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外国哲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9800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外国哲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外国哲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外国哲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外国哲学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外国哲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 第 4 章 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 4.1 意向性指称理论的本质归属 早期的塞尔遭到弗雷格描绘叙述理论的影响,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簇描绘叙述理论,但是在他转向对于意向性的系统研究,通过意向性来考察专名的指称时,他的理论就与描绘叙述理论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为了更好地讲明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的本质归属,我们需要深切进入地考察其与传统描绘叙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的区别和联络,通过比照讲明其理论的进步性和意义。 4.1.1 与描绘叙述

2、理论的比拟 传统描绘叙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专名看作是缩略的摹状词,以为专名是通过摹状词来实现其指称功能,而摹状词即给出了专名的涵义。意向性理论与传统描绘叙述理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用意向内容取代了摹状词。考察专名的指称经过我们能够发现,使用专名进行指称的一个首要前提是对指称个体的区分与辨别,而个体辨别的基础,则是实在对象的各种属性。我们对对象的属性进行认知所构成的是心灵意向内容,其在语言中的的产物是摹状词,摹状词对对象的属性进行直接的描绘叙述,具有指谓的功能。塞尔通过对意向性的研究得出,专名的指称依靠于意向内容的作用,摹状词则只是意向内容在语言中的表现,意向内容对对象的指称有时需要借助于摹状词的指

3、谓功能,但并不仅限于摹状词。意向内容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它包括讲话者的指称意向、对指称对象特征的某些辨别性描绘叙述、相关的知识网络以及背景条件等21251.塞尔明确指出,辨别性描绘叙述并不意味着使用语言,它完全意味着充分确定对象的意向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能不使用语言进行表示出,比方在有些特定语境中讲话者的指示动作和意向就能确保指称29. 由此,意向内容与摹状词的关系已经基本明确,意向内容和摹状词的共同特点是二者都具有描绘叙述功能,能够区分和辨别个体,这也是他们能够指称实在的关键。但二者在专名指称中的作用和地位却有着本质区别。塞尔通过对言语行为中意向性的考察已经向我们表示清楚,意向性是一切言语行

4、为的基础,语言的指称总要依靠于心灵的指称,所以意向内容在专名的指称中发挥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意向性指称理论的核心内容即是通过讲话者心灵当中的意向内容来建立专名与实在对象之间的联络,进而确定专名的指称对象。区别于描绘叙述理论通过摹状词来讲明指称,专名意向性理论将意向性置于基础性的地位,通过意向性来定义语言的意义和指称,摹状词则仅仅是我们在语言中用来表示出意向内容的外在化方式之一。意向内容属于心灵的范畴,是内在的;摹状词则属于语言的范畴,是外在的。语言只是心灵与外在世界发生联络的方式,意向性则是比语言更根本的东西,用心灵的意向性来解释专名问题,显然要比用摹状词来解释愈加深切进入,也更符合专名指称的

5、本质。专名指称的核心要素从摹状词发展为意向内容,正是塞尔哲学研究的心灵转向在专名指称问题上的表现。 4.1.2 与因果历史理论的比拟 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理论强调专名的指称是通过一条从命名仪式开场的因果传递链条实现的,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同样关注因果性和指称传递链条,但他的理论与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理论在这一点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接下来将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照,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络,进而总结塞尔意向性指称理论的本质归属。 塞尔在(专名和意向性一文中将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的因果历史理论定义为外在理论,由于在他看来,克里普克专名理论中的因果传递链条只是一个外在的传播链条,当我们对这根因果链条进行回溯

6、时,它只能延伸到指称对象的命名仪式,而不能延伸到对象本身。在克里普克的外在因果链条上既没有意向内容,也没有任何关于指称对象的特征描绘叙述。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则以为,在专名的指称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与专名相关联描绘叙述性意向内容。塞尔指出,在命名仪式上,无论是以实指的方式还是以描绘叙述的方式,命名行为都离不开意向内容的作用:当以实指的方式命名时,意向内容是以感悟的形式给出的;当以描绘叙述的方式命名时,意向内容是以语词的形式给出的。在感悟的情形下,确实存在因果连接,但这种因果连接是一种意向因果关系,内在于感悟内容,而不同于克里普克的外在因果链条。因果性在塞尔的理论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塞尔所讲的因果性

