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绵羊。生长速度比一般的绵羊提高了
2、 30%,体型增大 50%。这个过程利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 A基因重组,DNARNA蛋白质 B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C基因重组,RNADNARNA蛋白质 D蛋白质工程,mRNADNA蛋白质 2正确表示基因操作“四部曲”的是 A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B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 A 和物种 B 的关系,相关
3、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在物种 A 和物种 B 之间相互传递 B进化过程中物种 A 和物种 B 互为选择因素 C能量可在物种 A 和物种 B 之间单向流动 D物质可在物种 A 和物种 B 之间循环流动 4如图为关于细胞生物膜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 a、c 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 B若 d 是叶绿体膜,则 m、n 可能是外膜和内膜 C图中 p 可能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 f 和 h 分别是指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5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
4、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初级卵母细胞在哺乳动物的发情期形成 B卵子的成熟须经过受精作用 C、和 IV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目相同 D、细胞均可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6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1、3的基因型和1 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AAA、Aa 和 1/16 BAa、Aa 和 1/9 CAa、AA 和 1/4 DAa、Aa 和 1/64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9 分)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营养级。(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3)
5、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 100 只乙,经标记后放 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 100 只,其中有 10 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 群数量大约为_只。8(10 分)如图是人体感染 H7N9 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1)人感染 H7N9 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3)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
6、,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_细胞,小部分形成_细胞。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 H7N9 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 H7N9 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4)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9(10 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由于在青蒿素研发所做的重大贡献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青蒿素,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对热不稳定,60以上易分解。获取途径主要是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时,不适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之一是因
7、为青蒿素对热不稳定,原因之二是_。(2)若使用萃取法提取青蒿素,现有石油醚(沸点 100)和乙醚(沸点 35)两种溶剂,应该选用何种萃取剂并解释理由:_。(3)在进行萃取前,通常将黄花蒿茎叶进行_和_,以提高效率;萃取过程中应控制好_,以防止青蒿素分解。萃取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_。(4)最后用_法对所提取物质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提取到青蒿素。10(10 分)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二倍体西瓜(2N=22)。现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西瓜植株,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四倍体植株,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_(填部位)。四倍体西瓜幼苗做母本时,_(选填“需要”、“不需要
8、”)对其进行去雄处理。四倍体西瓜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_条染色体上的全部_。(2)取图中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与它的单核花粉进行融合也可培育出三倍体西瓜,这项技术需用_处理细胞壁,以便两植物细胞融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结构特点,验证该特点可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_标记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11(15 分)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成功是胚胎工程中的重大成就之一,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图是 ES细胞利用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体现了 ES 细胞具有_的特点,该过程的实质是_。(2)由于 ES 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_,科学家们尝试利用 ES 细胞来制
9、备单克隆抗体,过程如图所示。X细胞通常从小鼠的_(填器官名称)中抽取。(3)经过筛选得到的 Y 细胞应具备的特点是_。采用体外培养法经过程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通常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同时为满足营养需求,在人工配制的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_等一些天然成分。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答案解析】转基因技术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体内,并使之正常表达,实现了不同生物间基因的重新组合。【题目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转基因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外源基因在绵羊细胞中可
10、通过转录生成 mRNA,然后以 mRNA为模板,合成相应的蛋白质。故选 A。2、C【答案解析】基因工程又叫 DNA 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据此答题。【题目详解】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故选 C。3、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确定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其中 B 是捕食者,A 是被捕食者;生态系统内的信息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传递,A 正确;进
11、化过程中物种 A 和物种 B 互为选择因素,B 正确;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C 正确;物质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流动,不能在捕食者鱼被捕食者之间循环流动,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A【答案解析】本题以“概念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详解】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是核膜,c 是细胞膜,A错误;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若 d 是叶绿体膜,则 m、n 可能是外膜和内膜,B 正确;线粒体也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
12、细胞器,图中 p 可能是指线粒体的内膜,C 正确;f 是内质网膜,g 是囊泡,h 是高尔基体膜,D 正确。【答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以题图中呈现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解题的切入点,将其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泌蛋白形成的过程”等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并结合题意,准确判断各字母所示结构的名称,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5、B【答案解析】本题结合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为卵原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为受精卵。【题目详解】A、哺乳动物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发育
