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强化对策,会计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强化对策,会计毕业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强化对策,会计毕业论文摘 要: 财政部制定了(会计在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并要求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21年财政部公布了(会计准则要求清理核实和归类统计固定资产并进行补提折旧,自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中全面施行。从制度上能够看出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并阐述了相关对策,仅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语: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农业科研单位; 引言 固定资产作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运转的物质基础,其运转情况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但当下企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控方面还存在
2、一定的缺陷,只要认真分析研究,找到根本源头,才能够消除病根,提高工作水平,减少资金浪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固定资产管理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 科研专用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知识生产的重要保障和基本条件,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怎样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科研成本,提升科研资金运转效率,是农业科研单位高速有效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 科目作为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资产负债表如实反映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状况是财务工作的需要,同
3、时做到账表、账账、账卡、账实相符也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健康运行、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科研水平的需要。 (三)固定资产管理是强化管理制度的基础 当下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存在漏洞,对资产运转的合理性及单位的高速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应不断结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从根本源头上提升管理质量。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确认资本化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经过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应在账面价值上加上相应的支出情况,并扣除掉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然而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怎么确定不好衡量。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进口科研仪器设备比拟多,资产价
4、值比拟高。往往科研仪器设备维护或大修,需要更换主要配件,但是价格很高,一般的仪器设备采购成交价不会精到准确到配件,即便购买新配件的账面价值能够获得,但是旧配件的价值无法确认,实际操作中往往将购入的新配件费用借记 维修维护费 贷记 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等,影响了科研仪器设备资本化支出入账的准确性。 (二)重视固定资产购置,忽视固定资产后续使用管理 由于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成本都是有科研项目经费配套的,科研人员和领导将重点放在了购置上,忽略了后续的使用,导致相关设备维护及管理力度缺乏,部分科研人员以为采购部门购进资产后,他们享有使用权,维修保养等管理是采购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事情,小部分农业
5、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甚至以为用科研经费能够购置固定资产,并对其进行随意处置;个别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仅仅由于固定资产的某项性能达不到要求或固定资产较为陈旧,就要求对资产进行处置,重新购买性能好的资产等均导致固定资产丢失以及过早报废,造成科研资金的浪费或影响了使用效果。 (三)固定资产核算人员缺乏财务会计专业知识 固定资产入账的价值不够精到准确,设备购置入账价值不包含安装、运输等费用,不仅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也降低了国有资源的利用率。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核算人员往往根据本身意愿选择性入账,这就影响固定资产数量的准确性;甚至有的核算人员不知道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应包含直接发生的运杂费、包装费、安
6、装成本等。往往只按直接成本入账,这就造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影响了固定资产原值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准确性。 (四)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和程序不明确 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都有明确的折旧年限,如通用设备中的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的折旧年限不低于6年,往往实际工作中提足折旧后,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扔能知足工作需要继续使用,但是有的科研人员就向财务处提出报废申请,财务处会计工作人员就根据规定和申请向上级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申报报废申请,上级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根据规定进行审批。这就造成了尚可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报废处置,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些资产使用人不知道报废流程,以为毁坏不能用的
7、资产放仓库就能够了,导致真正毁坏不能用的固定资产仍然挂在财务账上,虚增了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 甚至有的科研人员将资产自行处置也不申报,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明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方法和入账标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多,价值高。应明确各类资产的核算方式方法及入账标准。如进口仪器设备等高价值的配件,能够跟厂家协商通过置换的方式抵扣原配件的价值,进而直接将差价记入固定资产成本。比方水肥一体化设备、滴管设备、物联网系统等成套农业科研用的大型固定资产应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合同明细对总价进行拆分,分别入账计提折旧。比方资产价值不到1500的移液器、硬度计等专用
8、设备记入 专用材料 直接列支,不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对存在质保金的固定资产,向销售方索取全额增值税发票,根据发票金额财务会计借记 固定资产-通用设备(专用设备) ,贷记 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XX供给商 科目;预算会计借记 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仪器设备购置 科目,贷记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科目;待质保期满,付质保金时财务会计借记 其他应付款 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预算会计借记 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仪器设备购置 贷记 零余额账务用款 银行存款 科目。 (二)强化各项固定资产的使用人责任 坚持 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 的固定资产管理原则,重新购入固定资产验收开场就明确固定资产的使
9、用人及其责任,并将其管理责任贯穿于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制度充分结合,通过制度约束管理人员,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不断强化资产管理工作宣传力度,进而提升管理人员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营造出良好健康的工作气氛。对于调离或者退休人员,应将自个使用管理的固定资产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接,并将移交表报给财务处,财务人员据此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固定资产变动工作。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严格根据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进行资产报废,没有经过批准的不得私自处置和擅自留用单位固定资产。 (三)运用当代化技术建立信息分享平台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结合当下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建
10、立管理信息分享平台,进而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在建立信息分享平台时,应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参照,实行固定资产记录、领用、变更、使用以及评估等工作的动态管理,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建立信息分享平台时,应建立内部固定资产的分享、共建机制,对固定资产实行集中管理制度,结合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以及存储量进行分析,并组织专家对仪器设备使用状态进行研究,合理分析固定资产购置工作,避免重复购置现象发生。在建立大型机械设备分享平台后,管理部门能够实现对科研专用的设备、仪器等进行统一配置以及宏观调控,进而到达资源分享,降低资源浪费情况,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作用。 (四)加强固定资产核算人员会计专业
11、知识的培训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要管理的固定资产种类也随之增加,为资产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因而,高层管理人员应聘请第三方培训机构对资产核算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多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的固定资产培训。不断提升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专业水平,明确固定资产的报废程序和标准。单项账面原值大于50万元的通用及专用设备、单项账面原值10万元以上存货、房屋建筑物等由市审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属于非税收入,在扣除处置资产发生的评估费等直接费用后,全额上缴市级财政国库。让固定资产核算人员认识到准确核算、按标准购置、按程序报废处置等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12、这是保障国有资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必须坚决落实好资产管理制度,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方法,对固定资产的配置、处置及使用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每年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固定资产清查,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做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存量、使用人及使用部门、使用情况、存放位置等详细的固定资产明细信息,并对相关账目进行核查,一旦发现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追查相关人员责任,视情况给予批评或者物质处理惩罚,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其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其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因而,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应予以重视,不断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从根本源头上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孙宇.新制度下基层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珠坛,2021(1):30 31. 2李莉.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考虑J.江苏农业科学,2020(11):448 449. 3张玉凤.浅谈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8):51 52. 4莫娟,陈武权.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渤海经济了望,2020(7):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