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与中国书法的关系研究,文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文化与中国书法的关系研究,文化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太极文化与中国书法的关系研究,文化论文太极文化与中国书法的关系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论文:太极文化与中国书法的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式方法,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太极与书法进行比拟。结论:太极与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应继承和发扬;太极人加强书法练习和书法人加强太极练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本文关键词语:文化自信; 太极; 书法; 天人合一; 的十八大以来, *屡次号召全全国人民要坚定 四个自信 , 十分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他强调, 要坚定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极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2、中国传统文化精妙之处在于:文武之道相辅相成, 拳道与书道相通, 太极与书法都向着 天人合一 的最高境界迈进。 1 文化自信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1 文化自信是现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全球化的基础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对本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自信心。在现代, 文化自信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在与各国文化分享经过中能够互相促进。 1.2 文化自信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 文化自信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将来, 也影响着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 保持文化自信是全球化条件下各个民族国家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理性选择。国人的文化自信, 需要在坚持
3、推出去, 带回来 原则上, 着力从文化沟通和文化引领来增进文化自信, 不断的实践创新, 如孔子学院就是文化沟通的平台。中国武术、书法、戏曲等都是文化沟通的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太极和书法则显示出优越性。 2 功夫融于书法, 书法尽显功夫 2.1 李白的书法 古文人吟诗作对和书法成为绝代佳传。文武双全的著名诗人以李白作为代表人物, 从李白的诗和功夫入手, 讨论功夫与书法的相融。(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 纵28.5cm, 横38.1cm。草书5行, 共25字。款署 太白 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 青莲逸翰 4字, 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 唐李太白上阳台 7字。卷前后钤有宋赵
4、孟坚 子彜斋 , 贾似道 秋壑图书 , 元 张晏私印 欧阳玄印 , 以及明项元汴, 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 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由此可见, 李白的书法很好。 2.2 李白的功夫 李白的诗属于唐朝 三绝 之一。李白还精于骑术、射箭和剑术。李白爱剑, (窜夜郎, 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中提道: 拙妻莫邪剑 ,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留饮赠之中 吾家青萍剑 指的是李凝,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称苏明府为 剑戟森词锋 。 2.3 金庸先生将功夫和书法融入(侠客行 李白的(侠客行, 将书法和功夫融入华而不实, 展现了李白的文武双全。金庸的一部武侠小讲(侠客行, 据讲灵感来自李白的 古
5、风五十九首 之(侠客行, 收录于(金庸作品集中。主要叙述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侠客岛上洞里的石壁上刻着李白的五言古诗(侠客行, 隐含了无人破解绝顶神功。不识字的石破天, 所见都是形态各异的剑术动作。金庸的(侠客行和李白的(侠客行都是将书法和功夫融合的典型代表。 3 讨论太极与书法的渊源, 提高文化自信 太极拳是太极哲理而命名的拳术。当前学术界对太极拳与书法的主要含义已有界定, 但是还没有构成十分准确的关系理论。 3.1 书法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是中华民族意志和情感的一种独特的抒发方式, 其主要功能是知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中国书法主要表现形式是作者借用毛笔、刻刀、纸张、石材、
6、墨汁等介质通过书写汉字来完成的作品。书法的间架构造是书法的基本规律。间架是指字形布置;构造就是文字中笔画的组织。两者有非常严密的联络, 并称间架构造。间架构造好是字体端正稳健、有气势的保证。 3.2 太极与太极拳 太极, 太, 即大;极, 指尽头, 极点。物极则变, 变则化, 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反映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太极拳是 太极 的一种派生事物, 是用太极哲理命名的拳术, 集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武术项目。 3.3 太极拳与书法的相融之处 书法与太极拳都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的是中国书法因与 汉字和毛笔 的特殊血缘关系, 造成书法家必须是具有极高文化素养和丰富表现力的人。而太极拳
