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嬗变与实践,创新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嬗变与实践,创新教育论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嬗变与实践,创新教育论文摘 要: 美国密歇根大学被誉为 公立常春藤 ,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一起,被学界称之为美国 公立大学典范 。密歇根大学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创新教育传统,其优质的创新教育生态为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创新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在2020年启动了一项创新教育战略研究计划-Fast Forward Medical Innovation(FFMI),并以FFMI为中轴,以各医学创新项目为支点,将课程、团队、资本以及文化无缝衔接,构成一个完好的闭环生态链。本文考察、分析了FFMI的创新教育体系,以期对我们国
2、家医学院校创新教育有所助益。 本文关键词语: 密歇根大学; 创新教育; FFMI; Abstract: University of Michigan(UM)is known as Public Ivy. It is recognized as the model of public university within the academia, along with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
3、University of Michigan features a positive tradi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The high-quality innovative education ecology has offered fertile soil for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conducted in the UM medical school. In 2020, UM medical school launched an innovative education strategy research program
4、Fast Forward Medical Innovation(FFMI). Taking FFMI as the central axis and each medical innovation project as the fulcrum, the curriculum, team, capital and culture were seamlessly connected, forming into a complete closed-loop ecological chain.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system of
5、 FFMI, seeking the chance to introduce a model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for medical schools in China. Keywor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novation education; FFMI;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开创建立于1817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之一。该校自成立以来,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成就卓着,被誉为 公立常春藤 ,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加州大学伯克利
6、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以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一起,被学界称之为美国 公立大学典范 。密歇根大学一直有着良好的创新教育传统,其医学院于2020年启动了一项创新教育战略研究计划 快速医疗创新项目Fast Forward Medical Innovation,简称FFMI,据FFMI年度报告,截止2021年,全校参加该项目人数已达2500余人,共开创建立65个创新教育项目,为密歇根大学、医疗行业乃至全国的创新人才提供服务,接受过FFMI教育的创新团队已获得赞助共计1千
7、万美元(1)。 一、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嬗变 密歇根大学是美国重要的学术联合会的14个发起者之一,一直以创新教育推动高质量的办学水平着称。由于高质量的教育,该校的学术水平和校友质量都很高,共培养了1位美国总统、8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18位普利策奖得主、30多位大学校长,截止2021年,共有24位校友及教职工获得诺贝尔奖(2)。密歇根大学如此辉煌的教育成就和它一直以来良好的创新教育传统密不可分。 一创新之舟起航:1852-1863 密歇根大学建校初期由于一直沿袭着殖民地时期的古典课程形式,以及受宗教主义的影响,其教育质量正如当时布朗学院的校长弗兰西斯 韦兰德Francis Wayland
8、所批评的一样 课程设置单一、入学要求太低、教学内容简单以及管理制度僵化 (3)。1852年,亨利 菲利浦 塔潘(Henry Philip Tappan应邀成为密歇根大学的第一任校长,通过对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理念确实立及其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扭转了之前的不利局面,为这座百年高校的摩天大厦打下牢固的基石。塔潘以德国大学作为效仿的典范,强调科学研究,重视创新教育, 几乎所有行业都牵涉到智者的思想,浸透着一种创新精神,直接或间接地依靠那些教育界的人士提供观点。 (4)在塔潘看来,创新成为大学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假如没有创新,大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塔潘初次提出 教研合一 的办学思想,要请教师在教学
9、中要敢于挑战权威,不断提出自个的新思想,要呈现超越时代的新发现和新见解。塔潘创新教育的改革除了在理念和方式方法上有具体表现出外,还通过配套的硬件保障让创新之舟起航。19世纪,作为美国三大天文台之一的底特律天文台是密歇根大学于1853年花巨资建成的,并由此促进了该校天文学专业的崛起,成为19世纪美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中心;同期建设的化学实验室是当时美国一流的实验室,也是美国大学中的第一所实验室,这些创新研发的配套支持,为密歇根大学的创新教育之路保驾护航。 二改革纷至沓来:1864-1900 1865年,美国内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进入黄金发展的三十年。詹姆斯 伯里尔 安杰尔James Burrill
