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课时2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练习.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7011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课时2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课时2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课时2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课时2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练习.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 / 11【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 1010 章化学实验基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课时础及综合探究课时 2 2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练习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练习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2016合肥一六八中学段考)下列仪器:漏斗、容量瓶、蒸馏烧瓶、天平、分液漏斗、滴定管、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BC D解析 漏斗可用于过滤操作,过滤是用于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正确;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错误;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操作,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正确;天平只能用来称量物质的

2、质量,错误;分液漏斗可用于分液操作,分离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正确;滴定管用于滴定或量取液体,不用于物质的分离,错误;燃烧匙只能用于固体的燃烧,错误。综上所述,C 项正确。答案 C2(2016株洲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加热法分离 NH4Cl(s)和 I2(s)B碘水中加 CCl4 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色,下层几乎为无色C工业上制无水酒精通常是将生石灰与 95%酒精混合后蒸馏D蒸馏、分馏和干馏都是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解析 A 项,加热时,NH4Cl(s)分解生成 NH3 和 HCl 气体,I2(s)升- 2 - / 11华为 I2(g),无法分离;B 项,C

3、Cl4 密度大于水,下层为紫色,上层几乎为无色,错误;C 项,CaO 和水反应生成 Ca(OH)2,蒸馏时乙醇变为蒸气逸出,正确;D 项,干馏是化学变化,错误。答案 C3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2H5OHH2O(l)新制的生石灰蒸馏BCl2HCl(g)饱和食盐水、浓 H2SO4洗气CNH4Cl 溶液Fe3(aq)NaOH 溶液过滤D溴苯Br2NaOH 溶液振荡后分液解析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醇易汽化,用蒸馏的方法可除去杂质 H2O(l),A 方案正确;HCl(g)易溶于水,而 Cl2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B 方案正确;氯化铵能与氢氧化

4、钠反应,C 方案错误;Br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难溶于溴苯的盐,D 方案正确。答案 C4(2016甘肃武威高三模拟)对下列各组物质:NaNO3 和NaCl;CaCl2 和 CaCO3;MnO2 和 KCl;BaSO4 和 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他们相互分离的是( )A只有 BC D解析 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需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两者都易溶;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CaCl2 易溶,CaCO3 难溶;MnO2 难溶,KCl 易溶,可用指定的方法分离。- 3

5、- / 11答案 C5(2016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下列有关混合物分离方法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方法实验原理A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铝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粉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铁:加入足量铜粉,过滤铜能将 Fe3还原成 Fe2,铜与 Fe2不反应C过氧化钠中混有氧化钠: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氧化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D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镁:加入足量氢氧化铝,过滤氯化镁水解生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促进 Mg2完全水解解析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物,铁不反应,A 项正确;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得到氯化亚铁和氯

6、化铜,引入新杂质,B 项错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参与反应,会引入新杂质,应该在氧气中灼烧固体,C 项错误;氢氧化铝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难转化成氢氧化镁,D 项错误。答案 A6.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不正确的是( )图 1A用如图 1 所示装置分离 CCl4 和水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C实验室用如图 2 所示装置除去 Cl2 中的少量 HCl图 2D除去 O2 中混有的少量 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 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解析 A 项,CCl4 与水分层,故可以用分液法分离,正确;B 项,- 4 - / 11生成的三溴苯酚与苯互溶,溴也易溶于苯中

7、,错误;C 项,Cl2 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 HCl 极易溶于水,正确;D 项,利用SO2 的还原性,用酸性 KMnO4 溶液除去,再用浓硫酸干燥 O2,正确。答案 B7(2016湖南长沙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装置目的A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 晶体B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C制取少量 CO2气体D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解析 NH4Cl 受热易分解,应采用冷却热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晶体,故 A 错误; CCl4 的密度比水大,分层后在下层,故 B 错误;石灰石为块状固体,能使反应随时停止

8、,故 C 正确;因氯气、HCl 均- 5 - / 11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应选用饱和食盐水,故 D 错误。答案 C8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 BaCl2 溶液鉴别 SO3(g)和 SO2B用 Ca(OH)2 溶液鉴别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C用 CO2 鉴别 NaAlO2 溶液和 Na2SiO3 溶液D用酚酞鉴别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解析 BaCl2 溶液与 SO3(g)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 SO2 不反应,A项正确;Ca(OH)2 溶液与 Na2CO3 溶液、NaHCO3 溶液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B 项不能达到鉴别目的;CO2 与 NaAlO2 溶液和 Na2Si

9、O3 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和白色的硅酸沉淀,C 项不能达到鉴别目的;酚酞遇碱变红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因此 D 项不能达到鉴别目的。答案 A9(2016周口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 能使品红溶液、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复原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 NaC用滴加 BaCl2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 K2CO3 和NaHCO3D少量 CO2 通入 CaCl2 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 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解析 A 项,SO2 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能复原,使酸性

10、 KMnO4 溶液褪色后不能复原;B 项,可能含有 Na,因为即使有 Na,其焰色也会被蓝色钴玻璃滤去;D 项,无论 CO2 少量还是过量,都不会有白- 6 - / 11色沉淀生成。答案 C10甲、乙、丙、丁分别是 Al2(SO4)3、FeSO4、NaOH、BaCl2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FeSO4CNaOH DBaCl2解析 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说明丁为 NaOH 溶液,乙为 Al2(SO4)3 溶液,丁溶液滴入甲

