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税务硕士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税务硕士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税务硕士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第5部分】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第6部分】第 4 章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由于时间和作者个人的能力有限,在这里本文将指标的推行分析做的比拟简单,只选取一些能分析的指标进行单项分析,简单的综合主观加总评价,没有进行完全的数理统计分析,望以后改良。4.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宏观环境评价。由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才刚开场在上海市先试先行,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有限,因此在宏观层面指标体系的运用中,选择了 营改增 的大政策背景-构造性减税,
2、来进行对税收经济大环境的评价。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税务年鉴,宏观指标体系分析中需要的 2007年到 2018 年的基础数据已经检索到,建立数据表 4.1 如下: 的计算方式方法为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是将各行业的增加值加总,即为全国的 ,其构成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为了统一数据口径,在指标运用中,选取 的计算方式方法为生产法。4.1.1 税收构造与发展情况评析。根据上述章节的指标构造来分析我们国家宏观税收政策征管效果,利用图 1 的数据,代入下面指标中测算出税收构造与发展的此三个详细指标数值并绘制如以以下图 1.由图 1 知:总税收、VAT 及 CIT 的增长率变化曲线的趋
3、势基本一致,呈现为 V 型,均在 2018年明显出现谷底,总税收增长速度在 2018 至 2020 年比拟平稳,增长率趋势趋于稳定之态。从图表形态来简析,我们国家双主体税种发展趋势良好,均与经济增长率变动同步,且随着税制与税收征管的改革,VAT 增长率、CIT 增长率与总税收增长率趋于收敛,又具体表现出了税收征管大环境趋于稳定,即税制的稳步改进。再比照三者,华而不实 CIT 的增长速度显着高于 VAT 增长率,而总税收增长率平均为最高。印证了指标选择中,代表性原则的正确使用,以及所得税在双主体税制中奋力摆脱流转税一支独大的常态。主体税种税收增长率低于总税收的发展速度,则表示清楚双主体税种的改革
4、已经基本稳定,小税种的加速了总体税收收入的增长,像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有利于公平税负的税种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符合总税收政策,到达优化税制,构造性减税、公平税负的效果,表示清楚税制发展趋势稳定。税收增长率在近 7 年的平均水平为 21.4%,完全的超经济增长,单纯站在税收的角度,则表示清楚对税收的收入职能有了绝对的发挥。在税收总体构造中,从近 7 年的数据中,我们发现,增值税的比重逐年下降,但 2020 年的占比额仍超过 20%,此 7 年的平均水平为 30%以上,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保持稳定在 20%.从 双主体 的两个代表税种在全国总税收的比重数据中,我们得出,对一直处于 双主体 中较弱的所得税
5、板块将随政策的推行而稳步发展,而流转税板块的强势将有所减弱。数据的反映与我们国家税收政策-构造性减税基本符合。从税收法律法规中,我们易知,增值税等流转税种的征收管理比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简易,而所得税的发展必定是建立在税收征管到达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因此,如今的税收构造表示清楚我们国家的整体税收征管水平是进步的,良好发展的。所得税比拟流转税也更能具体表现出 公平税负 ,税收征管促进所得税税种的发展,即促进了税收总政策中要求的公平税负。综上推之,构造性减税政策效果在宏观总税收构造与发展中评定为效果良好。4.1.2 税收与经济的协调性评析。H2.1:总税负=税收收入/当年 100%H2.3:VAT 税负
6、=增值税税收总额/当年利用基础数据表 4.1 中的相关数据,代入指标 H2.1 与 H2.3 中,得出宏观税负水平从 2007 年至 2020 年间是比拟稳定的,总体趋势为上升,从 2007 年的 16%逐年增长到 2020 年的 21%,年平均总税负为 18%.观察 VAT 税负,发现其趋势平稳,出现缓慢递减趋势,平均水平在 5%.由于消费型增值税的推行,VAT 税负减弱有了政策根据。 营改增 政策的推行,流转税中的 VAT 更是占比独大,VAT 税负的减弱,即表示清楚流转税的在构造性减税中整体为减项,对以前存在的重复征税的改良。税负的稳定趋势,表示清楚流转税种的政策与征管执行已经成熟,符合
