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字的人生哲学思想,人生哲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传习录》字的人生哲学思想,人生哲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王阳明(传习录)字的人生哲学思想,人生哲学论文摘 要: 王阳明作为明代着名的哲学家,心学大师,其经典语录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数可能,也给我们带来了人生的无尽智慧。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随着岁月的递增,愈加感到阳明先生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去深入领悟的。他告诉我们:立志不能晚,行事需唯心,良知之为本,路要持以恒,克己方成己,切记内心的自性不及。只要身体力行,随时随地致良知,并且根据自个的良知去做,才能真正到达知行合一。 本文关键词语: 王阳明; 致良知; 心学; 知行合一; 传习录; 王阳明,是明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是 心学 的创立者,更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坎坷,命运起起落落,虽步
2、入仕途,仍不忘讲学世人,门下弟子诸多。少年时,便以为 人生第一等事 即 读书求圣贤 ,这是何等的志气,遥望如今的我们,真是很难企及。之后的他怀着成为圣贤的理想,一生立言、立功、立德,终成 三全圣人 。临终时,答学生之有何遗言,道: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充分具体表现出了阳明先生一生为国为民,不愧于天地,对得起自个内心的伟大追求,更让我们感慨他的光明磊落,广阔胸襟。喜欢王阳明,由于他身上有过多让我敬仰的东西。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人身上无数的可能性,从少时的立志 读书求圣贤 、 正心修身,平治天下 ,到后来,碰到生命威胁时的坚守自我,再到身处逆境时的永不放弃,阳明先生的那颗心始终未变。我们
3、推崇阳明先生,推崇他自信的圣人之心,推崇他追求一生的独特之心。纵观阳明先生,他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数可能,也给我们带来了人生的无尽智慧。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随着岁月的递增,愈加感到阳明先生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很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的。我们应深切进入领悟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身体力行,随时随地都想到致良知,并且根据自个的良知去做,真正到达知行合一,让心灵、智慧得以提升。 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主要具体表现出在(传习录一书,这是阳明先生的门人弟子所记录的讲学语录。此书涵盖了王阳明的全部思想及主张,世人称之为 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 ,也是当下我们要读懂阳明先生,感悟心学智慧的必读书目。 一、人生初始在立志
4、 阳明先生虽生于官宦之家,家境优越,却无安于享乐、纨绔之心。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中,他小小年纪便对人生的意义有了众多考虑,以为 人生第一等事 即 读书求圣贤 ,自此,他便立下这成圣之志,穷尽一生,从未放弃。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1P307。 阳明先生以为,立志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如雕刻、刺绣等一些工匠技艺,也是由于最初的立志,才能有所造诣。就像很多人,不思学业,经常觉得感到迷茫,整体惶惶度日,精神不振,或是只顾享乐,没有追求,听凭时间的流逝,最终都只会一事无成。在我看来,没有为自个立定志向,这就是必然结果。自古以来,做大事者,必先立其志,且志向不坚定也很难成事。由于,
5、每个人的志向,也就是他的理想,具体表现出出的是这个人的眼界和襟怀,所以,我们不能只在自个的小世界里打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长远的目光看待人生。 每个人都内含无尽的潜力,但假如没有树立志向的话,潜力也许就只会沉睡。因而,要做成一件事,就看你有无志向,你志向的决心有多大,也就是我们常讲的 态度决定一切 。(传习录上有个对话,是萧惠向阳明先生请教fo老之学。 惠请问二氏之妙。先生曰: 向汝讲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 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先生曰: 汝今只是了人事问,待汝办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来与汝讲。 惠再三请。先生曰: 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2P109 此时,阳
6、明先生以为萧惠只是敷衍的一问,于是让他等到真正有了成圣之心时,再来与之讲道。在阳明先生看来,抵达圣人之道,必先有一颗想成为圣人的心。当你有了这个心,立下此志向后,那其他的也就好办了。 二、人生行进在于心 阳明先生以为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2P38。 而且我们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心与外在的联络构成的,这里的身指 物 或 行为 ,身和心之间还有一个 意 ,这个 意 是为身确定详细内容。首先。这个心在阳明先生那里是无善无恶的,是一颗真、善、美的心。他以为 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2P84。 这个心就是天理。我们没有私心时,是合于天理的。反之,不
7、合于天理,那便是有私心。华而不实, 心即理 和 心合于理 是不同的,前者是一个本体论概念,后者是指通过工夫到达什么状态。就像父子之间的孝,不是提到父亲你就能理解孝,而是通过父子之间这样一种关系才能得来的。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2P100。 阳明先生在这里用树作比喻,告诉我们心的重要性。他在给儿子的家书(示宪儿中也讲到: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强调我们的心是最本质的东西,就像果实的蒂,蒂假如坏了,那结的果子也会坏掉,坠落。所以,大人在教诲我们的时候经常讲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用心,一个人假如心坏了,做的事也是恶的,最终也成不了大
