生活的智慧,男子给“我”上的“鲜花课”,使“我”受益匪浅,表达了“我”对男子非常的赞许和敬佩。【2】本题考查理解

22、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本文第段“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往的陌生人解闷。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和鲜花。亲切自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故事的发展。【3】本题考查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第段中的“严肃”,从上文“每人一枝,人人有份”和下文“还有一些腼腆”分析,这里的“严

23、肃”指的是他发花时每人一枝,人人有份,非常认真有诚意,也表现了他腼腆、不苟言笑。“温馨”原指温暖,馨香。文中指男人给旅客分手中鲜花的画面带给人和谐温暖的感觉,“温馨”写出了“我”对他的这一行动的肯定与赞扬。“腼腆”指的是因害羞而举止不自然。在文中写的是中年男人分花时看似严肃不热情中的那份真诚,不仅仅是害羞不自然,更是对鲜花对他人的尊重。“可爱”一词写出了“我”对中年男人这一举动的喜爱与赞美。所以一点要读懂上下文的内容。【4】本题考查对重要情节的分析。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第段写出了“我”对收到的鲜花的态度,结

24、合语境“当这个带着一股淡淡鲜花芬芳的男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观察他会如何处置怀里的鲜花。”分析,引出了下文中男人对鲜花的态度,与自己的“看笑话”形成对比。最后一段“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枯萎,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写出“我”对鲜花的虚妄意识,对人生的消极,衬托了男人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5】本题考查把握标题的作用的能力。标题的作用常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交代文章写作情感;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本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个男人在高铁候车席送给陌生人鲜

25、花的故事,可用“人+事”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中心是:“鲜花课”是指“他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即 1317 段告诉我们的:即使人生是黯淡和虚妄的也应该有勇气有智慧的好好活着,人生需要分享的勇气和生活的智慧;男子给“我”上的“鲜花课”,使“我”受益匪浅,“我”对男子非常的赞许和敬佩;另外,“鲜花”贯穿文章始终,因此是文章线索;本标题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颖而独特,“鲜花”和“课”联结在一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带着好奇心,会迫不及待地往下阅读。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社会,有知识、有文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的“士”这一阶层最为人推崇的品质有三点:一是风骨,二是风雅,三是风流。

26、其中,风骨是指士人有刚健气质和耿介性格,风流指其出众才华和不拘于世俗的放逸洒脱。而风雅则相对中道一些,它处于三种人格中间地带:它强化骨鲠、端正之气就是风骨,增加超迈、俊爽之气则为风流。孔子讲“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是讲“温柔敦厚”是风雅所应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但孔子以“温柔敦厚”为风雅定调,并不意味着人性因此柔顺软弱,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人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面对世间种种不平和险境,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如公元前 202 年,刘邦率大军围困鲁国曲阜,面对行将降临的屠城灾难,“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这种对文明价值的无畏坚守,显然是一种大风雅和大勇敢。同时,儒家的温

27、柔敦厚,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不伤大雅。在中国文明以教化为本的传统中,奠基于诗教的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孔子之所以将诗教排在“三教”首位,原因无非在于诗总是传达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情愫,能够使人在受教育之初,就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良善心志,进而使人性变得积极、健康、乐观。风雅之教,从而具有了在人性源头处发蒙人性、重建人性的性质。在中华文明史上,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而且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它是一个从个体修身逐步向国家等宏大问题蔓延的价值连续体。其中,在个体层面,风雅表现为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在家族层面,它表现为

28、对人文教养和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视,古人所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论,无一不是将良好家风的养成作为家族延续最重要支撑力量。在国家层面,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数千年风雅传统的开端,此后的中国史,就是对这一传统不断追忆、回溯、复归并发扬的历史。孔子讲:“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种对风雅传统的不断复归,有效保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同时也使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竞合中,始终保持着文化优越性。这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在世界文明史中显现其独特性。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应指自然界山川秀美,当然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摘编自刘成纪走向风雅)【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29、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段将风雅与风骨、风流进行比较,让读者对“风雅”这一概念有了初步认识。B.第段引用孔子的话和举“鲁中诸儒”的例子进一步阐释风雅“温柔敦厚”的品质。C.第段着重分析了“风雅”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的重大价值及风雅传统的意义。D.第段高度肯定了“美丽中国”建设中自然界山川秀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独特性。【2】“温柔敦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文章认为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D【2】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以泰然心态面对不平与险境;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3】风雅

30、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能发蒙人性,重建人性。风雅关乎家国天下风尚再造,能有效保证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并始终保持文化优越性。【解析】【1】根据原文第段“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应指自然界山川秀美,当然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分析理解,D 项分析是片面的,没有理解到“风雅”的重要性。【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锁定文章第段,由“但孔子以温柔敦厚为风雅定调,并不意味着人性因此柔顺软弱,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人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面对世间种种不平和险境,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同时,儒家的温柔敦厚,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不

31、伤大雅。”概括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筛选。锁定文章第段,由“在中华文明史上,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而且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它是一个从个体修身逐步向国家等宏大问题蔓延的价值连续体。”“这种对风雅传统的不断复归,有效保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同时也使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竞合中,始终保持着文化优越性。”可以概括回答。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的二十四个节气歌。2016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1 届常

32、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 31 个列入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材料二)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具体说就是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直至今天,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它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

