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与借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与借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与借鉴摘要:古代拥有辉煌的思想,可持续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对、健康的良好愿望与积极追求。当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这种宝贵思想进行回顾与,以为当代提供有力的借鉴。关键词: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演进借鉴人类文明的历程便是人与协调的过程,人类改造的,便是一部保护与破坏的冲突史。最理想的状态便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机制与生态机制的和谐。然而,文明的历程往往忽略了把握人与自然的结构,深处的忧虑被现实证明之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程。当我们重新扫视兴衰的历史坐标时,会清晰地发现,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当代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2、是殊途同归的。(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仰韶开始,经历农业技术进步的龙山时期,到夏代初,这里的农业已有了3000年历程。当时实行大面积的“刀耕火种,(管子揆度)中讲道:“黄帝之王,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萌生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最初是不自觉的,甚至迷信的。人们曾把山川与百神一同祭祀。(诗经)中有“是飨是宜,降福既多的说法,(国语)中又指出,九洲山川河湖,生产物质资源,所以要保护和祭祀。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涵义在于通过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合乎理性,形成人类与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其突出标志是资源
3、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漫长的演进,人们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由不自觉的、模糊的阶段发展为自觉的清晰的阶段。到东周时,其目的已相当明确。它承认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采的不可否认性,但主张合理而有计划地。春秋时已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的法令;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避免生态资源发生代际供求矛盾;荀子在(王制)中讲道:“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礼记月令)中更有气候、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孟春,草木萌动之时,“牺牲毋用牝(母兽),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管仲指出,“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先秦这种永
4、续发展的思想,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到秦汉时,上已达到较高境界。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安邀集宾客合写的(淮南子),对先秦环保思想作了系统,是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善的论述。其中,(主术训)中有一段话,集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这样才会出现草木繁华,物种繁多,生机勃勃的景象。生态效益是形成经济效益的环境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效益得以改善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贾思勰对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指出:“丰林之下,必有仓庾之坻。唐宋时期许多诗词也反映了这种思想。明代朱熹提出“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确定了人
5、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与原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是一致的。然而历史证明,经济发展往往付出沉重代价,即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支持,因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客观地说,某种意义上的掠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理性的人类应该学会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间寻找平衡,而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极限,因为生态的退化往往是不可逆的。历史上惨痛的教训数不胜数。(水经注)中记载越王勾践的采伐,“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年;不久,又“使楼船率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如果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况且他的行为对于当时森林资源丰富的讲,危害性尚可忽略,那么,历代大兴土木,毁林
6、建都,造成荒漠化、沙化和植被退化,日积月累,造成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原始森林全面缩减,则是毁灭性的。尤其元建都大都,大肆砍伐原始森林,有人在诗中愤怒地写道:“滦人毁巨松,童山八百里。这同时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许多河道曾有的舟楫如云,千帆竞发的局面已成如烟往事。加之长期列国纷争,伐木立寨,甚至毁林灭敌,无休止的破坏欠下了难以弥补的生态。人是自然最大的受益者,也成为最大的破坏者。对此,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指出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清代散文家梅曾亮指出,开垦山地造成水土流失殃及平地山田。但这些宝贵思想多在血与火中沦陷,对环境的掠夺却日积月累,成为今天许多地区千疮百孔的凄惨景象的历史根源。恩格斯