8、事。因而,只要心存善念,我们的人生自然会过的牢固、幸福。 固然阳明先生讲我们的心乃最纯真之物,最本真之体,但为什么还有今天讲的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或伤天害理、违法犯罪等行为呢?那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开场活动了,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不断追求各种身外之物,以致于掩盖了初心,阳明先生讲: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2P209。 意思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人,只是自个不相信,将它埋没了。或者讲是这个 圣人 被我们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所掩盖了,所以要成圣必须抵制这些遮蔽本心的东西。阳明先生告诉我们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2。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
9、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3。 有时候,扰乱本心的东西,我们需要看淡些,身外之物都只是过眼云烟,生活中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情形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我们经常讲一个人的心很重要,人要保持自个的本心,不要轻易受外界的影响,做事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正如我们今天提倡的 勿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是我们追求的初心,也是我们永远恒久的主题。 三、良知为本乃知孝 在阳明先生的晚年,曾总结到 吾平生讲学,只是 致良知 三字。 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这里心去人欲、存天理上下功夫便是4
10、。 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但它是不受外界的影响的。阳明先生以为,良知即是非之心,是判定事情对错的标准,就像我们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去除物欲等各种欲望对于 良知 的遮蔽,而我们怎样不让良知被遮蔽,主要在 致 上,阳明先生的 致良知 就是 格物 , 格物致知 。能够看出,阳明先生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由于个人的修养最终会具体表现出在他的言行举止上,也会导致人生道路的分岔。而阳明先生是很注重行动的,他以为, 知行合一 才能让我们更好地 致良知 ,这样,个人才会进步,社会才会愈加和谐,所以马上行动,一以贯之不是一句口号。 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2P881。 以为不慈不孝,是我的良知所
11、厌恶的。阳明先生主张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以为孝源于良知,当你拥有良知之心时,你自然而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当良知被遮蔽,那你的孝就只是形式上的孝,不是出自你内心的孝。4因而,孝敬父母不能只流于形式,或是外表的花言巧语,要揭开我们的良知,从心出发,这样你的孝才是真正的孝。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2P34。 意思是有些时候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却没有行动起来,讲到底是不知道的。他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就像他讲的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他以为良知需要进行推广出去,到 意 确定详细做的内容,再到 身 去行动。因而,只要你懂得并付诸行动以后,你才是真正的 知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讲的 无人有意
12、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 也是一个道理。就像我们讲某人知道了对父母孝敬,知道了对兄弟姊妹友爱,肯定是这个人已经做到了这样的孝、爱,我们才能够讲他知道,而不是讲知道这样的话,就能够称之为孝、爱。我们经常讲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 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行孝,这是永远不能等的事。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5。 这里的 思量 就是讲有了孝心才会想要怎么做。当我们的心没有私欲的时候,就是合于天理的,就是一颗诚挚的孝心,道理就如在冬天时自然会想到父母冷,给予他们暖和。在夏
13、天时自然会想到父母热,会给予他们清凉。当我们主动地去为父母防寒消暑时,具体表现出的是我们的发自内心的,这是一种真诚的敬意。因而,我们应深入领会这种孝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表示出,不光是孝,任何一种情感的表示出都应该发自内心。在日常生活中,真心为父母做事,没有任何利益的驱使,只为让父母开心,这就是真正的尽孝。 四、持之以恒方成圣 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大去耳2P50。 念念不忘存天理,就是我们所讲的立志6。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只要不忘这一点,只要时刻都保持着这种想的念头,久而久之也自然会凝聚成一股强大
14、的气力6,这股气力会帮助你冲破阻挠,让所想变为所能,也就是常讲的:成功路上需要兢兢业业的一步一个脚印。近期听到一个话很实在:谁都是在不想活的同时,又在努力的活着。是啊!坚持不懈是一个不容易的事,但它不是不能做成的事,阳明先生他做到了,他对于 成圣之志 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持之以恒去气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感慨命运的捉弄,怨天尤人,还抱怨社会的不公,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场充满磨难的路途,每个人都在努力前行着,关键就在于你怎么看待,你怎样行动。阳明先生曾经两次参加会试落榜,却坦然讲出 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7。 而后被人诬陷,在黑暗的诏狱中仍然静下心来研究学问
