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 教案 课题 语文园地六 教案 课型 练习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会和积累理解文言文重点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了解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教学 重点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理解文言文重点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感受的方法,掌握修
2、改作文的方法;了解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教学 难点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会和积累理解文言文重点字意思的方法。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10)分钟 一、学习“交流平台”。1.出示问题:文章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阅读过程中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多课文内容的理解。2.小组交流: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你都了解了哪些人物的思维过程?其思维过程是怎样的?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1)【出示课件 2】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接着,第二
3、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引导学生借助学过课文中的语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小组交流:这段话描写的是谁的思维过程?你能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其思维过程吗?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出示课件 2】田忌赛马 田 忌:下 上 中 胜利 齐威王:上 中 下 教师小结:学习课文田忌赛马时,可以了解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他先分析了当时
4、賽马双方的具体情况:田忌同齐威王和贵族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到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即“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取得三局两胜的结果,获得整体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推理,我们就能理解孙膑为什么想出了这样的妙计,可以感受到孙膑高超的智慧。(2)【出示课件 4】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
5、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小组交流:为救孩子,船长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他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学习跳水时,可以推测船长是怎么想的?当时,横木上的孩子已经心惊胆战了,如果要让孩子往回走,再从桅杆上爬下来,一紧张,很可能就摔到硬邦邦的甲板上。让孩子跳进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毕竟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结合船上的各种情况。他立即决定用枪逼孩子跳水,这也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方法。这样分析后,就能知道他的办法好在哪里了。在很短的时间里,船长就果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断地
6、救下了孩子,真是机智过人。新课 教学(30)分钟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一)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1.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 5】吾盾之坚 坚固 问其故 缘故 道旁李 道路 弗能应 答应 冀复得兔 重复 守株待兔 守候(1)读读上面的词语,注意加横线的字,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就是这个字组成的词语。2.练一练,学运用。(1)【出示课件 6】誉之曰:吾矛之利:年九岁:当极明邪:失汲道:揠苗助长:狐假虎威:至之市:(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3)
7、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出示课件 7】誉之曰 赞誉 吾矛之利 锋利 年九岁 年龄 当极明邪 明亮 失汲道 失掉 揠苗助长 禾苗 狐假虎威 假借 至之市 集市(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1.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 8】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能力。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1)小组交流:从加点部分你体验到什
8、么?(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所以,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这种感觉,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孩子的担心和不安。【出示课件 9】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1)小组交流:从加点部分你体验到什么?(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让人感受到时间漫长而又过得很快。2.练一练,学运用。(1)小组交流: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当时的情况。(2)小组派
9、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出示课件10】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考试时间过去了一大半,我才做了几道小题,看来这次考试成绩又要垫底了。整个下午我焦急地等待爸爸回来,等待爸爸给我带来生日礼物。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走到客厅窗前,望着回家的路。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爸爸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跑到楼下,来到爸爸回家的必经之路。(三)学习修改作文。1.谈话引导:材料一张画像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读一读,具体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这篇作文的。2.学生自由阅读,可以在材料旁边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方法。3.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教学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
10、读自悟,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用字的准确。“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作文中写“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他讲着”,叶老将“不停”改为“悄悄”,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作文中写“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叶老将“画”改为“几何课本”,因为王老师拿的是带有图画的课本,并不是一幅画。(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
11、冲啊,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作文中还写道:“我看见他的粗眉紧皱着,像拧成了一股黑绳。”“拧成了一股黑绳”比喻不当,言过其实,叶老改成“我看见他紧皱着眉头”,不仅文字简洁,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3)把长句断成短句。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4)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如,“我越看他倒越像
12、新儿女英雄传 里的 黑老蔡”,这句话显得啰唆,叶老删去多余的部分,改为“倒像新儿女英雄传里的黑老蔡”。再如,“谁知,看得正带劲,忽然背后伸出一只手把几何课本给拿走了”改为“忽然背后伸出一只手把几何课本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给拿走了”。删去重复啰唆的词语,句子就干净简洁多了。(5)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叶老把“上课了”改为“上课铃一响”。因为“上课了”可以理解成刚上课或已经上课一段时间了,改为“上课铃一响”,意思就清楚明白了。再如,作文中写“说完走回讲台前就又泰然自若地讲起课来”这里与上文
13、衔接得不好,叶老改为“说完就走上讲台又讲起课来”,这样,与上文的衔接就比较紧密,意思表达得也比较准确完整了。(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作文中“象开玩笑似的说”将“像”写成“象”,叶老加以改正。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较多,有的逗号改成句号,有的句号改成逗号,还有感叹号改成句号,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还有几处比较明显的标点错误,如,“说不定真是个复原军人呢!”这句话末尾不能用叹号,叶老把它改为句号。“然后鞠躬让大家坐下”中间要用逗号断开。“我得手早痒痒了”一句话未完不能用句号,叶老八局还改为逗号。叶老去掉了“扑腾扑腾”中间的标点。所有这些,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见叶老
14、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三、学习“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出示课件 11】豆蔻年华:指女于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2.学生自由阅读,理解意思。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探究,理解意思,受到启发。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3.小组合作,拓展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1)豆冠年华 豆蔻,是一种植物,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秋季结成
15、果实和种子。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因此,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四岁的年轻美少女。豆蔻,也可写作“豆蔻”。(2)及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
16、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3)弱冠 男子 20 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
17、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4)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孔子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 30 岁。(5)不惑 不惑:40 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 40 岁的代称。(6)花甲 花甲,指 60 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
18、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7)古稀 古稀:70 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8)期颐 期颐:100 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5.拓展阅读: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
19、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4)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幼学:10 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20、”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8)束发:男子 15 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9)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10)知命:50 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 50 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11)耳顺:60 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
21、60 岁的代称。(12)耋:7080 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13)耄:8090 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耄。”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卷(满分 100 分,答卷时间 100 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io hun j din ch yn()烟 撒()()()紫()红 二、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1.他们俩躲在屏(bn pn)风后面,敛声屏(bn pn)气,生怕
22、被人发现。2.将(jin jin)领 将(jin jin)三、同音字填空。in:()制 呈()()害 ()索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不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1.非洲的花()多,()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想吃,()不愿吃。五、按要求写句子。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六、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三国演义 吴承恩 将相和 西游记 罗贯中 猴王出世 水浒传 施耐庵 景阳冈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司马
23、迁 草船借箭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往船只很多,他(),毫不()。不管怎么(),他总能左拐右拐地()。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然后在“”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怪生无雨都张伞,天连碧水碧连天。地满红花红满地,无志空长百岁。有志不在年高,同到牵牛织女家。如今直上银河去,不是遮头是使风。九、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
24、:如半截蜡烛是相声。()十、语文实践。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一语未了(lio l),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迟了,不曾(n cn)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者系(j)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ho ch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
25、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26、4、请用“”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文段通过_ 和_ 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 、_、_的人物形象。二、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 10 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
27、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
28、字法应查 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部。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可见他 ;二徒弟 ,可见他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第三部分:习作 提示:生活需要笑。笑有千姿百态。笑中,有喜也有忧此中滋味,你一定感受过吧!请以“笑”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 字。要求: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