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340393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重庆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或拇指与食指和中指捏住施治部位,逐渐用力内收,并做持续的按捏动作称为()A.弹筋法B.拿法C.擦法D.捏脊法【答案】B2、跳起投篮是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投篮技术,其特征表现为()A.动作节奏性强、衔接连贯、出手快B.动作速度快、出手平稳、起跳高C.突然性强、出手早、不易防守D.突然性强、出手点高、不易防守【答案】D3、要提高抢篮板的效果,关键在于()。A.正确判断、做好空中抢球动作B.正

2、确判断、快速启动抢占有利位置C.正确判断、快随启动并用力起跳D.正确判断、做好获球后的快速突破【答案】B4、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A.心脏的泵血功能B.心脏的内分泌功能C.肌肉利用氧的能力D.骨骼肌的分泌功能【答案】A5、在人体体表触摸不到的骨性标志是()。A.肩胛冈B.关节盂C.内上髁D.鹰嘴【答案】B6、新体育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作用。A.主导B.主体C.客体D.主要【答案】B7、学生做撑哑铃屈肘练习时,原动肌是肱二头肌,对称肌是()A.肱肌B.肱三头肌C.胸大肌D.背阔肌【答案】B8、体育的本质属性是()A.促进身心健康发展B.娱乐性C.教育性D.为政治、经济服务【答案】A9、

3、体育教学中不易显露的教学内容,除隐含性与不确定性之外还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健康性和科学性B.可行性和趣味性C.强制性和持久性D.目标性和控制性【答案】C10、根据田径竞赛日程编排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B.接力比赛项目应安排在单元第一项进行C.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进行D.同一时间不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答案】B11、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中,哪一环节应强调自主宽松的学习气氛?()。A.学习保护帮助时B.教师集中讲解时C.进行相互评价时D.教师集中示范时【答案】C12、下列选项中,对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操作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4、A.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B.急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上 1/3 交界处C.单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 5 次,吹气 1 次D.双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压 15 次,吹气 2 次。【答案】A13、体育教学中,“学法示范”是告诉学生怎么学的示范,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A.运动的力量、节奏和频率B.动作过程的概念、顺序和易犯的错误C.运动的速度、距离和幅度D.完成动作的顺序、要领、关键和难点【答案】D14、科学的健康观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A.心理、心情、心境B.身体、心理、社会C.体格、体型、体质D.人格、魅力、容貌【答案】B15、动物和人为维持身体基本姿势而发生肌肉张力的重新调

5、配的反射活动称为()。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姿势反射D.牵张反射【答案】C16、膈肌、肋间外肌属于()。A.呼气肌B.骨骼肌C.腹壁肌D.吸气肌【答案】D17、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时,除注意示范面外还应考虑示范的哪些要求()A.观察和模仿B.速度和频率C.速度和距离D.时间和次数【答案】C18、“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级指标。A.四B.三C.一D.二【答案】C19、具有促进生物氧化,促进乳酸消除,减少氧债作用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 AB.维生素C.维生素 BD.维生素 E【答案】D20、100 米跑的距离丈量方法是()A.从终点线

6、前沿量至起跑线的后沿B.从终点线后沿量至起跑线的前沿C.从终点线前沿量至起跑线的前沿D.从终点线后沿量至起跑线的后沿【答案】D21、在体育课运动活动时,学生突然出现小腿痉挛,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用绷带加压包扎B.用力使踝关节背伸C.喷射医用气雾剂D.用力使踝关节屈曲【答案】B22、股四头肌是人体膝关节伸的主要收缩肌,起肌腱向下止于哪一部位?()A.胫骨外侧髁B.胫骨粗隆C.髌骨D.胫骨内侧髁【答案】B23、小腿三头肌是构成小腿形态的主要肌肉,也是影响小腿围度的重要因素。下列哪种练习方式主要发展小腿三头肌的伸展性?()A.负重提踵B.负重蹲起C.纵跳D.勾脚尖正压腿【答案】D24、体育文化

7、包括_、_和体育制度文化。()A.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B.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经济文化C.体育政治文化、体育经济文化D.体育政治文化、体育物质文化【答案】A25、体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A.督促家长B.选拔学生C.评定成绩D.激励学生【答案】D26、在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中,通常应在哪一维度上确定其教学重点?()A.运动参与B.运动技能C.身体健康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答案】B27、下列哪一种练习容易引起延迟性肌肉疼痛?()A.等张练习B.等动练习C.等长练习D.超等长练习【答案】D28、人体自由上肢骨与自由下肢骨分别为()块。A.64、62B.60、60C.62、64D.58、60【

