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消食方内服治疗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分析,中医儿科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2686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胃消食方内服治疗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分析,中医儿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健胃消食方内服治疗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分析,中医儿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胃消食方内服治疗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分析,中医儿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胃消食方内服治疗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分析,中医儿科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健胃消食方内服治疗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分析,中医儿科论文引言 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脾胃病症,以较长时期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拒食为特征。厌食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智力发展均有影响,家长及医界广泛重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自 2018 年 1 月对 32 例厌食症患儿采用健胃消食方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60 例病例均来自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邹城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病人,均符合纳入标准,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32 人,对照组 28 人。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主要异常感觉和状

2、态体征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式方法 2.1 观察方式方法对确诊同意接受治疗的两组患儿建立临床观察表,用药前具体记录患儿的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然后分别给药 14 天,记录患儿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改善情况,观察结束后,对各项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2.2 治疗方式方法治疗组:健胃消食方:太子参 9g、炒白术 9g、陈皮 9g、茯苓 15g、鸡内金 9g、甘松 6g、炒麦芽 9g、焦楂 9g、甘草 3g,随症加减。水煎,少量频服,每日一剂。对照组:山白消食合剂口服,23 岁,一次 34 mL,日三次;37 岁,一次 5mL,日三次;715 岁,一次

3、10 mL, 日三次。 2.3 观察指标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的变化:食欲、面色、精神、大便性状等,测三大常规、肝肾功及药物不良反响。 2.4 疗效断定标准中国卫生部公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100%. 2.5 统计方式方法采用 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治疗结果研究患儿治疗后根据评分及疗效断定标准对两组的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和体征改善进行评估,包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见表 1.【1】 3.2 治疗后两组平均增加体重治疗组

4、和对照组体重 s分别为 1.0312 0.52267和 0.1250 0.22048,治疗后两组平均增加体重 P 0.05,有显着性差异。 3.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积分比拟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积分分别为 14.25 5.174 和13.64 5.526,P 0.05,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积分分别为 6.00 3.698 和 19.64 4.075,P 0.05,有显着性差异。 3.4 两组综合疗效比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改善情况比拟,在改善食欲、面色、精神、体重、大便方面,P 0.05,有显着性差异,提示健胃消食方在改善患儿食欲、面色、精神、大便、体重方面

5、优于山白消食合剂;在改善腹胀、肌肉松软或形体消瘦异常感觉和状态上,P 0.05,提示两组治疗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积分经 t 检验,P 0.05,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积分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治疗后两组各项异常感觉和状态及体征积分经秩和检验,P 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提示治疗组各项异常感觉和状态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 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提示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4 结果讨论 当代研究以为厌食多与锌、铜、铁、钙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其机制与微量元素介入机体多种消化酶的合成有关1.国内文献除分析了厌食患儿的宏观异常感觉和状态外,

6、还对厌食患儿的胃肠功能状态、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以为胃动力学的改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厌食患儿胃肠蠕动缓慢2,消化酶分泌减少,小肠吸收功能下降,体内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血清锌水平降低,免疫功能低下3.因小儿脏腑较弱,形气件,穿刺的难度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来权衡利弊,选择适宜的置管途径。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Pettit J.Assessment of infa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art1.Detecting the most freguently occurring complications. Adr

7、Neonatal care,2002, 26:304-315. 2 Groii D, Davies B, MacDonalg J,Nelson S, Virani T, Evaluation of thepsychometric proper ties of the phiebitis and infiltration scales for theassess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peripheral vascular access devices.J InfusNurs, 2018, 336: 385-390. 3 张 丽华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进展 J. 临床护理杂志 , 2018,86: 61-63. 4 陶 连琴 , 朱婧 , 谢微微 , 等 . 新生儿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分析 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2018, 262: 102-105. 5 谭学蓉 , 周玲 , 周昀霞 , 等 . PICC 在早产儿中应用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 2018, 189: 188-189. 6 丁 东坤 . 三种 PICC 置管途径并发症的比拟分析 J. 护理学杂志 , 2018,266: 44-45. 7 钟华荪 .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 M. 北京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