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初中数学“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桐乡九中地处凤鸣街道,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特别是后进面较大。而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差异已成为桐乡九中数学教学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更关注“学生”,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并在不同层次上体验成功的快乐。“放低起点、分层递进、快速反馈”的“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是这一教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从学生主体分层入手,设计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预案,并在课中实施分层引领,
2、及通过对学生个性化的差异评价形成和谐的求知氛围,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材”的教育理想。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数学组进行了“放低起点,分层递进,快速反馈”的“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求有新的突破:一是在教学管理中追求“精细化”,力图以学校宏观“控制”促使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有效改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追求“模式化”。根据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差异性大的特点,数学学科组逐步形成了以“放低起点,分层递进,快速反馈”为主要特征的“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达成数学教育所追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三是在作业环节中追求“分层化”。分
3、层作业的提出,同样是基于我们对学生数学基础、学习差异性大的分析,部分教师在以前实践中的探索印证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总之,“放低起点,分层递进,快速反馈”的“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有助于达成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即: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更具有推广的价值。二、课题的界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层递式”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面向全体学生施
4、教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既着眼于学生的当前发展,又关注于学生的后继发展。其实质是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下,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主要在课堂提问、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环节尝试进行分层递进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快反馈的立体化的弹性教学。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因此,采用递进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既落实教学的共同要求,又贯彻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各层次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养成习惯等方面均获得理想的发展,对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
5、标准所倡导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1放低起点的涵义 放低起点是指结合学生的基础,通过“低切入”的设计,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另 2 一方面对一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定位,迎合现在学生的现状,简单化,把门槛放的低一点,不是舍弃教材,而是不需要“拔高”的,就不必要强行“拔高”,一切都是控制在数学课程标准之内。2分层递进的涵义 分层递进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推进从易到难,逐步推进,问题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次是在数学问题研究时注意分层问答,突出“成功感”的培养,以此来巩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好数学提供保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
6、所得,先后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3快速反馈的涵义 快速反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即时动态情况,随时进行反馈。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是指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用感性材料作
7、多角度设问,让学生在熟悉旧知识的前提下,在有梯度的层次设问中逐步过渡到新问题,即进入“最近发展区”。3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会的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这一模式的研究,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方面得到同步发展,达成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2通过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从而达到分层教学,和谐课堂,朝着“轻负担、高质量”的方向迈进。3初步构建起初中数学“放低起点、分层递进、快速反馈”的层递式
8、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五、研究内容与策略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组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和本组教师教学特点所开发的“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旨在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既着眼于学生的当前发展,又关注于学生的后继发展。其实质是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下,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主要在课堂提问、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环节尝试进行分层递进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快反馈的立体化的弹性教学。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
9、摘到苹果”。3(一)课堂教学方面实施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 1放低起点。通过“低切入”的情境设计,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活动,简单明了的引出“新问题”的解决策略。另一方面对一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定位,迎合现在学生的现状,简单化,把门槛放的低一点,不需要“拔高”的,不强行“拔高”,让学生人人能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分层递进。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推进从易到难,逐步推进。通过设置“递进式”情境,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且易于接受的问题串,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起到“脚手架”的作用,问题突出层次性,一步一个台阶,梯度递进,帮助学生找到“未知”与“已知
10、”之间的联结点。同时问题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中感受成功。其次是在数学问题研究时注意分层问答,突出“成功感”的培养,以此来巩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好数学提供保障。课堂提问时,把思维难度的问题让 A 层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 C 层的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 B 层学生。学生回答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对于 B、C 层学生要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让他们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他们学习。对于 A 层学生重在启发,归纳一般规律与结论,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他们进行变式探索。对于 A 层
11、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造能力发展。3快速反馈 传统的数学教学多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引入、传授新知、例题讲解、巩固练习和小结建构,每一单元之间几乎相互独立,学生如在一个环节中没听懂,下面的学习就大打折扣。为避免这个缺点,“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中突出了“快速反馈”。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即时动态情况,随时进行反馈。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巩固小练习,再通过问题的设置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在例题教学后当然还需要设置巩固性练习,再通过对课本习题的改编,接下来进行变式练习。在这些环节中
12、,教师如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改变预定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本节课的有效性。如此安排,课堂教学不再有“教师设好圈套让学生钻”的感觉,因为这里的教学设计是动态的。其次,对于课后也应做到快速反馈,当天作业及时批改、及时个别辅导,做到日日清。(二)分层作业方面实施“分层作业,各得其所”策略 作业精心编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 C 层学生重在对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模仿做一些基本题,如随堂练习和部分习题,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 B 层学生,掌握一般解题方法,除做基本题外,还可尝试做一些 B 组题,让他们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对于 A 层学生,则要深入理解,灵活运用,要掌握数
13、学思想方法,平时通过小黑板出一些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思考题,拓展视野,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总之,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课堂单元检测实行分层评价标准,对于 C 层学生,删除难题,置换课本或作业中基础题;4 对于 B 层学生,加大基础题和稍难题的分值,降低较难题的分值;对于 A 层学生,要求全部做,这样学困生也能获得满意的分数,让各层学生有成就感。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作业中,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在课堂上,优等生不必等待,学困生也能得到辅导,各尽所能,从而都能主动而有效地学习。各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数学学
14、习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六、研究原则与方法(一)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依据学生学习心理学原理,学生接受知识规律和科学的课题研究操作方法去实施课题研究方案。2实效性原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从研究问题的实效性出发,从课题开始,到完成研究的全过程中应立足于有效、可行,杜绝花拳绣腿,使研究能贴近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实际。3真实性原则。我们将从自己所教班级出发,将研究的真实过程体现出来,所写案例皆是自己亲身经历,所写成果皆是老师有感而发。(二)研究方法、理论研究 1理论研究法:收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逐步实践。2实验研究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定期研讨、业务学习等形式经
15、常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在计划、行动、反思、调整的螺旋发展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研究。3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辅之以课堂观察法,学生访谈法,作业测量法等实验研究方法,以期取得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经验,加以理性分析、归纳。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共分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12220126)1结合数学组特色,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方案和相关理论(二)实施阶段(2012920136)1进行实验,全面推开实验研究 2课题组长及本校领导组织检查和督促,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进行阶段性小结、报告,上好汇报课、示范课,
16、进行经验交流,认识不足,调整相关策略。(三)总结阶段(2013620139)1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2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经验总结、案例、优质课的教学设计汇集成册。3“放低起点,分层递进,快速反馈”的“层递式”数学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案及相关课 5 堂实录等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指导:张美金(学校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课题组长:郑丽英(课题实施负责人)(桐乡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表 姓 名 所任学科 职称职务 主要分工 郑丽英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教研组长 课题负责人,负责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17、结题报告、统筹课题研究等 姚利清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实验材料汇总、整理,撰写阶段性小结 张娟丽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实验材料汇总、整理,撰写阶段性小结 沈玉其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实验材料汇总、整理,撰写阶段性小结 胡娟芬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实验材料汇总、整理,撰写七年级研究阶段性小结 茅晓丹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实验材料汇总、整理,撰写八年级研究阶段性小结 赵林福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有关量表统计及汇总 陈金良 数学 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有关量表统计及汇总 十、本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情况 本课题研究经费:20000 元。用于编印资料、学生分层及教师相关书籍的购买、外出参观学习等费用。桐乡市第九中学数学课题组。2012 年 3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