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pdf(1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泉州医高专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编 二 00 六年十一月 微生物学基础部分 一、填空题 1.微生物根据其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分为、三大类。2.病毒属 微生物,真菌属 微生物,细菌属 微生物。3.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大多数球菌的直径约为。4.细菌的基本形态有、。5.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和。6.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7.细菌的运动器官是,其化学成分主要是。8.革兰染色法的步骤为 初染,媒染,脱色,最后以 复染。9.螺形菌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两类。10.消毒灭菌时,常以杀死 作为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1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由 和 两部分组成。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2、由 和 两部分组成。13.不染色法主要包括 和 法,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14.抗酸染色法将细菌分为 和 两大类。15.细菌 L 型主要是由于细菌的 缺陷而形成的。1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的含量比革兰阴性菌高。17.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18.青霉素和溶菌酶对 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19.在适宜的环境中,一个芽胞发芽长成 个繁殖体。20.细菌体内的遗传物质有 和 两种。2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和。2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其中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须,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是。23.大多数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 pH 为,最适生长温度为。霍乱弧菌生长需要的最适 pH 为,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
3、的最适 pH 为。24.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主要是 和。2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分为、。26.细菌以 法进行繁殖,多数细菌繁殖一代需要 分钟左右。27.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害的有、。28.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三种。29.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和 五种。30.细菌的生长曲线所示细菌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和 四个期。细菌的 1 各种性状均较典型的是在 期。3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形成、和 等现象。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形成 和 等现象。32.3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形成 和 等现象。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检查细菌的。根据是否因基因结构改变而引起,细菌的变异性又分为、
4、两个类型。34.35.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36.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包括、和。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和。37.38.细菌的 H-O 变异又称 变异;细菌的 S-R 变异又称 变异。39.IMViC 试验是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的四种生化反应试验,分别代表 试验、试验、试验、试验。40.细菌的毒力变异可以表现为毒力 或。41.细菌的毒素包括 和。42.细菌的外毒素多数是由 产生,细菌的内毒素多数是由 产生。43.卡介苗是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 菌失去毒力制成的生物制品,可用于预防 病。44.土壤中的细菌及其它微生物,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 及其、污水、垃圾等。45.土壤中的致病菌是引起 感染的来源,也是
5、引起 污染的主要来源。46.水中的致病菌来源于、,可引起 传染病。47.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48.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 感染或 感染;空气中非致病菌,可造成医药制剂、生物制品及培养基等的。49.热力消毒灭菌法分为 及 两类。50.高压蒸气灭菌法的温度是?,维持 min,可杀死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51.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 m,照射时间为 min。52.巴氏消毒法常用于 和 的消毒。53.环境中有机物对细菌有 作用,且能与消毒剂结合,消毒效果。54.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 和。55.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作用,但具有 和 的作用。56.粘附素是细菌细胞