10、 Angell是密歇根大学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校长,他长达38年的任期横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黄金三十年。期间,安杰尔校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促进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迅速发展,推动密歇根大学完成了由传统学院向当代大学的完美转型。如开创建立四年制120学时的课程体系、制定 大学系统 (5)、废止密尔税中拨款的最高限额、打破性别隔离制度以及尝试男女同校等创新改革使得密歇根大学到达其教育的巅峰。华而不实, 大学系统 为密歇根大学首创,它为不同领域有学习兴趣的求知者提供学习的时机;而修改后的密尔税强调根据州人口与财产的评估变化及实际需求按一定比率对密歇根大学进行拨款,这一税收改革成为地方赞助州立大学的一种新举
11、措,并为其他州与地方大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管理范式。除了校内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地方的一系列财政支持也为密歇根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创新教育铺平了道路。如安杰尔校长上任之初,面对学校师资匮乏、教授工资水平低的问题,密歇根大学董事会向州议会求助,将密歇根州5%的税收,总共是1.6万美元拨给密歇根大学,极大地缓解了学校教授薪水较低的问题,1867年又再次申请拨款1.5万美元用于教授工资补贴,使得高技术人才能够放心留在学校从事科研创新工作(6)。 三世纪之交,创新教育的坚守:1901-1945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大爆发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重创,由于经济萧条导致美国高等教育一度陷入发展的窘境,
12、直至1933年美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高校发展的压力才得到缓解,但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将美国高等教育推入举步维艰的困难处境。即便在这样持续性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密歇根大学也从未停止创新教育的步伐。1921年,亚历山大 格兰特 鲁斯文Alexander Grand Ruthven)校长上任,由于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导致密歇根州向密歇根大学的财政拨款大幅度减低,学校财政陷入窘境,但研发创新需要强有力的研发投入,因而,他通过广泛争取社会各界资源来支持密歇根大学的科学研究项目,以致其在任期间密歇根大学所获的资源性的支持位于最富有的四所私立大学之后,公立大学之首。除此之外,鲁斯文校长还通过设立特定
13、的专向研究资金用以支持老师开展研究,以保证本校的创新研发保持在世界前列。由于战争期间的特殊需求,高校服务国家的特殊职能客观上推动了密歇根大学的创新教育,如1940年密歇根大学接受联邦15.8万美元的研发经费用于军事目的(7),两年后,联邦又向密歇根大学颁发了31份研究合同(8),到1945年底二战结束时,赞助的研究经费已超过100万美元以超过500%的名义增长或400%的实际增长,这些研究经费的导向固然是出于战争的需求,但客观上使得密歇根大学的技术创新保持在世界的前列。 四黄金时代,变革方兴未艾:1946-至今 战后,世界各国都将国家的战略重点转移到经济恢复和创新发展,美国更是如此,在国家创新
14、驱动战略的推动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也由此进入黄金发展时代。密歇根大学借着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东风将大量的经费投入研发中心和一系列实验室的建立,以促进本校的创新教育。在1951 1952年间,密歇根大学用于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总计达500万美元;1960 1961年间,密歇根大学接受赞助研究的总金额到达2300万美元,9年内增长了300%,此时,密歇根大学在全国的研发经费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9)。1965年,学校接受了一系列行业企业的捐赠用于研发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共同捐赠400万美元用于公路交通与安全研发实验室的建立;普强药厂向学校提供了100万
15、美元的资金用于临床医学中心的建立,该中心是全美第一个培训评价医疗中心当代药物技术人员的地方(10)。除此之外,一些医学实验室的建立也为医学技术的创新研发提供硬件保障,如牙科医院、克雷斯吉听觉研宄所、劳伦斯 布尔遗传学研究中心、精神病卫生研究所该所为世界上唯逐一个研究行为科学的研究机构以及医疗健康研究中心等。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1996年 媒体联合体 的正式启用,一举成为当时美国高校最大、最先进的多媒体学习与创新中心。 媒体联合体 的筹建与启动将 以研究型大学公共服务体系与教学科研浑然一体的体制创新,作为大学数字化变革的突破口,在这里孕育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各种
16、思想萌芽并加以实践(11)。 二、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践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FFMI 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历史底蕴为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创新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土壤。2020年,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启动了一项创新教育的战略研究计划 Fast Forward Medical Innovation(FFMI)。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以FFMI为中轴,以各医学创新项目为支点,将课程、团队、资本以及文化无缝衔接,构成一个完好的闭环生态链,将创新理念商业化,应用于患者身上,具体表现出社会价值。FFMI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为技术创新者接洽有实战经历体验的导师;二是为科研人员寻找行业合作伙伴;三是项目化定制创新课程。其依托
17、的相关资源主要包含课程、师资、拓展性资源、项目、学生社团等,本文将其整合为课程、团队、资本以及文化等四个维度进行梳理。 一项目化定制创新教育课程 FFMI个性化定制创新教育课程,以教育项目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为不同的项目主题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当前,FFMI共有12个项目主题,每个项目课程的设计都是根据该项目的教育目的进行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设计。如 卓越之路 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给予医学生们需要的资源、创意,培养学生知晓商业发展的完好画布以及怎样将创意通过商业化的方式进行实现,要求医学生们整合创新的策略和工具来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访问性、质量以及公平性,在人才培养的经过中,启发学生怎样发现、检查、处