7、并不是一种外在于心灵意向性的因果性,塞尔将因果性意向化,提出意向因果性的概念,其在本质上是由某个事态引起某种内在的感悟经历体验,所以因果关系是意向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嵌于意向状态之中。而克里普克理论中的因果关系是存在于事件与专名之间的,是外在的,所以并不能够确保专名指称的准确传递。克里普克对于因果关系的讲明遭到很多研究指称理论的学者的批判,如埃文斯指出, 他把那种因果关系的所在确定错了:重要的因果联络处于那个事项的活动和状况与讲话者的主体知识之间,而不是处于该事项被命名的名字与讲话者对这个名字的当下使用之间 认识论和心智哲学的主要概念具有嵌于它们本身之中的因果关系 30194.塞尔的意向性理

8、论关于因果性的定义和讲明愈加符合指称中因果关系的本质。 埃文斯提出的关于因果理论的着名反例已经讲明了外在的因果链条不能保证专名指称行为的实现,塞尔指出,在传播链条上必须借助意向内容的作用, 唯一重要的链条,是意向内容从表示出式的一次使用转移到下一次使用之上 21251,这样才能保证专名指称的准确传递。对于因果理论,塞尔把它看作是描绘叙述理论的一种变化形式。克里普克的因果理论仅仅刻画了寄生性指称的情形:一个人将其与一个名称 N关联起来的唯一的辨别性摹状词,经常不过就是 在我所在的社会共同体中或被我的讲话者成为 N 的对象 .在寄生性指称中,讲话者对专名的涵义和指称对象毫无了解,他的使用完全寄生于

9、其别人之上。显然,这是最极端的指称情形,在一般性的指称行为中,讲话者总会对指称对象有一定的认知,指称的传递必然牵涉到关于指称对象的描绘叙述性信息,正是通过这些描绘叙述性信息我们才能确定并传递专名的指称,而这些信息正是由内在于讲话者的意向内容给出的。同时塞尔指出,即便是在寄生性情形中,寄生也不是无限进行的,它总要终止于某一个人,这个人使用专名 N 并为它赋予了一定的语义或意向内容。所以在专名的传递链条上必需要有意向内容的作用,单纯的外在因果链条是不能保证指称的传递的,成功的指称条件是彻底的描绘叙述论的。国内的学者陈晓平将因果历史链条看作是一种认同语境,将其区分为转述的因果历史链条和特征的因果历史

10、链条,并以为转述的因果历史链条是不自足的,最终仍需要依靠于特征的因果历史链条31.这种观点与塞尔对克里普克的批评类似,不过陈晓平以为特征的因果历史链条是开放的簇摹状词,而塞尔则已经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局限,将簇摹状词理论发展成为了意向性理论。 4.1.3 意向性指称理论的本质 通过以上比照我们能够得出,专名意向性理论在本质上不同于之前已有的描绘叙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它是从心灵哲学的角度对于专名指称问题的一种新的解答。作为这种理论基础的意向性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语言的表征能力源自于心灵的意向性,我们根据意向性来定义讲话者的意义。意向性指称理论将讲话者的心灵意向作为实现指称的基础,强调意向内容在专名

11、的构成和传播使用中的关键作用。以往的专名指称理论仅仅研究语言与实在的关系问题,它们都奠基于一种错误的语言观之上:似乎名称与对象、语言与世界之间会自动发生关系,而与使用语言的我们无关32.而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则深切进入到人类语言活动的本质,把语言的使用者及其意向置于语言指称的核心位置,将语言与实在的关系问题扩展为心灵与实在的关系问题,并通过意向性建立起心灵-语言-实在三者之间的联络。描绘叙述理论通过语言中的摹状词来讲明专名指称问题,研究的仅仅是语言和实在之间的二元关系;因果历史理论则是对寄生性指称情形的刻画,这两种理论都只关注了专名指称的某一方面,没有刻画出专名指称机制的本质特性,也正是由于如此它

