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96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96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2.记住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3能举例说明每一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能说出农业地域形成的条件。【学习重点】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农业区位的选择 3.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学习难点】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学法指导】本章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2、的关系,并运用典型案例论证基本原理。学习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地理现象中归纳出基本规律,学会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相关问题,例如分析区位因素时,要重点分析区位因素的变化;学习农业地域类型时,要特别关注它们的形成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学习过程】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生产活动:人们利用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3、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_,在_、社会、_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_、经营方式、_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成因:是_、_农业土地的结果。【重难点剖析】: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含义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区位选择 方法 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的影响,
4、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因素 的变化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2.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主导
5、因素 农业生产 热量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水源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地形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市场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技术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3.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活动 P43(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
6、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作物或禽畜品种。再
7、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例题 1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A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 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 C渭河平原的冬小麦光照 D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二、案例探究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 P44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在早期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相对减弱,而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
8、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2 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看,完善保鲜等技术,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和区际分工,减轻灾害损失,避免恶性市场竞争,是进一步发展该地区农业的有效措施。三、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其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此形成农业生产明显的地域性特点。2农业地域的形成: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
9、土地的结果。3农业地域的类型: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例题 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四、案例探究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1.混合农业的特点 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畜牧混合农业。这种类型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农业最为典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
10、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其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如下表所示: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原)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 经济 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方式 种麦和养羊,种麦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 坚
11、持“土一草一畜一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三个优点是由混合农业这种地域生产类型的生产特点和对象所决定的,应把它们联系起来认识和理解,具体关系可表述如右:例题 3关于混合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没有此种类型 B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小麦区是混合农业的典型代表 C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来说,七八月份是农事活动的闲季 D混合农业属于密集型商品农业 【课堂检测】(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 13 题。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差较大 B气温日差较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