18、理病人以及创造性地解决病人需求的能力,并由此实现从医生到创造者角色的转变。根据该项目主题的教育目的, 卓越之路 项目开设了自我评估的网络模块、临床决策树、生态系统测绘、赔偿策略、客户开发、知识产权等课程; 生物技术职业教育 项目是为寻求职业生涯的学生定制的包括Fast Pace在内的商业化课程,作为获得国际培训和就业准备的先决条件,Fas Pace教育项目从2020年创设以来,已经毕业了250人,帮助125个创新项目融资800万美金(12)。 Full Pace教育项目是一个面向住院医师、研究员、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职业身份人员构成的团队项目,自2021年以来已经有2组学员毕业,
19、约35人。从2021年秋季开场,Full Pace课程通过U-M Rackham研究生院(U-M Rackham Graduate School)审批,设置为一个3学分的必修课程;First Pace系列教育项目,由医疗需求、医疗创新的设计以及价值评估三部分内容构成,致力于给医学生提供一个新的穿插学科的课程项目;Fitted Pace项目为申请者提供了定制的学习时机,该教育项目由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赞助部门提供,帮助申请学生实现与创新相关的详细创业目的,作为一个定制的教育项目,Fitted Pace为90位老师提供了9个月的体验课程,也为单个产品(疗法、设备、诊断和健康信息技术)提供简短的创意课
20、程,以加强学习兴趣和迸发新想法(13)。 二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创新理念 一个没有资金支持的创新理念是无法正常运转的,从为创新理念提供试点拨款机制到能够支持整个创新项目资本运作的融资,FFMI广开渠道,创设各类种子基金、校友捐赠、奖学金、孵化基金等,为创新项目寻找资金来源。当前FFMI共设有五大基金,不同基金赞助的项目内容也不同。Fast Forward GI创新基金由密歇根大学的校友于2021年设立,赞助期三年,共捐赠50万美金,密歇根大学医学院1:1配套赞助,其导向是鼓励发明治疗胃肠道类疾病的新技术并使其落地转化;Monroe-Brown种子基金是FFMI和工程学院共同设立的校内基金,该基金用
21、于生物医学工程类的创新项目,基金总额3000万美金,主要用来扶持密歇根大学专利许可的医学初创企业,加速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基金设有业务处理委员会Deal Flow Council Members(DFC)和投资参谋委员会Investment Advisory Board Members(IAB,业务处理委员会成员4-7人当前是7人,负责基金申请和企业的资格审查,其成员大多是研究创新以及转化项目方面的专家,分别来自于技术转移办公室、I-Corps、Med and CoE联盟、U-M MTRAC生命科学创新俱乐部以及Coulter项目;投资参谋委员会成员7-10人当前9人负责所有投资决
22、策,该成员来自于行业专家、投资人、企业家以及健康和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家,该委员会独立于业务处理委员会,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完全不穿插,当前接受该基金赞助的创新项目已有8个。 治疗成效基金是由Michgen Center for Therapeutic Innovation(MCTI)和FFMI共同设立的基金,该基金于2021年创立,为期5年,赞助金额250万美元,用于治疗方式方法的创新及成果转化,主要包括小分子铅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新药研发、检验、生物细胞以及生物构造,华而不实新药研发的赞助金额高达15万美金,赞助周期18个月,截止当前,已有17个项目接受该基金的赞助;Elizabeth and
23、Jim Sweetnam睡眠研究基金是私人捐赠的基金,基金名称即是捐赠人的姓名,该基金用于赞助睡眠方面的创新科技成果及其商业化运作,由FFMI和U-M Sleep Disorders Center共同管理,截至当前,已有1支团队获得该基金赞助;Massey创伤性脑损伤基金,该基金出资60万美金赞助创伤性脑损伤黄金救助时间内受伤后24小时内的诊断、设备、治疗方式方法等,这段时间的救治对于病人的救治以及术后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基金受助项目的审核和挑选由其合作单位Department o Defense(DOD)负责。截止2022年,FFMI接受各类基金捐助已达3855万美元,行业奖励从2020
24、年的5100万美元增至2021年的9810万美元。 三多元化的团队构筑创新智力 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独具特色的一点就是多元化的团队构建,这个 团队的多元化 不仅仅是老师的多元化,也包括学生的多元化。从老师层面来讲,FFMI提供的各种创新教育项目,不管是在线教育还是线下课程,都会配备与该项目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专家,为项目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除了专业老师外,其余领域皆配备具有实战经历体验的专家,这些专家大多来自成功企业家、行业领导者、风险投资经理、当地企业的高管、行业监管专家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等。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团队的开创建立也强调多元化,学生团队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
25、的学历层次多元化,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以及博士后,只要大家目的一样就能够组建团队;二是专业的多元化,FFMI鼓励穿插学科的团队开创建立,需要专业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视角考虑涉众的需求,进而提出 帕累托最优 的解决方案。本文以FFMI的Early Tech Development课程为例展示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创新教育项目的团队成员构成。(14)见图一。 四全校性的介入营造创新文化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致力于营造全校性的创新文化,实现文化改变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构筑资源和教育的基础,让医生、实习医生、学生、企业、学者都介入进来。FFMI的创新教育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种全校性的创新文化,打造一
