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342478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成书于东汉末期 (公元二世纪(公元二世纪 ),是我国现存最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本书载药的药学专著,本书载药 365 365 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记载病名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记载病名170170余种,包括内、外、余种,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妇、儿各科。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神农本草经集注

2、神农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书于公元书于公元5005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条文逐一年左右,神农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三注释、发挥,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三十种。又创用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十种。又创用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新修本草新修本草: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唐代显庆四年(公元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唐代显庆四年(公元 659 659 年),年),李李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全书卷帙浩博

3、,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全书卷帙浩博,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 844 844 种。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种。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书于宋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书于11081108年,全书共年,全书共3030卷,载药卷,载药17461746种,附方种,附方300030

4、00余首。该书图文并茂,方余首。该书图文并茂,方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明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李时珍,成书于明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李时珍,成书于15781578年,李年,李时珍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时珍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伟大的医学巨著药和外来药,写成了伟大的医学巨著 本草纲目。该书本草纲目。该书5252卷,附方

5、卷,附方1100011000余首,载药余首,载药 1892 1892 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1616纲、纲、6060类。这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本书集我国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本书集我国1616世世纪以前药学大成,将本草学发展提高到一个纪以前药学大成,将本草学发展提高到一个 空前高度,对世界医药学空前高度,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清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赵学敏,成书于清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赵学敏,成书于176

6、51765,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于载药于载药 921 921 种,种,新增药物新增药物达达716 716 种之多。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总结了种之多。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总结了16-18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中华本草中华本草 :当代本草学代表作,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当代本草学代表作,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

7、共3434卷,前卷,前3030卷为中药,已于卷为中药,已于19991999年出年出 版,版,收载药物收载药物89808980种,插图种,插图85348534幅,引用文献幅,引用文献1 1万余种,计约万余种,计约28002800万字。万字。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20世纪中药世纪中药学科发学科发 展水平。展水平。第二章中药的性能第二章中药的性能第二章中药的性能第二章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

8、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质、作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质、作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质、作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进行认识。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进行认识。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进行认识。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进行认识。药性理

9、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中中中中 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引起机体阴阳偏

10、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扶作用,不外是祛邪扶作用,不外是祛邪扶作用,不外是祛邪扶 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药

11、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由于药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由于药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由于药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 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第

12、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四四四四 气气气气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凉之外,还有凉之外

13、,还有凉之外,还有 平性平性平性平性,平性平性平性平性 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五五五五 味味味味 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 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

14、、酸、苦、咸五种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

15、称五味。二、确定依据二、确定依据二、确定依据二、确定依据 五五五五 味的确立一方面是通过口尝而获得,如黄连、黄柏之苦,味的确立一方面是通过口尝而获得,如黄连、黄柏之苦,味的确立一方面是通过口尝而获得,如黄连、黄柏之苦,味的确立一方面是通过口尝而获得,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以药味与疗效的关系为依据,通过大量临床以药味与疗效的关系为依据,通过大量临床以药味与疗效的关系为依据,通过大

16、量临床以药味与疗效的关系为依据,通过大量临床 实践进行不断的归纳、实践进行不断的归纳、实践进行不断的归纳、实践进行不断的归纳、整理而总结出来的。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味辛,整理而总结出来的。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味辛,整理而总结出来的。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味辛,整理而总结出来的。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味辛,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故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故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故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故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实滋味,二是实

17、滋味,二是实滋味,二是 提示药物的不同功效。提示药物的不同功效。提示药物的不同功效。提示药物的不同功效。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黄、薄荷;治疗气血阻

18、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 辛辛辛辛,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

19、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汗等不宜用。汗等不宜用。汗等不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如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如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如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

20、药等。某些甘味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

21、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 中满忌甘中满忌甘中满忌甘中满忌甘 之说。之说。之说。之说。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

22、痢,肺虚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如五味子涩精、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如五味子涩精、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如五味子涩精、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如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涩味附

23、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酸能敛邪,故有实

24、邪者勿用。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苦:能泄、能燥、能坚。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黄通下泻苦:能泄、能燥、能坚。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黄通下泻苦:能泄、能燥、能坚。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黄通下泻苦:能泄、能燥、能坚。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黄通下泻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燥即燥湿,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燥即燥湿,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燥即燥湿,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用于湿证,湿证有寒

25、湿、湿热的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 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坚阴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如黄柏、知坚阴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如黄柏、知坚阴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如黄柏、知坚阴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

26、目的,如黄柏、知 母用母用母用母用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二上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边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二上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边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二上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边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二上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边有厚肠止泄作用。有厚肠止泄作用。有厚肠止泄作用。有厚肠止泄作用。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药有开胃进食的作用,但服用过量,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药有开胃进食的作用,但服用过量,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药有开胃进食的作用,但服用过量,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药有开胃进食的作用,但服用过量,反能伤胃,临床上对芦荟、穿心莲

