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建设生态文明县的主要做法,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1021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和县建设生态文明县的主要做法,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和县建设生态文明县的主要做法,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和县建设生态文明县的主要做法,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和县建设生态文明县的主要做法,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政和县建设生态文明县的主要做法,可持续发展论文地处闽北山区的政和县是苏区之一, 是福建省着名的林区。 境内山川秀伟,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具 有 丰 富 的 森 林 资源, 有阔叶林、 针叶林、混交林,更有珍稀林 木 和 稀 有 动 物 ,非常 适 合 发 展 绿 色 经济。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的努力, 政和县有效地遏制了乱砍滥伐、水土流失、生态毁坏等势头, 生态植被正 朝 良 性 循 环 发 展 ,为建设生态文明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 林业部门紧紧围绕、 建设生态文明县 的目的,大 力 抓 好 植 树 造 林 、资源保卫, 积极发展非木质利用, 建立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生态文

2、明建设获得显着成效。 先后获得 中国楠木之乡 、 中 国 竹 具 工 艺城 、 中国白茶之乡 等荣誉,被誉为 福建夏都 . 据统计, 到当前为止,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已76.6%, 位居南平市前列。 全县有林地面积 199.13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 62 7 万立方米。 林地面积、森林蓄积、 森林覆盖率分别比 2006 年末的 193.66 万亩、517万立方米、71.7%增加 5.47 万亩、55 万立方米和 4.7 个百分点,为绿色经济的发展积蓄了雄厚的绿色资源。政和县建设生态文明县主要做法是: 一、掀起新一轮植树造林热 为了改变过去山秃水浑、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状况,2018 年以来,全

3、县掀起新一轮植树造林热潮,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 10.49 万亩, 同比增加 46%. 十分是2018 年开展的大造林活动,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 6.6 万亩, 是 90 年代初消灭荒山以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今年已种植 39 万株银杏、楠木、红豆杉等贵重的观赏树种。主要措施是开展 绿色屏障、美丽乡村、独生子女林、学校风景林 等绿化美化城乡系列活动。三年来,林业部门以建设 美丽乡村 为抓手,着力推进 四绿 工程建设。全县已有高林、梅坡、东干、凤头等二十多个村开展 美丽乡村 活动,成效显着,构成山上绿树成荫,山下生态植被良好,乡村四周小溪小渠活水流,村民安身立命的局面。 自 2018 年以来,全县

4、大力种植楠木,利用防火林带、道路两旁、村庄四周广植楠木,累计已种植二千亩,当前长势良好。 2007 年利用政和特殊的高山区气候,开展栽种 湿地松 3.5 万亩, 现成为一片绿油油的林海,景色优美,成为高山区一景。 已完成 四绿 工程1.15 万亩,极大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让群众真正享受 四绿 工程带来的实惠。 二、推进森林资源科学管护 一是推进生态林工程建设,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全县已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 52.39 万亩,占林业用地的 26.31%,每年投入 625.23 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保卫工作。 主要有三千亩的熊山森林公园、三百亩的石门原始风水林、百亩的凤头楠木林和锦屏风景林

5、,以及每个乡村面积不等的公益林,构成百村千亩万木林格局。 这些公益林大都成为当地的风景名胜区,更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二是加强名木古树和村庄风景林的保卫。 开展 贵重树林示范县建设 ,全县已有两百多处村庄风景林,已普查建档挂牌保卫名木古树 2721 株,主要是楠木、樟木、银杏、红豆、柳杉、江南油杉、枫香等珍稀树种。 尤其是成片的东平凤头百亩纯楠木林和铁山大岭银杏林保卫工作最具特色,林中树木林立,生长郁郁葱葱,树冠高大挺拔,蔚为壮观,最高楠木达 42 米,最大胸径近两米;银杏王树高 35 米,树冠高大,绿荫半亩,每年硕果累累,收获达千斤。 这两处已成为出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吸引诸多游人前往这里

6、休闲观光、生态考察、摄影写生,前景特别看好。 三是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卫。 经太多年的造林、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初步构成完备良好的森林生态体系框架。 过去一度绝迹的动物如今时有发现,主要有云豹、苏门羚、眼镜蛇、鸳鸯、猕猴、穿山甲等。 据调查,政和境内有三大群猕猴近两百只在三片深山中活动,还有诸多成群的白鹇、鸳鸯等珍稀动物。 已建立省级杨源洞宫鸳鸯自然保卫区,县级长际猕猴保卫区,总面积达 3.72 万亩。 建立保卫小区点 11 个 , 面 积 0.53 万 亩 , 保卫面积占土地面积1.62%,四是健全完善森林资源保卫体系建设。通过聘用专兼职护林员和森林资源义务监督员,当前全县共有护林员 359