7、在创造经过中, 把(易经作为主要指导思想, 吸收其他文化精华真髓, 和传统中医学理论相融合, 进而构成与书法不同的另一枝民族文化精神奇葩。 3.3.1 习练顺序的类似性:德艺双馨 未曾学艺先识礼, 未曾习武先明德。 儒家重品德, 道家重道德, fo家重功德。书法与太极拳都是先学做人, 后学艺。学艺时, 书法先学执笔, 次学运笔, 再学基本笔画与构造, 最后学章法布局。先摹后临, 然后创新。从习字顺序讲, 首先要把字写得正确、清楚、整洁、规范;其次要先正楷, 后行草。先学大字, 后小字;再次要先专一, 选择一种碑帖或一个流派入门。入门以后, 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训练, 博学强记, 一处磕头
8、, 多处学艺 , 多师才能事半功倍。太极拳与书法类似, 首先要明白最基本的手形、步形和各种手法、腿法等基本功的练习方式方法, 从基本功入手,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3.3.2 劲法运使的类似性:刚柔相济 书法中的 时转 与太极拳中 欲前先后, 欲左先右 特别类似。王羲之在其(书论中讲: 第一须存筋藏锋, 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笔混成, 无使毫露浮怯。 也就是讲, 在书写经过中要注意, 提倡逆锋起笔, 藏锋收笔, 笔锋不要浮露在外;即便使用露锋起笔, 也要使笔锋裹在笔画之中, 使之浑然天成。在书写挑和钩时, 固然要求迅疾出锋, 但也须全身之力倾注笔端, 用力行笔, 并作空收。同样, 太极拳在练习
9、中要做到圆活, 连绵不断, 一动接一动保持劲路的顺畅, 将气力用到稍节。书法中, 毛笔头虽软但能写字苍劲有力。蔡邕在(九势中讲: 藏头护尾, 力在字中, 下笔用力, 肌肤之丽。 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讲: 点画细如丝发皆须全身力到。 林散之先生讲: 写字要用劲, 但不是死劲, 是活的。气力要用在笔尖上。 太极拳中道理类似, 放松习练, 固然柔慢, 内行人能看出处处有技击含义, 至柔所以致坚刚 , 其实是用最小的力发挥最大的效果。书法和太极拳中都需熟练劲路运使方式方法, 才能收放自若。 3.3.3 要美不自美, 美从自然生 :自然美的类似 自然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审美意识也来自
10、自然, 自然之美是美的源泉。美重在 自然 , 艺术创造经过中需要再现自然之美。所以艺术评论中的自然, 像态度自然、表情自然、文笔自然、动作自然。在书法作品中经常把成功的作品称之为 自然生动 自然流畅 , 这是指书法作品的线条像自然天成一样。太极拳舒缓柔和、轻灵圆滑、虚实适度、刚柔并济, 连绵不绝, 似行云流水, 紧而不僵、松而不懈, 它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风格充分具体表现出了自然美的特征。太极拳的 顺其自然 , 指天、地、人三者合一, 应长期根据人体运动变化规律练习才能领悟。 3.3.4 有法无定法, 法在虚实中 :虚实的类似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以为, 虚 比 真实 更真实, 没有虚空存在
11、, 万物就不能生长。儒家思想则从 实 出发, 如孔子讲: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温文尔雅, 然后君子。 只要质朴和文采全面兼顾, 才是做到恰到好处的君子。对练太极拳而言, 虚实相生, 是指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虚实同生。无论盘拳走架, 还是推手散手都应做到 拳打有人似无人, 拳打无人似有人 。在外力、内劲、意念上和对手不丢不顶, 保持高度的敌情意识。作行草, 最贵虚实并见, 笔不虚, 则欠圆脱;笔不实, 则欠沉着。专用虚笔, 似近油滑;仅用实笔, 又形滞体笨。虚实并见, 即虚实相生。书家秘法:妙在能合, 神在能离, 离合之间, 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其实, 不管做各种书体, 都有
12、一个虚实相生和虚实分明的问题。赵孟頫讲: 近世又随俗皆好学颜书, 颜书是书家大变, 童子习之, 直至白首, 往往不能化, 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 无药可差, 是皆慕名而不务实。向使书学二王, 忠节似颜, 亦复何伤? 不只是学习书法,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求真务实, 不贪虚名。 虚 从 实 中来, 虚 从 实 中求。大家可能都有这样一种经历, 在学拳或习字之初, 教师一般并不给你讲多少 虚 的大道理, 而强调多练。颜真卿向张旭学习书法, 刚开场时, 张旭只是讲:倍加工学临写, 书法当自悟耳。在发现颜真卿具备可授之资时, 才授其 笔法十二意 , 这时的颜真卿已对笔法要诀自悟了不少。 4 结论与建议
13、 4.1太极和书法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2大瑰宝, 都是我们国家难得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一定要提高文化自信, 继承并发扬。 4.2书法可融入太极哲理, 可以将太极拳功夫通过书法具体表现出。书法人多学习太极哲理, 了解太极文化, 有余力则多习练太极拳, 努力将太极功夫融入书法中, 提高书法水平。太极人多学习书法, 通过书法更能锻炼太极人的心静体松, 体验太极拳陶冶情操的作用。 4.3将太极与书法巧妙结合, 通过文化沟通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全球。 以下为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华特点社会文化的考虑 (中) J.红旗文稿, 2018 (16) . 2王卫兵.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缘起、问题、出路J.长白学刊, 2021 (3) :139-147. 3 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屋出版社, 1979:128. 4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美学散心漫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141.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