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探析,图书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同理论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探析,图书馆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协同理论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探析,图书馆学论文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对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改革以来,为了促进科技信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当代农业的发展,我们国家不断加强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建设,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当前,整个农业服务体系已经呈现出服务主体和服务形式多样化、信息资源丰富化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化的发展势态。然而,随着系统的扩大,服务体系日趋复杂,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也逐步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国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平衡发展。 本文针对我们国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现在状况,提出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理论上,本文研究为我们国家
2、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实践上,为我们国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我们国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现在状况 2.1 我们国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简介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实现需要牵涉到服务的提供方,即服务主体;服务的接收方,即服务客体;服务的传播媒介,即服务介质和服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即服务环境等众多要素.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正是由这些要素根据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络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服务体系,下面简称ASTISS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当前,我们国家存在多种A
3、STISS,主要包括基于 农技110 平台的服务体系、基于 12316 平台的服务体系和基于 12316 平台的服务体系,以及基于这些体系的创新体系。 基于 农技110 平台的服务体系是由浙江省衢州市推出,具备涉农部门与农户沟通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各层次和各区域之间的专家资源分享。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当前,我们国家已经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基于 12316 平台的服务体系是由农业部推出,具备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启用农业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整合了农业信息资源,解决了各地农业公益服务号码不统一的问题,为广大农民和企业提供统一、规范、方便和准
4、确的信息服务;基于 星火科技12396 平台的服务体系由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推出,源于 农技110 ,重视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以及信息技术的引进,充分发挥引导和市场驱动的作用,鼓励创新,旨在覆盖全国最大范围的农村地区,构成全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基于这些体系的创新体系类型较多,大多是由地方主体在这些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的详细需求,对体系中的某些要素进行优化和调动所得。 体系的发展基于其子系统和要素的发展,我们国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之所以得到建成和发展,原因在于体系的子系统及其要素得到了扩大和完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度得到了提升。子系统的扩大和完善表如今信息传播平台、信息资源、服务
5、形式、信息技术、环境和主客体的等子系统的初步构成和发展。如农业数据库的建立、农业公益号码的统一、各部门、层次和区域的介入以及全国农业信息基础化设施的建设等;要素的扩大和完善表如今上述各个子系统内部要素的增加。如多层次的服务方式和整合的农业信息资源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度提升表如今主体之间、客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的合作程度得到加强。如向其他机构提供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科技局和气象局发挥职能优势服务农业生产,以及信息服务 三农 沟通座谈会的开设等。 2.2 我们国家ASTIS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固然,我们国家ASTISS在子系统的扩大和行为主体的合作
6、度方面获得了发展,但是从体系的角度来讲,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性建设不完善。主要表如今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国家地理面积较大,部分地区信息化建设程度仍然很低,缺乏信息的传播和分享等渠道;部分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但是不完善,功能得不到具体表现出如某些地区配备了高性能的农用计算机,但是不能连接互联网,导致其很多功能无法得以使用。 2体系的协调性差。主要表如今服务体系与环境的吻合,以及系统元素之间的对应上。在服务体系与环境的吻合方面,在我们国家,各个地方的人文、地理和科技环境都不同,以上三种体系无法知足全国范围用户的需求;在系统元素的对应方面,主要表如今主体、客体、信息平台和服务方式四者之间
7、的矛盾。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已经建立了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缺乏专业的信息服务主体,农业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地传递。或已经配备先进的平台和专业的主体,但客体的知识有限,信息素养很低,不知道怎样获取信息,甚至没有这种意识。 3体系的标准化程度低,不便于规范会管理。主要表如今体系的统一和系统元素的整合上。当前,我们国家在农业相关领域还没有统一的体系模型,各个地区提供的服务形式比拟杂乱,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在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还处于实践探寻求索阶段,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信息服务的方式层次不齐,各个地区所提供的服务方式没有范围界定,不便于相互借鉴。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和客体范围不明确,进而主体与主体,客体与
8、客体之间的配合程度较低。 4缺乏创新性。主要表如今主体的政策、技术创新和客体的实践创新上。由于缺乏利益驱动和政策引导的创新环境,主客体的介入不够积极,整个服务经过比拟被动。当前,我们国家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创新方面还是以相关主体对客体实践经历体验的总结和共享为主。 就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较完善的国家而言,其较普遍的特点是强调的主导性、协作网络或机构的建立。通过主导,能够调控体系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引导主体和客体科学、合法和高效的开发、获取或利用信息;通过利益驱动,能够吸引服务主体和客体积极主动地去开发、获取或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协作网络,能够统一进行农业科研管理与协调.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农
9、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依靠的主导,但是没有强调或重视在体系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我们国家,农业信息服务体的发展政策上和经济上依托于机构,发展的动力取决于市场。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在于的介入度不够,市场的驱动性未得到激发。 在的主导作用下,以上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首先,通过的投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其次,通过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协调性、标准化和创新性能够得到改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历体验,将协同理论应用到我们国家ASTISS建设中,提出了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旨在突出的能动作用,以期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方法。 3协同ASTISS的构建
10、 3.1 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Synergetes是由德国的Hermann Haken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研究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变化规律。根据协同理论,任何体系的内部都存在一个关键要素,假如关键要素积极地作用于体系,体系会朝着协同的方向发展;假如关键要素消极地作用于体系,体系就会朝着混乱的方向发展,这个关键要素被称作序参量。相关管理者通过找出影响体系变化的关键要素,即序参量,来优化和调控体系中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能够引导体系产生协同作用,使得体系的功能产生 1+1 2 的效果,详细原理如此图1所示。 3.2 协同ASTISS模型分析 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主导的协同3.2
11、.1 协同 ASTIS 中的子系统和要素的划分根据协同理论,结合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现在状况,本文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划分为五个子系统和一个序参量。子系统即主体系统、客体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方式系统和环境系统。序参量是指农业行政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农业部、科技部和工信部等。序参量游离于系统内外,起着刺激、引导和保障体系运行的作用。 主体系统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农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级等;客体系统主要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域的服务对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存储和分享操作平台等;信息服务方式系统包括信息咨询、检索、发布和培训等服务方式;环境系
12、统包括经济环境、地理环境和科技环境等。 3.2.2 序参量的功能与任务 序参量的功能在于引导系统的有序化发展。 在零介入的情况下,系统的发展主要遭到市场驱动的影响。但是市场的驱动性是无意识的,系统最终会出现一种无序和紊乱的状态;只要在积极介入且介入度到达一定阈值时,体系才能得到序化。 的行政职能部门的任务有两点,其一是调控体系,其二是政策支撑。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力支持和法律支持等。通过鼓励和引导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介入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调整体系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来保证信息以最优的方式配送到受众。调控的措施包括刺激、监督、协调和保障;调控的对象包括子系统本身、子系统内的各大要素以及整个体系与外部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