26、个集群的创新社区。在这个社区里,一群聪明又富有激情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FFMI给予其教育和资源,帮助其成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FFMI自成立以来发表的发明报告643份,专利许可协议300份,初创企业21家,华而不实有些成功的创新项目在本地区和全球都带来宏大的社会反响。如2021年创立的 Vayu,Inc. 项目,是一个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商业领域的医学创新项目,该公司将救命的疫苗和药物送到偏僻地区和欠发达国家地区用于治疗患者,这个项目已经影响了马达加斯加地区数千病人,并且有计划向亚洲和非洲的其他国家扩展业务; MedGuider LLC 是一家平台数字健康公司,该公司提供了一款APP适用于任何
27、医院系统或门诊手术中心,这款APP能够引导病人通过使用一系列应用程序到达有效改善病人体验感和30天重新接纳率; Aim-Tech Health 发明了一个可重复使用的Neovent呼吸机,仅需25美元,这是一个简单的婴儿呼吸机,在印度的农村地区和一些不发达国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明显提高了呼吸困难的新生儿的存活率; Pyriscence,LLC 项目开发了Foley导管装置,这个设备通过使用电线产生紫外线,进而产生活性氧杀死细菌,而且在导管周围几秒内就能预防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其主要的功能就在于预防相关的并发症(15)。 三、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的卓越之道 一创新成为密歇根大学贯彻始终的教育理念 美
28、国研究型大学的出现把美国高等教育从 学院时代 带入 大学时代 ,成为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最伟大的创举之一。(16)这一创举最大的特点是把创新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大学发展的灵魂。密歇根大学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科学中心和基础研究场所之一,科研创新成为其不可抗拒的气力(17),创新教育成为其建校伊始至今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以为 大学是研究和教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 (18)。密歇根大学作为一个探究的场所,一个包容和凝集创新研究的永久性域场,将致力于成为 人类各种知识、所有能够列举出来的有助于学术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博物馆与仪器的聚集
29、地 (19)。 二研发投入是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重要的促进要素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下面简称R D)指的是 以系统形式为基础所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包括人文、文化、社会等领域在内的知识存量,并且利用上述知识存量发明开发出新的应用产品 (20),当前,R D更多地被赋予经济学的意义。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开阔了人们视野,加强了高等教育的活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加强了大学的科学研究。(21)密歇根大学强有力的研发投入无可争辩的创始了其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成为其创新教育重要的推动力,在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
30、用。 三创新性在密歇根大学教学设计中的导向作用 密歇根大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其天赋,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原创性知识的开创建立和批判性思维的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的创新性能使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灵感和深入的理解,依靠自个的气力对知识原创性的探求,并积极尝试将知识运用到当下学习情境以外,造成学习能力的普遍迁移而不仅仅仅是知识的堆积(22)。除了要求创新元素在课程中有所具体表现出外,教学设计的创新性还具体表现出在多元化的老师团队能够独立从多学科视角讲授课程,同样,老师之间也能够在同一学科领域内开展有效的合作,进行协同教学,两者结合,即来历自多学科的老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讲
31、授跨学科课程,就能使大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习灵感,明确研究方向(32) 四创新文化成为密歇根大学精神的核心 哈fo大学前校长洛韦尔Abbott Lowell曾讲过: 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得起漫长的、吞没一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24)大学的恒久性就在于大学一直在以创造文化、精神引领知足着人们的永远恒久需要。密歇根大学作为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创新文化成为其最具有鼓励作用的组织文化,是其大学精神的核心。密歇根大学一直以来以探寻求索、追求、传播真理和知识为目的,而探寻求索和追求真理的本质就是创新,因而,创新文化成为其赖以生存和
32、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在这里文化中浸润并受其深入影响的全体成员将知识创新成为自个的责任和责任,至臻卓越,至纯科学。 四、密歇根大学的创新教育对我们国家的启示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采取的是以知识授受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固然能够快速让学生接受知识、构成概念、把握规律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构成和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不有利。本文从密歇根大学FFMI案例研究中提炼其特色做法结合本土实际能够从课程、团队、资本以及文化等方面予以借鉴。 一优化医学院校创新课程设置 借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我们国家医学院校的创新课程设置,即以项目化定制创新教育课程,创造性的以创新项目为单位进行系统化的课程
