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现状和与开发利用途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现状和与开发利用途径.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探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现状和与开发利用途径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地。建设公益林是保障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各方面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对策。本文对现阶段的公益林建设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为推动生态公益林建设进程、提高生态公益林的开发水平提供参考。标签: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开发利用;方法 1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在社会经济状况改善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国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将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林业经营理念,通过建设生态公益林来保护现存的天然林地
2、资源,阻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一个健康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完善的林业产业不但能够恢复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开发利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2 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低 当前我国的生态公益林种植地区,大都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并且由于工作人员在生态公益林的规划过程中没有做好规划工作,导致生态公益林的林木质量和林分难以适应当地环境,很难起到生态公益林应有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同时,近几年多发的自然灾害也给生态公益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林木死亡率较高。这就要求各地林业局加强对生
3、态公益林的规划和保护工作,不能放任自流。2.2 对林农补偿标准低 目前大多数林农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生态公益林。然而,由于生态公益林的特殊性,再加上封山育林、限制砍伐等政策,林农的经济收益要明显低于商业林。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投入包括管理费用、造林费用和补偿费用等多个方面,其中,对林农的补偿费用不足,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对生态公益林的重视程度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林农为了短期利益破坏生态公益林的情况。总之,林农的补偿标准过低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生态公益林的健康发展。2.3 生态公益林监管不善 由于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性质差异,生态公益林可供林农采伐的林木资源远远低于商业林。同时由于林农的补偿费用较低,
4、再加上不完善的监管机构和流 程,生态公益林的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如今许多地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因为资金匮乏等种种原因,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管机构,也没有安排专项监管经费,这种做法不利于发挥基层林业站的监管职能。这也就使得盗伐林木、在生态公益林放牧的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2.4 火灾和有害生物对生态公益林的破坏 大多数生态公益林林区内极少有大规模的人畜活动,这在保證了林木的生长条件和生长速度的同时,林区落叶的不断增加也给山林火灾的发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再加上林区的易燃朽木和灌木数量众多,火灾一旦发生,控制的难度非常之大,一场森林火灾就会对林区造成极大的损失1。生态公益林的占地面积广
5、阔,有害生物存活和爆发的可能性大,不能忽视虫害对生态公益林的破坏。2.5 生态公益林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足 生态公益林虽然性质特殊,属于国家保护的林地。但是,根据生态公益林管理规定,对公益林的科学合理利用是允许的。合理地开发生态公益林,合理利用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可以提高林农的收入,促进林农积极参与生态公益林的管理维护。但是目前对公益林的合理开发利用工作是非常不到位的,比如,松树等林木虽然已经到了成熟期,但没有及时地采伐利用,这不仅降低了生态公益林的经济效益,未得到及时采伐的林木腐朽后也成为了引发林区火灾的危险因素 2。3 如何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水平 3.1 实现管护责任与经营权的分离 分离经营权
6、中的管护责任,将管护责任从经营农户转移到集体,由集体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统一管护,同时保障承包农户的林地经营使用权,保证承包农户的经济效益。分离管护责任和经营权的优点在于,它突出了防盗、防火等森林管护的责任,由集体统一管护并承担责任,这种做法可以弥补传统林户管护的短板。3.2 落实管护责任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本地的自然地理情况,以森林区划为基础划分管护责任区,每片管护责任区都需要配备管护员。林业主管部门与管护站、管护员签订管护责任书、管护合同,将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责任、目标、奖惩指标落实到管护员个人身上。同时,林业主管部门也要及时兑现生态公益林管护员的工资和奖励,保证管护人员的经济权益,保护管
7、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明确本部门的职责所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公益林规划、区划以及林权登记和变更等工作。3.3 加强普法工作 由于我国大多数林农的文化程度不高,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法律的了解程度 不够,因此普法宣传就十分重要。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媒体宣传手段,深入浅出地宣传管林护林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向群众介绍实行相应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尽可能消除群众的抵抗心理。广大干部也要深入地了解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国家政策,为群众解疑答惑,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社会氛围。3.4 提高组织水平,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 各林业主管部门要及时
8、调整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不能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统一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管理要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在生态公益林区的重要流域区等区域内设立生态公益林管护站,由管护员驻站管护,平时承担本片生态公益林区域内的管林护林任务,当重大森林灾害发生时,由林场组织起来承担护林任务。因此,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员综合素质要严格审查,引入竞争机制择优上岗,定期考核管护员的相关能力和知识,清除考核不合格者,从而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3.5 依法治林法制建设也是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的重点,要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我国现有林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再制定与当前生态公益林管理和建设情况相适应的法条,从而
9、落实公益林管护工作。根据法律严格制裁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林木资源的单位或个人。禁止偷砍滥伐,严厉地打击毁林开荒和在生态公益林区放牧的违法行为。生态公益林的法制建设也是主动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重要前提之一。4 生态公益林的开发途径 从我国林业经营的发展历史来看,森林经营模式大都是以木材生产为主,而林农的经营理念被传统的木材买卖为主的经营模式所束缚。无论是从林业经营的实践还是理论来说,我国林农都和林业发达国家的同行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单一的经营措施是公益林综合效益发挥的瓶颈。如何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综合效益,是今后一段时期林业工作的重点。因此,对现有的生态公益林应当按照规划的管理类型进行分类。加大科技投入
10、,增加林业经营的科技含量,对不同类型的经营模式进行分类指导。要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的有利气候条件,种植中草药等对生态公益林影响较小的经济作物。根据种植作物的生产周期来规划林地的使用周期和单位價格,鼓励当地农民和林业工人签订责任书,承包林地保护森林3。同时,要实现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模式,林业部门要在保证土壤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积极组织销售工作,让农民不必担心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益林的社会生态效益首先得到保障。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保护主要是要落实管理措施,因此,有必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和管理模式,延长树木的生长周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生态公益林的复层群落结构,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功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护、利用和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万美明.加强公益生态林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惠州市国有油田林场为例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12):178-179.2雷振忠,张风雅,元立勋.加快发展公益林提升生态经济效益J.吉林农业,2018,(7):93.3田国双,邹玉友,任月,等.林业补贴政策实施结构特征与微观效果评价基于黑龙江省的跟踪调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9):1090-1094,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