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8【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学题(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学题(1515) (含解(含解析)新人教版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 易系辞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对该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B.耒耜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C.反映了“刀耕火种”原始耕作方式D.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答案 B解析 材料中“神农氏作” ,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原始农业中已经出现耒耜,而小农经
2、济时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原始农业实行“刀耕火种”原始耕作方式,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用木头制作耒耜,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故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018深圳联考)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2 / 8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与发展的重要阶段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
3、书用品答案 C解析 材料一反映了造纸术诞生于西汉,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A 项对材料的理解是片面的;B 项说法错误,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D 项说法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此两汉时期纸并不是唯一的文书用品;只有 C 项表述全面,故选择 C 项。3、 “明朝的内治,差不多始终为宦官把持” ,涌现出了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臭名昭著的宦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明太祖废丞相 B.内阁的设立需太监牵制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小农经济答案 C解析 明太祖废丞相只是加强君主专制措施之一,属于表现,不是原因,故 A 项错误;废丞相之后设立内阁,重用身边的太监牵
4、制内阁大臣,出现了宦官专权现象,这属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B 项错误;宦官专权是皇帝赋予的,宦官能在朝中有影响也是皇帝给予的,根本原因还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故 C 项正确;小农经济与宦官专权现象没有因果关系,故 D 项错误。4、(2018山西五校高三第五次联考,28)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3 / 8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 ”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B.以反满方案为宗旨C.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D.脱离了中国实际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中“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辛亥
5、革命主要是强调进行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而忽视进行民生的改革,说明改造社会的成果有限,故 A 项正确。5、(2018宜春一模)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 “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 ,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1931 年” “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 “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但又犯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故 A 项错
6、误,C 项正确;根据材料“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可知,一味“左”倾冒进,并未意识到国共两党的力量悬殊,也没能继续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政策,故B、D 项错误。4 / 86、(2017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7)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的研制出( )A.原子弹和导弹 B.喷气式战斗机C.人造地球卫星 D.神舟载人飞船答案 A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导弹,故 A 项正确;中国 1956 年研制成功喷气式战斗机,故 B 项错误;人造地球卫星研制成功是在 20 世
7、纪 70 年代,故C 项错误;神舟载人飞船研制成功是在改革开放后,故 D 项错误。7、(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8)1718 世纪,朱子学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等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研究过朱子学,并从中吸取营养。这一现象表明( )A.启蒙思想根源于理学B.启蒙思想和理学在本质上一致C.利用理学为批判现实服务D.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答案 C解析 材料中“从中吸取营养”不等于启蒙思想根源于理学,故 A项错误;两者本质上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思想,后者是封建时代主导思想,故 B 项错误;利用理学中的仁政等“吸取营养”为批判法国封建专制服务,与材料中“1718 世纪在
8、法国”相符,故C 项正确;材料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不等于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故 D 项错误。5 / 88、(2017邯郸高三期末,22)1939 年前, “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 70%是资本货物(再投资),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致相反” 。这是因为( )A.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B.苏联经济政策更利于经济发展C.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及苏联D.苏联政府的经济职能弱于美国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可得当时苏联是斯大林模式,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而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由国家干预经济,原因在于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故 A 项正确。9、(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35)
9、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 ,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 )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C.促使了法国走出滞胀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中“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 ” ,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 A 项正确;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 B 项错误;滞胀危机出现在 1973 年,与材料中“二战后”时间不符,故 C项错误;法国虽然实现了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 ,但只是对经济6 / 8的指导,不是指令性计划,故 D 项
10、错误。10、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 ”该理论( )A.冲破宗教神学束缚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C.颠覆经典力学体系D.深化微观世界认识答案 D解析 宗教神学并没有对物质运行的介绍,故 A 项错误;揭示宇宙运行规律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非物质的粒子运动,故 B 项错误;粒子论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并没有严重的冲突,更谈不上“颠覆”一说,故 C 项错误;秦斯对物质粒子运动的描述,有利于深化那个时代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中国历史上,宋代和 20 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1、 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 ,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7 / 8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整理自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材料二 随着 2
1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1919 年,胡适提出:“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 ”20 世纪 20 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 ,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整理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
13、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并简要评价 20 世纪的“疑古”思潮。答案 (1)背景:儒学经典的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特点: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2)不同: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 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评价:积极:利于打破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促进思想启蒙;辨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局限:存在绝对化倾向,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8 / 8承。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从儒学自身的不足与儒者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分析,从社会矛盾、佛道冲击等因素上分析;第二小问特点,根据宋代儒学的发展之处分析。(2)第一小问不同点,则从宋与近代在方式上、目的上的不同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评价,则从两个方面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