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探析,职称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探析,职称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探析,职称论文内容摘要:目的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式方法 选取2021年6月 2021年5月本院符合条件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施行风险管理。比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 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本文关键词语:护理;
2、风险管理; 妇产科; 效果分析; 孕产妇身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形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良,风险管理在临床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也从根本源头上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因而逐步被广大临床护士和患者所认可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切进入分析与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 2021年5月本院符合条件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3、每组各40例。两组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式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患者入院后布置床位,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和相关陪护制度等;定期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根据规定时间检查患者病房,做好基础性护理,包括夜间护理工作。观察孕妇身体健康情况,若发现患者身体异常,则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相关处理,完善相关记录。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施行风险管理。详细内容下。加强对监护人员的思想教育,在日常护理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随时注意妇产科患
4、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如实记录,以便在总结和整理问题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到对患者负责,进而在患者发生危险或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诊治。优化护理流程,帮助护理人员实现规范性作业,在工作中根据相关流程进行工作,还能够通过建立风险预防小组,加强对患者风险问题的管理和看护。严格根据工作计划进行项目检查,综合分析患者周围各种信息,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制订预防措施,消除潜在危险因素。加强护理病历的规范化书写,从根本上改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充分知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其对潜在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确保患者的安全。规定质控体系的工作内容,对质控成员进行完善的培训管理,组员按照质控详细内容有序地进行工作,在
5、控制管理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00%。比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式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 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拟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
6、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拟 例(%)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拟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拟 例(%) 3 讨论 3.1 建立健全专科安全管理制度 对妇产科经常发生的突发性安全事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经历体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应急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性仪器的管理。明确规定仪器的存放地点,并由专业人员看管和维护,做到随时保证仪器准备充足和完善,确保在进行风险问题处理时,仪器能够正常运转,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另一方面
7、,要建立专门的医院消毒团队。严格根据规范化管理标准进行医院无菌室和仪器消毒,尤其要做好病房的消毒清理工作,保证病房干净整洁,避免患者感染病菌2。 3.2 完善质控体系 落本质控小组的成立和健全,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协同责任护士共同组成质量监控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确保成员对患者的健康管理、病房卫生管理等各种优质服务。同时,规定质控体系的工作内容,对质控成员进行完善的培训管理,组员按照质控的详细内容有序地进行工作,在控制管理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认真处理,并及时改良,不断提升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质量意识3。 3.3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在
8、某种程度上会决定患者对医院的认知和感受。因而,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常规培训工作,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患者应急预案、妇产科护理方式方法等。积极组织护理人员介入到不同形式的护理案例当中,每日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风险防备意识。其次,根据每个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护理经历体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对低年资、缺少临床经历体验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常规护理方式以及妇产科患者的各种风险疾病特点的培训。另外,落实护理人员对患者风险应对能力的培养。最后,制定适当的赏罚制度,在培养护士耐心和责任心的同时,擅长发现护士的进步,并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护理人员
9、继续努力工作和确保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与护理4,5。 3.4 护士长加强监管 护士长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够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将每日工作重点明确记录在排班表上,让护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工作重点,并将交接班工作布置妥当,尤其是对重症患者的监管工作更要进行具体的交接班,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相关问题,并及时解决。高危患者的相关责任护士需每日或定期评估患者的情况,确保具体记录患者的健康情况,并及时向护士长反映。加强对新晋护士的管理和培训教育,布置能力较强、资历深的护理人员专门进行教育和管理,使其能够熟练把握业务技能,提高专业能力。积极引导护理人员相互监督,对提出举报并事情属实的人医院可给予一定的
10、物质奖励,避免或消除护理人员在日常作业中的包庇行为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储小红,康群.风险管理在护理不良事件干涉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护士(下旬刊),2020,19(11):24-26. 2 潘燕灵.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21,17(42):135-136. 3 李桂兰.风险干涉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21,3(9):175-176. 4 张运岭.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21,16(45):272,274. 5 郭红霞.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3(10):1910,1912. 6 黄峻玮.风险管理应用于产房中对分娩结局、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2(5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