8、答案】B2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传球后,利用假动作摆脱防守,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这种配合称为()。A.一传一切配合B.空切配合C.突分配合D.掩护配合【答案】A30、在进行单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 15 次,应吹起()次。A.1 次B.2 次C.3 次D.4 次【答案】B31、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是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而变化的伴随体育与健康课程而增设的评价内容是()?A.适应能力B.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C.生理机能D.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答案】D3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的是()A.探究式B.合作式C.自主式D.灌输式【答案】D33、以下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A.

9、保持细胞的完整性B.选择的通透作用C.粘着、支持和保护作用D.提供遗传物质【答案】D34、健美操是融艺术体操、()和音乐为一体的现代健身运动项目。A.美术B.体育C.舞蹈D.杂技【答案】C35、人体血管在动脉与动脉、静脉和静脉、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直接连通皆称为()。A.血管吻合B.微循环C.肺循环D.体循环【答案】A36、身体形态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A.身高、体重、胸围B.体形、体格、体态C.姿势、姿态、动作D.脉搏、血压、肺活量【答案】A37、能反映伸肌力量耐力的项目是()A.立定跳远B.引体向上C.俯卧撑D.握力【答案】C38、篮圈上沿距地面的高度为()A.3.05mB.2.75mC.2

10、.90mD.2.95m【答案】A39、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A.收缩性B.柔韧性C.自动节律性D.传导性【答案】C40、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负荷的增加有起有伏,每次负荷下降可比前一阶段的最高负荷稍低,然后再提高到新的水平。这属于哪种增加负荷的形式?()A.波浪式B.跳跃式C.直线式D.阶梯式【答案】A41、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下面哪一因素改变有关()A.毛细血管增加B.肌纤维增粗C.血红蛋白增多D.肌糖原含量增加【答案】B42、股四头肌是人体膝关节伸的主要收缩肌,起肌腱向下止于哪一部位?()A.胫骨外侧髁B.胫骨粗隆C.髌骨D.胫骨内侧髁【答

11、案】B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姿势反射范围的是()。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屈肌反射D.旋转运动反射【答案】C44、在教学指导下,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并规定负荷与休息的交替,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活动体系被称作()A.体育锻炼类教学模式B.发展学生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C.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D.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答案】A45、以下物质中具有保肝解毒功能的是()。A.蛋白质B.膳食纤维C.糖D.脂类【答案】C46、在制订一次体育课教学目标时,除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外,还应重点考虑()。A.领导评价B.同行评价C.单元评价D.教学环境【答案】C47、肌糖原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是()。A

12、.补充血糖的消耗B.供给能量C.储存葡萄糖D.维持血糖的水平【答案】B48、下列竞技体操选项中,属于女子体操项目的是()。A.鞍马B.单杠C.双杠D.平衡木【答案】D49、为预防运动性腹痛,应在饭后多久才能进行剧烈运动()A.15 分钟B.0.51 小时C.11.5 小时D.1.52 小时【答案】C50、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球出手瞬间手指的正确动作是()A.食指用力拨球B.五指同时用力拨球C.中指用力拨球D.中指、食指用力拨球【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 45 分钟的课堂教学,清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操场 1 块,实心

13、球若干。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原地双手前、后抛实心球技术。第 2 次课。【答案】二、案例:初一年级女生上体育课,学习排球的垫球技术(第一次课)。任课教师李老师先让学生进行自由拍击练习作为准备活动。到了课的基本部分,他要求学生进行自抛自垫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李老师把学生集中起来说:“同学们垫球时手臂都伸得很直,很好!如果能把球抛得再高一点就更好了!”听了他的话后,同学们纷纷把球抛得高了起来问题:(1)请指出本次课教学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并分析其优点与缺点。(10 分)(2)请指出李老师这种评价方法的作用。(5 分)【答案】(1)李老师本次课主要应用了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和支架式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

14、策略的优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一方面关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提取、应用,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关注探究能力和内在动机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缺点:这种教学策略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效率较低。支架式教学是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优点: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水平。缺点:练习过程相对枯燥乏味,动作比较单一,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该评价方法是属于在课堂当中的一个过

