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374857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完整的表演体系。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虽然中国古典戏曲在宋元时期才正式形成,但它积蓄既久,源头亦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表演、传唱过程中,古典戏曲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是它的虚拟性。西方戏剧基本上是不承认这一点的。他们的演出,是“现在进行式”,十

2、分重视舞台上的真实感。他们的道具、布景等等,总是面面俱到,力求真实。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花钱多不说,也未必有效果。因为道具布景做得再像,也是假的,而且其真实性也总是有限的。中国的戏曲艺术家就高明得多。他们干脆公开承认是在演戏,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以歌舞演故事”,即中国戏曲的演出是“过去叙述式”的。咱们姑妄言之,你们也姑妄听之,对付着看好了。古典戏曲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戏曲的程式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蕴含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积淀。舞台上呈现的以桨代舟、以鞭代马及戏曲中的台步、云手、起霸、水袖等动作,以虚代实,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京剧天女散花运用“绸子舞”的身段技巧和程式

3、来展现天女的缥缈和婀娜。梅兰芳从国画散花图中得到灵感,经过反复研究和揣摩,感悟天女的姿态、气质和神韵,在舞台上再现了画中仙女的神态,将散花的动作表现得如云雾般变幻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舞台美术方面,传统戏曲以“一桌二椅”为主要呈现形式,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台空间。这一点在当代新编戏曲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新编昆曲的代表作白罗衫,它的舞台和布景都相对简单,延续了传统戏曲的呈现形式,在典雅、写意美学的基础之上,努力适应现代的剧场环境和观众的审美变化。舞台背景的选择也以淡雅色调为主,体现了昆曲含蓄、典雅的审美意境。正因为中国戏曲的艺术构成是形式上的程式化而内在审美上又

4、追求一种虚拟性,因此它的舞台表演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造型观,不是力求形似的“具象造型观”,而是只求意似的“意象造型观”。“意象造型观”的要义,是“立象尽意,得意忘象”。象,不过是传情表意的手段,是可以不必斤斤计较甚至可有可无的东西。西方戏剧的“无实物动作”(面对假想物空着手进行的形体表演)虽然也有虚拟性,但仍要求“形似”;而中国戏曲的“虚拟程式”,却只要求“意似”。从喝酒、吃饭、睡觉、起床,到跋山、涉水、跑马、行舟,都只是“意思意思”,只要在“意思”上相似就可以了,和国画写意中的“意到笔不到”或“逸笔草草”差不多。既然所求不过意似,则“旦角上马如骑狗”,或者揩眼泪时袖子和眼睛隔着几寸远,也就没

5、有什么奇怪的了。(摘编自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材料二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这种特点的的出现既是由于当时戏曲舞台布景粗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后果,也是“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沉淀下来的产物。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

6、、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中国戏曲经常要借助夸张的表演,突出、强调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改变生活的原型。如以花脸表现的张飞,嗓音宽阔洪亮,性格粗犷豪爽,动作节奏鲜明大方,恼怒时即大喊“哇呀呀”;这些表现形式,用的是夸张手法,它要比生活中的原型更强烈,更典型,更具观赏性。中国戏曲舞台还常采用一系列的象征性符号。一桌二椅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一个常见的象征性符号。它可以指现实中的桌和椅,但更多时候则象征皇宫、官府、帅帐等其他地方。如

7、桌上摆一官印则象征着舞台环境是官府;桌椅旁立一竿绣旗,则象征帅帐等等。戏曲中的脸谱、服饰也是一种象征性符号。脸谱艺术不是忠实地描绘和再现人的五官的本来面目,而是用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加以改造和创新,将角色的形象虚化成了象征性的脸谱符号,象征人物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服饰的颜色和样式也具有象征性:黄“蟒”象征皇帝,白“靠”(甲衣)象征儒雅英俊的武将,等等。通过吸收原本属于中国画概念的“写意性”与“虚拟性”,使用“虚拟”的手法变局限为自由,化劣势为优势。使得本来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得以无限的延展放大,因而在中国传统戏剧中,舞台对真实世界的表现几乎是无微不至的。中国传统戏剧的“虚拟”手法的运用对于