33、设计,为不同的创新项目内容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 结合我们国家实际情况,医学创新教育课程能够从下面三个层面进行改革:第一,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新相关课程,课程内容可牵涉经济学、管理学、商学、紧跟时代前沿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等通识类创新相关教育内容,强调普适性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第二,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25),在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基础上辅之以创新元素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设置可借鉴密歇根医学院的课程设计,以专业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为主题,系统设计该创新项目商业化的各个维度的课程内容,如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卫、创业团队组建、商业形式打造、融资方式和技巧等,实现创新课
34、程的整体性和系统化,以解决医学院校课程设计碎片化的问题;第三,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经过中可能会碰到专利申请与转化、医疗准入等一些市场监管问题,可在课程设计中专门布置相应课时,聘请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解答,拓展学生的知识构造,提高学生的市场敏锐性。除此之外,在授课方式上,要以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案例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创业实战经历体验严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跨学科构建创新团队 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讲过: 医生不仅要准备好独立工作,还应该与患者、助手和外界合作。 (26)团队合作已成为所有专科必不可少的
35、内容。根据FFMI团队组建的经历体验来看,跨学科的团队构成包括两个层面,即学生团队的多元化和老师团队的多元化。 就学生团队的多元化来讲,团队成员不仅包容医学专业的学生,还应当从不同专业、不同高校、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领域中寻找合作伙伴,组建团队。就老师团队来讲,老师团队的构成也应该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元化师资,既包括专业型的学术老师也包括实践型指导老师,既有教授学者也有行业、产业的相关专家。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能够多维度的从各自学科视角出发设计课程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而不同专业、学科以及行业背景的老师基于同一个教学项目开展有效合作,进行知识整合、技能整合、信息整合乃至资源整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开
36、发、讲授课程,深度融合、协同教学,进而多角度、全方位及时提供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创新技能、实战经历体验以及行业政策,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平台,培养综合型的创新人才。 三多渠道拓展创新资本 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融资体系是创新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科技成果顺利商业化的重要因素。因而要想提高医学生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成功率,需要多渠道搭建融资平台,拓展资本筹集的途径。 首先,在层面。有关机构应当不定期与医学院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判、分析医学院校创新相关工作,消除部门壁垒,加强横向部门之间的联动,构筑医学生的创新相关政策网,并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医学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集中性帮扶和
37、支持。其次,在医学院校层面。一是要充分利用本身的组织气力,加大创新教育的宣传力度,拓宽融资招资渠道,全方位吸引社会捐赠、投融资机构等在校内设立创新相关基金用以支持创新成果转化项目;二是应加强与产业的互动,鼓励产业资金的进入,通过与产业界开展密切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争取产业界的资金支持,同时将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的进入转化为常规机制;三是要积极发动本校校友反哺母校,充分发挥校友对母校的情怀,鼓励校友创设基金,争取更多的校友支持与捐赠。 四构筑全校性的创新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的综合体,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有着宏大的推动力和生命力,对于身处华而不实的学生有着潜移默
38、化的作用。 医学院校能够从物质文化锻造、制度文化保障和组织文化施行三大任务着手塑造创新文化:一是在物质文化方面,施行 创新实践基地 、 创新出色校友墙 系列主题雕塑等校园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和用 创新教学楼 创新科研楼 等具体表现出创新元素的词语命名楼栋,将创新教育的元素化为 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的物质文化覆盖校园每一个地方。二是在制度文化方面,完善创新奖励制度,出台(大学生创新奖励办法、(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规定等奖励制度,同时与老师的职称评审、绩效工资考核、学生的学分、推免研究生加分挂钩,激发全校师生介入创新的热情。施行 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将在校学生参加创新系列活动作为考核内容,给
39、予考核成绩,作为在校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等的重要根据。设立创新表彰制度,每年认定一次创新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奖个人和集体进行颁奖。三是在组织文化方面,通过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唤醒医学院校创新的文化气氛,如开展医学生创业沙龙,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头脑风暴,沟通创新心得,擦出创新火花;鼓励医学创业工坊,让医学生结合本身专业设计和实践健康产品。还能够通过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类竞赛的组织和介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是将来中国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承当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