15、程性的评价,该评价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引导课堂前进,及时提示阶段课堂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三、我是一名新入职的体育老师,在一次七年级的短跑蹲踞式起跑新授课教学中,我按照起跑的竞赛技术要求进行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课的基本部分阶段,在调整好队形后,我详细地讲解、示范了“各就位”(蹲立双手支撑)、“预备”(抬起臀部重心前移)、“听枪跑”(迅速蹬离起跑器及加速跑)三个环节,还专门强调了“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夹角为多少”等技术细节,用了大概十五分钟。在示范讲解中,同学们的注意力不

16、太集中,有的交头接耳,甚至打闹。我置之不理,专注于自己的讲解与示范。在随后的学生练习阶段,大部分同学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我反复提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是不高。问题:(1)请指出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分)(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处理。(9 分)【答案】(1)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按运动项目的竞技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讲解花费时间太多,讲解不精练,过于强调细节,未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讲解的知识是重点、难点。讲述的语言应当精炼,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

17、性。对课堂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学生“交头接耳,甚至打闹”的这一行为置之不理,没有做到关注学生。没有设置相应的练习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没有相应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简化性原则。首先要简化竞技运动的技战术难度,其次是适当降低负荷量。普及性原则。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模式,增加娱乐性、有效性,使广大青少年儿童都能参与活动。适应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适合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方便,有广泛的适应性。教育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强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身、心、群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针对材料中的短跑蹲踞式起跑过

18、程,教师应简化难度,不要过多强调细节,如“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夹角为多少”等小细节。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和适应性,可以多创设一些教学游戏、比赛等,如起跑接力比赛。四、案例:初 2-(4)班共有学生 39 人,乒乓球案 4 张,乒乓球拍平均每人一个,乒乓球若干。教学内容:(1)较好地运用步法并进行发球学习。(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教学步骤:(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起动冲刺跑 56 米。(2)学生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

19、线练习。(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乓球。(4)球拍托球碎步走比赛。(5)教师点评、总结。【答案】(1)本案例中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技能。善打、巧打、打出特色、打出精彩,充分体现和谐人际关系。(2)优点:能够以“快乐教学”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游戏和比赛,师生同玩同乐,学习氛围比较轻松。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步法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教程比较灵活,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让人耳目一新。缺点:教学过程中缺乏对

20、初中体育整套教材的整体结构的把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动作的分析与详解、思路分析都帮学生做好了。创新不够。教师仍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而素质教育始终离不开基础创新教育。五、王同学是高一年级篮球选项班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运球时,出现了动作僵硬不协调、经常低头看球,篮球常从手里“跑掉”等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运球技术有了进步,动作比较自然、协调了。但是,一到比赛他就开始紧张,运球时总是低头看球,错失进攻时机。后来,在老师指导下,王同学通过反复练习,运球动作越来越熟练,视野开阔,在比赛中能灵活运用,轻松突破防守队员,很少再出现失误。请列举出两种纠正运球时“低头看球”的教学手段

21、。【答案】学生选择低头运球的原因综合分析有两方面:一个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抬头运球的重要性;另一个是运球动作不够熟练。为此提出两种教学手段。讲授法:向学生不断讲授抬头运球的重要性,并且强迫或半强迫学生抬头运球,提高他们抬头运球的意识。练习法:因为运球动作不熟练导致一直低头运球,寻找球的方向,应该多采用练习法。左右手各运一只球;直线冲刺或者曲线冲刺;在运球者的远端向运球者伸己冲过来的运球者准确地报出自己伸出的手指从而提高运球技术水平。六、案例:今天,初二(3)班的体育课内容是挺身式跳远教学,全班共 40 人,其中男生 20 人,女生 20 人。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加深

22、对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的理解,掌握基本动作。(2)发展学生下肢力量、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教学过程:(1)上课。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2)体育委员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热身运动。(3)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并原地模仿教师动作:腾空步手臂姿势规范、自然,起跳腿蹬伸充分,摆动腿积极下压,放腿配合手臂,同时挺胸展髋,落地前双臂快速前摆,收腹、屈膝、并脚;原地模仿空中挺身动作;助跑腾空下放摆动腿与落地练习;短距离助跑完整技术练习。(4)学生自由练习:分成 5 组,每组 8 人,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展示优秀学生的成绩。(5)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放松练习。(6

