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合集.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7336270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3年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合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2023年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合集 2023年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最新范文合集 鸟的天堂文章记叙了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我整理的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

2、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读准字音: “颤”chn“应

3、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隙”读x 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4、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

5、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

6、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1: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

7、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再读思考: 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当时的心情。 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

8、奏感强,非常上口。 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三)课后作业 1.有

9、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二)目标完成过程 1.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默读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

10、、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11、,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

12、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 参考资料 1.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叶、根、树皮可入药。 2.广东省新会县郊外有一条河叫天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其覆盖面积之广,世罕其

13、匹;远远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树林,引来无数鸟儿栖息其上。当地人称它为“鸟的天堂”。 3.画眉鸟: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的声音很好听。 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与动态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感受文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第一段。环境优美舒适。想不想知道人类的朋友的天堂是什么样的?)

14、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那里美好的景象。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两次,第一次在黄昏鸟栖息了,因此看到的是大榕树的奇特美丽,第二次是在早晨是鸟最活跃的时候,因此看到的是天堂里的居民-鸟热闹活动的景象。) 二、深入阅读、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

15、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

16、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一万多平方米。) (6)我们教室的面积约30多平方米,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好像把它的-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树叶绿得发亮,给人的感受翠色欲滴,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

17、满活力,生长旺盛,充满的喜爱之情。) (2)重点体会“颤动”。(颤动指在微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多媒体播放 (5)同学们再读这部分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大榕树的?(远近,静态描写) (6)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过渡: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枝繁叶茂,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及蓬勃的生机,听朋友讲这里是鸟的天堂,仔细看,却不见一只鸟,于是想到:

18、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怎么回事呢?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后五段看想的对不对呢? 鸟 1.学生汇报这里写了鸟热闹活动的场面。鸟儿多。 2、师: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体会出这里的鸟多?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

19、也很多。 除了鸟多你还能体会出什么?(鸟欢乐的景象)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3.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4.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5.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6、 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重点探究,升华主题 1、再读全文思考:“天堂”是什么

20、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 (天堂人们想象中美好、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那株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文中共出现了六次“鸟的天堂”四次加引号的是饮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颗大榕树,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中不加引号的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生活得自由、幸福。) 2、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追求自然和谐美好,让小鸟无忧无虑的生活。)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出示思考题: 1、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本

21、文记叙了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描写了高大茂盛的大榕树和群鸟欢快活动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有多种答案,畅所欲言。如: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本文语言优美,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读读、背背并抄写下来。 2、写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这里的景象。 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次:(黄昏)树:大 茂盛 奇特美丽 留恋 第二次:(早晨)鸟:多 欢快 壮观美好 赞美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三 【设计理念】

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以达到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趋势。 本课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网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

23、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议,读中写,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

24、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并借助强大的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归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

25、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

26、,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我国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4、学生交流疑问。 5、同学们的问题问的真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看了这些资料,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请同学们打开“延安小学学习专题网站鸟的天堂”,浏览简介、参考资料及写作背景三个部分,解决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 上课开始就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的网络环境之中,解决自己自己质疑课题时产生的疑问,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文本奠定了基础。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学生交流感受,解决提出的问题。 2、同学们查阅资料的本领真不小,现在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大家,这一次请大家通过

27、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学生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不是很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课文会有所领悟。但是对于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不深。因此,给学生以导读提示,帮助他们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维其如此,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三、 研习疑问,精读感悟。 同学们读懂的真不少,我们已经知道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现在啊!我们就跟着他去看看傍晚时分的“鸟的天堂”。 1、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榕树的段落,看看给我们描写了一棵什么样的

28、榕树?又是怎样描写这棵榕树的? 学生自由交流感受。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听了你们的描述,我觉得你们确实读懂了这句话。这句话写的多好啊!把叶子写活了。我们一起来欣赏被日光照耀的绿叶(出示图片)。老师非常喜欢这句话,也想来读一读(师配乐范读)。 b老师读的怎样?(学生评价)谁也想来试一试,指名读。 c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吧!(配乐)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

29、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是一株什么样的榕树? b“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c说的真不错,你们都感受到了榕树的气势,感受到了榕树的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读(出示图片)看了图,谁能和着音乐读一读这句话? d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那就让我们象他那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配乐齐读) 看着这株榕树,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说的真好!赞美了这美丽的榕树,这美丽的地方,这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带着赞美的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2、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 此时看着这棵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是“鸟的天堂”,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 我们来看看又是怎样写鸟的?课文哪几个段落具体写了鸟?自

30、己读一读,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句子? 学生自由交流。 鸟儿真多啊,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啦,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这一点?(应接不暇)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视频录像) 师配合画面读课文段落。 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鸟的天堂多热闹啊!让我们跟着这欢快的音乐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3、刚才我们读书读的多带劲啊!就好象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飞翔,所以最后会发出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理解句子,为什么“鸟的天堂”会成为鸟的天堂?和谐! 多层次、多形

31、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四、 拓展延伸,学科整合。 1、同学们,“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用演示文稿给“鸟的天堂”这个风景区做一个广告。 2、展示交流。 3、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象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和谐的环境。 此环节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使课文内容得以拓展,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 【板书设计】 榕树 大 茂盛 3.鸟的天堂 和谐 鸟 多 欢乐 第 35 页 共 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绩效教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