8、原型来说正是“离形得神”,尤其在刻画人物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时有重要意义。“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哲学思想影响着艺术境界的追求。中国戏曲通过演员的虚拟、象征的动作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去营造一种空灵变换、似与不似的戏剧情境,观众的想象力被最大程度地激活,戏曲艺术的写意特征也就形成了。(摘编自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戏剧注重虚拟性,西方戏剧注重写实性,因此中国戏剧的表演是“过去叙述式”,而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现在进行式”。B.中国戏剧不重外在的真实性,戏曲舞台的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的虚拟而出,因而可以自由表现外在的现实空间。C.在舞台

9、美术方面,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台空间。而西方戏剧追求场景的真实感,拒绝虚拟性的存在。D.中国戏曲所具有的“虚拟性”和“写意性”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唯一手段。2.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特征的一项是()A.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曾跟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副对子:“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B.中国戏曲服饰主要以明清戏服为主,不太关注季节、时代、地域等服装特点,只考虑戏曲服装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等方面。C.关汉卿窦娥冤中,女主人公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借异常的现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D.

10、戏曲有时用一段长达二十分钟的“慢板”曲调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有时大将在战胜敌人后,用一大段“枪花”或“刀花”表演来抒发获胜后的喜悦。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新编昆曲的代表作白罗衫虽然适应了现代的剧场环境和观众的审美变化,但是依然传承了中国戏曲形式上的程式化而内在审美上又追求一种虚拟性的艺术特点。B.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受制于舞台的客观环境,因此不可能绝对真实的呈现出现实的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从而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C.中国戏曲舞台常采用桌椅、脸谱、服饰等一系列象征性符号,为的是很好地体现中国戏曲艺术“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特征。D.中国戏曲中把

11、曹操化妆成白脸,而且眉眼细小、皱纹粗大、嘴上部还有两颗大黑痣,是用夸张手法突出其多疑、奸诈、阴险的性格特征。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中国戏曲中“虚实结合”艺术特点。【答案】1. C2. C3. C4.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完整的表演体系的观点,然后采取并列式结构从表演的虚拟性、形式上的程式化和舞台表演的写意性三个方面,用大量例子分析论述。5.舞台上呈现的以桨代舟、以鞭代马及戏曲中的台步、云手、起霸、水袖等动作,以虚代实,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在舞台美术方面,传统戏曲以“一桌二椅”为主要呈现形式,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

12、台空间。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可以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可以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借助夸张的表演,突出、强调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改变生活的原型,使原型更强烈,更典型,更具观赏性。戏曲舞台还常采用一系列的象征性符号。一桌二椅可以指现实中的桌和椅,但更多时候则象征皇宫、官府、帅帐等其他地方。【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因此中国戏剧的表演是过去叙述式,而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现在进行式”错误,强加因果。从材料一第二段“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是它的虚拟性。西方戏剧基本上是不承认这一点的。他们的演出,是现在进行式,他们干脆公开承认

13、是在演戏,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以歌舞演故事,即中国戏曲的演出是过去叙述式的”可知,中国戏剧的虚拟性和西方戏剧的写实性,与中国戏剧的表演是“过去叙述式”,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现在进行式”并非因果关系。B.“因而可以自由表现外在的现实空间”错误。结合材料“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可知,原文说的是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而不是“外在的现实空间”。D.“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唯一手段”错误,说法绝对。结合材料“中国传统戏剧

14、的虚拟手法的运用对于原型来说正是离形得神,尤其在刻画人物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时有重要意义”可知,原文说的是“在刻画人物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时有重要意义”,而不是“唯一手段”。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从材料二第三段“戏曲中的脸谱、服饰也是一种象征性符号。脸谱艺术不是忠实地描绘和再现人的五官的本来面目,而是用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加以改造和创新,将角色的形象虚化成了象征性的脸谱符号,象征人物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可知,中国戏曲中人物具有象征性,而“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正体现了这种象征性。属于体现了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特征。B

15、.“中国戏曲服饰主要以明清戏服为主,不太关注季节、时代、地域等服装特点,只考虑戏曲服装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等方面”,属于材料二第三段“戏曲中的脸谱、服饰也是一种象征性符号”“服饰的颜色和样式也具有象征性:黄蟒象征皇帝,白靠(甲衣)象征儒雅英俊的武将,等等”所说的情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特征。C.“女主人公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借异常的现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是关于戏剧内容情节的,与中国戏剧的写意性没有关系,无法体现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特征。D.“用一大段枪花或刀花表演来抒发获胜后的喜悦”,属于材料一第三段所说的“舞台上呈现的以桨代舟、