15、,与狱友道: 累累囹圄间,讲诵没有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7。 十分是之后被贬到环境恶劣的贵州,还是那样没被打倒,有了着名的龙场悟道之 心学 ,并且领悟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6P751。 这追求一生的目的。正是这一次次面对人生磨难时的坦然和坚持,才成就了最终的王阳明。因而,只要我们在碰到挫折和磨难时,始终保持一颗乐观的心,积极的心,并且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人生。 五、克己成己是为己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2P107。 就是讲人需要有为自个的一颗心,这样才能抑制自个,成就自个。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克己的时候,比方,面对欲望的时候,为人处世的时候,自我抉择的时
16、候等等,都需要我们抑制自个,做出正确的判定。克己的前提必然是你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你才需要抑制,但克己不是我们讲一味地去压抑自个,只是我们在对事物有清楚明晰的认识以后,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它最好的状态,克己就是为了此状态。并且,我们讲克己应该是出于自个内心,而无需外在的压迫。 阳明先生经常讲,每个人都应该修炼自个的内心,提高自个的境界。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2P238。 意思是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要静下心来,考虑已经发生的这些事情,看看对自个能有些什么感悟,而且,多在事上付诸实践,这样自个也会有所锻炼。比方,怎样抑制自个的言行举止?怎样克制社会上的各种欲望纷扰?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方法就是阅
17、读,阅读能够让我们考虑,开阔我们的眼界。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谨记克己为己,善良正直,还要将这些都放进自个的一言一行当中。 六、相信自我最优秀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曰: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因顾于中曰: 尔胸中原是圣人。 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 此是尔自家有的,怎样要推? 于中又曰: 不敢。 先生曰: 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6?谦亦不得。 于中乃笑受2P208。 这段对话主要是讲在虔州的时候,阳明先生告诉他的学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是由于自个的不自信,才没有显现出来。学生于中听后,连连推辞,觉得不敢当,但是阳明先生讲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不必辞让,
18、于是这才笑着接受了。阳明先生通过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能够成圣的,每一个自我都能够是完美的,只是我们不相信自个,没有将自个的潜力发挥出来,以致于将真正的 我心 埋没了,能够讲,每个人都是潜力无边的。并且,就像我们前面讲的,我们的圣人之心不光是这样一种自我的埋没,还容易被各种欲望遮蔽,因而,我们讲要正确认识我们内心的同时,也要扫清遮挡内心的雾霾。很多人,包括我自个,其实都有感到自卑,总是觉得自个没有别人优秀,以致于在生活中,碰到展现自个的时机时,都没有勇气不敢迈出去,于是,时机就这样一点点流走。其实我们经常在寻找别人优点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应该去挖掘本身的优点,展现自个最优秀的那一面。我
19、们是具有无限可能的人,也许如今我们觉得有些方面还有些欠缺,缺乏以展示,但很多东西都是能够一步一步地锻炼积累的。 平常,我们鼓励别人,鼓励自个,也都是为了让自我得到一种相信自个的气力。这样我们就会尽力地去挖掘自个的内心,到达我们本应站立的高度。阳明先生曾讲到古时候使用的卜筮,那都是为了对人的疑惑进行决断,让内心神明罢了。自信是一种无形的气力,它能开掘我们的内心,因而,拥有高度的自信,不光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还有以后的事业等等都将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影响深远,更是牵涉多个领域,从明代中后期到近当代,不光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他的学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着。可见,他的思想具
20、有重要价值,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奉献。他想起阳明先生对于他的心学的总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教仍需继续领悟。往后的路上,我也会相信自个内心的气力,变得强大,不被外界所干扰,走出自个想要的人生。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王守仁.阳明先生集要 (上)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0.5. 2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0.5. 3申鹏宇.王阳明心物观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 2018, (3) . 4王进.良知光明美D.武汉大学, 2018. 5白静.王阳明否认自在世界的存在吗J.攀登, 2005, (6) :142-144. 6刘翠.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 2018. 7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_山金蕴水EB/OLs/blog_c1ed05010102x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