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1 / 16【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生物精选高二生物 1212 月联考试题月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单选题(302 分=60 分) 1、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1 个精原细胞
2、通过减数分裂形成 4 个子细胞,一个卵原细胞则形成 1 个子细胞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能够维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实验过程中,实验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各实 验中,有关实验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证明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时间越长积累的淀粉越多,实验现象 越明显 B.在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观察与第三次观察之间所间隔时 间的长短对该实验没有影响 C.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
3、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同 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实验 结果的观察没有影响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 表示的是结构, 表示的是液体, 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直接进入 a、c 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的成分 C.构成了内环境 D.当 d 结构堵塞时液体会增加4、2011 年 7 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在 19982008 年 10 年间,新几 内亚岛上发现了 1060 种新物种,其中有 12 种为哺乳动物,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 毛鼠、惹人喜爱的扁鳍海豚等。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
4、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2 / 16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
5、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5、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 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 0.1 单位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 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提高 C.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6、为人体内两种重要的化合物与的化学组成关系,染色体由和蛋白质组成。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的种类约有 2
6、0 种,的种类有 8 种 B.连接两个的化学键是“” C.由含氮的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则不同7、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籽粒黄色与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 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种的黄色玉米与白色玉米杂交,在花粉尚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 B.纯种的黄色玉米与白色玉米间行种植,收获的均为杂合子 C.黄色玉米与白色玉米杂交,出现白粒,则证明白色是隐性性状 D.黄色玉米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杂合子8、果蝇的棒眼基因()和野生正常眼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和指导合成的肽链 中只有第 8 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 雌
7、果蝇品系(如图所示)。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 因始终连锁在一起,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3 / 16A.是的等位基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 B.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C
8、.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携带、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所致 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不会出现棒眼雄果蝇9、某昆虫刚毛和截毛分别由基因、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基 因型为、等均视为纯合子)。现用一对刚毛雌性个体和截毛雄性个体杂交,中刚 毛雌:截毛雌:截毛雄,则中的基因频率是( ) A.1/2 B.1/3 C.1/5 D.1/6 10、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 ) A.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B.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可能发生两条非同源染色
9、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D.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11、是分子以 26 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 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用作亲子鉴定,如 7 号染色体有一个位点以 “”为单元,重复 714 次;染色体有一个位点以“”为单元,重复 1115 次。 某女性 7 号染色体和染色体的上述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和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D.该女性的儿子染色体含有图中的概率是12、下表所列原核细胞
10、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A遗传物质拟核为 DNA;细胞质为 RNA细胞核和细胞质均为 DNAB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遗传信息表达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翻译在细胞质中D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和染色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A.A B.B C.C D.D 13、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 21-33 个核苷酸的小分子( 简称) ,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互补,形成局部双链。 由此可以推断这些抑制基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
11、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4 / 16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 ) A.阻断装配成核糖体 B.妨碍双链分子的解旋 C.干扰识别密码子 D.影响分子的远距离转运14、如图所示为人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 1169 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 甘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 谷氨酸:、
12、丙氨酸: 天冬酷胺: A.处插入碱基对 B.处碱基对替换为 C.处缺失碱基对 D.处碱基对替换为15、在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容易被杀死,抗药型个体易生存,但在 越冬期,容易生存下来的却是敏感型个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 B.若停止使用杀虫剂,抗药基因频率会逐年下降 C.该实例说明杀虫剂和严寒决定了害虫进化的方向 D.抗药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的16、果蝇的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 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一:刚毛()截毛()全部刚毛杂交组合二:截毛( )刚毛()刚毛():截毛() =1 : 1
13、杂交组合三:截毛( )刚毛()截毛():刚毛() =1 : 1A.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可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发生基因重组 C.通过杂交组合三,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通过杂交组合二,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17、如图的基因模型为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内部和周围的片段情况。距离以千碱 基对()表示,但未按比例画出,基因长度共 8,人为划分共 7 个区间,转录直接生成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
14、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5 / 16的中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成为成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酶是由 299 个氨基酸组成的 B.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是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C.终止密码子是最后一个氨基酸结合到核糖体的位点 D.上某一特定位点需要的氨基酸可以由几种特定的将它转运到核糖体上18、下列遗传病中,不能够通过显微镜检验胎儿或新生儿体细胞发现的是( ) A
15、.苯丙酮尿症 B.21 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9、一个分子有个碱基,其中有个;由该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分 子的的数量、合成蛋白质时最多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 B.、 C.、 D.、20、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 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21、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大肠杆菌(呈环状,共含有个碱基,其中有 个胸腺嘧啶)放
16、在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 到如图、两种类型的(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 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有、两种类型,比例为 1:3 B.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 D.复制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2、遗传学家将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两千多只子代中 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染色体未分离。已知含 3 条染色体和无染色体的果蝇胚胎 致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题
17、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6 / 16A.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染色体 B.子代白眼雌果蝇的体细胞中最多含 4 条染色体 C.母本两条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D.与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 3 个极体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23、 如图为血浆和
18、组织液以及淋巴的转化关系,血管周围是组织液。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 B.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回血液 C.组织液中的葡萄糖和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差很大 D.少部分组织液转变成了淋巴24、蚕豆根尖细胞在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 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 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25、近日,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
19、 脱氧核糖核酸) 片段并将 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种免疫因子,抵抗裂解酶入 侵, 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这种技术所依据 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畸变 D.分子杂交26、鸡的性别受 ZW 性染色体控制。鸡的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 C 存在,基因 型 cc 的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 Z 染色体上的基因 B 控制,非芦花由 b 控 制。一只基因型为 ccZbW 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 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比例应是 ( ) 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 1:1 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
20、之比为 2:1 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 3:1 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 3:3:2 A. B. C. D.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7 / 1627、将两个抗虫基因(完全显性)导入大豆(),筛选出两个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 体上的抗虫植株(每个基因都
21、能正常表达),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 为 15/16。取植株某部位的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 4 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基因(只要是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获得植株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若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由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导致的28、5-溴尿嘧啶(5-)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5-能产生两种互 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
22、。酮式可与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互补配对。 在含有 5-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 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与的碱基比例不同于原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 B.5-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 C.培养过程中可导致碱基对变成碱基对,或碱基对变成碱基对D.5-诱发突变发生在分子的复制过程中 29、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与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反义可 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 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与完成
23、过程直接相关的核酸只有 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被抑制30、下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在人类的遗传病中,患者的体细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B.在单基因遗传病中,体细胞中含有某致病基因后,个体就会发病 C.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D.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发病率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
![高二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_第1页](https://file.taowenge.com/fileroot/2019-6/6/30253b96-acda-4c86-a097-a1f65480ba20/30253b96-acda-4c86-a097-a1f65480ba201.gif)
![高二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_第2页](https://file.taowenge.com/fileroot/2019-6/6/30253b96-acda-4c86-a097-a1f65480ba20/30253b96-acda-4c86-a097-a1f65480ba202.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12 联考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