16、以鞭代马及戏曲中的台步、云手、起霸、水袖等动作,以虚代实,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体现了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特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为的是很好地体现中国戏曲艺术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特征”错误。结合“通过吸收原本属于中国画概念的写意性与虚拟性,使用虚拟的手法变局限为自由,化劣势为优势。使得本来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得以无限的延展放大,因而在中国传统戏剧中,舞台对真实世界的表现几乎是无微不至的。中国传统戏剧的虚拟手法的运用对于原型来说正是离形得神,尤其在刻画人物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时有重要意义”可知,为的是“用虚拟的手法变局限为自由,化劣势为优

17、势,使得本来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得以无限的延展放大”。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1段关键句“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完整的表演体系”可知,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完整的表演体系的观点;结合材料一第2段关键句“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是它的虚拟性”、第3段关键句“古典戏曲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征”和第4段关键句“正因为中国戏曲的艺术构成是形式上的程式化而内在审美上又追求一种虚拟性,因此它的舞台表演是写意的”可知,然后采取并列式结构从表演的虚拟性、形式上的程式化和舞台

18、表演的写意性三个方面,用大量例子分析论述。【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结合材料“古典戏曲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戏曲的程式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蕴含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积淀。舞台上呈现的以桨代舟、以鞭代马及戏曲中的台步、云手、起霸、水袖等动作,以虚代实,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可知,舞台上呈现的以桨代舟、以鞭代马及戏曲中的台步、云手、起霸、水袖等动作,以虚代实,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结合材料“在舞台美术方面,传统戏曲以一桌二椅为主要呈现形式,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台空间。这一点在当代新编戏曲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新编昆曲的代表作白罗衫,它的舞台

19、和布景都相对简单,延续了传统戏曲的呈现形式,在典雅、写意美学的基础之上,努力适应现代的剧场环境和观众的审美变化”可知,在舞台美术方面,传统戏曲以“一桌二椅”为主要呈现形式,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台空间。结合材料“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可知,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可以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可以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结合材料“中国戏曲经常要借助夸张的表演,突出、强调生活中的某些部分,

20、改变生活的原型。如以花脸表现的张飞,嗓音宽阔洪亮,性格粗犷豪爽,动作节奏鲜明大方,恼怒时即大喊哇呀呀;这些表现形式,用的是夸张手法,它要比生活中的原型更强烈,更典型,更具观赏性”可知,借助夸张的表演,突出、强调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改变生活的原型,使原型更强烈,更典型,更具观赏性。结合材料“中国戏曲舞台还常采用一系列的象征性符号。一桌二椅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一个常见的象征性符号。它可以指现实中的桌和椅,但更多时候则象征皇宫、官府、帅帐等其他地方。如桌上摆一官印则象征着舞台环境是官府;桌椅旁立一竿绣旗,则象征帅帐等等”可知,戏曲舞台还常采用一系列的象征性符号。一桌二椅可以指现实中的桌和椅,但更多时候

21、则象征皇宫、官府、帅帐等其他地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茶干汪曾祺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

22、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乡下人打油,都用一种特制的油壶,广口,高身,外面挂了酱黄色的釉,壶肩有四个“耳”,耳里拴了两条麻绳作为抬手,不多不少,一壶能装十斤豆油。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他们要的十斤干黄酱也都装好了。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

23、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乡下人付了钱,提了油壶酱筐,道一声“得罪”,就走了。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瓣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

24、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

25、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刷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

26、没有了。(有删改)文本二有人说,汪曾祺的文章“浸透了古典中国的文化精髓,包括绝妙的机智和散淡的性情。”还有人说,他的小说“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读完之后你却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隐隐的激动,不能自已。”他的作品中有一篇茶干,很短,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篇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汪曾祺说这是有意为之,他在小说后记中写道: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这句话,点出了汪曾祺小说作品的特征:谈生活、真诚、

