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教育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教育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5.1】【5.2】 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六章】【以下为参考文献】二、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主要制约因素。松江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构建尚处在起步阶段,构建联盟的理论设想与实践探索同时进行,尽管在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经过中获得了初步经历体验,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资源联盟的构建和运行,华而不实不乏师资资源、课程资源等核心因素。一师资资源构造不合理。1、专职老师队伍年龄构造不合理。在社区教育专职老师队伍中,专职老师 老龄化 趋势明显,近八成老师为36周岁及其以上的
2、中、老年老师,超过一半的专职老师年龄超过46周岁。这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老师队伍的活力。除此之外,专职老师年龄分布也不平衡,出现 老师在某一年龄段断档,与老师在某一年龄段积压 同时存在的现象,可能会对社区教育的连续性发展造成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松江区社区教育起步于2002年,到2005年已经成立了 1 所区社区学院和 15 所街镇社区学校,其专职老师基本都是普通教育老师转岗而来的。转岗的普通教育老师都是有一定教学经历体验的老师,而不是应届毕业生,随着社区教育十余年的发展,这些老师的年龄也逐步增长成为中、老年老师。因而,松江区社区教育专职老师 老龄化 现象严重。从总体来看,35 周岁下面的
3、青年老师比例偏低,占老师总数的 20.7%.青年老师是老师队伍发展的后续气力,低比例的青年老师,使社区教育的稳定性发展造成威胁。从各学校来看,各街镇社区学校青年老师所占比例也不平衡。除泗泾镇社区学校外,其余街镇社区学校青年老师都不超过该校老师的30%,甚至有的完全没有 35 周岁下面的青年老师。其原因在于:社区教育起步之初,其专职老师岗位已通过普通教育老师转岗而填补满员,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多余的专职老师编制,即便有老师需求,也都会优先通过招聘兼职老师来知足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因而,青年老师比例偏低。2、专职老师队伍职称构造不合理。社区教育专职老师学历层次较高,100%拥有大学学历,华而不实
4、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老师占 94.2%.与其学历层次相比,专职老师的职称构造不够理想。合理的职称构造是:高级职称中学正高级、中学高级的比例约占在队伍总量的 20%-30%,中级职称中学一级、中学二级大致为 45%-55%,中学初级中学三级大致为 20%-30%.通过调查老师发现:专职老师的情况明显偏离这一合理比例,在专职老师中拥有中级职称的比例过高,而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过低。专职老师的职称构造不够理想的原因:一方面是青年老师所占比例本身就比拟低,而近些年引进的青年老师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因而只要教龄满 3 年,比拟容易到达评定中级职称的条件,因而拥有中级职称的老师比例比拟高;另一方面是专职老师年龄普
5、遍偏大,超过一半老师超过 46 周岁,受职业倦怠等因素的影响,专职老师普遍对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因而拥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比例偏低。3、专职老师来源单一。专职老师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个是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老师转岗;二是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三是其他单位调入。华而不实,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老师转岗 又能够分为幼教、小教、中教、成教、职教、特教以及教育行政单位老师转岗。不难发现:专职老师的来源比拟单一,超过一半的老师是中、小学老师转岗而构成的。社区教育专职老师单一的来源,使转岗而来的普通教育老师对岗位适应性以及工作的积极性都面料很大的挑战。专职老师来源单一的原因:在我们国家,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
6、纪80年代初期,而由区级牵头、作为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纳入教育系统是 2000 年之后的事。15 所街镇社区学校成立之初,为了知足社会的紧迫需求,其专职老师是相关专业群体中裂变而来,在初期的几年里,专职老师主要是由区教育局下属各事业单位的转岗老师构成。2018 年以来,区社区学院和各街镇社区学校也相继引进了一些优秀应届毕业生优化了社区教育专职老师队伍构造,改变专职老师来源单一的问题。4、兼职老师队伍不稳定。通过调查发现:从数量来讲,兼职老师与专职老师数量相当,甚至略多于专职老师;从年龄构造来讲,兼职老师年龄构造与专职老师年龄构造类似,46周岁以上的兼职老师占兼职老师总量的近七成。兼职老师队伍的建
7、设,无论是从数量上来看,还是从年龄构造上来看,都基本符合社区教育发展的规律。但是,兼职老师队伍仍然存在问题:兼职老师队伍稳定性不强。一般来讲,社区学校会向兼职老师授予聘书,聘期都在一个学期到四个学期两年不等。但是由于评聘制度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兼职老师队伍稳定性不强,人员频繁变动、流失的情况特别普遍。详细表现为:聘期结束后,兼职老师不再与社区学校续聘;当本职工作时间与兼职工作时间有冲突时,兼职工作时间会随时调整;由于各种原因,在聘期内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等。我们学校近期一年没有开设(西点制作课。去年我们本来是开了一门(西点制作课,请了一个西点师做兼职老师。学员也招了,教室、设备也置办齐全了,课表