6、表面的蛋白质,一类是由细菌 分泌,另一类是。57.细菌的侵袭性物质包括 和。58.细菌的致病因素除了毒力外,还与 和 有关。59.感染的来源(传染源)包括 和。60.传染病流行与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61.显性感染根椐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 和。62.按病原体种类不同,病原携带者可分为、和 三种。2 二、单项选择题:1.微生物是一类体形细小构造简单:A 肉眼看不见的多细胞生物 B 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见到的微小生物 C 需电子显微镜才能见到的生物 D 具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E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衣原体 B 真菌 C 病毒 D 细菌 E 放线菌 3.下列不属于
7、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衣原体 B 螺旋体 C 病毒 D 细菌 E 放线菌 4.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 真菌 B 病毒 C 衣原体 D 细菌 E 放线菌 5.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胆固醇 D 磷壁酸 E 脂多糖 6.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 脂蛋白 B 磷壁酸 C 肽聚糖 D 脂多糖 E 胆固醇 7.列哪项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核质 D 细胞质 E 荚膜,,8.与 G 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A 聚糖骨架 B 四肽侧链 C 五肽交联桥 D,1,4 糖苷键 9.氏阴性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A 肽聚糖 B
8、磷壁酸 C 脂多糖 D 脂蛋白 E 外膜 10.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A 肽聚糖层厚,多达 50 层 B 肽聚糖为二维平面结构 C 含磷壁酸 D 含少量表面蛋白和复合多糖 E 以上均对 11.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质 D 肽聚糖层 E 磷壁酸 12.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 生物合成 B 维持细菌外形 C 能量产生 D 参与物质交换 E 呼吸作用 13.细菌细胞质重要结构:A 胞浆颗粒 B 中介体 C 质粒 D 核蛋白体 E 以上均是 14.关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肽聚糖含量少 B 肽聚糖缺乏交联桥 C 肽聚糖为二维平面结构 D 致病力与所含脂
9、多糖有关 E 对溶菌酶敏感 15.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 切断肽聚糖中的聚糖骨架 B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C 损伤细胞壁 D 竞争合成细胞壁时所需的转肽酶 E 干扰脂多糖的合成 3 16.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A 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 B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C 干扰细菌DNA 的复制 D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 损害细胞膜 17.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A 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B 细胞壁含脂多糖多 C 细胞壁含脂类少 D 细胞壁含有类脂 A E 细胞壁含肽聚糖少、且外有外膜结构的保护 18.L 型细菌是:A 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B 缺乏 LPS 的细菌 C 缺
10、乏质粒的细菌 D 细胞膜缺陷的细菌 E 缺乏细胞核的细菌 19.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A 荚膜、芽胞、鞭毛、核糖体 B 荚膜、芽胞、鞭毛、质粒 C 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D 荚膜、芽胞、鞭毛、异染颗粒 E 荚膜、芽胞、鞭毛、中介体 20.关于革兰氏染色,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结晶紫初染 B 碘液媒染 C 酒精脱色 D 石碳酸复红复染 ,E G 菌染成红色 21.影响革兰氏染色效果的关键是:A 涂片的厚薄 B 标本是否固定 C 结晶紫染色时间的长短 D 复红染色时间的长短 E 酒精脱色时间的长短 22.革兰氏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A 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 结晶紫?乙醇?碘液?复红 C 结
11、晶紫?碘液?乙醇?复红 D 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E 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 23.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A 细胞壁 B 荚膜 C 芽胞 D 核质 E 细胞膜 24.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A 专性厌氧菌 B 专性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E 以上均不对 25.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包括:A 含氮化合物、水、温度和气体 B 生长因子、酸碱度、温度和气体 C 营养物质、水、温度、气体 D 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和气体 E 无机盐类、生长因子、温度和气体 26.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 破伤风杆菌 B 大肠杆菌 C 痢疾杆菌 D 炭疽杆菌 E 脑膜炎球菌 27.研究细菌性状最好
