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外遗嘱继承适用法的改进建议,国际私法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3952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涉外遗嘱继承适用法的改进建议,国际私法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涉外遗嘱继承适用法的改进建议,国际私法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涉外遗嘱继承适用法的改进建议,国际私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涉外遗嘱继承适用法的改进建议,国际私法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们国家涉外遗嘱继承适用法的改进建议,国际私法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我们国家涉外遗嘱继承适用法的改良建议【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 5 我们国家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改良建议 5.1 明确纳入意思自治原则。 将意思自治原则适用于该领域的国际公约即 1988 年(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国际公约,但是对该原则的适用规定了若干限制,即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所属国必须是其国籍国或者是当事人的惯常居所地国,另外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不能与原法律规定的适用法的内容相违犯。 除此之外,公约还有条件的允许继承协议的当事人用明示的方式指定适用某种法律。法国、瑞士等

2、国家已将有限意思自治原则引入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中,允许当事人在遗嘱中选择适用于继承关系的法律,但其限制条件是立遗嘱人指定的准据法,必须同该继承关系有一定的联络。因而,从引入意思自治原则的国际公约和有关国家的经历体验来看,为了使该原则在实践中能够恰当发挥效用,就要有限地适用意思自治原则。所以,对于我们国家的立法而言,笔者以为也应在明确纳入该原则的前提下,对该原则的适用进行限制规定,不能一蹴而就。 5.1.1 引入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条件。 1运用该原则选择的法律必须适用于立遗嘱人的全部财产。在运用意思自治原则时,当事人本身就已经具有自由选择法律的权利,假如还将财产分割适用不同法律,则继承人与债权人

3、的利益必将遭到损害。 这样规定,固然限制了立遗嘱人的法律选择,但相对来讲还是比拟广泛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知足立遗嘱人选择适当法律来处理自个财产的需要,而且只要限制法律适用的财产范围,才能使该原则具有唯一确实定性,否则会使引入该原则的效力大打折扣。 2必须用明示的方式来运用意思自治原则。首先,与默示的方式相比,运用明示的方式会加强法律适用确实定性;其次,假如使用默示的方式会导致愈加剧烈的法律冲突,由于关于成认与辨别默示方式的规定各国做法各不一样,且这种不确定性的法律冲突在实践当中愈加难以调和;最后,明示的方式不仅在理论方面而且也在实践当中有较为明显的具体表现出。 5.1.2 确定意思自治原则的

4、规则。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讨论,我们能够对引入意思自治原则确定如下的规则。首先,允许立遗嘱人立遗嘱时能够选择处理其财产的法律,但其选择的法律限于立遗嘱人选择法律时或死亡时的属人法或经常居所地法,且该法必需要适用于遗嘱人的全部财产;其次,立遗嘱人所选的法律不能违背立遗嘱人未选择法律前应适用的法律中关于特留份的规定;最后,立遗嘱人都必须以明示的方式进行选择或撤销。 5.2 增加遗产所在地法为遗嘱效力的准据法。 当前国际社会有关涉外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上,越发遭到普遍高度重视的就是物之所在地法。物之所在地在国际私法领域即连接点,由于遗产主要表现为物权的性质,其同其他物权一样具有公示之需,因而物之所在

5、地法与公示有着直接的联络。且自我们国家参加 WTO 之后,就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当今国际社会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与世界其他各国的沟通也越来越密切。因而,为尽可能地减少我们国家法律与其他各国法律之间的冲突,也为了使我们国家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问题上,完全有必要在现有的有关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冲突规范中,补充规定遗产所在地法的适用。 如此规定一则更有利于遗嘱的合法有效,进而更好地维护我们国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则更有利于促进我们国家与他国的国际民商事的沟通与友好往来。 5.3 对遗嘱本质要件分别明确规定。 5.3.1

6、单独规定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 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对遗嘱的效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正因如此,一般各国都把对于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的规定与遗嘱的本质有效性的法律适用的规定放在同样的地位,使两者基本保持一致。即假如相关的法律没有对遗嘱能力作出单独规定,则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规则就根据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规则来进行处理。这种做法固然看似很合理,但却值得我们商榷,由于我们必需要明确的是,两者应当适用的准据法是有一定差异不同的。遗嘱能力的准据法规定的是当事人能否具有订立遗嘱所应当具备的相应的能力,而遗嘱本质有效性的准据法规定的是遗嘱产生的结果。由此看来,遗嘱的能力是具有独立性质的,不能完全根据

