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西方哲学传播的脉络探究,西方哲学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西方哲学传播的脉络探究,西方哲学史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晚清西方哲学传播的脉络探究,西方哲学史论文晚清 是史学界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国内的学者通常把维新运动之后的清代历史称为晚清,而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将其确定为1800年至1911年这一阶段,在本文中,我们从近代史的划分意义上,特将1840至1911年归为 晚清 这个历史范畴。对于晚清西方哲学传入的问题,一些学者有过零星的讨论,而这些研究多从思想史或文化史角度来展开,真正以哲学专业视角进行深切进入讨论的并不多,因此,梳理和反思晚清西方哲学传播的脉络对于今天的哲学发展,乃至文化沟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来讲,任何外来思想文化能够大规模地传进来并最终能够被接受,都是一件
2、不容易的事情。之所以不易,是由于一方面此一社会必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传入势必会引起文化间的摩擦、甚至碰撞。当然,其摩擦与碰撞的剧烈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两种文化的品质、风格等方面的类似性和包涵性。一般来讲,品质与风格相近的文化相遇时,其摩擦与碰撞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反之亦然。由于中西文化品质与风格的差异性,当晚清西学大量东渐时,中西文化就开场了碰撞与磨合。 应该讲,西方哲学传入我们国家大体上始于晚清,而晚清时期又恰恰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入变化的时期。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西方国家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凭借军事气力开场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和征服。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
3、下,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古老而封闭的大清帝国的大门,并以一系列战争的方式加剧了晚清社会的解体。 武力征服造成了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严重地影响了近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于是,救亡图存成为了这个时期中国人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民族危机的社会存在必然在思想文化层面上有所反映。伴随着武力征服,西方文化纷至沓来,进而逐步掀起了中西文化激荡的涟漪。面对民族危机与文化激荡,国人开场考虑怎样有效抵制西方侵略以便救亡图存的问题。最初,有一定觉悟的士大夫阶层感性认识到一个道理:受西方列强欺凌的根本原因在于军事上的落后,没有西方的坚船利炮。从这样的认知出发,一方面会导致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的质疑,比方:冯桂芬在(校
4、邠庐抗议中就明确指出, 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1198;另一方面会推演出这样的 救亡真理 :要保种自强,就必须学习与仿效西方的军事技术,而要发展军事工业就必须引进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显然,这是符合逻辑理路的。 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一系列的思想斗争,那就是,击垮了国人 文化唯我独尊 的心态。对中国人这种 自尊 和 自大 心理的瓦解经过,清末曾有人进行了揭示: 其始以为天下之学尽在中国,而他国非其伦也;其继以为我得形上之学,彼得形下之学,而优劣非其比也;其后知己国既无文学更无科学 2.应该讲,国人的这种 文化唯我独尊 心态即使是在引进西方
5、自然科学的经过中,也不甘心放弃, 西学中源论 就是文化自大心态的延续与变种。 为了回应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晚清一些士大夫实现了 走出国门 的突破,清派遣或允许部分官员与士大夫出洋,在游历与考察的经过中,他们对西洋社会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并开场怀疑 西学中源论 的科学性。由于 西学中源论 不能从根本上解释西方文化强势和西方国力强盛,实际上,西学并非源自中国,它有其本身的源头,这一源头就是古希腊、古罗马。 尤其是甲午战争的失利极大地触动了中国人的心弦,震撼了晚清朝野,由于战败的残酷现实告诉国人,我们不但落后于 西洋 国家,而且无法与 东洋 岛国抗衡,民族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日益加剧,
6、要彻底改变晚清社会现在状况,就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仅仅停留在学习西方的技术层面还不能获得西方强大的成功秘诀,要真正自立自强就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形下之学,还要学习其形上之学,换句话讲,必须深切进入学习西方文化的精要,尤其是学习西方哲学思想。当国人到达了这样的认识层面,西方哲学也就开场传播进来。 二 纵观整个晚清西方哲学的传播情况,以甲午战争为分水岭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方哲学思潮的传入规模和传播内容都是相对有限的,而后一个时期才是本质性的传播,因而,有的学者指出: 甲午战争之前基本没有什么西方哲学被系统译介进中国 3.必须指出的是,甲午战争之前,西方哲学还是零星被介绍进来,而且是
7、以西方传教士的译介活动为主。 就日记已经开场论及希腊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而艾约瑟在(西学略述第五卷理学、第七卷格致学中,大体勾略了从古希腊到近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除了前面谈到的西方哲学家外,艾约瑟还介绍了希腊七贤、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笛卡尔、洛克、贝克莱、休谟以及康德的思想精要。 正是基于传播西方哲学的这种奉献,梁启超高度赞扬了(西学略述,称赞道: 言希腊昔贤性理词章之学,足以考西学所自出,而教之流派,亦颇祥焉 ,固然 译笔甚劣,几不可读 ,但是 此书则不可不读 5640-641.除此之外,一些报刊也断断续续地介绍了西方哲学思想,如:(万国公报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就