40、而,只要加快医学院校的创新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步伐,才能将医学生的创新梦和中国梦严密联络在一起。就像所指出的那样: 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愈加夺目的青春光彩 。 注释 1EB/OLinnovation.medicine.umich.edu/wpcontent/uploads/2021/01/FFMI2021Impact Report. 2Facts and Figures.EB/OLumich.edu/factsfigures/2021/07/23. 3美亚瑟 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
41、018年版,第87页。 4Hery P.Tappan.A DiscourseM.Detroit:Advertiser power presses,1852. 5Wilfred B.Shaw.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 Encyclopedic Survey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2. 6Herman J Schauinger.Michigan and the Cleveland Era:Sketches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taff Members and Alum
42、ni Who Served the Cleveland Administrations 1885-89,1893-97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Degraff,Staney.Institutionalizing entrepreneurship:Ahistory of sponsored rea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J.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 journal,2006,p.138. 8(10)Howard H.Peckham.The Making of The Uni
43、versity of Michigan 1817-1992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9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State Fiscal Reports.EB/OLnces.ed.gov/ccd/pub_rev_exp.asp/2021/07/30. 10(11)Office of the Presid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Diversity and Excell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EB/OLpresi
44、dent.umich.edu/initiatives-and-focus-areas/diversity-equity-inclusion/2021/07/27. 11(12)Servoss J,Connie Chang.fast PACE Train-the-Trainer:A scalable new educational program to accelerate training in biomedical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and commercializa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45、Scuence,2021,p.272. 12(13)FFMI curriculum.EB/OLinnovation.medicine.umich.edu/2021/07/23.htm. 13(14)Servoss J,Connie Chang.The Early Tech Development Course:Experiential Commercialization Education for the Medical AcademicianJ.Academic Medicine,2021,p.509. 14(15)Mark S.Cohen,Ann Arbor.Enhancing surgi
46、cal innovation through a specialized medical school pathway of excellenc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Lessons learned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futureJ.Surgery,2021,p.991. 15(16)吴洪富着:(美国研究型大学建构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行动逻辑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13页。 16(17)阎光才:(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与科学研究建关系失衡的迷局,(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17(18)(22)单中惠主编
47、:(西方教育思想史,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750、163页。 18(19)谷贤林着:(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利的平衡与制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19(20)OECD,Factbook 2008:Economic,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tics.EB/OLhttp/titania.sourccoecd.org/vl=66407808/cl=11/nw=1/rpsv/factbook/070101.htm./2021/08/01. 20(21)於荣着:(美国研究型大学 黄金时代 的构成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137页。 21(23)刘海燕:(跨学科协同教学-密歇根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新动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22(24)眭依凡着:(理性扞卫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7680页。 23(25)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育研究2020年第12期。 24(26)The Aphorisms of Hippoctates,Aphorism 1,Translate by Francis Adams.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liamsM,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