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心理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3758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心理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心理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心理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心理学论文当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学业、就业压力、情感挫折以及家庭困难等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残和恶意伤害事件屡见不鲜1.这些当年困难走过独木桥而进入 象牙塔 的大学生们,为何如此地脆弱,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 象牙塔 的莘莘学子心理发生了变化甚至扭曲?我们感慨的同时,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切进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对策,营造心理健康的良好气氛,促使大学生健康地成长。 1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1 学业压力 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后,有不少大一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出现了失落、空虚、焦虑、失眠等综合症。心

2、理学家将此种现象称为 大一综合症 . 当年,大多数人都是身经百战,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才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们能在诸多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表示清楚他们是很优秀的。在经历了12年的寒窗苦读之后,有的以为上了大学,就能够彻底 解放 了,不用再像从前那样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还要温习、稳固。于是,有的学生生活失去了重心,上课不认真听讲,旷课、迷恋网络,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不知道自个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作为学生,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大家是由于学习而来到校园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不能顾此失彼。 然而,大学与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这就需要同学们自个去调整、适应。上高中时,你不懂

3、教师还会一遍又一遍地给你讲解,而且你与教师几乎天天都能打照面,有不会的也能及时答疑解惑。大学则不同,完全靠个人自学。教师讲授的内容非常多,你要认真听,不能走神,有时一个课时就把书中的一章内容讲完了。教师下课就走,也不可能有过多时间与你沟通。另外,教师课后还会留大量的作业,有的从书中能够找到答案:,但大部分还需要学生们从互联网或图书馆的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后,最终整理好变成自个的东西。要灵敏运用所学知识,不能生搬硬套。所以大学的学习压力比拟大,假如学生不学会自学,难以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还停留在中学时的应试教育中,就会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使得上课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考试自然一塌糊涂。

4、就这样恶性循环,结果一学期高挂了好几门课,学校对挂了几门课以上的学生会进行留级或是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的处理,让他们觉得颜面无存,心理上也难以承受。 除了要学习自个的专业课、公共课之外,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整天忙于各种各样资格证书的考试,比方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造价师、建筑师、会计师等各类考试。为了拿到这些证书,就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长此以往,大脑经常处于紧绷状态,无法放松,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导致事倍功半;再加上身体和心理倍受煎熬,使人精神接近崩溃。假如最终不能到达预期的目的,就会挫伤人的自自信心,更有甚者会产生厌学情绪。 1.2 情感挫折 失恋是

5、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时常发生的一种情感现象。有专家指出,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问题被视为 洪水猛兽 或 习以为常 ,要么避而不谈或竭力封堵,要么视而不见或见怪不怪,很少有教师、家长采取科学积极的态度去教育、引导或研究、讨论,因此大部分人要么是 一张白纸 ,要么是 糨糊一盆 .到了大学,他们对男女情感以及性纯洁、性安全等知识知之甚少,思想单纯,认识单一,懵懵懂懂的青春期里开场了男女交往行为,于是,恋爱活动发生了,失恋现象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 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恋爱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在他们看来,爱情是浪漫、美妙、幸福、独特而深奥玄妙的情感体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交往多

6、是波曲折折、磕磕碰碰的。本来就感情表现脆弱、心智尚不成熟、思想单纯的大学生,一旦碰到挫折,心理就容易出现失衡,难以自制。在对待失恋现象时,若有调节、控制不好者,或者引导、转化不力者,又不能积极主动找人谈心、倾诉,而是自暴自弃,悲观厌世,甚至丧失理智,失去控制,最终做出了害人害己的蠢事,懊悔莫及2. 1.3 就业压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3.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随着高校招募生源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群众教育转化。 进入高等学府的门槛低了,确实很

7、多人都圆了自个的大学梦,但却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普遍下降。加上往届毕业生未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面临着宏大的压力。如今就业竞争如此剧烈,能够讲是 僧多粥少 ,经常是几百、几千人在竞争一个就业岗位。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历体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而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有所提高,但有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只要理论没有实践,又缺乏工作经历体验。在应聘工作岗位时,又屡屡受挫,没有对自个做很好的定位,就会陷入迷茫、失落中。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

8、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尤为明显。 大学生毕业时,年龄一般在2125岁之间,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而女大学生一旦结婚,就面临着怀孕、妊娠。有的企业或用人单位从本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录用女性求职者,在性别上明确要求招聘男性,使女大学生心灰意冷,恨自个是女儿身,空有满腔热情却无用武之地。每年过完农历旧年,各大城市都会召开大型的招聘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总会把精心准备好的简历投向自个比拟中意或符合自个专业的企业、公司等,但是招聘的人数有限,大学生的简历迟迟得不到回复,仿fo石沉大海,或者是面试时由于各种原因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处处碰壁的境况,让他们越挫越勇的心也开场摇摆不定,怀疑自个技不如人或是综

9、合能力不强等,当初的雄心壮志不复存在,父母长辈的殷殷期盼,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一切的一切都令人窒息,就会陷入茫然,无所适从,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将来的路要怎么走,等等。例如,石家庄学院大三女生刘伟化名即将毕业,在一次次的招聘会上,由于自个所学专业限制,社会阅历较浅等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自个的工作。最终她不敢坦然面对现实,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并留下了10万字的日记,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1.4 家庭经济困难 据教育部2008年统计数字,全国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 %,并且数量在逐年递增。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各个学校的学费也有所提高

