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转化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转化案例.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转化案例 六年一班教师:申恒博 科任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主任,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在我教学生涯中,我担任了二十四年的教学工作。其间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我的感受则是充实的,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学生姓名:邹新年、吕焕然、吕光宇、徐梓闰、刘百强、李杨(一)学生情况分析:这些孩子有的个性内向,不爱说话;有的调皮捣蛋,不听指挥;有的从小有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有的爸爸外出打工;有的妈妈忙与在田里干活;也有的没有时间照顾;有
2、的学习缺乏自觉性。但基本上有个共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上课不爱回答问题,平时也与学生不交流,而且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们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因此,我让这些孩子几次叫家长,孩子叫不来,后来给家长发短信,也没有来,这样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我认为他们是我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重点盯防、改造的“大人物”。(二)采取的方法:1、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名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
3、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马俊这样特殊的孩子,我必须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2、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差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他们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
4、,和女同学、男同学一起坐,让他们感受同学对他们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差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差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学习差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这些孩子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没人照顾,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自制力差。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们谈心,与他们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
5、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4、对待学生要宽容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光有严厉是不够的,这样会使差生透不过气来,最终,学生会对教师有了反感,有了反感以后,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就会有反感,有了反感后,学生对于教师教育无法接受,那么这样的话,教师就没有机会教育学生。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
6、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学生以处分,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因为这处分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终生的遗憾。在日常的教学中,以及作业,我给他们适当的宽松的环境。(四)教育效果:不过,在他的身上,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从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完美,但是对他来讲,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未来还很漫长,有了第一步,他们距离成功还会遥远吗?在这之后,他们态度变得积极上进了,作业也能够完成了,上课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他们变了,好像我也变了。原来一提起来就好像如临大敌的感觉不见了。他们变得可爱了,我也从这个教育中感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人的满足感。这些同学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优点,每个和他们的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并不是一个石头、一块钢铁,如果学校和教师最大限度的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他们也会逐渐被我们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感动,他们也会被溶化。面对着他们的改变,现在来谈成功与否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我想经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他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