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鼓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文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铜鼓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文化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贵州铜鼓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结束语与以下为参考文献,文化论文贵州铜鼓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结束语与以下为参考文献时间:2021-12-20 未知 陈赛楠 本文字数:2700字题目: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结束语/以下为参考文献:贵州铜鼓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结束语与以下为参考文献结束语贵州铜鼓民俗文化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具有颇为浓烈厚重的民族特色,并谱写了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条件,纬度低,海拔高,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交通闭塞,所以才使得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被完好的世代沿袭下来,成为贵州使用铜鼓民族祭祀、丧葬、娱乐等活动必用器
2、具,和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贵州铜鼓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来源于铜鼓,它不仅牵涉于民族音乐、舞蹈、历史、文学等,还牵涉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它在给人们带来了精神慰藉的同时,还使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因而,贵州铜鼓民俗文化才吸引了世界各族人民,并且得到他们的关注和敬畏。可是当谈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卫问题时,人们就会陷入沉默之中。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卫问题,我记得在采访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乡时,一位教育局科长对我讲的话: 在全国都提倡 只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的时候,我们却还在担忧着小孩子的温饱问题担忧国家补贴农村学生三元午餐款能否能到位,学生能否能吃好,哪里有时间和精神
3、去从娃娃抓起传播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他讲这句话的时候一脸无奈和可惜。但事实却是如此,贵州省全省特困区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重比拟大,贫富差距明显,大多数少数民族到如今都还在为温饱犯愁,每年外出打工人数有增无减,人们无法把民族文化当饭吃。固然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民族文化大力扶持,但也只是凤毛麟角,其别人仍然在贫困线彷徨。可是,假如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放弃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那么民族将失之精华真髓,那么也必将不复存在。中国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来源于文化,必然也要回归于文化。所以传承和保卫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和崛起的必然途径。本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谈铜鼓文化,前两章主要概述铜鼓的历史渊源和贵州铜鼓民
4、俗文化的构成,在表述铜鼓怎样发展到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怎样得存并延续发展至今日,总结出铜鼓在吸收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最终稳步发展成为贵州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五章根据实地考察法对贵州黔东南凯里苗族、三都水族和荔波县瑶山瑶乡进行现场调研,再加上从各方面访问考察收集资料等,得出贵州铜鼓不仅仅是维系贵州少数民族民族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淀。但是现如今贵州铜鼓民俗文化传承面临着岌岌可危的现在状况。然后通过文化、社会、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在阐述理解判定贵州民俗文化的传承价值同时告诉人们怎样保卫和传承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进而有助于构成具有贵州特色的铜鼓文化。总之,贵州铜鼓民
5、俗文化的传承关系到整个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甚至也关系到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由于铜鼓民俗文化是中国少数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与各个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络,是各个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精华要髓之所在,更是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对于贵州铜鼓民俗文化的保卫与传承迫在眉睫,必须具有紧迫感,必须在对铜鼓民俗文化深切进入研究的同时不断的推广,而不是等待历史的长河将其湮没。以下为参考文献1 傅永寿。原始崇拜在云南早期艺术中的表现J.民族艺术研究,2003032 范舟。云南早期铜鼓起源新探J.云南社会科学,2020013 广西博物馆。(古代铜鼓历史资料M
6、.广西博物馆,19804 郭永青。白裤瑶丧俗探源J.河池学院学报,2018035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 民族志。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6 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7 侯自佳。湘西苗家樱桃会J.今日民族。2006021蒋廷瑜。(铜鼓史话M.文物出版社,19828 蒋英。(布依族铜鼓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9 蒋廷瑜。(铜鼓南国奇葩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江瑜。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铜鼓铸造技术讨论J. 考古,20080611 蒋廷瑜。(铜鼓艺术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2 孔义龙,曾美英。(红土拾音。M.暨南大学出版社,20
7、1813罗正副,王代莉。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J.广西民族研究,20080314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5 陆敏珠。(壮族生活情感与灵魂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6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卫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20060417 廖明君。瑶山中的铜鼓声J.歌海,20080518廖海玲,李丽芳。铜鼓对滇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J.社会研究,20180819 瞿民安。(现代中国文化人类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20 沈向农。铜鼓声声瑶山魂J.现代广西,20080321 覃德清。(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当代建构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22 陶思炎。(民俗艺术
8、学M.南京出版社,202023 巫惠民。壮锦几何图案渊源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60124 王静文。文山壮族铜鼓舞和彝族铜鼓舞的比拟J. 民族音乐,20180525 王鸿儒。(夜郎之谜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726 易嘉勋。西南民间铜鼓纹饰艺术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50927 袁华韬。中国青铜冶铸技术发展对铜鼓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0228 玉时阶。瑶族铜鼓考J.民族艺术,19890329 云南布依学会研究委员会。(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730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231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
9、。(中国古代铜鼓。M.文物出版社,198832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铜鼓和青铜文化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33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80434 吴伟峰。(河池铜鼓M.广西民族出版社,201835 周纬。(中国兵器史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836 翟欯。铜鼓纹饰视觉语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11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卢家鑫教授和导师田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的、把握了基本的研究方式方法,还使我明白了很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卢家鑫教授和导师田军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们大量的心血。在这里,谨向导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这里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位论文的,愿师生之间、同窗之间、朋友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