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 2013 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赣县教育局教研室 胡展明 赣县第二中学 丁良龙 江西省 2013 年物理中考试卷,持续地体现出了近几年我省中考命题的特点。整张试卷中的试题突现了学科知识、实验教学的特点,不仅全面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而且还注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情境,不仅关注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而且还重视考查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的状况。试题严格按照 2013 年的物理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全张试卷紧扣课标,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将了解、认识、理解层次的知识体现在不同的试题之中;同时,这份试卷较好地体现了新
2、课标理念,符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试题的语言简明易懂、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试题所涉及的知识无科学性错误。试题的命制既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同时兼顾为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在中考结束后,我们调查了部分教师和考生,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今年的中考试卷作出如下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今年中考试卷基本概况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形式,闭卷笔试考试的时间 90 分钟,试卷的总分 100 分,试题个数 22 个.覆盖 39 个知识点,试题的易中难水平分值比例以 62.51.5,难题的分值比例不超过总分的 20.全卷的难度系数为 0.5
3、8.各知识点分值分布(表一):表一 知识板块分值分布 知识板块 力与运动 热 声 光 电与磁 分值 41 分 9 分 3 分 8 分 39 分 试卷注重对基础物理知识、基本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重点知识重点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的思想;试题既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要求,难度适中偏难;考题中死记硬背的现象几乎很难找到,物理知识多以生活中提供的情境作为载体,要求考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科学探究能力的考题,主要是指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注重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思想,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力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可从 2011、2012 和 2013 年试卷的结构及难度系数对比分析表(表二)展开比较分析:表二 2011、2012、2013 试卷的结构及难度系数对比表 试 卷 结 构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全卷 题型 填空题 选择题 计算题 实验题 探究题 试题 个数 2011 年 8 6 7 5 26 2012 年 8 6 3 2 3 22 2013 年 8 6 3 2 3 22 满分值 2011 年 16 20 32 32 100 2012 年 16 20 24 16 24 100 2013 年 16 20 24 16 24 100
5、难度系数 2011 年 0.83 0.52 0.49 0.63 0.58 2012 年 0.73 0.70 0.55 0.69 0.63 0.65 2013 年 0.79 0.66 0.32 0.54 0.65 0.58 依据表二的统计数据分析:从试题结构上来看,13 年的试题结构与 12 年的试题结构是一样的,没有变化;从试卷的难度来看,13 年的试卷难度系数较 12 年的试卷难度系数低,难度比 12 年相比略有升高;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探究题的难度变化较小,对填空题(基础性知识)的考查较基础、简单,难度小,区分度很高,而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考查难度增加较大;从总体上说,试卷基本上达到使大部分学
6、生都能及格的要求,试卷的选择题、与计算题、探究题的区分度把握较好,能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2、今年试题的新变化 变化一:以学生为本,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由于理化同场考试,物理学科在总分 100 分不变的情况下,考试时间减少为 90 分钟;在时间减少的情况下,要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出题者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答题效率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试题文字描述的变化,试题提干文字的描述更简洁、易懂,情境更简单,有效地减少了试题的阅读时间,让考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从心理上给考生更安定的情绪,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水平的发挥;试题考查知识点数量的变化,今年试
7、题考查知识点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2011 年考查了 52 个知识点,2012 年考查了 46 个知识点,2013 年考查了 40 个知识点;每道小题知识点的考查也相对比较单一,综合性试题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考生的思考时间。试题答案的变化,试题答案比较简短,填空题答案以 2 个字为主,最多不超过 6 个字,实验题、探究题的答案也比较简短,可以有效的减少考生的书写时间。计算量的变化,今年的试题计算量总体减少,除了计算题外,计算很少;填空和选择题中没有出现计算的试题,实验题 T19 只运用欧姆定律计算了一次电阻值,探究题 T22 在分析过程中要求计算凸透镜的焦距,而且这两次计算的数字都非常简单,
8、这些都给考生答题节省了时间。变化二:返朴归真,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考试实行几年来,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生产、科技的情境中,已被广大教师、学生熟悉并接受。今年的试题却与往年有所不同,命题者在没有任何情境下直接将课标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主要体现在填空题:T1 生活常量电压、电磁波速、T4 牛顿第一定律、;T6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T8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课程标准把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上,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达到认知的程度,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体验和技能的水平。今年的试题中,填空题 T1T7,
9、选择题 T10 匀速直线运动、T11 声音的三个特征、T12 平衡力,计算题 T15 浮力与压强、T16 欧姆定律,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水平,(结果性目标)所占分值为 39 分;填空题 T8 滑动摩擦力,选择题 T13 电功率、T14 电磁感应,计算题 T17 机械效率,探究题 T20 的设计电路、T21 测量密度、T22 探究凸透镜成像,则更加强调对学生体验性知识的考查,(体验性目标)约占 38 分;选择题 T9 测量生活常量,实验题 T18 测力计标识、电能表读数,T19 查找电路故障,T20 的评估电路判断,则侧重对学生技能性知识的考查,(技能性目标)约占 23 分。变化三:学以致