10、。那么对于偏僻山区的农村或城市低收入者的家庭来讲,考上大学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由于他们或是没有收入,或是靠低保来维持基本生活,真得难以再负担一个大学生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而这些学生一般都比拟要强,自尊心很强,即便家庭困难,也不愿意让别人可怜同情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太过劳累,他们刚上大一就出去做各种兼职工作。有的甚至不和同学交往,怕大家看不起自个,尤其对家庭比拟富有的同学很仇视,有一种仇富心理,总是活在自个的世界里,不喜欢和人沟通,不合群,以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别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觉得日子很漫长,担忧自个没有好的前程,愧对含辛茹苦的父母,等等。每每想到这些,他们就难以抑制自个的情绪,久而

11、久之,这种负面情绪在无法排解的情况下,最终令他们做出了报复别人或残害本身的傻事。 2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高校应贯彻 以人为本 理念,加强思想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生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就要求高校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感觉自个生活在一个暖和的大家庭。只要近距离接触大学生,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讲到这个问题时,我们自然想到了政治辅导员这个角色。政治辅导员是校方派到学生中间的专门为学生思想工作等管理方面服务的专任老师或工作人员

12、,华而不实包括法律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等老师和管理人员。这些专职人员是架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和学生接触的 亲情型 老师,他们通过学生中的团干、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成员,把学校的暖和送到每个学生身边,构成一个充满亲情、朋友情谊的思想工作网络。大部分学生都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身在异乡,很多时候会感到孤单,感到寂寞,有时遭到委屈时感到痛苦和无助,想找个知己倾诉倾诉,想与温和的教师沟通沟通。可是,下课了,教师们夹着讲义不见了;看看周围,净是 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灵 ,不好沟通;无奈,只要任其在个人心中捉弄、蹂躏、彷徨。此时,辅导员若能走进学生宿舍,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走一

13、走,转一转,多关心下他们的学习、生活,走近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既能体会到师生间的朋友情谊,又能体会到父母般的亲情,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会排挤辅导员,然后适时地旁敲侧击、开导劝解,定能事半功倍4. 2.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开设心理咨询机构 一些高校的德育课教授、心理学教授都以为如今的青年大学生思想负担、心理压力太重了。在这个社会转型、突飞猛进的变革时代,他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十分是那些背负着种种重托和压力的学生,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岗位的选择、交友恋爱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时,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目的在哪里?脚下的生活之路应该怎么走?我的人生价值要在哪里具体表现出?如此等等,失落、

14、恐慌、迷惑等便随之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职工的共同职责。高校的领导和管理层应该关心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以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应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防机制5.单凭学校开设的心理课程以及一些心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并了解现代青年心理特点的专职学生管理干伍。学校应聘请心理学教授对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学习,使之有的放矢,通过心理咨询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走出情绪低迷,控制思想下滑,获得感情提升,让他们放下悲戚,丢掉委屈。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作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其不满有

15、对象诉,委屈有对象泄,情绪有对象抚。尽快地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并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励志其成才,把所有不快都尽可能地释放出来,净化心灵,跨越窘境,学会为人处事之道,学会抑制自个的情绪,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2.3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理 高校应该培养思想素质高、人格健全独立、懂得生存的意义,并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珍惜、关爱生命为中心的一种教育。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让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 如上所述,当今年轻的大学生们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心理问题。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无论是社会上的影响还是校内生成的原因,都不应该成为青年大学生听任

16、自我,自暴自弃的理由。 90后 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过多的风雨,一切都太顺利了。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往往缺乏人文精神的关心,对生命、生活不懂得珍惜、感恩,做事没有担当,缺乏社会责任感。学校应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应近距离接触大学生内心,引导他们认识到生命是一种责任,不是个人的事。学生的心理问题若处理不当,容易走向极端。这对父母及亲人是最大的伤害,对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开展此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理解生命的意义,考虑人 何以为生 6. 2.4 学生等应密切关注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干涉 高校应合理利用学生会、同寝室同学等有效资源,通过他们尽快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同学,

17、将心理问题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学生会与教师、同学的关系是最密切的,他们几乎天天和同学们碰面、接触,对各班的思想动态比拟清楚。同寝室同学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对每个人的脾气、喜好以及个人情况比拟了解。如今网络比拟发达,有的同学心中有委屈或不满不愿意和任何人讲,就喜欢发表在QQ或微薄上,从那些充满消极、郁闷的文字当中,就会发现些许端倪。学生会等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应立即与辅导员联络,讲明情况。辅导员应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进行有效的干涉,最终使他们重拾自信心,乐观坚强地面对人生。 3 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前期,缺乏应对各种思想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18、相对较弱,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学生是难得珍贵的人才资源,作为大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要特别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对心理障碍者应该及时给予心理抚恤安慰和思想关心、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处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拯救他们遭到伤害的心灵,使他们尽早、尽快地摆脱窘境,适应大学校园气氛。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希望社会、家庭、校方领导层、管理层都来关注心理问题现象,要教育和引导他们,要对 心灵 进行自觉地修炼和升华,进而更好地实现安居乐业,塑造精神,提升人格,让生命突破痛苦,去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才是他们应有的态度。 以下为参考文献 1许勤。 浅析解决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9、 J. 中国职工教育, 20204: 69 - 70. 2刘韧。 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 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3: 90 - 93. 3王锐。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J. 佳木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326: 165 - 166. 4马丽。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20 12: 143 - 144. 5林乐香。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与调适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8: 123 - 124. 6李建。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新西部下半月, 201810: 150, 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