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章末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354560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5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章末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章末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章末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章末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章末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第 2 页 质量与密度全章复习【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生活实际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要点诠释:1、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 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 2kg 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 第 3 页 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

2、测量:要点二、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要点诠释:1、公式:变形:2、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103kg/m3,其物理意义103千克。3、理解密度公式: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 与 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 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 成正比。第 4 页 4、图象:如图所示

3、:甲乙 5、测体积量筒(量杯)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要点三、密度的测量及应用 1、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第 5 页 2、测液体密度:原理:=m/V 方法: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1;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m2;得出液体的密度=(m1-m2)/V。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

4、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m=V 可以算出它的质量。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 V=m/可以算出它的体积。判断空心实心。【典型例题】类型一、质量及其测量 1某同学用一已知质量约 50g 的铁块和一架托盘天平,练习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他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1)拿出天平后,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 0 刻度线;(2)把天平搬到水平工作台上;(3)开始称量,发现游码在横梁标尺中央 0.5g 处,再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点上;(4)把铁块放 第 6 页 在左盘,右盘中加入

5、50g 砝码一个,这时天平平衡。(1)该同学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50g,他的结果正确吗?如果错了,说明错在哪里?(2)被测铁块的质量是_。【答案】【解析】天平不会平衡,这同学把调节天平的顺序完全颠倒了。第一,调节天平的第一步是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如果把已调好的天平搬到另一地方使用,天平必须重新调节。第二,在调节横梁平衡之前,必须先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零刻度线,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这样称量时,等横梁再次平衡,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才等于被称物体的质量。【总结升华】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初中物理的考试热点问题。用天平测量时首先放在水平桌面;其次要注意两次调平

6、,第一次用平衡螺母,且使用之后不能动;第二次用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的方法调平。再就是要爱护实验仪器,每次使用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读数时建议同学们记忆如下规律:m左=m右+m游码。举一反三:【变式】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 1 所示情况。第 7 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 2 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_,_。(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 1 所示的情况,他_;(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

7、码位置如图 3 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g。【答案】(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用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3)应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4)47.4g。类型二、密度及其应用 第 8 页 2(2019烟台)右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思路点拨】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答案】A【解析】当三种物质的体积都为 50cm3时,m甲=50g,m乙=35g,m丙=25g,因为 m甲m乙m丙,

8、所以甲乙丙。【总结升华】如果题目要求只是比较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的方法,而不需要分别算出这三种物质的密度,然后再去比较。举一反三:【变式】根据下列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答案】A 3对于密度公式Vm的正确理解是()A、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 m 成正比 C、不同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 V 成反比 D、不同物 第 9 页 质的密度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与其质量 m 成正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密度概念的认识。密度是物质的本身的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改变而改变,

9、但还与温度和状态有关。还考察了控制变量法在密度公式中的应用。【总结升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举一反三:【变式】容器中的水结成了冰,其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是()A、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 B、质量、体积都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答案】C 类型三、会用比例关系解决密度问题 4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 32,体积之比为 13,它们的密度之比为()A12 B21 C29 D92【思路点拨】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密度公式mV可以求出体积之比。【答案】D 【解析】由23m乙甲m,31V乙甲V可得29m乙乙

10、甲甲乙甲VVm【总结升华】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明确甲乙两个体积、质量 第 10 页 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即可得出答案。举一反三:【变式】有甲、乙两金属,甲的密度与乙的密度之比为 2: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 1:2,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A、0.2 倍 B、5 倍 C、0.8 倍 D、1.25 倍 【答案】D 类型四、实验探究 5某同学为测量“花花牛”牌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 m1 B、将适量牛奶倒入杯中 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m2 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 V E、计算牛奶的密度=(m2-m

11、1)/V(1)你认为这个方案有什么缺点?(2)请你提出改进这个实验的办法。(3)如图所示为用天平测玻璃杯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情况。则玻璃杯的质量为多少克?【思路点拨】在测液体的密度实验中,必须考虑玻璃容器全倒出液体时,容器壁粘液体的情况,不能先测空烧杯的质量。【答案】第 11 页(1)测牛奶的体积时有较大的误差,有些奶粘在杯壁上;(2)将试验重新排序即可:BCDAE;(3)33g【解析】(1)按原顺序,在将液体从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壁粘牛奶,使所测体积偏小,密度偏大。(2)为防止(1)种情况出现,先测牛奶和烧杯总质量,再将牛奶倒入量筒,测剩余的烧杯牛奶的质量。(3)烧杯质量=砝码质量+游码

12、对应质量【总结升华】在测液体的密度试验中,必须考虑玻璃容器全倒出液体时,容器壁粘液体的情况,不能先测空烧杯。举一反三:【变式】测定盐水密度,将以下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到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B、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C、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质量;D、求出盐水密度。【答案】BACD 6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测量金属块密度时的实验步骤记录。A: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其结果是 m1=79g;B: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为 m2=180g;C: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量筒的读数为 V1=50.0ml;D: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用天平称量筒水和金属块的质量 第 12 页 为 m3=259g;E: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量筒的读数为 V2=60.0ml。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序号),金属块的体积为 ml,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步骤中适量的含义是:水最多应为 ;水最少应为 。【答案】103;放入物体时不能溢出;能浸没物体。【解析】用量筒测固体密度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再将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体积。步骤 B、D 是多余的,金属块的体积为 10ml,金属块的密度为。【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和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