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测评练习.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55706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测评练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测评练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测评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测评练习.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 语文 资NTJ印版游褒禅山记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荒谬(n】褒禅(M。)庐冢ii)(zhdng)A.奴|卜(pi!)B.华实(hiC.蛮夷(yf)D.渔父(6)窈窕(yao)负曾0论)谨慎(sh?n)懈怠(gi)迷惑(hub)罕至(hQ 观丽(gui).幽暗(ydu)梵语(所)*解析A项,“褒”应读bdo:B项,“华”应读hud:D项,“父”应读fU。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其为文犹可识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文:碑文拥:持、拿咎:责 怪以:并 且得:心得相:帮助胜:尽谬:错误B.则或咎其欲出者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往往

2、有得而无物以相之D.何可胜道也哉盖音谬也解析“文”应为“残存在石碑上的文字”。答案A3.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良乃入,具告沛公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不然,籍何以至此 有穴窈然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解析A项“乃”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副词,于是,就”“副词,却,竟,竟然”:B项其”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助词,调节音节”;C项“然”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代词,如此,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之”的意义和用法均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

3、在意义“,精心校对版本高中 语文 资NTJ印版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籍吏民,封府库D.沛公军霸上C.而无物以相之解析A项,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筑舍定居”:B项,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登记”:D项,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答案C5.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传”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F.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G.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解析 例句与F项均为动词活用作名词,A、B两项属于名作动,

4、C项形容词作动词,D、E两项“险远”“幽暗”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G项“侧”为名词作状语。答案F二、课内阅读阅读下列节选,完成69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 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 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

5、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 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现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精心校对版本高中 语文 资NTJ印版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至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6、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 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 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 日,临川王某记。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不出,火且尽且:将要C.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D.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息解析D项,“叹”应为“感慨”。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组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常在于险远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A.B.C.D.解析 本题考查韩选文中的信息。作者游褒禅山“所得”表现在三个方面,熟悉文本,大意便很容易得出。答案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褒禅山又叫华山,唐朝有个叫慧褒的高僧,第一个在华山筑舍定居,死后又埋在那从此,人们就叫华山为褒禅山。B.褒禅山上有前涧和后洞,前洞所在位置平旷,到那里记游的人非常多:后洞曲折幽景象奇特,但记游的人却相对较少。精心校对版本理解里,深,高中 语文 资NTJ印版C.王安石和朋友一起进入后洞,有一个人疲倦懈怠不想再游下去,就骗大家

8、说火把快要熄火了。大家随他一起出洞后,马上就有人后悔了。D.王安石游山后很有感触,认为古人在观察万物时之所以常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在,这很值得后人学习。解析A项,“始”为“开始”“当初”之义,并非指慈褒是“第一个”在华山居住的 人。答案A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答:_答案(1)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2)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

9、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 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 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二 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 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些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

10、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埴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急,其然乎?其不然乎?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直好山乎直:只是B.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燕:安闲精心校对版本高中 语文 资NTJ印版C.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写:写作壅:阻塞D.其有壅而不闻者乎解析C项,“写”的意思是“杼发”“排遣”的意思。答案c11.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亭之意”的一项是()其亦好观游眺望乎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

11、不以德则民不化服其石幸在,其文信善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A.C.B.D.解析 是作者的推测,从后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不是作亭的目的。是“山的功 劳,而不是写“作亭”的。是治理的方法。排除这三项即可。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 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遂,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 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

12、的体现。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解析 作者在文中说“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是说观览的人往 往会生发感慨,并没有说这是“仁”的体现。答案C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3)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答:_精心校对版本目中-语文-资N-打印版答案(1)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 的,就是山。(2)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

13、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3)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吧?大概不是这样吧?四、语言表达14.请根据句意补充完整。苏东坡与王安石在朝廷之上常常坚持各自的政见,激烈争吵,但两人都是北宋大文学家,在内心深处都相互敬重各自的人品和文采。他们之间也曾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如两人经 常作诗调侃对方。一次,两人来到一片碑林,发现一处石碑有点倾斜,王安石便说:“此碑 东坡想歪!”苏东坡对王安石的讥讽一点也不含糊,当即反唇相讥道:_ O答:_答案当初安石不正1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释了“志”“力”“物”这三个方而的重要性,请你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这三个条件的作用。志:力:物:答:_答案(志)是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路。精心校对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