12、们始终面临着明显的反例。事实上专名的指称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使用实践,需要充分考虑包括语言使用者和语境等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塞尔批判地继承了弗雷格的描绘叙述理论,他赞同弗雷格关于专名必须经过涵义实现指称的基本思想33,指出其缺乏之处在于以为 语义内容似乎总是通过语言来表示的,十分是要使用限定摹状词,而摹状词便给出了名称的定义或者涵义 21260.他通过对言语行为与意向性的考察,确立了意向性在专名的指称经过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从心灵哲学的角度把 涵义 的概念从摹状词扩展为心灵意向性,进而将描绘叙述理论改造、发展为意向性指称理论。专名指称的意向性理论关注指称行为的发生经过,深切进入到心灵的层面来研究专

13、名的意义和指称问题,真正触及到语言指称的本质,捉住了专名指称机制运作的核心要素,为专名的指称提供了更全面、合理的讲明,在两大指称理论之外开拓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为指称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2 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几点反思 4.2.1 心灵内容与语义内容的关系 塞尔提出的意向性指称理论确立了心灵意向内容在确定专名指称中的重要作用,心灵内容指的是个体讲话者所拥有的诸如思想、信念等心灵意向状态所具有的内容,它是心灵对于外在世界的表征。专名除了具有联合在其上的心灵内容,它在指称时还须具有一定的语义内容,专名的语义内容即专名所具有的与指称对象的特征相联络的描绘叙述性涵义,通常能够用一定的摹状词

14、来表示。那么,联络在同一专名之上的心灵内容和语义内容之间具有着如何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切进入地理解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及其带来的心灵哲学转向。 我们知道,作为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人是具有思想和认知的,正是它们建构起语言和实在之间的联络,使语言得以指称实在。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已经表示清楚,真正决定专名指称的是讲话者心灵当中的意向内容,言语行为表征对象的能力不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源自心灵的意向性。我们在使用语词指称实在中的对象时,心灵中已先构成关于指称对象的意向内容或者讲摹状概念34,它们能够通过语言中的摹状词来表示出,而这些摹状词即给出了专名的语义内容。也就是讲,专名使用者

15、的心灵内容决定着专名的语义内容,语义内容则是对使用者心灵内容的表示出。传统的描绘叙述理论仅关注作为语言要素的摹状词,这也是早期语言哲学的基本特征;塞尔则将作为心灵概念的意向性引入到专名指称中,对语言指称和心灵指称进行了区分,将语言指称奠基于心灵指称之上,由此复原了语言、心灵和实在所构成的三维关系,实现了从语言哲学到心灵哲学的转向。语词,以及语词的语义内容从属于语言世界的范畴,而讲话者的意向内容则属于心灵世界的范畴35.讲话者在使用专名进行指称时心灵当中总要具有一定的意向内容和认知概念,把他们进行外在化的产物即是语言中的语词,语词表示出特定的意向内容和认知概念,进而表征实在世界中的对象和个体。通

16、过意向内容的联合作用,我们就建立起语言世界、心灵世界与实在世界三个世界之间的联络。三个世界的划分以及互相之间关系的研究在现前阶段已经成为了研究语言哲学问题的重要趋势和方式方法,在这方面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无疑起着开拓性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指称理论仅仅关注专名的语义内容而忽视了专名使用者的心灵内容,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理论没有对心灵世界和语言世界进行区分。塞尔固然并没有明确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但他自觉地从语言哲学的研究转向心灵哲学的研究,他的意向性理论把关注的重点从语言与实在的二元关系转变为心灵、语言与实在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生物自然主义倾向确立了心灵作为一种实在的独立地位36,这实际上就开拓了理论的先河