11、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甲为 BaCl2 溶液,故丙为 FeSO4 溶液。答案 B11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解析 A 项,灼烧应选用坩埚,错误;B 项,应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 项,碘的苯溶液应从上口倒出,错误。答案 D12(2016吉林长春模拟)有 4 支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稀 NaOH 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 NH 4B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 Na、无 KC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

12、色原溶液中有 ID通入过量 C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只有 AlO 2解析 A 项,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NH 时,滴加稀- 7 - / 11NaOH 溶液不会放出 NH3,错误;B 项,黄色火焰可以掩盖 K的浅紫色火焰,故检验 K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正确操作为: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没有浅紫色火焰,原溶液中有钠离子、无钾离子,错误;C 项,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正确;D 项,通入过量的二氧

13、化碳能产生白色沉淀,可能含有硅酸根、苯酚钠的物质,不一定是偏铝酸根,故 D 错误。答案 C二、填空题13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_(填“能”或“不能”)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_。(2)进行操作后,判断 SO 已除尽的方法是_。(3)操作的目的是_;不先过滤就滴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_。(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 8 - / 11_。答案 (1)不能 硝酸根离子会成为新的杂质,且很难除去(2)将滴加 BaCl2 溶液后的溶液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 BaCl2溶液,若无浑浊

14、,则 SO 已除尽(3)除去过量的 Ba2 加入的 Na2CO3 溶液不会使已生成的沉淀溶解,且一次过滤可以节约药品和时间(4)否 为了除去多余的 Ba2,加入的 Na2CO3 必须过量,过量的 CO成为新的杂质,应该再加适量的盐酸将其除去14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 70%为氯化钠,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等。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钠,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海水滤液滤液 NaCl 溶液 NaCl(1)步骤中试剂 A 为_,加入过量 A 的目的是_。(2)步骤中试剂 B 为_,加入过量 B 的目的是_。(3)步骤中试剂 C 为_,加入过量 C 至_,其目的是_。(4)步骤的实验操作

15、为_,试根据图示回答:按顺序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_;仪器 a 的作用是_,其目的是_。- 9 - / 11当仪器 b 中出现_时即可停止加热。(5)该化学兴趣小组用分离得到的氯化钠配制 100 mL 1 mol/L 的NaCl 溶液,配制过程中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精盐的质量为_g,用于定容的玻璃仪器的规格和名称是_。解析 (1)加入 Ba(OH)2,除去 Mg2和 SO。(2)加入 Na2CO3,除去Ba2。(3)加入盐酸,除去 CO 和 OH。(4)该实验为蒸发操作,a 为玻璃棒,其作用为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b为蒸发皿,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5)配制 Na

16、Cl 溶液时,由于托盘天平精确到 0.1 g,故称取 NaCl 的质量为 5.8 g 或 5.9 g,定容选择 100 mL 容量瓶。答案 (1)Ba(OH)2 使 Mg2和 SO 全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2)Na2CO3 使 Ba2全部转化为碳酸钡沉淀而除去 (3)盐酸 无气体产生 除去过量的 CO 和 OH (4)蒸发结晶 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 搅拌 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 大量固体 (5)5.8(或 5.9) 100 mL 容量瓶15(2016市高三联考)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水果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CH3COOHCH3CH2C

17、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物质乙酸正丁醇乙酸丁酯熔点/ / 16.689.573.5沸点/ / 117.9117126.0密度/gcm/gcm3 31.10.800.88(1)乙酸丁酯粗产品的制备在干燥的 50 mL 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 12.0 mL 正丁醇和16.0 mL 冰醋酸(过量),再加 34 滴浓硫酸。然后再安装分水器(作- 10 - / 11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冷凝管,然后小火加热。将烧瓶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与分水器的酯层合并。装置中冷水应从_(填“a”或“b”)管口通入;通过分水器下端旋塞分出的生成物是_,其目的是_。

18、(2)乙酸丁酯的精制将乙酸丁酯粗产品用如下的操作进行精制:水洗、蒸馏、用无水 MgSO4 干燥、用 10%碳酸钠洗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填标号)。A BC D分液漏斗有两种,如右图。分液时应选择右图中_形分液漏斗,其原因是_。蒸馏操作时,需收集_ 的馏分,沸点大于 140 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一般不用上述冷凝管而用空气冷凝管,可能原因是_。解析 (1)冷水下进上出冷凝效果最好;水的密度比乙酸丁酯的大,分水器下端旋塞分出的生成物是水;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2)第一步水洗主要是洗掉浓硫酸和过量的乙酸,第二步用 10%碳酸钠洗涤除去乙酸、硫酸、正丁醇;第三- 11 - / 11步用水洗涤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第四步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水;第五步蒸馏,制得较纯净的酯。梨形分液漏斗靠近旋塞处比较细长,双液界面更清晰,分离更完全。乙酸正丁酯的沸点是 126.0 ,需收集 126 左右的馏分;水冷凝管温度较低,温差过大,冷凝管会炸裂。答案 (1)b 水 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2)C 梨 梨形分液漏斗靠近旋塞处比较细长,双液界面更清晰,分离更完全 126 防止因温差过大,冷凝管炸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