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壮族舞狮运动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舞蹈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阳壮族舞狮运动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舞蹈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田阳壮族舞狮运动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舞蹈论文内容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式方法,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卫项目 田阳壮族 舞狮技艺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示清楚:壮族舞狮运动融武术、舞蹈、杂技为一体,具有浓烈厚重的壮族文化底蕴和特色,挖掘、整理、保卫与发展壮族舞狮运动,有利于舞狮技艺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 一带路 沿线国家的体育文化沟通。 本文关键词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舞狮技艺;保卫发展;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on Dance of Zhuang Nationality Yang ShangchunJiang
2、Mingj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Baise University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oject lion dance skill of Tianyang Zhuang nationality. The results show
3、 that the lion dance movement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tegrates martial arts, dance and acrobatics, with strong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 nationality. Digging, arranging,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lion dance movement of Zhuang nationality is beneficial to the inheritance of li
4、on dance skill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Chinese nation. We will promote sport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mong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of Belt and Road . 1 前言 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为全面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顺应现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田阳是广西百色市12个辖
5、区县之一,坐落于右江河谷旁,人口以壮族为主,并有侗、瑶、苗等12个少数民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属百越领地,秦归象郡管辖,这不仅仅是被壮族人尊视为造物主布洛陀的故土,更是壮族特色布洛陀文化的重要起源地,田阳壮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根据壮族对布洛陀的传讲可知,在桂西一带的村落仍保存着 蚂拐节 牛魂节 等独特的壮族节日。2田阳壮族舞狮历经千百年发展,素有 舞狮之乡 的美称。 2 田阳壮族舞狮运动概述 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大多寓居在深山密林之中,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常受各类野兽侵扰,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为了驱逐野兽,确保本身与家畜安全,保证农田不被毁坏,于是便想出以兽治兽的办法。人们学会点燃火把,鸣
6、锣擂鼓并模拟万兽之王狮子,以吓退凶猛的野兽。因而,狮子便成为了壮族先民眼中吉祥、平安的化身,从此,舞狮就逐步演变成了逢年过节人们庆贺、祈愿的一种惯例和风俗。1 表1 田阳壮族舞狮获奖荣誉一览表2007-2021年 田阳壮族舞狮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观赏性强,更具有独特的壮民族特色。田阳壮族舞狮的发展历史是由最初的建国时期以庆典、助兴为主的地面舞狮,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中外出名的高空舞狮表演;动作由简单的摇头摆身到如今的高空翻腾、跳跃。随着田阳壮族舞狮技艺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壮族传统文化的彰显,舞狮运动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活动,成为布洛陀文化中一张亮丽的名片。13田阳壮族舞狮运
7、动的考析 3.1 总体状况 2018年田阳壮族舞狮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名录。田阳壮族舞狮主要分布于右江河谷一带、坡洪镇及周边地区,由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秣马乐英舞狮队、坡洪舞狮队三支民间舞狮队组成并初具规模1;田阳县人民专门在县敢壮大道旁为壮族舞狮艺术团建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狮技艺 培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训练场地缺乏的问题。在长时间认真艰辛的训练后,舞狮艺术团的成员们屡次在各级各类舞狮竞演赛事表演中获得奖项荣誉,并在2021年遭到电视台邀请,在电视台少儿频道 大手牵小手 进行表演。 3.2 壮族舞狮艺术团节目演练情况 表2 壮族舞狮艺术团节目演练一览表 壮族舞
