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混凝土工程施工与模板拆除施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梁板混凝土工程施工与模板拆除施工.ppt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梁板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一、梁板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一、梁板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一、梁板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 1.1、施工要点:(浇注施工一般要点和工艺流程见柱混凝土工程施工任务)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状,逐层浇注,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第1页/共41页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或插杆检查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梁
2、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第2页/共41页施工缝1)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第3页/共41页第4页/共41页2)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
3、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第5页/共41页第6页/共41页第7页/共41页第8页/共41页二、梁板模板拆除施工二、梁板模板拆除施工二、梁板模板拆除施工二、梁板模板拆除施工2.1、梁板模板拆除时间要求2.2、胶合板模板工程梁板模板拆除施工要点2.3、钢框胶合板模板工程楼板、梁模板拆除施工工艺 2.4、钢框胶合板模板工程梁板模板拆除的施工工艺要点第9页/共41页2.12.1、梁板模板拆除时间要求、梁板模板拆除时间要求混凝土结构浇筑后,达到一定强度方可拆模。拆模
4、日期应按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确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期限: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除。第10页/共41页2)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始能拆除(按设计强度等级的百分率计):板及拱:跨度为2m时50%跨度为28m75%梁:跨度为8m75%承重结构跨度8m100%悬臂梁和悬臂板100%第11页/共41页3)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在混凝土为达到上述所规定的强度时进行拆模及承受部分荷载,应进行计算,复核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
5、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架设临时支撑。第12页/共41页2.2、胶合板模板工程梁板模板拆除施工要点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第13页/共41页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第14页/共41页2.3、钢框胶合板模板工程楼板、梁模板拆除施工工艺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
6、梁连接件及侧模板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m,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第15页/共41页2.4、钢框胶合板模板工程楼板、梁模板拆除施工工艺要点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脱开。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先拆钩头螺栓,以使钢框竹编平模与钢楞脱开。然后拆下U形卡和L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钢框竹编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第16页/共41页切不可用钢筋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编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楞上适量搭设
7、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按上述要求进行后续作业。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第17页/共41页三、梁板混凝土养护施工三、梁板混凝土养护施工三、梁板混凝土养护施工三、梁板混凝土养护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常温及时喷水养护,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h;掺用
8、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h。第18页/共41页但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的水泥技术性能确定。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养护时,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护液等),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第19页/共41页浇水养护第20页/共41页四、混凝土缺陷修饰施工工艺四、混凝土缺陷修饰施工工艺(续)(续)4.1、混凝土露筋修补施工要点 4.2、混凝土缺棱掉角修补施工要点 第21页/共41页4.14.1、混凝土露筋修补施工要点、混凝土露筋修补施工要点 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露在混凝土表面。第22页/共41页第23页/共41
9、页第24页/共41页2)原因分析混凝土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第25页/共41页3)预防措施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
10、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第26页/共41页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第27页/共41页4)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第28页/共41页4.2、混凝土缺棱掉角修补施工要点1)现象: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
11、棱角有缺陷。第29页/共41页2)原因分析:A、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B、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C、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D、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第30页/共41页3)预防措施木模板在灌注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
12、,以免碰损。冬季混凝土浇筑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第31页/共41页4)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认真养护。第32页/共41页五、楼板、梁混凝土工程质量五、楼板、梁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验收标准 一般规定: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第33页/共41页主控项目1)外观质量。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
13、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第34页/共41页2)尺寸偏差。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第35页/共41页一般项目1)外观质量。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第36页/共41页2)尺寸偏差。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两表的规定。第37页/共41页第38页/共41页第39页/共41页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第40页/共4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1页/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