27、不能耍花招。他也正是这么做的,汪老的文字很有自己的特色:文字干净传神,没有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淡泊通透,如话家常。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在背后称普普通通开酱园的连老板为“连老大”,这不仅说明他会做生意,也同样暗含着当地人对于连老板的一种讽刺。B.圆形的茶干,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说明连老大的傲气与自信。C.乡下人进城直奔“连万顺”,把油壶放下,办完事再把油壶捎走,也不怀疑油的分量和成色,这显然说明此地民风淳朴。D.连老大的儿子没能继承家业制作茶干,这既从侧面反映出连老大的勤勉与认真,也

28、借此展现了社会变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使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方法塑造连老大的形象,如写他算账、喝酒时,就运用了动作描写。B.小说塑造的连老大是一个乡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这体现了汪曾祺关注小人物的独特审美以及对“微小”事物的趣味。C.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看似与做茶干无关,但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开酱园的连老板这一人物形象。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口吻,叙述故事。这样的叙述角度,自由而灵活,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8.研读文本一,请分析费孝通乡土社会的特点“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在文中的具

29、体体现。9.研读文本二,请简析茶干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划线句“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特点的。【答案】6. D7. A8.连老板做生意的对象多是熟人。他主要做本街和乡下人的生意,大家彼此信任。比如,乡下人上城就直奔连万顺,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等问题,符合费孝通所写乡土社会的特点。大家都是熟人,从熟悉得到信任,非常可靠。人们除了生意上的往来,还带着一份人情味。比如,大家把连老板叫做“连老大”,连老大去世多年,年纪比较大的人都还记得他的音容笑貌,记得他家茶干的味道。9.淡化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虚化人物。作者

30、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语言散文化。多是简单的生活化语言,质朴而接近口语。意境散文化。小说写了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也同样暗含着当地人对于连老板的一种讽刺”错。不能说明当地人对于连老板的一种讽刺,而是他待人有礼,诚信为本,受人尊重的体现。B“说明连老大的傲气与自信”错。不能说明连老板的傲气,这只是一种营销方式。C“这显然说明此地民风淳朴”错。并非旨在说明此地民风淳朴,而是从侧面反映连老板值得信任。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

31、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心理描写”错,小说塑造连老大的形象,有动作描写“他算几笔,喝一口”和语言描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可知,连老板做生意的对象多是熟人,大家彼此信任,符合费孝通所写乡土社会的特点。由原文“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人们当面叫他连老

32、板,背后叫他连老大”“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可知,大家都是熟人,从熟悉得到信任,非常可靠,熟人之间交往还带着一份人情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情节上,小说以叙述的口吻讲述了开酱园的买卖人连万顺的故事,主要写他的店面的装修、善做生意、制作茶干以及喝酒、口头语等生活小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淡化了情节。人物上,小说虽然讲述了开酱园的买卖人连万顺的故事,但是大部分笔墨写农村人买他的东西以及制作茶干的程序等,只有少量文字写他喝酒、口头语等生活小事,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这是一

33、种虚化人物的写法。语言上,“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豆酱拍得实实的”“煮得了”“什么也不就”“故去多年了”等语言多用生活口语,语言质朴自然,呈散文化特点。意境上,“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小说着意描写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使小说充盈了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氛围,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

34、小说整体意境优美,富于散文化。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秦说齐闵王曰:“明主察相,诚欲以伯王也为志,则战攻非所先。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费也。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夫战之明日,尸死扶伤。死者破家而葬,夷伤者空财而共药,完者内酺而华乐,故其费与死伤者钧。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军之所出,矛戟折,伤弩,破车,罢马,亡矢之大半。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攻城之费,百姓理襜蔽,举冲橹,中罢于刀金,而士困于土功

35、,将不释甲,期数而能拔城者为亟耳。上倦于教,士断于兵,故三下城而能胜敌者寡矣。”“昔智伯瑶攻范、中行氏,杀其君,灭其国,又西围晋阳,吞兼二国而忧一主,此用兵之盛也,然而智伯卒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者,何谓也?兵先战攻而灭二子患也。”“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遂亡,君臣于齐者,何也?不啬于战攻之患也。由此观之,则战攻之败,可见于前事。”“今穷战比胜而守必不拔,则是非徒示人以难也,又且害人者也,然则天下仇之必矣。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辞让而重赂至矣。”“故明君之攻战也,甲兵不