10、用,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形成过程,每个规律的建立过程都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每个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因此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也在中考中逐渐体现。它要求根据已知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做出正确的判断。今年的试题比往年加大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2011 年 T20 考查了浮力和压强,2012 年 T12 考查了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的变化,2013年则考查了 T13 电路功率的变化、T17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T19 电路故障的判断等。在往年的试题中,实验题 T18 一般直接考查 10 种基本仪器
11、,如:“操作规范”、“读数”等。今年的试题在仪器的考查上变化较大,小题中,要求对测力计的指针进行标识(有作图的成分),而试题中的测力计与学生平时实验时使用的测力计有些不同;小题对电能表的读数,题中提供的电能表数字表盘与常见的电能表不同,与水表的表盘相似,却也不同(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读数),这些都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迁移能力;探究题T21,对水的密度进行了探究后,再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水和冰)时的密度,很自然地将密度探究进行拓展和迁移,为今后的教与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变化四:由表及里,深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物理图像
12、和表格反映物理的规律和信息,今年的试题出现了大量的图像和表格考查学生观察、处理信息的能力。全卷共涉及 17 幅图像和 5 个表格,较往年有所增加,其中要求学生能对这些图像直接观察、分析、判断、解答的有 14 幅,要求学生能描绘的图像有 3 幅。由此可见,图表类题目将是命题者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常用方式。同时,今年的试题非常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与思考。如:选择题 T13 和计算题 T17,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规律,运用字母代换的方式分析物理过程进行逻辑推理;实验题 T19,对物理现象“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进行推理判断电路故障的原因,以及分析表格
13、中的电阻值差异的原因都是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与试题考查点对应情况分析(表三)大题号 小知识点 考试要求 难度 分板题号 了解 认识 理解 会 探究 系数 值 块 一填空题 1 98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66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0.74 2 电 2 9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0.61 2 热 3 29能从生活、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4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0.93 2 热力 4 47牛顿第一定律 0.8 2 力 5 5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0.84 2 力 6 9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
14、进行简单计算 0.75 2 电 7 70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0.95 2 热 8 41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0.69 2 力 二选择题 9 5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9.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1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5.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0.83 3 热力力力 10 39.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0.97 3 力 11 58了解乐音的特性 0.72 3 声 12 45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0.61 3 力 13 96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
15、单计算 0.45 4 电 14 3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0.52 4 电 三计算题 15 5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5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0.37 8 力 16 9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9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0.31 8 电 17 79.理解机械效率 0.29 8 力 四实验题 18 44会测量力的大小 98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6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95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6.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40.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0.61 8 力电热 电 力力 19 95.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96.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
16、单计算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功率 0.46 8 电 五探究题 20 92会读画简单的电路图 93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0.76 8 电 21 16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会用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 10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0.52 8 力 22 60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0.68 8 光 4.赣州市中考成绩分析表(表四)(1)全市物理成绩统计表 项目 低分率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最低分 最高分 全市 22.3 49.69 17.94 57.93 0 100(2)试卷各小题难度情况分析表 类别 小题号 难度 所占分值 试题评价 1 0.2 以下 很难 2 17 0.2-0.3 8
17、 较难 3 13、15、16、19 0.3-0.5 28 难 4 14、21 0.5-0.6 12 中等 5 1、2、4、6、8、11 12、18、20、22 0.6-0.8 40 容易 6 5、9 0.8-0.9 5 较容易 7 3、7、10 0.9-1 7 很容易(3)试卷各小题区分度情况分析表 类别 小题号 区分度 试题评价 1 4、6 0.2 以下 差、应淘汰 2 1、3、17 0.2-0.4 一般、待修改 3 5、7、8、12、14、15、19、21、22 0.4-0.7 优良 4 2、3、9、11、13、16、18、20、0.7-1 优秀(4)全市各分数段情况分析(全市学生参加中考
