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认识.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认识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2020.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认识谢应平 吴坚 杨士军(执笔)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中文提要】本文基于学校过去 8 年在依托高校、立足教育改革而进行的高中创新型人才培育实践,尤其在对创新型人才的选拔、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有诸多可供兄弟单位或理论研究者借鉴之处。【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our school in thepast 8
2、years,which depends on Fudan University and is guided by the neweducational reform,this article provides some good experiences for brotherschool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in such aspects as selection ofinnovative talents,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ers training and so on.一、实践依据与保障1、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发
3、展的关键期,高中阶段对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进行适当集中的探索性培养,是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对人才培育要求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英、法、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概莫能外。2、我校秉承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坚持以激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为培养目标,学生主动发展欲强烈,“沪上最像大学的高中”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可能和保障。从 2002 年 9月起,我校就参与了由市教委教研室主持的学校资优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进行了有效的实验研究,还积极整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资源,努力形成资优教育的合力,如与复旦科研处联合推进的院士进中学校园的“薪火计划”
4、和与复旦教务处合作的高中生科研见习“步青计划”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程序和一支宝贵的校内外结合的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团队,为实践项目深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3、近年来,复旦和上海交大在上海开始自主招生,对上海基础教育尤其高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学生创新素养的考查是自主招生中的重中之重,我校连续两年都有100 名以上的学生被确认为自主招生预录取,占我校应届毕业生数的 30%以上,占两所高校试验招生总人数的 10%以上。这样的成绩无疑印证了我们近几年探索创新培育实践的方向、途径的正确有效,也更坚定了我校深化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的信心。二、实验目标1、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真正符合时代
5、方向的合格、优秀的后备人才;2、切实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有效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3、通过实践,探索并尝试建立一套有普遍意义的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4、进一步完善相关指导团队和师资队伍优化、培养机制。三、实验原则1、秉承复旦传统,形成“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重个性”的特色和“求真务实、崇尚一流”的风格,依托复旦等高校院所和杨浦知识创新城区创建这一载体,发掘并创设自身优势和资源设备,推进师生合作、激励研究。2、认真研究国际上先进的创新型学生潜能开发、早期创新素养培育方面积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大胆尝试并提炼到理论层面上总结,逐步形成有时代特色的符合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
6、模式。3、试行导师制,关注指导学生从单纯学科知识学习延伸与拓展到对专业的兴趣与追求,努力使学生成为深刻的学习者、睿智的研究者,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质性提高。4、建设并形成一套最优化课程体系,从塑造一个健全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的目标出发,以科学、人文、艺术并重的课程与实施模式来综合培养。四、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关系1、如何做到系统培养与阶段培养相结合,也要注意衔接问题尤其是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保证学生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2、处理好正常学习与超常学习的关系。3、注意试点研究与未来适当推广的关系。目标可持续发展,争取与示范性实验性高中发展规划衔接,创新人才培养从现在
7、的 10%,争取在 3 年后达到 50%水平。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并得到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保障。4、重视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等。5、重点探索如何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主动发展。五、几个关键问题(一)关于选拔1、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根据较长时期的实验考察和比较,我们认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基础在于对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思维特征的充分认识和把握。不同类型创新素养在校园背景下的特征描述,综合见表(此处略)。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定的创新素养资优生的选拔标准应该与现行传统的思路方法有本质的区别。能被确定创新素养培育人选的核心特征是:具有执着进取和质疑的精神