8、狮主要分为地狮和高空狮。地狮多出如今拜年、娱乐、节日庆典、婚庆等喜庆活动中,狮子由戴着笑容满面的大头fo和幽默、顽皮的犸镏面具的队员,前后护卫、引逗,在锣鼓打击乐和鞭炮声的配合下,在地面上表演扑、滚、腾、闪等动作,展示顽皮、乖巧、滑稽、可爱的形象,表示出喜庆、愉快、欢迎、谢意的寓意。1 高空狮,顾名思义以高台舞狮为主,其表演形式主要是把武术、杂技、舞蹈动作与舞狮技艺巧妙融合,在昂扬向上、振奋人心的锣鼓声的配合下,表演高、难、惊、险、美的舞狮动作。高空舞狮一般由一个手持 狮珠 的引狮者带路、逗弄、护卫狮子表演各种扣人心弦的造型动作,能够在半空高悬的钢索构成的 天桥 上跳跃翻腾、单脚跳换,如履平地
9、;三头雄狮可同时攀上八仙桌叠起的 楼台 上嬉戏;能够在刀尖搭成的刀山上表演,堪称 世界一绝 的 钢尖顶肚旋转 等等,表演的舞狮动作不仅形象、独特、高难,而且蕴含着壮族民众英勇、坚韧、团结合作的寓意,具有浓烈厚重的壮族文化底蕴和特点。见表2) 3.3 壮族舞狮艺术团人员的基本状况 壮族舞狮艺术团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永茂任团长,有6名固定的教练和一线、二线队员共36名县文化体育局核定的名额组成。舞狮人才队伍建设是舞狮运动得以发展的保证。在学历方面,舞狮艺术团的教练员和队员都偏低,大部分舞狮队员是初中学历,仅有少数教练员具备中专学历;在人才数量方面,舞狮艺术团共有教练员7人含正副团长,具训
10、练经历体验10年以上的一线队员12人,具训练经历体验5年以上的二线队员17人;在年龄、性别构成方面,一线、二线队员年龄均在1635岁之间,当前只要一名女子二线队员,三线队员以及学员人数变动较大,华而不实经历体验较为丰富的一线、二线队员均为半工半训性质,这意味着队员们只能在空闲时间进行训练,使得训练成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对于舞狮表演中的高难度动作,如狮子过天桥,要求一名引狮员引诱一头狮子在天桥上由两根间隔0.6米,长25米,高6米,中间穿过高架台的钢丝绳以惊险、高难、优美的动作翻腾跳跃,步履平地的在高空表演高超狮技,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表演者必须具有出色的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及过硬的心理素质
11、,当前能够顺利完成这一高难度表演的仅有4人,由此得知,田阳壮族舞狮运动的优秀专业人才数量是极为缺乏的。 3.4 壮族舞狮艺术团管理制度状况 壮族舞狮技艺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名录后,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建章立制的工作,在田阳壮族 舞狮技艺 传承基地内,墙上悬挂着基地管理制度,指定了基地管理责任人以及责任人应履行传承发展 舞狮技艺 项目的职责与义务,华而不实第一点是: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的前提下,根据非物质遗产保卫要求,完好教授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要领等,培养后继有人。但鉴于有关部门疏于管理、责任人年事已高且受教育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在县文体局、传承基地内均没有保
12、存 舞狮技艺 项目技术规范、教授项目操作程序、技艺要领的完好材料,表示清楚:对 舞狮技艺 项目管理的手段粗放,制度落实不力,不利于非物质遗产项目的归纳整理和传承保卫。 3.5 壮族舞狮艺术团的训练状况 壮族舞狮艺术团的教练,部分一、二线队员能够按时坚持训练,每周训练5次,训练时间为早上912点,每次23小时;由于管理保障措施、生活压力及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也有部分队员无法坚持日常化的训练,出现一些高难度技术动作无法让更多队员把握的现象。 在日常化的训练中,训练内容由团长与教练约定,教练员根据经历体验以及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没有规范、明确、书面的训练大纲、训练方案及计划,队员在训练经过中,练习
13、的强度、密度缺乏,使舞狮技术难以更快提高;另外,传承基地内摆放着很多器械,练习场地狭小,保卫措施、条件缺乏,使得高难、惊险的技术动作及互相配合只能在地面练习,无法经常性的在高空器械上磨练,例如: 狮子过天桥 演练套路中翻腾转身动作后者举起前者,后者转身换脚踩钢丝,然后再将前者放下踩在两条钢丝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合动作高质量的完成,也影响了田阳壮族 舞狮技艺 基地完好演练套路的创编及技艺创新。 3.6 壮族舞狮艺术团经费状况 经费是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与命脉。在训练、竞赛、表演经过中,舞狮道具需要制作、购买或维修,外出竞赛、表演时器械需要运输;人员的生活、伤病等都需要经费开支从
14、2021年起,广西区体育局、区非遗办每年投入专款2万元,用于购置舞狮器械,大力扶持、保卫壮族舞狮运动,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所面临的经费短缺的局面,有利于舞狮艺术团的教练员和运发动将更多精神投入到训练工作中,不断提高舞狮技艺。 4 田阳壮族舞狮运动面临的窘境与挑战 (1不同文化的沟通与冲击,舞狮运动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当代社会已经难以见到旧时逢年过节便锣鼓喧天、舞狮拜年的热闹场面,年轻人对于当代节日的热情远远大于传统节日,这就造成部分传统民俗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拜年、婚庆、参军、寿诞等民俗活动都逐步倾向于从新从简,并且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于是舞狮活动在广
