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武术散打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武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武术散打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武术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析武术散打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武术论文内容摘要:介绍了武术散打教学中常见的损伤部位,如头面部损伤、膝关节损伤、手腕与裸关节损伤、小腿损伤。分析了武术散打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如学生身体素质差、未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缺乏安全防护意识。提出了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即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加强安全防备意识,规范训练动作,以期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率,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促进武术散打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本文关键词语:高校; 武术散打教学;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injuries in Wushu Sanda
2、teaching,such as head and face injuries,knee joint injuries,wrist and bare joint injuries,leg injuries. It analyses the causes of sports injury in Wushu Sanda teaching,such as poor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lack of pre-class preparation,and lack of awareness of safety protection. The preventive m
3、easures of common sports injurie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strengthening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enhancing safety awareness and standardizing training action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sports injuries,and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Wushu Sanda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
4、Colleges; Wushu Sanda teaching; Sports injury; Preventive measures; 武术散打是一项集拳法、腿法以及摔跤于一体的新兴搏击术运动,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较之其他普通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散打具有对抗性、防护性、竞技性等特点,训练难度较大,假如缺乏科学规范的防护措施,学生在训练经过中非常容易受伤,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也会使正常的训练活动无法有序开展。 1 武术散打教学中常见的损伤部位 1.1 头面部损伤 在进行武术散打实践教学中,运发动经常出现头部、面部受损伤情况。据统计,武术散打实践训练中,头面部损伤率占运发动整体损伤率的六
5、成以上,且损伤程度相对严重。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是由于在武术散打训练或竞赛经过中,摔、打是最普遍的竞技方式,且在竞赛经过中,运发动的头面部将有相当大的部位暴露在对方视线中,再加之人体的头面部是属于抗打击性差的部位,因而在竞赛经过中非常容易遭到攻击,而一旦遭到攻击,损伤程度不会过小2.较之其他普通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散打有特别强烈的竞技性,在双方竞赛经过中,主要目的是击倒对方,获得胜利,因而比赛双方通常会采用攻击对方暴露最明显、抵抗力最薄弱的头面部,让对手的攻击能力或防卫能力在短时间内下降,进而使自个占据上风,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 1.2 膝关节损伤 在人体各关节构造中,膝关节承当着整个身体的
6、重量,是相对坚硬的环节。尽管如此,猛烈的打击仍然会导致膝关节受损。分析以往教学经历体验发现,训练强度过大或运发动忽视循序渐进原则,一下用力过猛会导致膝关节受损伤。除此之外,不规范的训练、不到位的安全防护也会加大膝关节受损几率,导致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且较之其他普通运动项目,武术散打运动需要利用气力、机体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在比赛中压倒对方,获得胜利3.因而,在比赛经过中运发动经常会选择通过迅猛的摔打到达这一目的,但这一竞技策略难度大、危险性高,若处理不当,会导致运发动膝关节遭受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1.3 手腕与裸关节损伤 手腕与裸关节是高校学生在武术散打训练中的普遍性受损部位。这是由于
7、学生平常不注重手腕、裸关节等部位的气力训练,导致在实际比赛经过中出现受伤情况,同时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训练与比赛经过中灵敏度较低,应急能力不强,无法采取相应策略实现风险的有效转化,导致手腕与裸关节在意外事故中受伤4.除此之外,学生在训练或比赛前未做好准备工作,且在实际进行经过中把握不到动作要领,对抗中技术把握不纯熟,也会导致手腕与裸关节受损几率上升。 1.4 小腿损伤 散打方式与对抗技术是造成小腿损伤的重要原因。在训练与比赛经过中,若小腿灵敏度不高,整体不协调,会导致小腿承受较大负担。在小腿灵敏度不高的情况下,小腿也容易成为对方攻击的主要目的,导致小腿损伤几率上升。除来自对手的攻击外,运发动
8、本身把握不到技术要领,在训练与比赛经过中动作不规范,存在大力的碰撞行为,也会导致运发动小腿内前侧部位受伤。实践表示清楚,在武术散打训练与比赛经过中,前扫、横踢等攻击方式是造成小腿内部、前侧部位出现损伤的主要原因5. 2 武术散打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 2.1 学生身体素质差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武术散打训练效率,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基础,假如运发动先天身体素质较差或因后天损伤等造成身体素质较弱,会导致运动损伤发生几率上升。对于武术散打这类防护性强、对抗性强的搏击运动来讲,若运发动身体素质差,可能无法在训练、比赛经过中完成一些攻击与防御动作,导致运发动受伤几率上升。 2.2 未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9、武术散打训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拉伸、热身等必不可少,规范各项准备工作,可使运发动身体、思维保持良好状态,降低运动损伤几率。在准备工作未做足的情况下,运发动可能会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 2.3 缺乏安全防护意识 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一味注重对学生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训练,忽视了安全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安全防护知识、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导致运动受损几率上升。由于学生缺乏对安全防护方面的了解,即便在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下,也无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伤势,导致伤势加重或产生二次伤害。 3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在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经过中,运发动本身的身
10、体素质是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率的重要因素,运发动身体素质高,不仅不易受伤且训练成果也相对理想,在比赛场上,运发动的身体素质更是影响最终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率,提高武术散打训练效果,就必须重视对运发动身体素质的训练,主要训练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训练,包括气力、速度、耐力等,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完善的基础训练方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二是注意力训练,有效提升学生注意力,为训练与竞赛打下坚实基础。 3.2 加强安全防备意识 运发动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防备意识,同时熟练把握相应的安全防备技能,最大程度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确保本身安全。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老师要进行宣传教育,
11、让运发动把握相应的安全防备知识,并教学生一些防身技能与应急救治技术,让学生可在受伤后及时正确处理损伤部位。除此之外,老师也要强化本身的安全防备意识,规范教学经过,严格把控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规范教学,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学生安全。 3.3 规范训练动作 规范训练动作可让学生构成规范的记忆系统,在比赛经过中不至于因慌乱导致攻防效果遭到影响,使得运动损伤几率上升。在组织学生训练比赛经过中,老师要严格把控整个训练经过,严加规范学生的各项动作,确保技术动作符合相关规定,有效减少训练比赛经过中因不规范动作引起的不可控危险因素。老师还应结合以往训练比赛经过中的学生受伤情况以及详细受伤部位,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
12、进行肌肉强化训练,加强对关键部位的有效保卫。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运动负荷承受能力与机体素质,减少受损伤事故发生。 4 结束语 针对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运动损伤问题,老师应深切进入分析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在这里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率,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促进武术散打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张頔。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研究J.现代体育科技,2021,831:23-24. 2朱华杰,郑雷。浅析散打运动损伤特点以及预防措施J.湖北体育科技,2021,3610:884-886,895. 3顾建春。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研究J.现代体育科技,2021,713:9-10. 4毛俊。浅析武术散打运动的损伤及其预防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1,04:136-137. 5李科。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预防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403: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