7、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来规定,而是应当对遗嘱能力单独作出明确的准据法的适用规定。 在对遗嘱能力单独规定法律适用的这一方面,我们能够参考借鉴其他国家或国际上的一些做法。当前,国际上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尽量减少对法律选择的限制。 例如,瑞士在其 1987 年的联邦国际私法中规定,立遗嘱人的能力必需要符合其住所地法律、惯常居所地法律或者该立遗嘱人的国籍国法律的规定。 关于这一方面,我们国家的(示范法也具体表现出了这一趋势,该法规定,立遗嘱能力,适用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的经常寓居地法、本国法或者住所地法律。在这里基础上,我们国家法律还加强了立遗嘱行为地这一连接点的地位,即假如当事人无立遗嘱能力,而按照立遗嘱行为地

8、法律有立遗嘱能力,视为有立遗嘱能力。 从我们国家该法中的规定能够看出,我们国家比瑞士的法律限制愈加放宽,笔者建议能够参考(示范法在该方面的规定,在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中单独规定有关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 5.3.2 单独规定遗嘱内容和效力的法律适用。 首先,遗嘱的内容也是有关遗嘱的本质有效性问题,其重要性在于遗嘱可能由于华而不实的条款未被法律成认,而导致遗嘱最终无效,或者全部或部分不能执行。法律适用法应当对其做出单独的规定,这也符合国际社会上的发展趋势。 对于该方面的立法规定,通过上文比照其他各国的规定,结合我们国家的立法状况,笔者建议能够参考(示范法的规定,允许立遗嘱人进行自由选择,但其必须用明

9、示的方式选择,即能够选择的法律有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住所地法、惯常居所地法、本国法,假如立遗嘱人没有选择或选择不明的,适用最有利于遗嘱成立的法律。 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中增加关于这个方面的法律适用的规定。 其次,我们国家在遗嘱效力方面的规定中,放宽了连结点在时间方面的规定,即只要符合立遗嘱时或死亡时两个时间华而不实任何一个时间的当事人的属人法,该遗嘱就有效。固然这样规定能够尽量使遗嘱获得有效,但该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由于有关的行为、事件或人可能与几个不同的时间相关联,而且尤其是此处还牵涉到国籍、居所这些动态的连结点,实践中必定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发生如遗嘱人死亡时和

10、立遗嘱时的国籍发生了变动,则遗嘱的效力应当适用哪个的问题,这些都会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大的难题,反而不利于遗嘱的有效,与尽量使遗嘱有效性原则相悖。鉴于此,应当对其在时间上加以严格限定。 5.3.3 单独规定遗嘱解释的法律适用。 正如本文之前的分析,各国不同的法律观念会在该问题上产生冲突,同样的案件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解释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因而,我们国家有必要对遗嘱的解释做出单独的规定。在这个方面,我们国家能够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英美法系国家都有专门的法律适用规范。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规定遗嘱应根据遗嘱人指定的法律解释,而其指定的法律在一般情况下,应当为立遗嘱时立遗嘱人的住所地

11、法。我们国家能够作如下规定: 遗嘱的解释,适用立遗嘱人在遗嘱中明确指定的法律,遗嘱人若没有指定或者指定不明时,则适用遗嘱人的经常寓居地法或遗产所在地法。 5.4 单独规定遗嘱撤销的法律适用。 对于遗嘱撤销的法律适用,很多国家都对该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有关遗嘱的撤销的准据法可遵循遗嘱设立方式的准据法。如 1961 年海牙公约第 2 条规定: 第 1 条的规定适用于撤销以前所谓的遗嘱处分。 笔者建议在该方面,我们国家立法能够借鉴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的同一制的做法,即不对动产和不动产进行区分,统一适用一样的准据法来解决详细的法律冲突问题,而由于遗嘱的撤销也属于遗嘱形式方面的要件,又结合我们国家对遗嘱设

12、立方式方面的规定,因而能够直接规定: 遗嘱的撤销,适用该法第 32 条的规定。 5.5 最密切联络原则的引入。 为顺应国际私法在涉外继承领域中立法的发展趋势,笔者以为我们国家立法能够在涉外继承一般法律适用原则当中增加最密切联络原则的规定。但由于最密切联络原则的适用,必将牵涉到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易出现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的现象,所以在引入该原则的同时,能够对其加以限定为 最密切联络 国家应该考虑的因素,如:立遗嘱人或继承人的国籍国、住所地国、遗产所在地国、对当事人利益有效保卫国等。 除此之外,法官在实际案件的审理经过中,假如在选择特定国家的法律时运用到了最密切联络原则,就必须做到在充分考虑立遗嘱人意思表示的前提下,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