8、也布置好了,聘书也发了,工资单什么的也都做好了 结果,他上了三周课,却讲不来了。问他是什么原,他也不肯讲。学校也不能不管那三十个学员吧,只好临时找了一个教师来代课。那个学期的(西点制作课一共 15 周,每周 1 次课,一次 2 小时,一共换了三个教师,才总算把一个学期的课上完。所以我们学校再也不开(西点制作课了,除非学校的专职老师有人会教(西点制作,兼职老师我们再也不考虑了 .访谈编号 1兼职老师是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气力,聘用学有特长的兼职老师能够有效破解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缺乏、门类不全、经历体验缺乏的窘境。但由于社区教育兼职老师队伍稳定性不强,有时也严重影响着社区教育
9、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各街镇社区学校对兼职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同。兼职老师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社区学校开设课程的多少。有些学校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招聘不同课程领域的兼职老师,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更大程度上知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对的,没有兼职老师必然制约着社区学校开设课程的数量,最终将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二课程资源开发质量不高。1、同质性课程重复开发。由于缺乏整体的、统一的规划,课程开发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例如旅游英语、市民计算机等课程,几乎每个社区学校都会开设,并自顾自地的开发相关课程。由此产生了:同质性课程重复开发、同一内容未合理覆盖、热门课程扎堆开
10、发、冷门课程无人问津的现在状况,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各街镇社区学校开设的 201 门课程中,同质性课程在全区范围内只开设一次的课程占 21.9%,同质性课程在全区范围内开设两次及以上的占 78.1%.换句话讲:在全区范围内有78.1%的社区教育课程,或者在不同学校间、或者同一学校内进行了重复开发。同质性课程在全区范围内开设两次及以上的占 78.1%,共计 157次合计44 门课程。华而不实,有 16 门课程分别重复开发了两次,有 10 门课程分别重复开发了三次,有7门课程分别重复开发了四次,有5门课程分别重复开发了五次,有4门课程分别重复开发了六次,有1门课程重复开发了八次,还有1门课程重
11、复开发了十次。课程开发质量普遍不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以专职老师为主的课程开发队伍,由于主要来源于普通教育系统,受普通教育中、小学无需自主开发课程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不强。第二,以专职老师为主的课程开发队伍,由于缺乏开发课、编着教学资料的经历体验,编制的课程往往不规范、质量不高、经常是内容的简单堆砌和罗列,有的课程施行了几轮却没有能总结出像样的讲义和教学资料。第三,以专职老师为主的开发队伍,由于社区教育教学的实践经历体验缺乏,编着的课程往往理论多、实际少、操作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效益。2、老师专业背景与开设课程相关度低。社区教育专职老师的专业背
12、景也比拟单一,主要集中在:基础学科类、教育学类、管理学类以及计算机类等领域,华而不实基础学科类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占了近半壁江山。社区教育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下面四类:休闲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保健类课程和知识类课程。华而不实以休闲类课程比例最高,占37.3%;技能类课程与保健类课程比例相当,分别为 24.4%和 21.4%;知识类课程所占比例最低,为16.9%.不难看出:专职老师的专业背景与社区教育所开设的课程相关度低。据大多数专职老师的专业背景和所授课程,在学科领域、内容方面是完全不相关的。究其原因,专职老师专业背景为多为基础学科,这与曾经承当过学历教育、外来务工子女基础教育的历史任务是分不开
13、的。伴随着社区教育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这批专职老师都将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以适应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3、特色化课程数量少。在全区社区教育的 201 门课程中,有 16 门课程在过去两年中被评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华而不实 2 门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14 门上海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固然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在各类评选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改变不了 特色课程的数量少、比例低 的现在状况。据统计,特色课程只占课程总数的8%,而且有近一半的街镇社区学校尚无一门特色课程。4、数字化课程比例低。从全区范围来看,201 门课程中实现数字化的比例仅为 13.4%.各街镇社区学校数字化课程的建设情况也大不一样:
