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351882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版必修教版必修 4 4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苏苏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版必修教版必修 4 4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苏苏第 3 页第 4 页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3 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4 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华侍坐 两篇文章,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

2、上当仁不让的精神。课时安排: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论语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 论语六则一课论语六则一课里,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板书课题题 二

3、、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可板书在黑板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三、讲析第一段三、讲析第一段1 1朗读和疏通文意朗读和疏通文意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教师点拨重点词句:第 5 页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过:责备。过:责备。无乃与无乃与?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何以为何以为?一种表反问的句式。一种表反问的句式。2 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4、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点拨: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介绍背景。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

5、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3 3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1 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熟读并背诵第一段。第 6 页2 2细读第二、三段,并

6、思考课后练习一。细读第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段背诵一、检查第一段背诵二、讲析第二段二、讲析第二段1 1朗读和疏通文意。朗读和疏通文意。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过注意辨析:注意辨析:过:是谁之过与过:是谁之过与?过错过错过:无乃尔是过与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责备2 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

7、,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教师点拨:教师点拨:列名言。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味苟同。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板书板书 3 3熟读第二段,试背诵。熟读第二段,试背诵。三、讲析第三段三、讲析第三段第 7 页1 1朗读和疏通文意。朗读和疏通文意。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头翻译。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

8、头翻译。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注意辨析:注意辨析:安:不患贫而患不安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安定安:既来之,则安之安: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使安定本段较长,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因此,除重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1 1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思考练习题。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

9、思考练习题。2 2完成课后练习三。完成课后练习三。3 3阅读语文读本中的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冉有、公西华侍坐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学案季氏将伐颛臾学案一基础知识掌握一基础知识掌握1 1、给加点字注音。、给加点字注音。颛臾(颛臾()冉有(冉有()社稷(社稷()柙(柙()虎兕(虎兕()萧墙(萧墙()相夫子(相夫子()椟(椟()2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3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A.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 B.B.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C.C.是谁之过与是谁之过与 D.D.夫如是,远人不服夫如

10、是,远人不服第 8 页4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A.A.危险危险 颠簸颠簸 辅助辅助 B.B.不稳定不稳定 跌倒跌倒 辅助辅助C.C.不稳定不稳定 颠簸颠簸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D.危险危险 跌倒跌倒 辅助盲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人走路的人5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11、为: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为:6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于: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于:虎兕出于柙虎兕出于柙 于:于:龟玉毁于椟龟玉毁于椟 于:于: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于: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于:7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有和季路的一段

12、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的政治背景是_。纵观全文,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第 9 页法,一是法,一是_,二是,二是_。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指出,指出“君子疾夫舍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欲之’’而必为之辞”,而必为之辞”,为的是为的是_。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13、而患不安。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B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C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D D以上都是以上都是E E以上都不是以上都不是(5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光的句子是_,这句话一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语道破了季氏_。(6 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A A 无乃无乃/尔是尔是/过与过与 B B 无乃无乃/尔是过尔是过/与与C C 无无/乃尔乃尔/

14、是过是过/与与 D D 无乃无乃/尔尔/是是/过与过与(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A A 而而/谋动谋动/干戈干戈/于邦内于邦内 B B 而谋而谋/动干戈动干戈/于于/邦内邦内第 10 页C C 而而/谋谋/动干戈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 D D 而谋而谋/动动/干戈干戈/于邦内于邦内(8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A A 既来之既来之 B B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 C 则安之则安之 D D 吾恐季孙之忧吾恐季孙之忧(9 9).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对

15、“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选出正确的一项正确的一项()A A 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B B 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C C 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D D 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二课外提升二课外提升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子子 谓谓 子子 贡贡 曰曰 女女 与与 回回 也也 孰孰 愈愈 对对 曰曰 赐赐 也也何何 敢敢 望望 回回 回回 也

16、也 闻闻 一一 以以 知十知十 赐赐 也也 闻闻 一一 以以 知知二二 子子 曰曰 弗弗 如如 也也 吾吾 与与 女女 弗弗 如如 也也为短文断句。为短文断句。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A.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B.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C.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D.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文中“望”是“看”的意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17、谋而不忠乎?与朋友第 11 页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加点的字注音为加点的字注音A A省省 B B传传解释下列字的词义。解释下列字的词义。A A谋:谋:C C交:交:B B忠:忠:D D信:信:翻译这则短文。翻译这则短文。季氏将伐颛臾学案答案季氏将伐颛臾学案答案1 1略略2 2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祸起萧墙3 3A A4 4D D5 5 作为作为 语气助词语气助词 成为成为 动词,动词,这里有“编造”这里有“编造”之意之意6 6 引进动作对象,引进动作对象,不译不译 对,对,对于,对于,介词介词 从,从,介介 在,介在,介 到,介到,

18、介 在,介在,介7 7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季氏将伐颛臾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冉有、季路作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说明冉有、季路二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政治态度的不端正。DD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6 6)B B(7 7)C C(8 8)D D(9 9)D D第 12 页.曰:.曰:“愈?”曰:“愈?”曰:“回?十,“回?十,二。二。”曰:”曰:“也;“也;也。也。”A”A.A.xng B.chuán.A.xng B.chuánA.计谋,主意A.计谋,主意 B.B.忠诚,忠实忠诚,忠实 C.C.交往交往 D.D.讲信用讲信用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