33、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研究古代的气象和物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时间(阳历)表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A.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夏天的 5、6 月份,最冷的时候是冬天的 11、12 月份。B.二十四节气是人们根据一年内月亮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气候的演变次序来确定的。C.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气称为季节“四始四中”。D.每年的 4 月 20 日是谷雨,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结束,气温回升,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2】阅读(材料二),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

34、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三个理由。【3】请从(材料三)中归纳出关于“二十四节气”三点有意义的信息。【答案】【1】C【2】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它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对研究古代的气象和物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3】每个季节有 6 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平均分布于四季中);相邻的两个节气相隔约 15 天;节气的命名与气候变换和作物生长规律(物候现象)等有关;一年中的春分日与秋分日是昼夜时长相同的两天。【解析】【1】A.有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夏至,根据材料三图表信息,应是夏天的 6、7 月份,最冷的时候是冬至,应是冬天的 12 月

35、份。B.有误,根据材料二“具体说就是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C.正确。D.理解有些绝对,有误。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从西汉起直至今天,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它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

36、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对研究古代的气象和物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条概括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图表内容的理解与归纳。认真比较图表中数据与信息。“二十四节气时间(阳历)表”即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平均分布于四季中;“立春 2 月 4 号左右”“雨水 2 月 19 号左右”“惊蛰 3 月 5 号前后”相邻的两个节气相隔约 15 天;“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清明:天清气爽,草木繁茂”“谷雨:雨水增多,谷物生长”节气的命名与气候变换和作物生长规律有关;“春分:春天中点,昼夜时长相同”“秋分:秋天中点,昼夜时长相同”一年中的春分日与秋分日是昼夜时长相同的两天。据此整理作答。名

37、著阅读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简爱到学校的第一天认识了好心的谭波儿小姐,并且和她成了好朋友。(_)(2)私放晁天盖、浔阳楼题反诗、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说的是宋江的故事。(_)【答案】(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1)正确。(2)智取生辰纲说的不是宋江,故不正确。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文中

38、“胖大和尚”的名字叫_,他打那两个公人的原因是_。【答案】鲁智深 两个公人要杀害林冲(或:鲁智深要救林冲)【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文本选自水浒传第八回。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在暗

39、地里跟着,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据此可作答。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发现当下的美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文章。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答案】发现当下的美好 我每天都被一些小事感动着。又是一个雾霾天。走在放学路上,看着灰蒙蒙的天,我的心情也美丽不起来,没有来由地变得十分烦躁。突然,一个骑车的送快递小

40、哥映入我的眼帘,装货的纸箱摞在车上,随着车子抖动摇摇欲坠,终于,在一个拐弯后,箱子掉了下来。快递小哥似乎没有察觉到,依然骑着车子往前走。我心里非常着急,正在我想冲他大喊时,一个老人弯下了腰,捡起了快递。然后竟然一路小跑,边追边喊:“小伙子!小伙子!东西掉了!”他丝毫不顾其他人一样的眼光,一直喊着,直到快递小哥停下车来。老人把快递放在车上,还把其他快递往里推了推,摆了摆手,好像完全不在意小伙子的千恩万谢,走了。天依然是灰蒙蒙的,但这画面像是在我的心里吹过一缕清风,使我的心情好了起来。我乘着公交车往家里赶,心里计划着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一个孕妇走了上来,我往后一看,车上已经没有空位置了,

41、心里不由得替她担心。车眼看就要发动了,一位老奶奶站起来,摇摇晃晃的一手拉住把手,一手拉着孕妇说:“闺女,做我这儿吧!”那个孕妇赶紧说:“没事没事,您坐吧,我月份还小呢。”一番谦让,孕妇坐下了,也许是心里过意不去吧,她执意帮老奶奶拿着布袋子。这一幕,车上的其他人都没放在心上,可我记住了,因为我切实感到了温馨和温暖。这些小事像珍珠一样散落于我们纷乱而忙碌的生活中,只有细心体察才能发现它们的灼灼光华。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当人们能看到善良和美丽,生活才会充满诗意,当人们能体会到感动和温暖,未来才能充满希望。也许,能发现并感受到当下的美好,才能拥有诗和远方吧。【解析】本题考

42、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命题作文,学生要根据平时收集的作文材料来确定内容。本题可以直接写自然界的美,描写景物,歌颂自然。“美好的”可以是:美丽的往事、难以忘怀的人、美好的情愫、精辟的道理。可以写一人一事一情,也可运用详略结合的方法,详写一而略写二三,以点带面,也可以泛泛而写,用散文的笔法,去写“美好”的事“美好”的人“美好”的情。一个个生活的片断,往事的镜头都可以入文。选材要注意所写人与事要有“美好”的特点,而这一“美好”的特点,就表现在一个“情”字上:亲情、友情、邻里情、乡情,文字上要有丰富而生动地描写,情感表达上要有感动而珍爱的情怀,所以描写抒情是本作文的主打手法。如何把平凡的往事和人物写得“美好”呢?这就需要挖掘事件的意义:对社会的影响,对自己心灵的温暖,人生的启迪,就需要用丰富的细节写出人物美好的情感或高尚的品质人格,文章落点在人的精神品质思想之“美”上,文章就是在拾撷“美”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模拟试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