14、有的街镇社区学校将75%的传统课程都转化为数字化课程,而也有的尚未转化一门数字化课程。总体来讲,有近一半的学校至少建立了一门数字化课程。数字化课程比例低的原因有下面几点:第一,学校没有从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支持和鼓励,使老师缺乏建设数字化课程的动力;第二,老师对数字化课程的认识缺乏,缺乏建设数字化课程的积极性;第三,老师有开发数字化课程的热情,但缺少建设数字化课程所必须的专业技术和能力。5、数字化学习平台发展滞后。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教育领域,是实现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终身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是指在社区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提供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学习资源,如公众
15、微信平台、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学员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当前,全区社区教育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资源、功能、应用等方面的建设尚不成熟,缺乏整体的、统一的规划。各社区学校建设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相互独立,仅服务于本街镇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平台辐射面不广。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缺乏整合。我们区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采取的是鼓励但不强求的态度。各社区学校假如有资源、有老师、有能力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我们是非常鼓励的,可以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从全区范围看,有几个街镇社区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做的很不错的。他们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把一部分课程重构、分组、编排成微课程,定
16、期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但是,这种将微课程定期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新的社区教育形式并没有在全区范围上展开,由于当前还没有一个全区范围的统一的社区教育微信公众号,现有的几个微信公众号都是各街镇社区学校自个在做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社区居民角度来讲,各街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还比拟大,松江城区几个街道的社区居民主要指老年居民普遍拥有智能手机,能比拟熟练的使用微信,而一些乡镇的社区居民还有很多没有智能手机,更不用讲熟练使用微信了。从社区学校角度来讲,当前各街镇社区学校的在编老师人数基本都在 10 人左右,甚至更少,而且年纪都比拟大,开发和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对这些老师来讲并不是容
17、易的事。 6、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公共文化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文化中心、公园等。社区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分享、良性互动,最大程度的知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通过访谈得知:当前,在松江区的社区教育活动中,无论是社区学院还是社区学校,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都比拟低。即便部分社区学校在教学活动中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其合作也是比拟简单、外表的合作,如:借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场地、设施,聘请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来社区学院学校讲课等。松江区所有的街镇或多或少都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尤其是图书馆、体育馆、文化中心等。各社区学院学校当然有和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
18、作,但是据我所知,合作并不广泛、深切进入。比方讲,松江区社区教育每年年底都会举办 终身教育活动周 活动,详细包括一年以来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展示以文艺演出为主。这时,社区学院学校会与街镇的文化中心合作,借用文化中心的剧院开展活动。另外,社区学院学校有时也会聘请博物馆、体育馆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来为学员开设讲座,或者到社区学习点去为社区居民开设讲座。社区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合作主要就是以上两种形式。那种采用带领学员去博物馆、科技馆参观的形式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广泛、深切进入的合作,当前还没有,条件也不成熟。 社区教育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受传统的 教室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的观念的影响,以为社区教育也无须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第二,社区学院学校所拥有的资源场、设施等与图书馆、体育馆、文化中心、公园所提供的资源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具有相当程度的可替代性;第三,带领学员走出校门,社区学院学校所要承当的 安全风险 也是社区教育对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