12、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以上均可 28.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是:A 色素 B 细菌素 C 热原质 D 维生素 E 以上均是 4 29.下列细菌产物中哪一种与输液反应有关:A 毒素 B 细菌素 C 侵袭性酶 D 色素 E 热原质 30.下列哪种培养基可用来作动力试验:A 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半固体培养基 D SS 培养基 E 肉渣培养基 31.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质试验 E HS 产生试验 A 糖发酵试验 B 外裴试验 C VP 试验 D 靛基 232.细菌变异最易出现在: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13、以上均可 33.细菌的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是:A mRNA B 核糖体 C 质粒 D 异染颗粒 E 中介体 34.某些细菌缺少下列某种成分或结构仍能存活: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核蛋白体 D 核质 E 以上均是 35.决定性菌毛的质粒是:A F 质粒 B R 质粒 C Col 质粒 D Vi 质粒 E 以上均是 36.质粒是细菌的:A 核质 DNA B 胞质 DNA C 核蛋白体 D 核质 E 以上均是 芽胞与细菌的哪种特性有关:37.A 抗吞噬 B 产毒素 C 耐热 D 侵袭性 E 运动 38.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 鞭毛 B 菌毛 C 纤毛 D 轴丝 E 以上均是 39.下列关于鞭毛的
14、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 用革兰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 仅为某些细菌所有 C 用特殊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将细菌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 40.有关荚膜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与细菌致病有关 B 其作用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 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D 革兰氏染色容易着色 E 常在动物体内生成 41.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 芽胞 B 外膜 C 鞭毛 D 核糖体 E 细胞壁 42.细菌的繁殖方式是:A 二分裂 B 孢子生殖 C 复制 D 有丝分裂 E 配子生殖 43.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A 菌丝 B 菌团 C 菌苔 D 菌落
15、 E 菌膜 44.“菌落”是指:A 在细胞培养瓶中形成的空斑 B 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C 由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团 D 多种细菌在培养基上混合生长形成的团块 E 一个细菌细胞 5 45.下列细胞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 大肠杆菌 B 链球菌 C 脑膜炎球菌 D 结核分枝杆菌 E 变形杆菌 46.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酸碱度是:A PH 6.5-6.8 B PH 7.0-7.2 C PH 7.2-7.6 D PH 7.6-8.0 E PH 8.0-9.0 47.关于热原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能引起人或动物机体的发热反应 B 经高压蒸气灭菌 121?,20 分钟
16、可被破坏 C 主要成分是脂多糖 D 用吸附剂和特殊石棉滤器可除去大部分热原质 E 由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合成,某些阳性菌可产生 48.哪一组是与致病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A 酸类、醇类、硫化氢 B 硫化氢、醇类、酮类、酶 C 毒素、抗生素、细菌素 D 酶、热原质、毒素 E 毒素、酶、细菌素 49.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 靛基质 B 色素 C HS D 酸性气体 E 以上均是 2 50.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是:(A 煮沸法 B 间歇灭菌法 C 高压蒸汽灭菌法 D 干热灭菌法 E 巴氏消毒法 51.正常情况下应无菌的部位的:A 肠道 B 尿道 C 阴道 D 外耳道 E 腹腔 52.
17、菌群失调症常发生于:A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B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 C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 长期应用某种药物 E 机体免疫力下降 53.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A 食物中毒 B 细菌性痢疾 C 过敏性反应 D 菌群失调症 E 以上均不对 54.正常菌群在正常条件下,对人体不能起到:A 拮抗病原菌作用 B 营养作用 C 致病作用 D 抗原刺激作用 E 促进免疫系统发育作用 55.对“菌群失调”的解释是:A 细菌的致病力发生了改变 B 机体抵抗力降低的一种表现 C 正常菌群改变了寄居部位 D 各菌群数量和比例发生变化 E 自然界中细菌的分布发生紊乱 56.水源被细