36、出于军而敌国胜,冲橹不施而边城降,士民不知而王业至矣。彼明君之从事也,用财少,旷日远而为利长者。”故曰:“兵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寡矣B.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寡矣C.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寡矣D.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

37、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寡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在文中指劝说。古时游说之士奔走各国,凭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主张。B.伯王,在古代是指对霸者的尊称;并且成语中“伯仲之间”中的“伯”也等同于“孟”。C.“举冲橹”中的“橹”指战车,与过秦论中“流血漂橹”的“橹”意思不同,“流血漂橹”中的“橹”是指大盾牌。D.“士民”在古文中常有“士兵和庶民”的意思,在文中泛指百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认为战争中百姓的钱财支出包括安葬阵亡将士的费用,受伤将士求医问药的开销,以及平安回家的将士欢聚饮酒的花费等。B.战争持续时间长,

38、将官身不离铠甲,能在一年内建筑好护城设施就算是很快了,而攻下三城后还有余力再出兵的则更难做到。C.战争中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如矛戟、弩、矢等,并非都在战场上损毁,有些会被士大夫藏起来,有些会被军中杂役窃取。D.智伯瑶用兵盛极一时,但最终被天下人耻笑;而英明的君主所做的事情花钱少,所用时间长,却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2)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辞让而重赂至矣。14.孙子兵法中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一种可贵的“慎战”的思想,本文中苏秦也有

39、类似的观点:“战攻非所先”,他是从哪些方面阐释的?【答案】10. C11. D12. B13.(1)中山国调动全国兵力奋起迎击燕、赵两国,在南边的长子作战,打败了赵国;在中山国以北作战,战胜了燕军,杀死燕将。(2)那些贤明的国君与精明(明察事理)的相臣,(他们)不动武力而诸侯会服从,态度谦让而丰厚的财物会到来。14.战争消耗大。把战争放在首位会招来亡国的祸患。(结果恶劣)英明的君主不把战争放在首位,能够成就王业。(或“把战争放在首位不是治国之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甲胄和兵器是官家自己花钱买的,有的被士大夫藏起来,有的被军中杂役窃取,即使用十年的土地收成

40、也补偿不了。国家有这两种耗费,而能使诸侯服从的,那就太少了。“十年之田”做主语,“而”连接主谓两部分,之间不必断开,“此”指代后文“再费者”,复指短语作“有”的宾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D;“士大夫之所匿”与“厮养士之所窃”结构一致,单独成句,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举冲橹”的意思是“运送战车”,“流血漂橹”的意思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D.“士民在古文中常有士兵和庶民的意思”错误。“士民”在古文中常有的意思是“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而不是“士兵”。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41、。B.“能在一年内建筑好护城设施就算是很快了”错误。由原文“而士困于土功,将不释甲,期数而能拔城者为亟耳”可知,战士为开挖地道等徭役而困乏,将官身不离铠甲,一年之内能够攻下敌城,就算很快的了。由此可知,“拔城”应为“攻下敌城”,一年之内能够攻下敌城,就算很快的了,而不是“一年内建筑好护城设施”。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悉”,全;“迎”,迎击;“南战于长子”,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南于长子战”;“南”,名词作状语;“北战于中山”,状语后置句,“北”,名词作状语;“克”,战胜。(2)“彼”,那些;“察”,精明;“辞让”,态度谦让;“重”,丰厚。【14

4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费也。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可知,战争是国家的祸害,让都邑消耗财力。那战争的祸害(非常明显),士人听说将有战事,就捐献私人财产(给军队)而充实军中的市场,运送饮食来犒劳敢死的勇士,让(人)拆下车辕当柴烧,(一说,“令”为“将领”),杀牛(设宴)款待战士;凡有市场的城邑没有不停止营业而为战争服务,这实在是虚耗国家财富的做法啊。由此可知,战争消耗大。由原文“昔智伯瑶攻范、中行氏,杀其君,灭其国,又西围晋阳,吞兼二国而