7、 人,初步构成了乡、村、组三级联防护林网络;探寻求索了一系列资源管护和考核办法,普遍推行了考核制和责任追查制,出台(政和县龙潭溪饮用水水源保卫管理暂行规定等一批规范文件。 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保卫资源的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各种毁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 严格木材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施行规划林非地每年造林 1500 亩。 通过缩减采伐指标,严禁天然林采伐,森林资源消耗得到有效遏制。 三、积极发展非木质利用 一是大力发展竹产业。 通过大力开展科学育竹和竹茶餐具加工开发,近年来竹产业发展迅猛,全县已构成 小竹大产业 的局面,有各类竹制品加工企业两百家。 2020 年竹业产值达 11.03 亿,同比增幅 2

8、8%,占当年全县总产值的 32.4%,真正成为全县的经济支柱。 通过山上山下并举,竹产业项目开发行之有效,竹制品加工实现历史性跨越,从过去以民间手工业为主向工业化生产转移, 工艺从过去的手工作业发展到电脑激光运用,产品从过去以简单的竹筷、竹地板条为主发展到如今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竹餐具、竹茶具、竹灯具、竹家具、竹炭用品及其它竹工艺日用品等六大系列两千个品种,产品销售网络普遍达到全国,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 全县现有笋竹加工企业 150 家,产值 1000 万元以上企业有 29 家,家和、新亚、茗匠、祥和、华艺、继升等 8 家规模企业年产值达 3000 万元以上。 竹产业是农民的重要收入

9、来源,竹产业已成为政和县经济支柱。 素有 闽北竹乡 之誉的铁山镇高林村,全村人口 2030 人,竹林面积 1.37 万亩,全村办起十多家竹类加工企业,产值 4000 万元,人均竹业纯收入 4000 元,占全村人均年收入 2/3. 高林的生态得到十分的保卫,出现山头阔叶树,山腰毛竹林,山脚水果与药材。 竹业的大发展,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不愧为 闽北竹乡 .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近年来,林业部门与一些林农利用林地开展多种经营,共投资 300 万元,发展林果、采集加工等,主要有锥粟、杨梅、酸枣达二十万亩,以及林下套种草珊瑚、七叶一枝花、金线莲、鸡血藤等中药材 3600 亩,还有种植黄花菜、牛肝菌、

10、茶菇等。 还有一些农户养殖山鸡、山羊等,以及国营采育场和个人大量养蜜蜂等,林蜂业蓬勃发展,既带来较高经济效益,又极大丰富民众的健康滋补饮品,有效拓展了林业经济新领域。 同时加快锥粟林改造力度,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现有葛根、养心草、油茶等四万亩,均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三是发展森林旅游。有洞宫山、fo子山两个国家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又有凤头楠木林、大岭银杏林风景区,锦屏生态林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这几处景区生态植被良好,环境优美,景点丰富,十分凉快清爽,春夏时节吸引诸多游人前来旅游观光与考察,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 一个好的项目

11、要有一个好的长效机制来保证,所以县人大高度重视,牵头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严禁人为毁坏生态与植被现象发生,以保卫与恢复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制定一批地方式方法规与办法,有(严禁采伐天然阔叶林、(严禁用阔叶树做食用菌规定、(龙潭溪饮用水水源保卫管理暂行规定、(古树名木保卫暂行办法等一批规范性办法,确保生态与植被不受人为的再毁坏。 十分是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发展种植袋装香菇, 香菇生产改由草或竹木制品废料代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不影响食用菌的发展,一箭双雕。 二是层层建立目的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 重点保卫公益生态林、风景林、古树名木、森林公园等,从县、乡镇、村签订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领导与责任人,实行定期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后患。 三是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由乡镇人大监督,乡镇领导严格把关审批,不得挪作他用。 经过几年的努力,效果已显现,到达较好的社会效应。 建设生态文明县是利在现代、 功在千秋的利民工程,只要一任接一任地持之以恒干下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产生 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新 的良好效益,真正让百姓感遭到绿色带来的优美环境, 过上有滋有味有质量有档次的和谐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