18、菌污染后,常可引起:A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 B 消化道传染病传染 C 伤口化脓性感染 D 泌尿道传染病感染 E 厌氧菌感染 57.医院工作人员中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很高,容易引起:A 菌群失调 B 机会感染 C 交叉感染 D 二重感染 E 自身感染 58.条件致病菌是:A 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致病菌 B 恢复期时病人排出的病原菌 C 正常时存在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病原菌 D 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的病原菌 E 正常时存在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 6 59.为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A 维生素 B 纤维素 C 抗毒素 D 抗生素 E 生态制剂 60.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过程为:A 消毒 B 灭菌
19、 C 防腐 D 无菌 E 无菌操作 61.下列消毒灭菌法正确的是:A 接种环干烤 B 手术器械漂白粉 C 饮水过滤除菌 D 体温表煮沸 E 敷料包高压蒸气 62.无菌的含义是:A 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 没有活的微生物的意思 C 杀死无芽胞菌 D 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E 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的含义是:63.A 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 没有活的微生物的意思 C 杀死无芽胞菌 D 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E 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64.关于高压蒸气灭菌,下列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到 121.3?,维持 15,30 分钟 B 压力为大气压 C 属于干热灭菌 D 不能杀灭芽胞 E 可
20、用于血清的灭菌 65.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A 煮沸 5 分钟 B 紫外线照射 C 高压蒸气灭菌法 D 干烤灭菌 E 化学消毒剂杀菌 66.消毒剂的浓度越大,杀菌作用越强,但有一种消毒剂例外,它是:A 乙醇 B 碘酒 C 来苏 D 新洁尔灭 E 高锰酸钾 67.杀菌力最强的酒精浓度是:A 50,60%B 70,75%C 80,98%D 95%E 100%68.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A 消毒剂的浓度 B 有机物的存在 C 酸碱度 D 温度 E 盐的存在 69.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 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 芽胞被完全消灭 C 鞭毛蛋白变性 D 菌
21、体 DNA 变性 E 以上都不是 70.紫外线多用于空气消毒是因为:A 紫外线穿透力弱 B 空气不能用其他方法消毒 C 紫外线用于空气效果最好 D 紫外线可引起细菌变异 E 紫外线对人无伤害 71.F 因子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A 转导 B 转化 C 接合 D 溶原性转换 E 原生质体融合 72.卡介苗是发生什么变异的结果:A 形态变异 B 结构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毒力变异 E 菌落变异 7 73.关于毒力变异,叙述错误的是:A 卡介苗是由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经变异而获得的减毒结核菌株 B 无毒或弱毒的细菌可通过易感机体使毒力增强 C 有芽胞的细菌失去产生芽胞的能力后其毒力可减弱 D 属遗传
22、型变异 E 与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 74.噬菌体:A 严格宿主特异性 B 可用细菌滤器除去 C 含 DNA 和 RNA D 抵抗力比细菌强 E 以上都对 75.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A F 质粒 B R 质粒 C Col 质粒 D Vi 质粒 E 以上均是 76.R 因子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A 溶原性转换 B 转导 C 接合 D 原生质体融合 E 转化 77.结核杆菌的哪种变异可用于制备卡介苗:A 形态变异 B 结构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菌落变异 E 毒力变异 78.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不包括:A 接合 B 转导 C 突变 D 转换 E 转化 79.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物质转移到受
23、体菌中的过程,称:A 接合 B 转化 C 转导 D 溶原性转换 E 质粒转移 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称:80.A 转导 B 转化 C 接合 D 突变 E 溶原性转换 81.溶原性转换是指:A 供菌染色体基因与受菌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B 供菌质粒 DNA 与受菌染色体 DNA 的重组 C 两种细菌原生质融合后发生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D 供菌 DNA 通过性菌毛传递给受菌 E 细菌染色体 DNA 与噬菌体 DNA 重组,以表达新性状 82.有荚膜的肺炎球菌在普通培养基上,荚膜可消失,这种变异属:A 形态变异 B 遗传型变异 C 非遗传型变异 D 菌落变异 E 耐药性变异