7、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与天地相参,是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尽管历代都不免有破坏现象,但与西方从雅典开始,就走上的征服万物与自然之路有本质区别。在中国,从庄子“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的自然主义和谐到孔孟的“尽心知性、“与天地参的伦理主义和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并成为一支重要的思想流派。(二)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类的需求则是无止境的。正是这种稀缺性,使可持续发展承担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供给的重任。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促进与制约并存的关系。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一个重要就是、资源、环境的比例,如何合理配置资
8、源和提高资源的生产能力。资源的稀缺存在于一切时代与社会,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形式。漫长的年代里,中国曾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国是农业古国,而农业资源包括了自然资源、,土地与劳动力是其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先秦时,地广人稀,广袤的土地生产资源缺乏相应的生产者与之结合,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主体,劳动力是生产力构成因素和生产关系体现者,从人类迈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人口经济关系在古代中便得到论述。最早可见于(易)、(诗)中。(易)的卦辞主张人口增加,(诗经国风)许多篇章直接以恋爱、婚姻、家庭为主题,把人口和土地看得同等重要。希望人口增殖的思想与当时农业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农业生产中,
9、土地与劳动缺一不可。墨翟被看作第一位系统分析人口的思想家,明确主张“富国、众民。他把土地、人口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考察,已注意到土地与人口比例问题,提到“率万家而城方三里,不管这种比例是否失真,在诸位将相皆以据守城池,调遣众民为荣的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商鞅提出,“民过地,地过民都不好,并以韩赵两国为例证明,认为地广民众未必富强,地狭民寡未必贫弱,问题在于能否充分发挥人口与土地的效力,这是当代集约经济思想的雏形;他还开始人口,以正确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管仲提出单纯增加人口和土地未必富强,人口与土地必须在量上对应,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这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很有意义的,他还指出:“山林虽近,草木虽
10、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反对过度修建房屋挤占土地。荀子在前人基础上指出要以土地资源现有量来增加人口,估量人力发展生产,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他未结合生产方式考察,但他的量地立国,计利富民,收支相抵的思想对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仍有巨大意义。韩非认为,争与不争,关键在于财富多少,不是绝对量,而是与人口相比的相对量多少。他断言人口是成倍增长的,比马尔萨斯早2000多年考察人口与财富比例,在世界人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先秦时,由于人口相对较少,土地及资源的稀缺性未明显体现出来。以后历代统治者,尤其是王朝建立之初,大多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加上税赋形式的集中和简化,农业的进步,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扩展
11、。有学者推测,明朝万历年间,人口已逾亿。到清前中期,开垦区域已向西部丘陵山地推进。农业社会造就了庞大的人口,而人作为生产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一个要素,作为消费者的消费又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清代洪亮吉的(治平篇),在人口问题上论述广泛,分析具体,是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峰,他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生产、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论述人口与物价、就业、社会秩序的关系,提及了人口增长应与生产、生活资料增长相适应,今天看来仍是的。历史上进步人士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精辟见解,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一点:人口数量的增大,对资源利用不能超过资源开发与更新速度,否则,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正是古代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
12、经济与生态,荣则共荣,枯则共枯,必须把发展为人与自然及之社会之间的持续与协调、平等互动的统一过程,决非经济的孤军奋战。(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外部负效应。经济活动波及经济体之外时,也即产生了外部效应。而我们讲的外部负效应从本质上讲,是私人成本社会化。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意识的限制下,中国古代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造成了巨大的外部负效应,主要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历朝历代为了解决外部负效应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和和尝试,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解决外部负效应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法治和,使造成外部不经济者承担社会成本。这里的,中国古代采取的主要是征收山泽园林税(类似
13、于现在的资源税)。征收山泽园林税(不同朝代称法不同),其目的固然是扩大收入,但客观上对抑制外部负效应起了积极作用。获取资源,本身必须付出成本。许多资源,其成本和价格很难确定。如优美的环境,繁华的城市生活,都是一种资源,但由于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易得到,只能用另一种计量其价格,就是为得到这种资源必须支出的费用。如体力、财力的支出,迁居费用,获取户籍的费用,对中国古代居民而言,为得到资源,有时还得买通官府,打通环节,并承担种种税收。据(周礼)载,西周时便有了山泽税的征收,以后又有了矿税、盐税等诸多种类。同时,也加强了的完善和实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与(汉谟拉