8、、超常的悟性、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品质、具有创造动机与创新力。2、选拔办法和过程(1)在充分介绍我校办学理念和创新班的培养模式和要求的基础上接受自荐报名。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原则,重点突出初中阶段的自主学习经历与实践创新能力证明,确定不超过实际招生数 3 倍的报名者进入下一轮测试。(2)进行网上基本素质测试,以标准题全开卷的形式检测学生的超常思维反应与探究的品质。重点检验学生运用常识分析归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的能力,评估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以等第分量化。(3)以 3 人小组形式合作完成规定要求的实验设计与情景再现,并进行 10 分钟的项目演示。重点考察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兼顾协作
9、精神,由特聘专家小组评定小组名次,每组评选一位优秀组员,确定等第分。(3)2 对 1 面谈,突出了解其参加各种特色活动的表现及感受,结合面谈专家的现场认识,判断学生个体所具备的主动学习及创新潜力的状态如何,给出评语,从而甄选其中可能的资优生。综合上述的四方面选拔评价,优秀段交集部分即为创新班录取学生。以此方法流程操作,力求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模式。总之,选拔重在突出:德-品质高尚,有爱国精神,执着;识-知识广博,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才-有悟性,能科学思维,观察和思考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理解力;学-能主动学习并有协作意识,形成团队的核心,能示范并乐于助人。(二)培养内容与方式1、确定培养的基本原则
10、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项目明确做到“四个一”,即:创设一个宽松而又严谨的育人环境;提供一定的复合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个强化培育的教学管理机制;突出呈现一定的中国高中教育的创新特色。2、具体目标(1)德育目标:注重培养扎实的科学人文素养,特别体现在诚信度、相融性、爱国心。(2)专业目标:具有明确的专业爱好、技能和浓厚的学习探究兴趣。(3)创造力和实践力:能随时激活思维,思维能发散也能集中,创造愿望强和创新精神执着,学习毅志坚。(4)形成良好的心态:有个性情趣,能正确对待挫折和成绩,能设定自我目标并及时修正,能积极主动地去实现目标。3、培养方法(1)基本学制安排三年一贯,独立设定课程课时标准,融合普通
11、高中基础课程和大学预科课程,实行模块教学和学分制,做到全体分步完成四个校外“特选单元”:一个月以上的海外研修经历,一个月以上的大学课程学习,一个月以上的社会实践或见习经历,一个月以上的国内同类型高中的交流学习。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达到标准要求,修满必修、选修及辅修、特选学分的学生将准予高中毕业,并直推高校自主招生预录取。在学习进程中,个别学生可有退出调整的机制,但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自愿的原则为前提,不强制淘汰。(2)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根据本项创新实验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课程设计倡导“以兴趣促励学生,以理趣启发学生,以情趣打动学生,以知识丰富学生,以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性化目标,课程设计拟为必修
12、、选修及辅修、特选四块。*必修的基础型课程-语文 4 课时/周、数学 4 课时/周、英语 4 课时/周、科学(含理化生)4 课时/周、人文(含史地政)4 课时/周、艺术 1 课时/周、体育 2 课时/周,共计 23 课时/周。*选修拓展型课程-分数学类、文学类、外语类、科学类、人文类、艺术类 6 大板块,每位学生可选其中 3 大板块,共计 6 课时/周。师资配置以复旦大学教务处安排大学教师占 1/3、校聘外籍教师占 1/3、本校资优教师占 1/3 的模式来组合团队。*辅修研究型课程-分专业理论研习、实验创新活动、扩展阅读写作等三大板块,每位学生可选其中 2 大板块,共计 4 课时/周。第一学年
13、在校内辅修为主,由大学部根据计划要求配置相应的通识课程及授课教师;第二学年以校外辅修为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课学习,复旦课程为主,附近其他大专院校为辅;第三学年以导师指导下的专业辅修为主,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保证每位学生享有个性化培养的条件及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和成果。*特选活动类课程-三年分步完成四个校外“特选单元”:一个月以上的海外研修经历,一个月以上的大学课程学习,一个月以上的社会实践或(大学创业园区)见习经历,一个月以上的国内同类型高中的交流学习。课程指导教师由学校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配备。每一单元计 120 课时,共计 480 课时,分别安排在两个寒暑假及高二学年内完成。综合以上四大
14、类课程,以学分制进行教学管理,每周总课时数控制为 34 节,三年修满总学分为 230 学分(必修 138 分、选修 36 分、辅修 24 分、特选 32 分),规定课程数与自选课程数之比为 6:4。(3)师资配备与保障设立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整合科研室、教务处和科技辅导员、竞赛教练组等力量,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统一思想,让教师明确实验的重要性,也希望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计划,保证给学生营造一个既宽松又有效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针对性的特聘师资队伍。包括 10 所高校相关专家;联系有关科研院所专家;2049 项目的专家;部分在
15、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领域有建树的校友等,组成导师团,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更以项目形式保证每位学生至少有一位专家指导,直至项目的完成,并获得专家导师对学生的评价。(三)关于评价1、注重评价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能力;2、关注对学生从事探索性活动能力的评价;3、关注评价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水平;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5、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针对性和实效性。评价时,我们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既包括书面形式测验,也包括评价学生口头表达、口试、调查和观察、实验等活动中的表现。结合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需有所侧重。六、若干经验1、需积极营造和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团队(班级或小组)文化,重视建设团结协作、追求创新、竞争进取的学习型小组。2、在心理上与实践中排除学生思维障碍,开发潜能,实现卓越。重点解决以下问题:确立正确的动机并坚持实践,将想法及时付诸行动;不过度依赖,自主学习;专注于专业。从而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不是个人的智力水平,而是凭借这个智力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3、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师生项目研究。4、组织力量:体现团队意识,培养一支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新型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对从事和指导创新教育的教师专门培养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