24、83.介导细菌间接合的物质是:A 鞭毛 B 普通菌毛 C 性菌毛 D 中介体 E 核糖体 84.H,O 变异属于:A 毒力变异 B 菌落变异 C 鞭毛变异 D 形态变异 E 耐药性变异 85.整合于细菌上的噬菌体称为:A 毒性噬菌体 B 温和性噬菌体 C 溶原性细菌 D 溶原状态 E 前噬菌体 86.关于细菌变异的不正确说法是:A 细菌毒力变异其抗原性也随之变异 B 治疗传染病要注意细菌耐药性变异 C 细菌毒力变异可用于预防疾病 D 疾病诊断中特别注意毒力变异 E 细菌形态变异给诊断带来困难 8 87.类毒素的性质是:A 有免疫原性和毒性 B 有免疫原性而无毒性 C 无免疫原性而有毒性 D 无
25、免疫原性也无毒性 E 以上都不是 88.关于外毒素:A 性质稳定,耐热 B 毒性较强 C 无免疫原性 D 引起发热反应 E 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阳性菌也可产生 89.革兰氏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A M 蛋白 B 脂蛋白 C 肽聚糖 D 膜磷壁酸 E 壁磷壁酸 90.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A 发热 B 休克 C 白细胞反应 D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症状 E DIC 91.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 侵袭力的强弱 B 基本构造与特殊构造的特点 C 内、外毒素的有无 D 侵袭力与毒素的强弱 E 侵入机体的途径是否合适 92.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 霍
26、乱弧菌 B 脑膜炎奈瑟菌 C 伤寒杆菌 D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93.关于内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对组织有选择性毒害作用 B 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C 是细菌细胞壁成分 D 化学成分主要是脂多糖 E 能引起发热反应 94.是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A 肉毒毒素 B 破伤风痉挛毒素 C 白喉外毒素 D 霍乱肠毒素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95.抗毒素:A 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 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 B,C 96.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且不致病的物质是: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类毒
27、素 D 抗毒素 E 抗菌素 97.下列不属于细菌毒力的物质是:A 细菌素 B 外毒素 C 荚膜 D 菌毛 E 透明质酸酶 98.带菌者是指:A 体内携带细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者 B 体内携带细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 C 体内携带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者 D 体内携带致病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 E 以上都不是 9 99.最危险的传染源是:A 急性期病人 B 健康带菌者 C 恢复期病人 D 患病的动物 E 带菌动物 100.化脓性球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又到其他脏器引起化脓性病灶,称:A 毒血症 B 脓毒血症 C 病毒血症 D 菌血症 E 败血症 101.细菌在局部增殖,产生毒
28、素进入血液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A 毒血症 B 脓毒血症 C 病毒血症 D 菌血症 E 败血症 102.在疾病的流行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A 急性期病人 B 健康带菌者 C 恢复期病人 D 患病的动物 E 带菌动物 103.细菌在血液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A 菌血症 B 败血症 C 毒血症 D 脓毒血症 E 病毒血症 104.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不包括:A 皮肤粘膜屏障结构 B 吞噬作用 C 血脑屏障作用 D 胎盘屏障作用 E 抗体的作用 105.不完全吞噬是指:A 细菌不能被吞噬细胞吞噬 B 细菌能被吞噬但不能被杀死 C 细菌被吞噬一半 D 细菌被吞噬后部分被消化
29、E 吞噬细胞需在溶菌酶作用下才能发挥吞噬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细菌的荚膜:A 可增强细菌抵抗力 B 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细菌分型 C 具有粘附作用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抗吞噬 2(革兰氏阴性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的主要原因是:A 肽聚糖含量少 B 等电点高 C 无磷壁酸 D 有外膜保护 E 有周浆蛋白 3(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及扩散,不应采取:A 治疗前做药敏试验 B 足够剂量用药 C 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D 少量多次用药 E 大量使用各种抗生素 4(与条件致病菌致病条件无关的是:A 细菌寄居的部位发生改变 B 机体防御机能降低 C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D 细菌产生耐药性 E 细菌形成 L