15、大农村中失去了展示的时机,舞狮艺术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步缩小,田阳壮族舞狮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发生了变革。 (2宣传力度缺乏,视野不广,使壮族舞狮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影响力。经过不断挖掘、收集整理与扶持,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现已初具规模,并在国内外各大小竞赛表演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由于宣传力度。视野及策划等因素的缺乏,使人们对舞狮运动所具体表现出的布洛陀特色文化、壮族民俗风情、非遗传承价值以及健身娱乐价值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了解,人们对于介入舞狮运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样的局限性使得舞狮运动的传播和发展遭到极大的阻碍,在国内外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影响力,这对舞狮运动的传承有着消极影响。 (3舞狮专
16、业人才缺乏,出现断层现象。田阳壮族舞狮传承中血缘化、男性化的倾向显而易见,这种封闭保守性与中国的家族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络。1舞狮运动大多在家族内部加以传承,一些技艺高超的舞狮教练因年龄及身体原因不得已放弃舞狮运动;经屡次实地走访,大多数年轻人都以为学习舞狮对养家糊口并无太大帮助,受访者意向大都倾向于外出务工挣钱,能坚持在舞狮艺术团中学习训练的人少之又少,人才断层的局面使得壮族舞狮陷于后继无人的境地,成为阻碍壮族舞狮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4经费渠道单一。壮族舞狮运动离到达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相距甚远,主要原因是田阳县各民间舞狮团体尚未构成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经营实体,直接导致舞狮运动所需经费渠道单
17、一而且随着舞狮运动的创新发展,仅从单一渠道获取的资金对知足舞狮运动发展的需要而言也是杯水车薪,直接限制了壮族舞狮运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5 田阳壮族舞狮运动的发展策略 (1坚定文化自信,面向东盟,推进 一带路 沿线国家的民间体育文化沟通。壮族舞狮已列入国家级第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它既有高、难、险、奇、美的技艺特点,更具有浓烈厚重的壮族文化底蕴,是我们国家难得珍贵的文化遗产。 广西与东盟各国地缘毗邻,风俗相近,在 一带路 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东盟展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2018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 桥头堡 和门户2;各级部门及各民间舞狮团体要
18、从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大力开展壮族舞狮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东盟各国的沟通活动,结合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展览会、广西龙狮大赛、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平台,举办舞狮大赛、舞狮汇演等文化活动,探寻求索打造跨区域、跨民族、跨国境的舞狮品牌赛事,不断拓宽壮族舞狮运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表现形式和生存空间。 (2加大对壮族舞狮运动宣传、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力度。首先,壮族舞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卫名录,是我们国家难得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布洛陀文化的名片,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保卫管理制度,规范、细化管理,狠抓制度落实,做好舞狮运动的指导工作,对其面临的窘境与挑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
19、解,并不断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其次,自治区、百色市民族工作部门每年要统筹布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项经费加大对壮族舞狮运动的资金支持力度。 (3探寻求索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加强对壮族舞狮运动的研究,培养舞狮运动专门人才。壮族舞狮是具有浓烈厚重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要探寻求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与各高校、研究机构联络,进一步深化对舞狮运动技术、理论的研究;逐步建立起规范的训练体系,加快舞狮技艺创新步伐,进一步丰富演练套路及节目。要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作为施行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加快壮族舞狮运动产业化发展步伐。融武术、舞蹈、杂技为一体,具有浓烈厚重的壮族文化底蕴和特色的 舞狮技艺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具体表现出了国家对壮族舞狮运动的认可与重视,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好这一国家级品牌,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改变家庭作坊式的道具制作形式,注册 壮族舞狮 商标,不断提高舞狮运动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以下为参考文献 1杨尚春.广西田阳舞狮运动的发展现在状况及对策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8(5):122-125. 2李乃琼.中国与东盟民族体育沟通平台的构建于分享J.体育文化导刊,2020(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