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计算机控制理论基础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计算机控制理论基础精.ppt(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章计算机控制理论基础第1页,本讲稿共40页2.1 信号变换原理信号变换原理主要内容 1.1.计算机控制系统内的信号变换计算机控制系统内的信号变换2.2.采样器与采样过程采样器与采样过程3.3.采样定理采样定理 4.4.采样周期的选择采样周期的选择 5.5.信号的恢复与保持信号的恢复与保持 第2页,本讲稿共40页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流程信号采样信号采样第3页,本讲稿共40页实际采样过程2.脉冲采样器和采样过程第4页,本讲稿共40页理想采样过程第5页,本讲稿共40页采样信号的物理意义第6页,本讲稿共40页3.采样定理第7页,本讲稿共40页3.采样定理(续)第8页,本讲稿共40页频率混叠现象
2、第9页,本讲稿共40页4.采样周期的选择n理论基础:采样定理 n主要考虑的因素:nA.对象的动态特性nB.扰动的特性nC.控制算法nD.执行机构的速度nE.跟踪性能的要求第10页,本讲稿共40页5.信号恢复与保持n(1)信号复现:采样定理推导过程表明需要通过一个理想的低通滤波器才可以实现,所依据的是信号的定值外推理论,信号在线恢复常采用保持器。n(2)保持器的作用:n A.采样点间的信号保持;n B.滤波(低通);n(3)零阶保持器:第11页,本讲稿共40页零阶保持器输入输出特性第12页,本讲稿共40页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零阶保持器输入一个单位脉冲,则输出第13页,本讲稿共40页零阶保持器频域
3、特性第14页,本讲稿共40页零阶保持器的实现原理:将保持器中 项一阶或三阶泰勒展开第15页,本讲稿共40页零阶保持器第16页,本讲稿共40页2.2 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间的转换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间的转换1.传递函数与Z传递函数间的转换 1)向后差分变换法原理:微分方程变换为差分方程。例2-1 第17页,本讲稿共40页 1)向后差分法向后差分法特点:A.无论原传递函数有多复杂,向后差分变换法的使用都非常简便,无需对传递函数作因式分解,无论手工计算还是计算机编程都很容易。B.若 G(s)稳定,向后差分变换后G(z)也稳定;但是,如进行反方向的变换,由 G(z)到 G(s)则不一定,即向后差分的逆变换
4、不能保持原函数的稳定特性。因此,向后差分变换法一般只用正方向的变换。C.变换的近似程度相对比较差,特别是采样周期较大时。一般地,向后差分变换法主要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传递函数较简单的场合,如惯性滤波器、PID控制器的离散化等。第18页,本讲稿共40页 2)双线性变换法双线性变换法原理:第19页,本讲稿共40页 2)双线性变换法双线性变换法例2-2、例2-3 特点:A.与向后差分变换法一样,双线性变换法使用也非常简便,无需对传递函数作因式分解,无论手工计算还是计算机编程都很容易实现。B.双线性变换将S平面的左半平面(S平面的稳定区域)映射到Z平面的单位圆内(Z平面的稳定区域),因此,双线性变换不
5、改变系统的稳定区域,即变换前后G(s)与 G(z)的稳定特性不变 C.当采样周期不大时,双线性变换具有很好的近似程度。双线性变换法除了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外,还可用于快速数字仿真及数字滤波器设计等其它方面。第20页,本讲稿共40页 3)零阶保持器法原理:第21页,本讲稿共40页 3)零阶保持器法例2-4 特点:A.模型转换时,常常需要对连续传递函数作因式分解,以便查Z变换表得到变换结果,因此该方法仅适用于连续传递函数比较简单、可以手工计算的情况。B.对于带有零阶保持器的连续传递函数的离散化采用上述方法变换时,离散后响应序列与原连续传递函数的响应在采样时刻的值是一样的,从这个意
6、义上讲,这种变换是一种精确的变换。第22页,本讲稿共40页 4)零极点匹配法原理:直接利用映射关系将G(s)的零极点全部对应映射到Z平面中去 第23页,本讲稿共40页例2-5 特点:A.零极点匹配法由于变换前后零极点在S平面中与在Z平面中一一对应,因此,与双线性变换法一样,不改变系统的稳定区域,即变换前后G(s)与 G(z)的稳定特性不变。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保证变换前后特征频率处的增益不变。B.采用零极点匹配法时,不仅要先求出连续传递函数的全部零极点,同时计算也稍嫌复杂,因此该方法主要适合于连续传递函数比较简单、便于进行手工计算的情况。4)零极点匹配法第24页,本讲稿共40页2.2 连续模型与