30、 型 5(属于正常菌群的细菌是:A 绿脓杆菌 B 双歧杆菌 C 破伤风杆菌 D 葡萄球菌 E 结核杆菌 6(关于外毒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多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 B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D 80?,30 分钟被破坏 E 经甲醛处理可以制备成类毒素 7(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A 温度 B 酸碱度 C 有机物 D 消毒剂的浓度 E 消毒剂作用的时间 10 8(杀灭芽胞,可以选择:A 煮沸 24 小时 B 间歇灭菌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流通蒸汽灭菌法 1530 分钟 9(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是:A 破坏核酸结构 B 损伤细菌细胞壁 C 体菌体蛋白质变
31、性 D 使菌体蛋白质凝固 E 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 10(不属于外毒素特性的是:A 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 B 不同的外毒素产生大致相同的症状 C 免疫原性强 D 毒性强 E 稳定,耐热 11(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有:A 对细菌性疾病进行病原学诊断 B 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C 制备生物制品 D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E 研究细菌的致病性 12(正常菌群的病理意义有:A 可引起医院感染 B 可引起菌群失调 C 可引起免疫抑制 D 可引起 B 族维生素或维生素 K 缺乏 E 可引起机会感染 13(菌革兰氏染色的意义是:A 鉴别细菌 B 指导临床选择用药 C 明确细菌致病性 D 有利于制备生物制品
32、E 有利于培养细菌 14(列哪种情况血培养可培养出细菌:A 菌血症 B 败血症 C 毒血症 D 脓毒血症 E 病毒血症 15(外线适合于什么物品灭菌:A 衣物 B 物体表面 C 手术室 D 培养基 E 血清 16(菌变异的实际意义有:A 诊断方面 B 治疗方面 C 预防方面 D 基因工程方面 E 以上都是 17(细菌的侵袭力有关的因素是:A 毒素 B 菌毛 C 荚膜 D 芽胞 E 胞壁结构 18(传染的类型包括:A 急性传染 B 慢性传染 C 隐性传染 D 显性传染 E 带菌状态 四、名词解释: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荚膜 芽胞 革兰氏染色法 热原质 消毒 灭菌 无菌与无菌操作 防腐 高压蒸汽灭菌
33、法 质粒 L 型细菌 接合 细菌转化 溶原性转换 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症 院内感染 抗毒素 类毒素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菌血症 败血症 毒血症 脓毒血症 带菌者 五、问答题:1(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其医学意 义。11 2(为什么说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3(微生物包括哪几类,试各举出二种并说出其所致疾病。(与致病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请说明其理由。4 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举例说明其医学意义。6(简述革兰氏染色的过程和实际意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哪些,7 8(细菌代谢产物中哪些可用于鉴别
34、细菌,哪些对人体有害,9(什么是条件致病菌,其引起疾病的条件有哪些,(何谓正常菌群,有何生理和病理意义,10 11(简述菌群失调症及其发生机制。12(细菌侵袭力和毒力的物质基础分别是什么,13(试比较内、外毒素的主要不同。14(简述致病菌引起人体全身性感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情况。15(试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规律。16(请列出常用热力灭菌方法并说出其适用范围。17(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医学免疫学基础部分 一、填空题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维持 的功能。2.免疫防御是机体识别和排除,发挥 的功能。3.免疫稳定是机体识别和排除,进行免疫调节 的功能。4.免疫监视是机体识
35、别和排除,发挥 的功能。5.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引起 病和 病。6.免疫稳定功能紊乱可引起 病,免疫监视功能紊乱可形成。7.胸腺和骨髓是 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是 免疫器官。8.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细胞和 细胞。9.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经增殖分化成为 干细胞和 干细胞。10.T 细胞、B 细胞和 NK 细胞的母细胞是 细胞,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母细胞是 细胞。11.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内继续发育、成熟为 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熟为 细胞。12.T 细胞和 B 细胞的表面标志分为两类,包括免疫细胞 和免疫细胞。13.根据 CD 分子不同可将 T 细胞分为 T 细胞和 T 细胞两个亚群。
36、14.Th 细胞又称 T细胞,Tc 细胞又称 T 细胞。12 15.Ts 细胞又称 T 细胞,T 细胞又称 T 细胞。DTH 16.按 CD5 的有无可将 B 细胞分成 细胞和 细胞两个亚群。17.ADCC 是指 依赖 介导的细胞毒作用。18.NK 细胞在 诱导下可成为具有 作用的 LAK 细胞。19.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包括外周血中的 细胞和组织内的 细胞。20.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 细胞和 细胞。21.抗感染、抗肿瘤作用较强的干扰素是 型干扰素,免疫调节作用较强的干扰素为 型干扰素。22.TNF-又称 素,TNF-又称 素。23.抗原一般具有两种特性即 性和 性。24.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