43、忧一主,此用兵之盛也,然而智伯卒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者,何谓也?兵先战攻而灭二子患也”可知,从前,智伯瑶攻灭范氏、中行氏,杀死他们的君主,灭了他们的国家,又向西包围晋阳,吞并了两国又使一位国君处于困境,这可以说是用兵盛极一时了,然而智伯瑶终于身死国亡,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他把战争放在首位,灭掉范氏、中行氏所招来的祸患。由此可知,把战争放在首位会招来亡国的祸患。(结果恶劣)由原文“明主察相,诚欲以伯王也为志,则战攻非所先”可知,英明的君主和精明(明察事理)的相臣,真想完成霸王大业的志向,那就不要把战争摆在首位。由此可知,英明的君主不把战争放在首位,能够成就王业。(或“把战争放在首位不是

44、治国之道”)参考译文:苏秦游说齐闵王道:“英明的君主和精明(明察事理)的相臣,果真想完成霸王大业的志向,那就不要把战争摆在首位。战争是国家的祸害,让都邑消耗财力。那战争的祸害(非常明显),士人听说将有战事,就捐献私人财产(给军队)而充实军中的市场,运送饮食来犒劳敢死的勇士,让(人)拆下车辕当柴烧,(一说,“令”为“将领”),杀牛(设宴)款待战士;凡有市场的城邑没有不停止营业而为战争服务,这实在是虚耗国家财富的做法啊。”“在开战的第二天,尸横遍野,(人们)扶着受伤的将士。死者(的家属)倾尽家财安葬(亡者),受伤将士耗尽钱财以求医问药,平安返家的,在家中欢聚饮酒作乐,所以这些花费和死伤者的开支相等

45、。所以人们在战争中的消耗,用十年的土地收成也补偿不了。军队出战,矛戟折坏,弓弩损坏,战车破坏,战马疲惫,箭损失大半。甲胄和兵器是官家自己花钱买的,有的被士大夫藏起来,有的被军中杂役窃取,即使用十年的土地收成也补偿不了。”“攻城的消耗很大,百姓修补遮蔽矢石的用具,运送战车,国中的人为制造兵器而疲惫,战士为开挖地道等徭役而困乏,将官身不离铠甲,一年之内能够攻下敌城,就算很快的了。上面的长官由于久战而倦于进行教化,士卒被兵器伤残,所以攻下了三座城,还能战胜敌人的就太少了。”“从前,智伯瑶攻灭范氏、中行氏,杀死他们的君主,灭了他们的国家,又向西包围晋阳,吞并了两国又使一位国君处于困境,这可以说是用兵盛

46、极一时了,然而智伯瑶终于身死国亡,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他把战争放在首位,灭掉范氏、中行氏所招来的祸患。”“从前,中山国调动全国兵力奋起迎击燕、赵两国,在南边的长子作战,打败了赵国;在中山国以北作战,战胜了燕军,杀死燕将。中山国不过是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却对抗两个万乘大国,两次作战都取得胜利,这算是用兵的典范了。可是中山国最终被灭亡,国君逃亡齐国做了臣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战事不节制招来的祸患。由此看来,由于战争导致败亡的事,可以从历史事实中看到例证。”“现在(有的国家)竭力战争且屡战屡胜,守城不被攻克,这不仅让人感到难以办到,而且也害人不浅,那么诸侯必然视他为仇敌了。那

47、些贤明的国君与精明(明察事理)的相臣,(他们)不动武力而诸侯会服从,态度谦让而丰厚的财物会到来。”“所以英明的君主作战,不必出动兵力就能战胜敌人,不必运用攻城的战车,敌国的边城就会投降,百姓还没有觉察而王业就已经完成。那些英明的君主处理事务,费用少,时间(虽)长,却可取得长远的利益。”所以说:“后发制人可让诸侯归附并加以驱使。”(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久雨王安石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羲和推车出不得,河伯欲取山为宫。城门昼开眠百贾,饥孙得糟夜哺翁。老人惯事少所怪,看屋箕踞歌南风。【注】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河伯:古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南风:古代乐曲名,借指帝王之歌,用以颂扬明君惠政爱民或施惠于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总领全诗,其中“雨”字点明写作对象,“久”字点明雨下的时间之长。B.首联下句正常语序应是“鱼龙吹白沫上岸”,写的是河水因雨大而冲上堤岸。C.颈联写商人白昼睡觉不经商,意在与夜里百姓饥饿对比,表达对商人的一种批判之情。D.借老人歌唱南风曲,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帝王应该积极地救助百姓。16.诗歌前两联是怎样描写久雨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5. C16.纯用侧面描写。借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