18、总人数为 100122 人)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1、突出“双基”,注重方法 试卷中 80%以上的题目为基础题。试题是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有效的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使学生感到中考物理试题并不是很难,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便于学生正常发挥;同时也从多方位、多层次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再现和记忆。2、贴近生活,强化拓展 试题将基本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如试卷中第 2 题温泉白雾雪花落水的现象、第 5 题向易拉罐中间吹气、第 9
19、题的体重、体温、步行速度、脉搏、第 12 题树枝上的小鸟、第 20 题公园的两个游览点等内容,加强试题与生活环境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自觉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体现了试题的应用性。分数段(分)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100 总人数(100122 人)10272 10923 13768 15088 15584 16013 14106 3740 8 所占比例()10.32 10.98 13.84 15.16 15.66 16.09 14.18
20、 3.76 0.01 3、关注实验,体验过程 实验考查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第四大题实验探究题目的设置,突出了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动手、实验探究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过程的掌握过渡到去设计简单的实验,去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物理实验的要求,更注重实验细节。试卷中实验题第 19 题是一道电学实验题,通过对小灯泡电阻的测量综合考查了电路的连接、电路故障的排除、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及误差分析的能力,也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挖掘。探究题T20T22 则突出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重点考查了科学探究步骤中
21、的: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环节,通过探究题综合考查了学生观察、作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初步分析、语言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试题难度中等。4、考题新颖,创造新题 今年的试题,有许多题目是比较熟悉的,与许多资料中的题目是相似的,但细细分析,已有所改变。如第 3、5、7、10、12、14、15、18、21、22 题都在原题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变,设计了新的情景,在新的情景中考查有关知识。就整个试卷考查的知识结构来看,也作了相应的改变,比如第 18 题第、小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往年有所改变,尤其是第小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电流表的制作思路,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22、,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物理知识。5、导向明确,学会反思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呈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如试卷的第 18 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对某未知仪表的判断、读数,温度计、电流表的原理,秒表的用途的考查,此题不仅考查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更重要的是告诉广大老师和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获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试卷的第 19、21、22 题,如果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实验室做实验,没有亲
23、身的实验体验与观察是很难答对的,很好的区分了学生做实验与老师黑板讲实验。对于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开展好实验教学,加强科学探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三、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 今年的物理试题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根据赣州市评卷教师的反馈情况与试卷抽查情况来看:全市 100122 人参加考试,100 分的人数 8 人,90 分以上的人数仅占 3.3.77%,30 分以下的人数占 10.32%。试题中得分率较低的试题情况如下表所示。题号 失分点 题号 失分点 2 第 1、2 空 16 第 3 小题 8 第 1、2 空 17 第 1、2 小题 13 不会画等效电路 18 第 1、4 小题 14 错选 2
24、1 评估 15 第 1、2 小题 22 分析论证:第 2、4 小题 另外,在一些试题的解答过程中可看出学生在解题技巧方面掌握的不是很好,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法的渗透教学。这次考试中,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双基知识模糊不清 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但是,学习物理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这次考试中,许多同学因为没有理解和掌握好基础知识,造成在答题过程中不少的失分现象。一些较为明显的失分如下:填空题第 4 小题:填写牛顿第一定律中的一空时,本应填:“匀速直线运动”,却有许多同学填成:匀速或运动,他
25、们没有分清匀速直线运动与匀速、运动是有区别的;第 8 小题第一空,本应填:“压力”,学生却写成:重力或质量,把压力和重力等同起来;探究题第 22 题第4 小题对“反射”与“折射”和“直线传播”的本质特征也不清楚,答题时三种答案的出现几率均等,说明学生蒙答案的成分比较大;又例如:计算题第 17 题,试题难度不大,但有80%以上的学生对小题束手无策,搞不清楚题中 A 点移动的距离为什么是 2H?而不是平时掌握的 3H,无法分辨 A 点真正移动的距离,这些都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不清,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味的死记硬背,死套公式、不求甚解,不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特定条件等,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
26、,导致解题时出现判断失误。2、解题过程不严谨、欠规范 对知识点的描述不够严谨也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在答题时非常随意。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现象:明显的错别字。如填空题 T1 的“熔化”写成“融化”或“溶化”,“匀速”写成“均速”等。物理用语不严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物理学习中的知识素养,没有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问题答题习惯,物理用语不准确、不严谨。如:填空题中,电磁波的速度写成:340m/s,3.8108m/s;电阻的大小跟材料的“横截面积”写成:跟“面积、表面积、大小”有关;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写成:跟“光滑度、光洁度”有关等;探究题 T21 中密度可以“鉴别”物