7、了税法规定的比率税收特征。税负水平为 5%,低于法定税率,在其合理范围内,实际上科学与否,有待实证研究,在这里由于知识体系的局限,借用前人的经历体验值,确定其在正常值范围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税收与 的比重,1978 年平均为18.86%,1987 年为 19%,一般为 16%20%.基于上述国际统计分析,对于中国,税负适度区域应在 10%25%,低于或高于警戒线,税收风险都会存在。而观察图4.2,我们国家的税负近 7 年没有超出预警范围,税收风险较低。H2.2:税收弹性=税收增长速度/当年 增长速度我们国家税收弹性从 07 年到 11 年均保持在 1 左右,为所期望的正常值,
8、即保持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同步增长。但是我们能够看到 2020 年的税收弹性激增为 2.38,税收的增长度为经济增长度的两倍还要多,这里出现了异常,存在风险,需要详细进行预警分析。寻求风险点时,我们能够先分税种来进行,了解激增的税收种类,能否有政策因素导致的;可以以分地区进行,由于地区间的不同发展水平,征管水平的差异,能否存在税收征管技术的突出进步,推进了税收的增长。假如能证实是一些技术改良、详细税收政策实行等合理因素所导致的税收弹性波动,则能够消除风险,修正分析。H2.1:总税负=税收收入/当年 100%.H2.4:第二产业税负=第二产业税收总额/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H2.5:第三产业税负=第三
9、产业税收总额/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我们国家总税负与第二产业税负折线保持几乎平行状,有数据知,我们国家的税收来源,第二产业占绝大半比重,第二产业税负对整体税负的影响比拟大。第三产业的税负在最最近几年呈现先降后升之势,这与我们国家的税收政策密切相关,整体来讲,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税负低。但似乎第三产业的减税政策维持不长久,2018 年的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指数值分别为 22%和 23%,实现了产业 公平税负 ,这样的表现能够讲是有效益的,与宏观税收政策相符。那税收政策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否已经起到了推动作用,能否在同等税负条件下与第二产业齐头并进?这能够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发展情况分析,从表
10、1 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额的年度纵向比拟和与第二产业的横线比对中,表现的势头都非常良好,因此,产业税负发展是健康的。有总税负低于第二、三产业的税负,则讲明第一产业的税负很低,这也是基础产业的支持政策所致,跟农业的特性有关,符合工业化发展的要求。4.1.3 经济构造与发展评析。H3.1:消费经济弹性=当年的消费支出总额增长率/当年的 增长率。H3.2:投资经济弹性=当年的投资支出总额增长率/当年的 增长率。H3.3:第二产业占比率=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当年的 .H3.4:第三产业占比率=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当年的 .从表 4 中,支出的弹性值分析均为合理值上波动,唯一的波幅来至与 2018年的投资
11、经济弹性 2.21,这是与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的积极财政的效应,在接下来的年份均恢复到单位弹性,表现为经济发展稳定,可持续。再看经济构造,在较成熟的工业化发展年代,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率已经稳定在 47%,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也已趋于稳定的经济板块中,近三年均为 43%.比拟发达国家的发展途径,在中国的现前阶段,其产业经济板块图是规划成功的。对于宏观指标体系的简单分析如上,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税收和经济及其互相关系,对构造性减税政策效果总量比对分析,其宏观经济效果表现良好,经济税收总体朝着税收政策预期发展,因此构造性减税政策的宏观效果评价为优,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将推行的税收经济环境体检结果为佳,税收政策的外部风险水平低。但是,也不是没有风险点,在 2020 年的总体税收弹性分析中出现了异常,实际运用中,沿着此指标的各要从来追溯其影响因素,各个击破,找到症结点,进行详细分析处理。这里则具体表现出了指标体系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即预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