13、成为初级卵母细胞,A 错误;B、卵细胞形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卵子的成熟须经过受精作用,B 正确;C、和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目相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 错误;D、细胞可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细胞不适宜,D 错误。故选 B。6、B【答案解析】试题解析: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题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人类白化病是由 a 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当基因组成是 aa 时表现出白化病,当基因组成是 AA 或 Aa,表现为正常,则图中1、3表现为正常后代均有患病,因此遗传因子组成都是 Aa。2和3均无病,基因为 1/3AA、2/3Aa,1为
14、白化病患者的概率为 2/32/31/4=1/9。所以 B 正确。A、C、D 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题图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4 五 竞争和捕食 1000【答案解析】(1)由图示可看出,该食物网中共有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丙戊、甲乙丁戊 4 条食物链,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乙丁丙戊)中,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2)乙和丙都以甲为食,同时丙还可捕食乙,因此两者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3)依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N=Mn
15、/m,则 N=10010010=1000 只。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及能量传递的相关计算。8、(1)体温调节 甲状腺(2)渗透压感受器 减少(3)浆 记忆 效应 T T 细胞活性降低,免疫功能下降(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答案解析】(1)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导致与产热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体温上升。(2)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减少集合管和肾小管对原尿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加。(3)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16、消灭靶细胞依赖效应 T 细胞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T 细胞的免疫活性下降,更易感染 H7N9 病毒而患病。(4)通过以上图解分析,人体感染 H7N9 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依赖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三者密切配合,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1、H7N9 病毒T 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体温上升。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17、增加尿量减少。3、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9、青蒿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应该使用乙醚,因为温度高于 60,青蒿素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粉碎 干燥 温度和时间 过滤 纸层析法 【答案解析】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因此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过程:植物材料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鉴定。【题目详解】(1)由于青蒿素对热不稳定,且青蒿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因此提取青蒿素时,不适宜用水蒸
18、气蒸馏法。(2)由于温度高于 60时青蒿素易分解,所以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即应该选择乙醚。(3)为了提高提取的效率,在进行萃取前,通常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处理;萃取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萃取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过滤。(4)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可以利用纸层析法对其进行鉴定。【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利用青蒿素的性质判断其提取使用的方法和不能使用的方法,能够掌握好萃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确定鉴定青蒿素的原理。10、芽尖 不需要 11 脱氧核苷酸序列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一定的流动性 荧光 【答案解析】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是:(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
19、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3)培养种子,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4)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无子西瓜的培育是利用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题目详解】(1)由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四倍体植株,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尖。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四倍体西瓜幼苗做母本时,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只需套袋处理,不需要对其进行去雄处理。四倍体西瓜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 11条染色体上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
20、。(2)取图中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与它的单核花粉进行融合也可培育出三倍体西瓜,这项技术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以便两植物细胞融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验证该特点可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答案点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杂交技术,多倍体育种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11、发育的全能性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分化 脾脏 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抗生素 血清、血浆 【答案解析】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 ES 细胞,其来源
21、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是需要一种培养体系,这种体系必须能促进胚胎干细胞的生长,同时抑制其分化,一般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饲养层细胞,用于饲养层的细胞一般是胚胎成纤维细胞。本实验中单克隆抗体制备是以 ES 细胞和经过免疫的 B 细胞形成的杂交细胞培养获得,所融合得到的杂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体外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培养液成分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还应该加入动物血清或者血浆。【题目详解】(1)过程是分裂分化产生多
22、种组织细胞的过程,体现了 ES 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特点,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ES 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科学家们尝试利用 ES 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则 X细胞是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已免疫的 B 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抗体,因此通常从小鼠的脾脏中抽取。(3)Y 是由 ES 细胞和已免疫的 B 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筛选得到,又可产生单克隆抗体,其同时具备类两种细胞的特性,即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采用体外培养法经过程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通常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同时为满足营养需求,在人工配制的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答案点睛】本题结合教材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考查了学生理解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和培养,以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意在考查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