27、质,写成“分辨、发现”等。表达不规范。在计算题中,没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与分析,很多同学只注重一个计算结果,而忽视解析过程,必要的文字什么没有,电路图没有,只有公式和数据。更严重的情况有:没有公式只有运算式、公式错误、没有单位或一个计算式中有的数据有单位有的数据没单位等,如:T17 电阻功率:P=U/I,T16 液体压强:P=10310(10+20)=3105Pa。3、学用脱节,知识迁移能力薄弱 出题人通过变换新情境、新问题考查知识点,而考生却不能将旧知识与新情境进行链接,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迁移解决类似问题,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表现出手足无措,或是对知识点的生搬硬套,或是东拼西凑、胡乱
28、编造,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果。如:实验题 T18第 1 小题考查被两个方向相反的力拉动的测力计示数,学生对测力计示数的错误标识有:不标识、0、2,学生没有将平时实验时的弹簧测力计与题中的测力计进行联系知识迁移,而多数学生错误的认为:二力的合成,合力为 0。第 3 小题的声音测距,许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也有很多同学直接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而没有将此题与百米赛跑时看发令枪的烟和听声之间的误差联系起来,迁移到利用声速时间来测量距离。4、体验性实验不真,实验评估能力不足 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经过几年中考的导向,大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案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的解答能力较往年有所提高,但对实验
29、评估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或哪个角度去分析。在今年的试题考查中,只有真正经历了实验才能对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思考,任何凭空想象、闭门造车的假实验学习,必定不能对实验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例如:实验题 T19,当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时“灯泡的亮度是怎样的?”学生对灯泡亮度的描述不准确或不会描述,以及分析不出小灯泡电阻值产生差异的原因;探究题 T21,对“量杯测水的密度”实验评估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学生也分析不到位;以及 T22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对两种实验方案的评估,学生的正确率也比较低,这些答题现象都说明学生平时没有真正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很可能经历的是:听黑
30、板上“讲实验”,看讲台上“演示实验”,即使亲身经历实验也是在按照老师的操作标准在经历操作过程,学生没有真正体验探究的全过程,没有去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老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结果导致学生对实验评估能力的不足。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做题,通过做题记结果,背结论。例如:计算题T17“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大部分学生虽然不知道求:动滑轮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但基本上都知道:如果减少钩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小。这是很典型的背结论的表现。四、教学及复习备考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善于理解基本规律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对物理概念掌握似
31、是而非,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概念、规律外,还要让他们知道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重要的概念和规律,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以便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实施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必经之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有步骤、有计划地对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培养,但不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理
32、解实际探究过程中每一个要素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知识的应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回顾几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可以看到,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因此,在教学中要找准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的最佳结合点,强化物理与实际的结合,要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多分析应用实例,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具备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通过参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摆正师生位置,提升信息处
33、理能力 有些试题很多学生知道意思,却不能用语言正确表达出来,导致失分。因此,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该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要代办,要尽量多给学生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应从课外书籍、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5、提倡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选择适当的材料,保证相应的时间,确定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过程,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
34、习习惯,强化答题规范化教学,要求学生讲究正确的答题格式,为学生做好示范,做好表率。6、挖掘教材内涵,细心处理教学细节 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知识,优化教学细节,引导学生去学习。能否把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细节作为课堂资源,是一位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提升教学的实效。7、关于教师测试命题的思考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要命制单元卷、月考卷等等,命题的着眼点应放在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而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的纠缠,更不能故意认为设置“陷阱”,诱导同学犯错误。应该重视同学对科技、社会问题的认识评价,促进同学关注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探索,在答题过程中去感受、体会与领悟人与环境、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