27、等极苦的药物,多采取入丸、装胶反能伤胃,临床上对芦荟、穿心莲等极苦的药物,多采取入丸、装胶反能伤胃,临床上对芦荟、穿心莲等极苦的药物,多采取入丸、装胶反能伤胃,临床上对芦荟、穿心莲等极苦的药物,多采取入丸、装胶囊吞服等用法,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囊吞服等用法,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囊吞服等用法,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囊吞服等用法,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因苦能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因苦能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因苦能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因苦能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咸:能软、能下

28、,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通便等。通便等。通便等。此外,咸味还能入肾补肾,如紫河车、鹿茸、蛤蚧等能补肾壮阳此外,咸味还能入肾补肾,如紫河车、鹿茸、蛤蚧等能补肾壮阳此外,

29、咸味还能入肾补肾,如紫河车、鹿茸、蛤蚧等能补肾壮阳此外,咸味还能入肾补肾,如紫河车、鹿茸、蛤蚧等能补肾壮阳益精。咸又入血,如犀角、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益精。咸又入血,如犀角、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益精。咸又入血,如犀角、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益精。咸又入血,如犀角、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咸味药有伤脾胃,如芒硝,脾虚便溏者慎用。咸味药有伤脾胃

30、,如芒硝,脾虚便溏者慎用。咸味药有伤脾胃,如芒硝,脾虚便溏者慎用。咸味药有伤脾胃,如芒硝,脾虚便溏者慎用。四、阴阳属性四、阴阳属性四、阴阳属性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第三节第三节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一、含义一、含义: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二、确定依据二、确定依据 1 1、药物的质地、药物的质地 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

31、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重者大多是沉降的。2 2、药物的气味厚薄、药物的气味厚薄 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3 3、药物的性味、药物的性味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4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凡具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

32、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 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 双双向性向性,如川芎能,如川芎能 上行头目上行头目(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 下行血海下行血海(沉降)

33、(沉降)以活血调经。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以活血调经。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三、阴阳属性三、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四、影响因素四、影响因素 每每 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炮制和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炮制和配伍,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

34、配伍,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 收敛,盐水炒则下行;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用,其沉 降之性亦能减弱。故李时珍说:降之性亦能减弱。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升降在物,亦在人也。第四节第四节 归归 经经 一、含义一、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药物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

35、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作用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 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据而确定的。四、表述方法四、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

36、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肾等脏腑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太阴等,有时也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太阴等,有时也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如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如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

37、阴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方可提高疗效。点方可提高疗效。归经学说主要阐明药物作用的定位,与气味的定性,升降浮沉的归经学说主要阐明药物作用的定位,与气味的定性,升降浮沉的定向,构成了中药定向,构成了中药 三位一体三位一体 的药性基础,对于完整地解释药物的作的药性基础,对于完整地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还用原理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还 须注意,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须注意,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

38、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毒性与品种、入药的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药物的毒性与品种、入药的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在皮肤粘膜施用面积大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在皮肤粘膜施用面积大小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小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的发生。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的发生

39、。四、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四、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 1、品种混乱品种混乱2 2、误服毒药误服毒药3 3、用量过大用量过大4 4、炮制失度炮制失度5 5、剂剂型失宜型失宜 6 6、管理不善管理不善7 7、疗程过长疗程过长 8 8、配伍不当配伍不当9 9、辨证不准辨证不准 10 10、个个体差异体差异 五、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五、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要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要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毒。2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的各个环节,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

40、格把住采制的各个环节,杜绝伪品。杜绝伪品。3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烈之品。4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第三章中药的应用第三章中药的应用第三章中药的应用第三章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配伍:含义: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治法和药物性能,配伍:含义: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治法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的方法。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的

41、方法。目的增强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目的增强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内容:七情配伍:除单行外,论述的是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内容:七情配伍:除单行外,论述的是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共有七种情况,故叫做药性变化规律。共有七种情况,故叫做药性 七情七情,内容如下:,内容如下:1 1、单行;、单行;2 2、相须;、相须;3 3、相使;、相使;4 4、相畏;、相畏;5 5、相杀;、相杀;6 6、相恶;、相恶;7 7、相反。相反。以上药性以上药性 七情七情,除了单行以外,都是说明药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除了单行以外,都是说明药

42、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的。相须、相使,是临床用药尽可能加以考虑的,以便使药物更好地发相须、相使,是临床用药尽可能加以考虑的,以便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一般用药挥疗效,一般用药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当用相须、相使者良.相畏、相杀,是临床使用毒性药物或具有副作用药物时要加以注意相畏、相杀,是临床使用毒性药物或具有副作用药物时要加以注意的,的,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相恶、相反,是惟床用药必须注意禁忌的配伍情况,所以相恶、相反,是惟床用药必须注意禁忌的配伍情况,所以 勿用相恶、勿用相恶、相反者相反者.十八反诸药: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十八反诸药:甘草反大戟、芫