17、,对于我们研究语言问题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塞尔的哲学思想具体表现出并促进了 20 世纪西方哲学从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再到心智哲学的转向,他关于心智哲学的研究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他提出的 中文房间 的思想实验至今还是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 4.2.2 专名指称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对于语言使用实践和语境的关注。语用学研究是塞尔对西方语言哲学的重要奉献,以前的语言哲学研究侧重于对语言进行静态的语义分析,语用学的研究没有得到重视。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切进入,语言使用者的因素愈发突显出来。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随着日常语言学派的兴起,

18、语言哲学越来越重视对语言使用的分析。后期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 意义即便用 的着名观点,其后斯特劳森在批判罗素的基础上提出区分语词和语词的使用,唐纳兰则从详细语境出发区分了限定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和描绘叙述性用法37, 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在语言研究中愈加关注语言的使用者和语境,改变了之前对语言的静态语义学研究,人们把这种趋向成为语用学转向。指称理论研究的是语词的意义和指称问题。指称是人们使用语词所施行的行为,本身就牵涉到语用学,所以指称理论应该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穿插理论。专名指称理论必须重视语言的详细使用,关注讲话时的语境以及讲话者的意向、信念等语用问题。作为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塞尔

19、一直致力于对日常语言的分析研究。他在早期研究言语行为理论时期曾对指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指称是一种言语行为,而任何言语行为都是讲话者在讲出某些语词时施行的,而不是语词本身施行的。言语行为与语用学有着天然的联络,任何言语行为都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发生的。 塞尔对语言使用者通过特定的专名来指称相应的对象这一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专名的创制及教授等使用实践的考察,以为专名通过一簇开放的摹状词与指称对象相联络,并提出了指称的辨别原则。言语行为理论为塞尔对指称进行语用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后塞尔从言语行为理论发展出了具有他个人风格的意向性理论。意向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言语行为中人的意向性,意向性建立起思想、

20、语言和实在的关联,而这个意向性总是由处于特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主体意向与语境因素相互作用才构成特定的意向内容。所以专名意向性理论从本质上讲也是从语用的视角对专名指称的考察。从言语行为理论到意向性理论,塞尔一直把语言的使用置于语言哲学的中心位置,从人的使用去讨论语言的本质、意义与指称等问题,为语言哲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做出了重要奉献。 固然塞尔的指称理论是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的,对语境和讲话者等因素都比拟重视,但他的理论的一个弱点在于忽略了专名指称的沟通问题以及语境在沟通中所起的作用。塞尔理论的重点是考察讲话者的意向在指称中的作用,十分是表征意向,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讲话者的意向状态和

21、内容是是内在于讲话者的心灵中的,而专名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沟通和传递指称,而要实现指称的传递,除了使用实指和限定摹状词的方式外,更多的时候是语境使得听话者将专名与某些辨别性描绘叙述联络起来,进而确定讲话者的指称。所以,交际语境对于专名指称的准确传递非常重要,在语言交际中讲话者多数情况下仅仅仅是讲出了一个专名,这时就需要借助语境的作用来帮助听话者理讲解评说话者的意向进而辨别专名的指称。 专名指称确实定是一个复杂的意义决定经过38,语境对于我们建立与确定专名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更多地关注了讲话者的表征,主要研究讲话者怎样通过意向内容来实现指称,而

22、忽视了讲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沟通以及指称的传递,所以他没有能够讲明语境怎样影响双方的交际意向,进而成功地传递讲话者的指称,完成言语交际行为。事实上, 语言的首要功能是沟通而不是表征 39.在言语行为理论时期,塞尔在考察指称问题时比拟关注听话者以及语境中讲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互动,遗憾的是到了意向性理论时期,塞尔没有能够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讨论和讲明。 4.2.3 意向内容的公共性与私人性 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所以,语言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并非不关注语义学,而应该以语言的社会意义为基础。指称行为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并不仅仅仅是与讲话者相关的私人活动,它是在一定的语言

