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推断九法-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推断九法-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中实词含义的推断文言文中实词含义的推断 一、因文定义法(语境推断法)一、因文定义法(语境推断法)因文定义也叫语境推断法,即根据上因文定义也叫语境推断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下文意来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2003年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年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第11题题C项:项:“以中益怒,曰:以中益怒,曰:丞慢我。丞慢我
2、。慢,诋毁。慢,诋毁。”上文讲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立释之”,在周,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大不敬”,是傲,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慢”显然应该解为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傲慢,不敬”,而非,而非“诋诋毁毁”。2005年重庆高考试题中考查年重庆高考试题中考查“富人有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
3、万亩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中“质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田籍”却要向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质”与质问之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抵押”。2006年天津卷考查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有牧人御众之才”中中“牧牧”的含义。该句中的的含义。该句中的“牧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牛(泛指牲畜泛指牲畜”,右为,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
4、是“放牧牲畜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统治,治理”之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解释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解释“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对对“籴籴”字的考查,这是一个由字的考查,这是一个由“入入”字和字和“米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为“买进粮食买进粮食”,与,与“粜粜”相对。相对。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
5、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识别通假字:假字: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娶)()(孔雀孔雀东南飞东南飞)屈平既绌屈平既绌(黜黜)()(屈原列传屈原列传)召有司案图。召有司案图。(按按)()(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4年上海卷年上海卷19题中的题中的“正正”,便可借成语推求词义。,便可借成语推求词义。“管管仲正衿再拜曰仲正衿再拜曰”,联系成语,联系成语“正正襟危坐襟危坐”,则可轻松理解,则可轻松理解“正衿正衿”,因为,因为“襟襟”“衿衿”相类也。相类也。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题D项:晏子见疑于
6、景公,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出奔。成。成语有语有“东奔西窜东奔西窜”“狼奔豕突狼奔豕突”,都作都作“逃跑、逃亡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的语境,此处的“奔奔”也应作也应作“逃亡逃亡”解,与现代汉语中的解,与现代汉语中的“奔走奔走”显显然不同。然不同。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要求解释年全国高考试题要求解释“使老弱女子乘城使老弱女子乘城”中中“乘乘”的含义,的含义,联系高中课本第三册中氓一文中联系高中课本第三册中氓一文中“乘彼陒垣,以望复关乘彼陒垣,以望复关”一句,这里一句,这里的的“乘乘”字应理解为字应理解为“登上登上”,从而,从而排除排除“巡视巡视”这一错误选项。这一错误选
7、项。五、语法推断法五、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分析(划分句子成分从句法结构分析(划分句子成分或看搭配)入手或看搭配)入手“破题破题”。如如2006年安徽高考试题中年安徽高考试题中“资生之资生之业业,靡不毕书,靡不毕书”一句中,考查一句中,考查“资资”的含义,由语法结构可以看出的含义,由语法结构可以看出“资生资生”一词应为动宾结构,一词应为动宾结构,“生生”应为应为“资资”的宾语,故这里解释为的宾语,故这里解释为“资财资财”显然有误,应
8、理解为显然有误,应理解为“凭借、获取,凭借、获取,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六、妙用修辞六、妙用修辞 在古汉语中常常会出现在古汉语中常常会出现“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同义词复用同义词复用”等文言现象,故等文言现象,故而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特征,借助已知而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特征,借助已知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中要求解释年全国高考试题中要求解释“顽鲁者亦当矜怜顽鲁者亦当矜怜”中中“顽鲁顽鲁”一词的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参照原文,找到与这含义,我们可以参照原文,找到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句话相对应的句子“贤俊者自可赏爱贤俊者自可赏
9、爱”,从而可得出,从而可得出“顽鲁顽鲁”是相对是相对“贤贤俊俊”而言的,即而言的,即“才德不出众,愚昧才德不出众,愚昧蠢笨蠢笨”之意,而非之意,而非“顽皮顽皮”、“固执固执”抑或抑或“鲁莽鲁莽”七、引申推断七、引申推断 2006年重庆高考试题考查年重庆高考试题考查“特拜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陕西行台中丞”中中“拜拜”的含义,所的含义,所给选项解释为给选项解释为“拜:拜访拜:拜访”,首先考,首先考虑到虑到“拜拜”原指原指“古人表示敬意的礼古人表示敬意的礼节节”,后又引申出,后又引申出“行礼行礼”、“拜谢拜谢”、“拜见拜见”、“授予官职、任命授予官职、任命”等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等含义,拜:
10、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授职、任命”,故而此处,故而此处讲为讲为“授职、任命授职、任命”。2003年全国高考考查年全国高考考查“务务”字的含字的含义,而这个词有多种理解,如义,而这个词有多种理解,如“事务、事务、务必、从事、致力等务必、从事、致力等”,如高中第六,如高中第六册书报任安书中册书报任安书中“教以慎于接物,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推贤进士为务”一句中,一句中,“务务”解释解释为为“事情、事务事情、事务”,而就,而就2003年全国年全国高考所考文本来看,说的是高考所考文本来看,说的是“太宗初太宗初即位即位”想要整顿政务,故这里可以由想要整顿政务,故这里可以由
11、“事情、事务事情、事务”引申为引申为“致力致力”。五、互文对举法五、互文对举法(相似结构推断法)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2004年辽宁卷11题对“尚”的考查。“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尚”意显然可从后面“嗤”字推演出来。“嗤”的是“鄙碎”,是不好的,那“均平”却是好的,“尚”当与“嗤”意相反。又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要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
12、”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六、通假代入法六、通假代入法(字音推断法或声训推断法)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又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八、代入推断法八、代入推断
13、法仅适用于选择题。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词义的正确判断 可把各解释代入原文中,文意贯通,解释准确即为正确判断。A项把“省”释为“探望”,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省亲”类比,推断A正确。B项把“审”释为“知道”,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当局者迷,旁观者审”类比,推断B正确。D项把“信”释为“使者”,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类比,推断D正确。C项把“樵”释为“打柴”,关键看是名词还是动词,从“取樵”这一动宾式看,“樵”应是名词“柴”,所以本题选C。九、借逻辑推求词义九、借逻辑推求词义依靠上下文语境脉络和逻辑,以已知信息猜测、推求未知信息,也是一法。我们以2004年辽宁卷11题中的“投”为例来看:“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遁走”为“逃跑”之意,按逻辑,“逃跑”当在“投奔”之前,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那么,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显然不合原句。其实,“投”应该是“放弃”的意思。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D项“讼者多两让而止”,句中“两”命题人解作“再次”是否正确?据上文“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一句,考生如知道古代诉讼的双方称为“两造”,就可推知此处“两”应该解做“双方”,而非“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