37、应原性的抗原称 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称 抗原。25.参与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抗原称 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 原。26.按是否需要 T 细胞辅助可将抗原分为 抗原和 抗原。27.抗原的免疫原性主要决定于抗原的 性和 性。28 依据 TCR 和 BCR 识别抗原决定基不同,可将抗原决定基分为 决定基和 决定基。29.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中各自独有的抗原决定基称 抗原,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称 抗原。30.外毒素经 处理后可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这种生物制品称。31.动物免疫血清对人具有双重性作用,一方面含有 抗体,可中和外毒素的毒性,另一方面又是 蛋白质,可引起超敏反应。32.化脓性链球菌 M
38、 蛋白与人体的 和 有共同抗原,可引起?型超敏反应。33.人体的 MHC 又称,可编码 抗原或分子。34.HLA 抗原又称 抗原,可引起强烈迅速的 反应。35.HLA 复合体具有单倍型遗传和多态性特点,HLA 分型技术已在法医上用于 和。36.HLA 抗原是诱导 反应的抗原,同种异体组织器官移植存活率取决于供体与受体 抗原的相符程度。37.自身抗原形成的原因有两种即 释放和 形成。38.半抗原与大分子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后可形成 抗原,这种大分子物质称为。39.根据细胞膜上抗原不同可将血型抗原分为 血型系统和 血型系统。40.在疾病防治中常用的佐剂有 佐剂和 佐剂。41.抗体是 的概念,而免
39、疫球蛋白是 的概念。42.根据 Ig 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将 Ig 分为 型和 型。43.IgG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其中两条分子量较大称 键,分两条分子量较小称 链。44.IgG 两条重链之间及重链与轻链之间都由 链连接,组成一个 结构。45.在 N 端的轻链的 1/2.重链的 1/4,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变化较大称 区,其余部分变化较小称 区。46.在 V 区特定部位氨基酸经常出现取代缺失、插入等较大变化成 区,其余部 13 分较稳定称 区。47.J 链可连接单体 Ig 而形成 体和 体 Ig。48.分泌型 IgA 中分泌片是一种辅助成分,具有保护 SIgA 作用并介导 SIgA 从 表面。4
40、9.Ig 的 V 区是与 结合部位,其中 HVR 是与 结合的互补决定区。50.在CH 与 CH 之间富含,具有弹性,易伸展弯曲,称 区。12 51.用木瓜蛋白酶水解 IgG 可获得两个相同的能与抗原结合的片段即 段和一个可结晶片段即 段。52.用胃蛋白酶水解 IgG 可裂解为一个具抗体活性的片段即 段和不具任何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碎片称 段。53.IgG 是人类唯一能通过 的 Ig,这种作用依赖于 IgG 的 段。54.IgG 半寿期长约 天,临床上使用丙种球蛋白制剂时应间隔 周注射一次。55.IgGFc 段与吞噬细胞 NK 细胞的 Fc 受体结合可发挥 作用和 作用。56.具有 IgG 受
41、体的 NK 细胞与靶细胞上的 IgG 段结合,NK 细胞被激活杀伤靶细胞的过程称 ADCC。57.IgM 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分泌的抗体,新生儿脐带血中IgM 增高表明胎儿有 感染,在出生后感染过程中 IgM 水平增高说明为 感染。58.IgA 分为两型,即单体 型和二聚体 型。59.SIgA 分泌到 液中,在 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60.IgD 是 B 细胞膜上的 受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 B 细胞 的标志。61.IgE在 含量明显增高,其 Fc 段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引起超敏反应故又称为 素。62.补体包括 30 多种 蛋白和 蛋白共同组成补体系统。63.补体各成分中 含量最高
42、,含量最低。64.补体各成分中 分子量最大,分子量最小。65.许多理化因素易使补体,用于临床检查补体应采用 血清。66.测定血清 的活性及 成分,可辅助某些疾病的诊断。67.补体激活经典途径是由 激活,从 开始激活的途径。68.补体激活的 MBL 途径是由 激活,从 开始激活的途径。69.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是不经 而由 开始激活的途径。70.补体被激活后可在靶细胞表面附着,形成 复合物,导致靶细胞。71.C3b通过 端与靶细胞结合,通过 端与含有 C3b 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72.具有酶活性的补体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划一 线表示,灭活的补体成分在符号前可用英文小写字母
43、 表示。73.补体 C3b.C4b 的一端与 结合,另一端与粘附在 C3b.C4b 受体的 上,形成较大聚合物利于吞噬细胞吞噬。74.补体中和病毒的机制包括阻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或干扰病毒在细胞内的。14 75.C3a、C4a、C5a 又称 毒素,可引起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介质引起炎症反应。76.补体激活的攻膜阶段包括 和 两个阶段。77.MAC 的中文含义是,能插入靶细胞膜形成,导致靶细胞溶解。78.MASP的中文含义是,其生物学活性与活化的 相同,可依次裂解 C1r 和 C1s。79.MAC 可使靶细胞形成小孔,导致胞内渗透压,细胞。80.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即为抗原的 与 阶段。+