23、共同体中施行的,必然遭到整个语言团体的影响和制约。专名意向性理论强调意向内容在确定专名指称中的关键作用,但这里的意向内容并不纯粹是讲话者的个人意向,它是在社会和集体因素的影响下构成的。不同于限定摹状词,专名的意向内容并是不明确的,它们是讲话者心灵当中与指称对象相关的一系列描绘叙述性内容。这些描绘叙述性内容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而是分为不同的层次,那些关涉指称对象的本质属性或者历史核心事件的描绘叙述占据着更为重要和核心的地位,这些描绘叙述是语言共同体在社会实践中构成的关于指称对象的集体认知概念。当然,这些认知概念有时并不是明确的,而是表现为一种集体意向性。集体意向性是讲话者构成指称意向的基础,讲话者

24、心灵当中的意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言共同体关于专名指称的集体意向。所以我们在研究专名指称时,既要考虑在特定语境中的个体因素,也要考虑语言共同体对于个人的影响。每一次详细的指称行为的实现都是集体意向和个人意向共同作用的结果,集体意向为我们确定指称设立了公共约定。正如埃文斯所讲, 以为一个讲话者通过对一个名称的普通的使用而意想的所指,能够是某个完全脱离于使用者的共同体和文化的事项,仅根据它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好地符合该使用者与该名称相关联的一簇摹状词这一事实就能确定该事项,这种设想是荒唐的 30196. 专名的主要功能是传递指称,进而到达沟通的目的;意向内容在传递指称的经过中起着中介性作用,而集

25、体意向和认知概念是意向内容中的基础因素,在这里基础上才得以构成个体意向。在有的交际语境中,正是集体的意向和认知概念使得专名指称的传递和沟通成为为可能,固然它们经常是潜在于讲话者的个人意向中的。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在指称中与专名相关联的意向内容也应是公共性和私人性的统一,这样语言才成为了具有主体间性的交际活动。 塞尔在他的指称理论中已经牵涉到对指称中意向内容的公共性的考虑。他在研究言语行为时曾强调规则在决定语言意义之后中的重要作用,在意向性理论中塞尔把它发展成为一种背景假讲,以为意向状态以非表征性的前意向能力为背景,包括技能、立场、前意向假定和预设、实践和习惯等。除了背景之外,意向状态必须在由

26、无数其他意向状态构成的网络中才能决定其知足条件。背景和网络都是讲话者在一定的语言共同体中构成的,在其影响下构成的意向内容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公共性和历史文化性,而不是纯粹私人性的东西。后来塞尔将集体意向性引入到他的意向性理论中,指出了集体意向性在社会实在建构中的基础作用40.但是塞尔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原初的意向性,应用于他的社会哲学,并没有明确讲明集体意向性在专名指称中的作用,也没有探究集体意向性与个体意向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专名的功能在于传递指称,有时起着传递指称作用的意向内容正是集体意向性或者讲集体认知。塞尔没有向我们讲明在沟通中意向内容是怎样传递的,也没有充分意识到那些牵涉指称对象本质属性的

27、集体认知在指称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使得他对于意向内容在指称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的讲明比拟模糊。 4.3 本章小结 本章是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主要分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讨论塞此后期的意向性指称理论的本质归属。关于塞尔意向性指称理论的本质,当前还是众讲纷纭,本文通过对意向性理论与描绘叙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的比拟研究,以为其在本质上不同于两大传统指称理论,它从心灵意向性的角度出发对专名指称机制进行讲明,真正触及到语言指称的本质。第二部分从几个关键点对塞尔的指称理论的成就与缺乏进行了评价与反思,首先通过讨论意向性理论中心灵内容与语义内容的关系,指出其从语言-心灵-实在三者关系出发对指称理论以及语言哲学发展所做的奉献;其次研究了塞尔指称理论对于语言哲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塞尔由于重视语言的表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沟通,没有能讲明沟通中的语境在确定专名指称中所起的作用;最后讨论了意向内容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塞尔的背景假讲表示清楚他意识到了意向内容不仅仅是私人性的,同时也具有公共性。他提出了集体意向性的概念,但却未具体讲明其在意义和指称中发挥的作用,使得他对于意向内容在指称中作用机制的讲明比拟模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农业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