14、比法典)有相似的。(韩非子)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手;西周(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坏井,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伐崇令)是我国较早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商鞅在秦国实行法治,也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反映了依法保障持续发展的思想,“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及雍提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类似的规定是很多的,因此过度开采和利用资源,有时也要承担受罚、被刑、谴责的风险,要付出巨大的甚至生命的代价,有助于降低外部负效应。遗憾的是,古代官府开征的山泽园
15、林税范围较窄。许多资源虽为国有,但使用权下放民间时,界定并不明晰。人们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外部影响。加之执行时官吏的扭曲、破坏,往往造成民不聊生,适得其反。的执行,又受到王朝更替的限制。生态环境在“禁与“弛禁中不断受到掠夺,而且官府在力图使外部不经济减弱时,如果不从自身做起,并持续下去,则无法达到预期的作用。历史上不断发生“蜀山兀,阿房出之类事件,有关的政策也未能有效实施。历史的教训对当代中国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2、途径之二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而民众保护意识又不强的资源加强国家的垄断。民间分散的开采,不仅造成资源使用的低效率,而且极易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
16、建社会,自然资源大都为国家所有,管仲时代之前便有了此类规定。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实行官榷法,规定以元符、绍圣时的矿课为额由百姓购买(扑买),然后,申卖于官,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这种管制,曾不断有人反对。唐代的经济思想家陆贽认为,“三代立制,山泽不禁,天地材利,与人共之。反对官府垄断山泽之利,让人们自由经营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上面论及的资源则不适用。再如金银等贵金属,如果放任民营,大量卷入市场,必然冲击社会秩序,造成体系紊乱;放松盐铁等大
17、宗产品的管制,又不利于社会稳定。因而,对这种资源,必须加强政府控制。3、途径之三是加强行政,设立相应机构,兴修,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的生态效应。据(史记)和(尚书)记载,我国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立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以后又设立虞部下大夫,大司徒等。(周礼)中规定大司徒“以土宜之法,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考察动植物生活状态,使之正常繁衍。管仲在前代帝王处置山林川泽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这些机构与官员是法律政策予以实施的载体,唐代河西走廊所以出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盛世局面,正是这些思想的验证。水是农业的生命
18、,合理运用自然。兴修,改善农业生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战胜和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难得的是,古人也意识到兴修水利带来的负效应。因为难以考虑环境制约,许多内陆河流越来越细,流量越来越少,干旱风沙肆虐。据(五凉全志)记载,“移丘开荒者,浴河棋布,至使河水日细,泽梁日涸,土地泽饶,变成往事。然而,人类已经历了多次从大乱到大治而后有大乱的循环,很多有实际意义的治理思想未及实施便在荒原饿殍中湮没,古人又花大力热衷于土地兼并,终于将成倍增长的生态赤字留给了后人。4、途径之四是建
19、立可持续性环境观,而这必将是个漫长的历程。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把天地自然看作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一直信守“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奴隶社会时便认识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以及“草木畴生,禽兽群焉,树成阴而众鸟息焉。此类思想,前文已有例证,不再赘述。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迄今,生态环境退化浪潮汹涌,就是因为几乎大部分人未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可持续性伦理道德观。这种可持续性伦理道德观核心就是尊重自然,把人类真正融入自然之中,把享受自然和生活的权力平等地分给当代人与后代人。 “请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建立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也建立在淳朴的民风之上。
20、吴国盛在(化的忧思)中讲道:“一切保护环境的主张,浅层的依据是保护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与延续,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层的依据则来自对存在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然而,在商品经济浪潮中,一种商品一旦发现其使用价值,人们往往蜂拥而上,时至今日,对自然的掠夺已形成巨大惯性,屡刹不止。玛雅文明的覆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坍塌,都是生态破坏的牺牲品。回顾我们世代演绎着的“天人合一的持续发展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构筑,也许严峻的现实正慢慢唤醒了人类的良知,但是,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注释:(诗经鲁颂)(诗经)于夯译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论语述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陆宣公奏议全集)卷3(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资治通鉴)卷216(史记河渠书)卷29:1、(微观)朱善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2、(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1月版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洪银兴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4、(人类文明的原动力进步与经济发展)李京文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5、(中国持续)毛文水李世涛著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