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医学检验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医学检验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医学检验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讨论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验论文范文:讨论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内容摘要:目的 讨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式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集的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100例患者标本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的100例患者标本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标本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比照检查结果。结果 单一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分别为32例、5例
2、,其假阳性率为32.00%和5%;华而不实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5例,包括白细胞形态异常40.00%、红细胞形态异常40.00%以及血小板数量异常20.00%;经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后,形态异常例数为18例,假阴性率为18.00%.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其可对血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予以直观的辨别与区分,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本文关键词语:血常规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异常细胞; 检验科常规检验之一为血常规,其主要是血液中血细胞水平与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可客观的反映机体的组织与器官能否发
3、生病变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利于临床疾病诊疗1.现前阶段各种全自动仪器在临床检验中扩展、普及,而相较于传统检验方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优势在于实验易于操作,且所用时间较短、结果准确等2.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碰到血细胞形态学异常情况无法鉴别,仍需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来进行人工镜检可直观鉴别区分各类血细胞异常情况3.鉴于此,本研究将讨论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集的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100例患者标本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的100例患者标本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57例、女
4、43例;年龄1115.35 1.24岁;临床表现:发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65例,呼吸困难、心悸26例、其他异常感觉和状态9例。观察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125.01 2.99岁;临床表现:发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60例、呼吸困难、心悸30例、其他异常感觉和状态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拟,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1血标本保存良好,无凝血、溶血情况;2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好者。2排除标准:1贫血、过敏体质;2凝血功能异常者;3先天性心脏病者;4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出现严重器质性损害者;5表示出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式方法 两组患
5、者血液标本均经迈瑞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等项目。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1制备血涂片:在载玻片的一端滴入一滴血样标本置,左手持载玻片,右手持推片,采用均匀速度将其推至厚薄适宜以及头、体、尾分明的血涂片,其角度为30 45 。2染色:一般使用瑞式染色,在染色架上放置制备完全的血涂片,滴加瑞式吉姆萨A液覆盖整个血涂片,静置1min;再将瑞式吉姆萨B液滴加覆盖于A液上面,采用洗耳球使其完全混合,染色时间控制在310min,以流水冲去染液,通过自然枯燥或采用滤纸吸干后直接进行镜检。3显微镜形态学检查:低倍镜观察染色质量、有无寄生虫和幼稚细胞、细胞分布情况
6、以及大致了解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油镜观察白细胞、红细胞的形态以及血小板数量能否出现异常,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分类100个细胞,并统计百分率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异常细胞。 1.4 临床观察指标 检验后,分析两组结果,假阳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显示为异常,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结果显示正常。假阴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显示正常,经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显示异常。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采用 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
7、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比拟 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32例,假阳性率为32.00%;对照组中有5例异常血液细胞形态,假阴性率为5.00%,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形态异常例数增加到18例,此时假阴性率为18.00%.见表1. 表1 两组标本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结果n% 2.2 对照组结果分析 经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发现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5例,包含白细胞形态异常2例、红细胞形态异常2例、血小板数量异常1例。见表2. 表2 对照组标本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n 3 讨论 近年来,自动化仪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逐步扩大,华而不实临床检验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就已经广泛应用于检验科
8、室,代替了大部分手工工作操作简便,大大减少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4.检验科是临床附属科室之一,其可为临床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提供关键性的根据,为确保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临床误诊情况的发生,所以对检验工作质量密切关注,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极高5. 当前我院使用的迈瑞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为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进行双通道细胞分类、计数,可完全区分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同时对于异常的淋巴与宏大未成熟细胞可以完全挑选出来,并在DIFF散点图上清楚明晰显示;华而不实在BASO检测通道的强溶型试剂作用下,可实现溶血、嗜碱性粒细胞的特异性染色,有效排除
9、难溶性红细胞、宏大血小板及其他非细胞颗粒等因素对计数的影响,进而精准检测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有效提高实验室对于异常细胞挑选的可靠性6.临床有些疾病会产生特异性细胞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加症,过敏,支原体肺炎,病毒感染均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若正确辨别异型淋巴细胞即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确诊根据,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是无法正确鉴别这些特异性细胞7.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贫血中,其血液中的中细胞其数量与形态均会发生异常变化,对于这些仪器也无法正确辨别8.综上,完全依靠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而省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导致部分患者漏诊、误诊现象,进而延误了患者后续治疗。因而,正确辨别各种异常细胞及形态变化,准确
10、诊断疾病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结果中假阳性率32.00%;对照组假阴性率5.00%,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后形态异常例数增加到18例,此时假阴性率为18.00%,经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发现对照组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结果有5例,表示清楚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可直观辨别区分血细胞形态变化情况,提高检测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究其原由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血涂片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对血细胞密度、形态、分布等进行系统性观察,尤其对于造血系统疾病,血细胞发生数量、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是最常出现的情况,其可为临床提高更准确的血细胞参数。除此之
11、外,微丝蚴、黑热病原虫、疟原虫等血液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均需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才能辨别鉴定,因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查中只能作为筛查手段,若有异常需进行传统的人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有效弥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缺乏9,10. 综上所述,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中,可直观辨别区分血细胞形态变化情况,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以下为参考文献 1杨晓霞,吕永卫,卫丽琴,等。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定的临床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21,247:1057-1061. 2何文军,钟伟国,李曼。Sysmex XN-L-5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2、性能验证及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22,406:48-51. 3王霄霞。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报告及危急值设定的建议J.临床检验杂志,2021,3612:881-885. 4张驰,张辉,岳道远,等。Abbott CELL-DYN Sapphire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21,3911:49-53. 5雷艳。应用细节管理促进检验标本采集工作的质量改良J.当兵的人医院管理杂志,2021,259:819-821. 6朱翔,韩凌飞,谢萍,等。多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J.检验医学,2021,303:240-242. 7张振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J.当代诊断与治疗,2021,2822:4252-4253. 8肖波,毛金娥,陈万新。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加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13:114-116,120. 9 张琦。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317:122-123. 10邢莹,闫晓华,普程伟,等。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在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复检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21,968:63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