43、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栝蒌、半夏、白蔹、白芨;乌头反贝母、栝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细辛,芍药。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

44、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膊莫相依。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膊莫相依。二、妊娠用药禁忌:凡能损害胎元或可引起流产的药物,均属妊二、妊娠用药禁忌:凡能损害胎元或可引起流产的药物,均属妊娠禁忌。按药性和毒性的强弱一般分禁用和慎用。娠禁忌。按药性和毒性的强弱一般分禁用和慎用。禁用药一般毒性强、药性猛,属于绝对禁用,如巴豆、牵牛子、禁用药一般毒性强、药性猛,属于绝对禁用,如巴豆、牵牛子、水蛭、土元、麝香、三棱、莪术、大戟、甘遂、芫花、商陆、水银、水蛭、土元、麝香、三棱、莪术

45、、大戟、甘遂、芫花、商陆、水银、雄黄等。雄黄等。慎用药要根据病情慎重选择,要注意用量和时间,一般包括活慎用药要根据病情慎重选择,要注意用量和时间,一般包括活血祛瘀、行气破滞、攻下通肠及辛热滑利等药,如桃仁、红花、乳血祛瘀、行气破滞、攻下通肠及辛热滑利等药,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附子等。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附子等。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服 药时的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食忌,药时的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食忌,俗称忌口。一般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俗称忌口。一般忌食生冷、辛热、油腻

46、、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肠刺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肠刺 激,或助热,助升散,以及敛邪激,或助热,助升散,以及敛邪等不良作用。具体病症具体应用。如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等不良作用。具体病症具体应用。如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烈性酒;肝阳上亢,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动物内脏、烈性酒;肝阳上亢,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 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之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之物;疮疡、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和辛辣刺激之品等。物;疮疡、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和辛辣

47、刺激之品等。第三节第三节 剂量剂量 一、含义:剂量,就是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时的分量。是指单味药一、含义:剂量,就是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时的分量。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一般包括重量(如若干两、若干钱)、数量(如几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一般包括重量(如若干两、若干钱)、数量(如几只、几片)、容量(如若干汤匙、若干毫升)等,它们都是常写于医生处只、几片)、容量(如若干汤匙、若干毫升)等,它们都是常写于医生处方上希望药房配付的药量。方上希望药房配付的药量。二、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二、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现在临床处方中草药的用量是以旧制一斤十六两计算的。它们的简写方法现在临床处方中草药的用

48、量是以旧制一斤十六两计算的。它们的简写方法:1 1 斤斤=16=16两两=160=160钱;钱;1 1两两=30=30克;克;1 1钱钱=3=3克;克;1 1分分=0.3=0.3克;克;1 1厘厘=0.03=0.03克克 三、确定剂量的依据三、确定剂量的依据 1 1、药物的性质性能:、药物的性质性能:2 2、用药方法:、用药方法:3 3、患者的情况:、患者的情况:4 4、因时、因时、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第四节第四节 煎服法煎服法:(一)中药煎煮法(一)中药煎煮法 1.1.煎煮器具以陶瓷器皿中的砂锅为好。若无陶器,可用白色的搪瓷器煎煮器具以陶瓷器皿中的砂锅为好。若无陶器,可用白色的搪瓷器皿、铝锅代

49、替,但切忌用铜、铁、锡等制成的器具。皿、铝锅代替,但切忌用铜、铁、锡等制成的器具。2.2.煎前浸泡提前浸泡的时间,一般以煎前浸泡提前浸泡的时间,一般以30306060分钟为宜,以种子、果实分钟为宜,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还可延长。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可短些,以免腐败变质;冬天为主的药还可延长。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可短些,以免腐败变质;冬天气温低,浸泡时间宜长。浸泡药材的用水,以常温或温水(气温低,浸泡时间宜长。浸泡药材的用水,以常温或温水(25255050)为宜,忌用沸开水。为宜,忌用沸开水。3.3.煎煮用水现在一般认为新鲜清洁的自来水、河水、湖水、井水、煎煮用水现在一般认为新鲜清洁的自来水、河

50、水、湖水、井水、泉水及池溏水都可以作为煎药用水。泉水及池溏水都可以作为煎药用水。4.4.煎煮火候及时间煎煮火候及时间 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发散药及芳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发散药及芳香性药物,应当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香性药物,应当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 煮煮10101515分分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及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及补益药,一般宜煮沸后文火久煎补益药,一般宜煮沸后文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