23、)教师做本课小结,回收器材。【答案】(1)案例中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2)优点:案例中,一名教师同时教授 40 名学生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学生人数多,体现出了教学的高效性,学生可以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完成统一的教学计划,体现出教学的实效性;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缺点:教师同时教授 40 名学生,所以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保证所有学生的下肢力量、跳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学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与沟通。七、案例:初 2-(4)班共有学生 39 人,乒乓球案 4 张,乒乓球拍平均

24、每人一个,乒乓球若干。教学内容:(1)较好地运用步法并进行发球学习。(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教学步骤:(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起动冲刺跑 56 米。(2)学生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线练习。(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乓球。(4)球拍托球碎步走比赛。(5)教师点评、总结。【答案】(1)本案例中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

25、乒乓球运动的技能。善打、巧打、打出特色、打出精彩,充分体现和谐人际关系。(2)优点:能够以“快乐教学”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游戏和比赛,师生同玩同乐,学习氛围比较轻松。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步法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教程比较灵活,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让人耳目一新。缺点: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初中体育整套教材的整体结构的把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动作的分析与详解、思路分析都帮学生做好了。创新不够。教师仍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而素质教育始终离不开基础创新教育。八、案例:某校初二(1)班,学生 40 人,篮球场 1 块,教学内容为篮球球性练

26、习,新授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增强球感。(2)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教学过程:(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2)教师讲解并示范双手抛接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球在两腿之间绕“8”和运球的动作要点及重点。(3)学生练习:学生进行双手抛接球练习、单手抛接球练习、抛球击掌练习各 10 次左右;单手原地运球练习 35 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 35 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 35 次。(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 人一队,4 队同时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投篮,进球得

27、一分,带球回来,交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队获胜。问题:(1)分析该案例采用了什么设计思路。(2)指出本节课的优缺点。【答案】(1)本案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将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并利用运球比赛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熟识度与兴趣,提高相关技能水平。(2)优点: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授的知识和技能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初中生学习的规律,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不是过于困难,便会更加自信,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利用比赛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缺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

28、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描述,目标(2)的行为主体不是学生。在剧烈运动之前,教师没有按照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使得学生的身体情况未达到最佳状态,容易出现损伤事故。当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并没有进行总结和点评,教学实施结构不完整。九、案例:足球是初中校园广受男生喜爱的课程,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三某班共有男生 24 人,教学内容为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新授课,40 分钟。请根据下列教学片段进行分析。问题:(1)分析该案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请指出该案例的教法、学法及时间安排上是否存在问题,并说明理由。【答案】

29、(1)在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设置是合理的,但是知识目标设置不合理。该案例从三个学习领域安排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足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情感目标的设计恰到好处,能激发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知识目标不合理,这是一堂新授课,第一次授课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这次课中讲授的动作技术,而不是一下子掌握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脚内侧停地滚球技术以及多项素质能力。该案例的技能目标是合理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控球能力、支配能力、速度耐力等应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应改为: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的概念。(2)教法内容该案例

30、设计的教法过于简单,内容不详实,略显单调空洞。教学开始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热身运动,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需要在教师巡回观察前加一个学生自由练习的环节。学法问题对新授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仅凭观察教师的动作讲解和示范,认知和理解能力不能立刻跟上去,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隋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脚内侧踢、停地滚球技术,在练习前最好让学生踢固定球,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技术。时间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对于每个动作技术的学习,每个过程都才 10 分钟,而比赛时间设置为 20 分钟,这对于第一次授课来说,显然是

31、不合理的。教师应把时间花费在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上,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问进行自主练习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球与支配球的能力。一十、案例:实习生李老师给初二(3)班上健美课时,一开始就采用分解示范进行教学,结果发现当学生学的很慢,教学效果也不好,休息时,几个女同学走过来和李老师说:“老师,您能不能连贯着做动作呀,你把动作分解了我们感觉很别扭,做不习惯。”李老师听后有些茫然,心想:“我们大学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强调要分解示范,学生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请指出李老师在课的开始就进行分解教学的优点和不足。【答案】分解法是把一个身体训练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环节),按部分逐次进行教学,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优点:是对于较难的身体训练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过渡难点,简化教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比较复杂的动作还有一定的帮助。缺点:是容易破坏身体训练的技术结构,影响完整动作技术概念的形成。在李老师进行健美操教学采用了分解教学法,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老师提出了动作不优美、不连贯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语文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