7、离散模型间的转换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间的转换(续)续)2.连续与离散状态方程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零阶保持器法。公式:1)连续状态方程转换为离散状态方程 例2-6 第25页,本讲稿共40页2.2 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间的转换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间的转换(续)续)2.连续与离散状态方程之间的相互转换。2)离散状态方程转换为连续状态方程第26页,本讲稿共40页2.3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及动态分析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及动态分析1.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分析对单位反馈系统单位阶跃时2.采样控制系统的动态分析第27页,本讲稿共40页2.3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及动态分析(续)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及动态分析(续)2.采样控制
8、系统的动态分析单位脉冲输入下:第28页,本讲稿共40页第29页,本讲稿共40页第30页,本讲稿共40页2.4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S1.S平面与平面与Z Z平面的映射关系平面的映射关系第31页,本讲稿共40页(1)稳定条件:线性离散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全部根或闭环Z传递函数Gc(z)的全部极点zi都分布在Z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即2.2.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域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域(2)在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为使闭环系统具有满意的过渡过程,闭环零点应尽量避免分布在Z平面单位圆内的左半部,尤其不要靠近负实轴。闭环极点最好分布在单位圆
9、内的右半部,理想的位置是在单位圆内正实轴并靠近原点,因为这时值很小,暂态分量衰减快,离散系统具有快速响应输入信号的能力。(3)稳定性的根判别法第32页,本讲稿共40页例2-7:设线性离散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2.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域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域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解:由特征方程可得系统的特征根为 可知系统的全部特征根均位于单位圆内,所以系统是稳定的。第33页,本讲稿共40页将Z平面的单位圆映射到映射到W平面的虚轴上,将单位圆内的区域映射到W平面的左半部分,这样就与连续系统S平面的情形类似了。根据W变换后的特征方程 (1)实质:不求特征根,通过一些代数方法,分析特征根的分布,也称代数判据
10、。3.3.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据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据(2)W平面上的劳斯判据 通过双线性坐标变换 应用劳斯判据就可判断离散系统的稳定性。第34页,本讲稿共40页例2-8:3.3.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据(续)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据(续)例2-9:已知闭环离散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试判断采样周期T分别为1s和5s时,使闭环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比例控制器K的取值范围。解:由零阶保持器法可知,图中系统的开环Z传递函数为 第35页,本讲稿共40页 例2-9:对应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 经整理简化后,得 第36页,本讲稿共40页 例2-9:代入上述方程,得 应用劳斯判据可知系统稳定的条件是各项系数同符号,即 当T=1s时,可解上述不等式得比例控制器0K2.4时,系统稳定。当T=5s时,可解上述不等式得比例控制器0K0.652时,系统稳定。第37页,本讲稿共40页(3)鞠利判据 第38页,本讲稿共40页(3)鞠利判据(续)二阶系统:例2-10:第39页,本讲稿共40页(4)离散状态方程表达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3.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据(续)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据(续)A.特征方程 B.计算矩阵A的特征值 C.李亚普诺夫方程 对于上面的线性定常系统,若存在正定对称矩阵P和Q,并满足 则系统是稳定的。例2-11:第40页,本讲稿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