44、81.CD8T 细胞通过 识别抗原肽,CD8 分子识别,即 T 细胞的双识别现象。+82.CD4T 细胞通过 识别抗原肽,通过 CD4 分子识别。83.内源性抗原在 APC内降解成 个氨基酸残基的抗原肽与 MHC 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84.外源性抗原在 APC 内降解成 个氨基酸残基的抗原肽与 MHC 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85.CD8T 细胞识别抗原肽时受 MHC 类分子限制,CD4T 细胞识别抗原肽时受MHC 类分子限制。86.在免疫应答的反应阶段可形成 记忆细胞和 记忆细胞。87.TD-Ag 诱发的体液免疫需 细胞和 细胞参与。88.TI-Ag 诱发的体液免疫不形成 细胞,无 反应。+8
45、9.CD4T 细胞的活化需双信号即 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和 等第二活化信号。+90.CD4T 细胞经活化后可形成效应 细胞和效应 细胞。91.效应 Th1 细胞可促进 免疫,效应 Th2 细胞可促进 免疫。92.B 细胞活化需双信号,即 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和 产生的第二活化信号。+93.在以 IL-12 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下,CD4T 细胞形成效应 细胞,在 IL-4 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下 CD4T 细胞形成效应 细胞。94.B 细胞对 TD-Ag 的免疫应答需 APC 和 Th 细胞参与,形成 细胞有 应答。95.初次应答诱导期,抗体效价。96.初次应答抗体维持时间,亲和力。97.再次应答诱
46、导期,抗体效价。98.再次应答抗体维持时间,亲和力。99.抗体产生的规律可应用于传染病的 和。100.检测 IgM 水平可用于 诊断或胎儿 感染的指标。101.由于抗体产生需一定诱导期,因此预防接种应在传染病 前进行,由于再次应答效果优于初次应答,因此预防接种应进行 以上。102.IL-5 和 TNF-可促进 类抗体合成,IL-4 可促进 类抗体合成。103.IL-2.IL-4.IL-5 可促进 类抗体合成,IL-2.IL-4.IL-6 和 IFN-可促进 类抗体合成。104.效应 Th1 细胞受同一抗原刺激后释放多种 因子,引起以 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15 105.效应 Tc 细胞与靶细
47、胞结合后形成致敏效应 Tc 细胞,可导致靶细胞 和。106.致敏效应 Tc 细胞可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素和 酶。107.穿孔素可使靶细胞膜形成,引起靶细胞溶解死亡,活化的丝氨酸蛋白酶可激活靶细胞内 酶,引起靶细胞凋亡。108.靶细胞表面的 Fas 抗原与致敏效应 Tc 细胞的 FasL 结合,激活丝氨酸蛋白酶,激活胞内 酶,使 断裂引起靶细胞凋亡。+109.CD4T 细胞的 CD4 分子与 MHC 类分子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由 分子传入细胞内。110.B 细胞通过 与蛋白质抗原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由 传入细胞内。+111.CD4T 细胞第二活化信号由 结合产生,B 细胞的第二活化信号由 结合
48、产生。112.抗体的抗感染免疫包括 免疫和 免疫。11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为 和。114.血脑屏障能阻止 进入脑组织,保护 系统免疫病员生物侵害。115.胎盘屏障由母体 膜和胎儿 膜组成。116.胎盘屏障可防止 进入胎儿体内,保护 正常发育。117.吞噬细胞分为小吞噬细胞即 和大吞噬细胞即。118.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由 和 组成。119.吞噬作用的后果主要有 吞噬或 吞噬。+120.溶菌酶通过裂解 G 菌的 使细胞壁损伤,使细菌。+121.乙型溶素可作用 G 菌的,产生 破坏作用。122.防御素主要杀灭 菌,其杀菌机制是。123.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为 和。124.调理作用包括 调理作用和 调理作
49、用。125.抗体与病原菌结合通过 途径激活补体,使细菌。126.抗毒素可与 结合,通过 作用使外毒素不能发挥毒性作用。127.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可消除病毒的 能力,在杀伤 中起主要免疫作用。128.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是与病毒结合,改变病毒,组织病毒 易感细胞。129.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效应 T 细胞即 细胞或 细胞发挥抗感染作用。130.效应 Th1 细胞可分泌,引起 为主的炎症反应。131.效应 Tc 细胞通过释放 和 引起靶细胞死亡或凋亡。132.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又称 或。133.由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称 病,临床上分为 型。134.?型超敏反应由 介导,又称 型超敏反应。135.IgE 类
50、抗体与 细胞、细胞表面的 IgEFc 受体结合使其成为致敏靶细胞。136.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类抗体结合,发生 反应导致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137.全身过敏性休克反应包括 休克和 休克。16 138.呼吸道过敏反应表现为 和。139.消化道过敏反应可发生 过敏症,严重时可出现 休克。140.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 和。141.介导?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为 和。142.输血反应主要由 ABO 血型 引起,可引起 反应。14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是由于药物 抗原与血细胞膜和血浆 结合获得免疫原性引起的血细胞损伤所致。144.?型超敏反应由 抗体介导,抗体与变应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