8、载登了艾约瑟介绍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思想的(亚里斯多得里传、韦廉臣介绍希腊哲学的(希里尼源流备考;慕维廉在(格致汇编上译介的(格致新法,它是对培根(新工具思想的介绍,该译本随后又在(万国公报上刊登。大体上看,这个阶段的西方哲学传播还是刚刚起步,思想介绍也是零零碎碎的,但开启了西方哲学传入的先河。 就第二个阶段来看,甲午海战之后,西方哲学思想的传播规模超过了前期,这个时期既在思想深度上大大推进了一步,又在介绍范围上进行了扩大,基本涵盖了从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假如讲,前一个时期是以简单介绍西方哲学思潮为主,那么甲午战争之后,直接翻译西方哲学着作则成为了一大亮点。这个时期对传播西方哲学思想
9、做出重大奉献的代表性人物有:严复、梁启超、李提摩太、刘师培等。详细来讲: 第一,严复在晚清传播西方哲学思想上有着突出奉献。一方面,结合拯救民族危机的主题他在介绍了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同时,着重介绍了西方哲学认识论中的归纳法,并称之为 内籀 ,进而以为 内籀之学 比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内含的 外籀之学 演绎法更重要;另一方面,严复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名着,一些译着牵涉到西方哲学思想,如:亚当 斯密的(原富、约翰 穆勒的(群己权界论以及(名学、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讲。 第二,与严复不同,梁启超早期更多地是取法于日本,在1902年之后,梁启超就介绍过笛卡尔、斯宾诺莎、培根以及康德的哲学,四年之后,
10、又通过日本学界接受了马赫主义的哲学思想,在传播西方哲学思想的经过中,梁启超既引进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又注重将其与中国传统进行糅合,比方:将王阳明的 致良知 学讲与康德的 先验论 进行对照,但梁启超晚年由于目击了西方文明 衰败 的趋势,对西方文化持批判态度。 第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传播西学经过中对西方哲学的传播主要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蔡尔康合着(性理学列传,介绍西方哲学史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与生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发轫于康德的德国古典哲学及哲学家的介绍,他指出, 传康氏之学者,厥有高足弟子三人,一曰费德,一曰鲜麟,一曰海格,皆卓然有声于时,泰西各国人士,无不读其书,亦无不服其讲理之精
11、6657;二是对思想的介绍,李提摩太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及其(资本论,并高度评价本人,称其为 百工领袖名者 . 第四,刘师培在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对培根的思想与笛卡尔的思想予以比拟,他以为笛卡尔与培根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路, 培根主实验,笛卡尔主穷理 7.相对于第一个阶段来讲,这个时期西方哲学传入无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大大得到了提升,因此对民国初期西方哲学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 晚清是一个中西文化碰撞非常剧烈的时期,在西学东渐的强大势力下,西方哲学思潮逐步被传入,但从晚清西方哲学译介的整体情况来看,有鲜明的时代与学术特点。 首先,西方哲学思想的传入早于 哲学 概念的传入。从我们对西方哲学传播的大
12、致历程中,不难发现西方哲学自明末清初就夹杂在西学流中东渐而来,而且伴随西学东渐的逐步加强,西方哲学也渐渐开场加大规模与系统地传入。就 哲学 概念来看,中国文化中固然内含了中国哲学体系和哲学传统, 但 哲学 这个名称及其所指的含义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而是日本哲学家西周在1874年用汉字翻译西语 philosophia 8,进而逐步奠定了 哲学 概念的基本内涵,从有关研究看, 哲学 概念进入中国是在1896年前后,由当时在日本的黄遵宪、梁启超等传入。当然,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思想产生先于概念是符合逻辑的,但相对照西方哲学思想的传入, 哲学 概念的传入明显滞后。 其次,西方哲学传播的主体多元化、传播
13、途径多样化。就传播的主体来看,晚清对西方哲学传播的主要群体有下面几类:第一类为出洋的晚清官员,以清派出的驻外公使为主,如:郭嵩焘、黄遵宪;第二类为西洋人士,他们大多数为传教士,但在传播西方哲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丁韪良、艾约瑟、韦廉臣、李提摩太等;第三类为出洋留学人员,这部分人员中,少数是维新运动之前出国留洋的,大多数是维新运动之后去日本避难或留学的,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传播的内容来看,晚清对西方哲学思想的传播经历了由浅入深的经过,前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哲学家介绍尤其对古希腊哲学家进行介绍层面,且介绍的比拟分散,后期则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超越: 一方面,对从古希腊到近代哲学都有或多或少的介绍;另一方面,传播内容除了对哲学史、哲学家的介绍外,还牵涉逻辑学、伦理学等知识;除此之外,后期还对西方哲学原着进行了译介。就传播的途径来看,晚清人们对西方哲学思想的传播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方式,晚清出洋人士和一些西方人士或以日记方式、或以译介方式进行直接的传播,而一些留日的人员则以日本为中介来介绍西方哲学思想,他们更多地从日本文化中得悉西方思想,然后以日本的理解为蓝本间接地将西方哲学思想传入,固然这种间接的方式难免出现 误解 与 误传 ,但对于晚清人们了解西方哲学思想还是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