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选择分析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选择分析的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选择分析的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与科技作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立足于我国相同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桑群发展的现状,依据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产业结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并结合典型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揭示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桑群演化的机制,并针对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建议。关键词: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1相关理论依据1.1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的概念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就已经产生了,但产业结构的概念的产生就比较晚。一般认为,产业结构概
2、念的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应用时这一概念的意义和定位还很混乱:产业结构既可以用来解释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结构以及地区间产业分布。随着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逐步深化,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研究领域也逐步界定下来。按照产业结构的研究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分布在国民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运动关系,“这是产业发展形态理论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产业间技术经济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人和“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产业联系理论的观点。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这
3、两种观点的总结。1.2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较之于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仍存在双方互利贸易的基础。11665.coM前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和出口绝对劣势相对小的商品(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较大的商品(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克鲁格曼认为,这个看似简单的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个劳动生产低于贸易伙伴的国家,只有凭借其更低的工资,而不能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进行竞争,这样该国还能从国家贸易中获利。1.3竞争优势理论万克尔波特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集群是培育特色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组织形式,因为它“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
4、,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钻石模型是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之一。依据该模型,决定产业集群竞争力或失去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其原因在于它们影响了产业集群内的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要的投资,即影响了投资收益率的诸因素,其中每种要素都是产业组织结构或作为产业基础的经济特征和技术特征的一个函数。由此可见,如果某种产业组织结构的自身优化能对这四种因素发生影响,那么该产业组织所在的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就成为可能。2相关概念的界定2.1传统产业的含义对于传统产业的界定有好多不同
5、的说法。本文理解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划分,可以讲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分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这种划分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这一个时期是新兴产业,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变成传统产业;有一些传统产业由于吸收了全新的技术,会形成新的分支,这种分支可以属于新兴产业,如生物农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的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懒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在任何历史时期,传统产业总是占最大的比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而新兴产业发展很快,但当其发展成为占很大比重时。它就变成为传统产业,这时又会有新的新兴产业出现。传统产业主要是以常规能源为动力、以机器化生产为特征的物质生产工业,多属于劳动密
6、集型,部分为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主要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传统产业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轻工等产业。可见,传统产业主要由第二产业中用传统技术进行生产的产业所构成,传统工业是传统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2.2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内涵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运用传统技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体、为获取外部经济和对外竞争优势等目的,一企业间非正式契约关系和产业链或者供应商客户关系等联系形式,尤其以发达的专业市场作为企业间内部要素的联结方式,大量集聚在某一特定地区,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长期协作与竞争关系的地域性中小企业集聚体。集群内企业间的这种长期关系是依靠某种非正式的契约即所谓的“信任
7、与承诺等人文因素来得以维持。3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3.1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3.1.1单个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集群总量规模却很大集群中的企业大多是资产规模在百万元一下的传统产业类中小企业,但由于聚集区汇集了多家企业,因此区域集群的总量规模很庞大。如在浙江诸暨大唐的袜业产业区,虽然80以上的企业资产量在50万元以下,户均袜机拥有量仅为8台,但8000家袜子生产企业、2000家配套企业的整体协力,使大唐的袜业产量达到50亿双,产值近百亿元。可见,企业集群的总量规模是很大的。3.1.2部分地区的企业集群内网络发选,分工协作较强在块状经济集聚区内,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与
8、协作的要求建立起形式多样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形成了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的产前、产中及产后多个环节密切相连的产业链。在这样同业的企业集群内存在进行产品设计、营销策划、产品销售的最终企业,也存在着大量向最终企业提供中间制品和服务的专业化生产者。这些企业通过分工和合作共同构成了一个产业的主体。3.1.3企业集群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一般都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主体,并产生对上下游关联产业的更为激烈的需求,从而推动这些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在一个地方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效应会产生加倍的经济效益。在这样同业的企业集群内存在着进行产品设计、营销策划、产品销售的最终企业,也存在着大量向最终
9、企业提供中间制品和服务的专业化生产者。他们都是小规模的中间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分工和合作共同构成了一个产业主体。3.2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所面临的问题3.2.1集群的相对封闭性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不利于企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具有开发性特征的企业集群可以使各种资源在集群内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使企业集群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就有利于集群本身的发展。反之,僵化与封闭的集群则会损害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我国,传统性中小企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封闭性,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集群中家族制企业的封闭性以及地方政府的行政管制所带来的封闭性。我国传统性中小企业集群很大一部分是由家族制企业组成,而家族制
10、企业由于其具有天生的地缘、血缘、亲缘性,使得家族制企业具有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妨碍了优秀的人才与资源顺利进入到以家族制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3.2.2集群内企业多以专业化市场为纽带,集群内的分工难以向纵深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大多都是依托于当地的专业市场,多数是以“一镇一品的形式存在。这些专业市场帮助在市场周围的中小企业克服在资金、信息收集、开办营业网点、拓展营销网络等方面的缺陷和劣势,成为连接大量中小企业的接点。但随着中小企业群的产能和规模的扩大,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局限缺亟待突破。企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仍然以横向联系为主,企业之间通过内部部门专业化配套简历和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少。中小企业集群
11、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集群内的分工也难以进一步想纵深发展。3.2.3集群内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较差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虽然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不同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提高集群竞争力。但是,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足以保障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和研发力量,加上集群内缺乏科技人才,造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力量十分有限。3.2.4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队伍素质偏低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多数是在有特定成长环境的地区,有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基础上组建的,企业经营者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以来由脱离土地的农民成长为企业家的,多数人文化素质较
12、低。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对现代营销策略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知之甚少。职工队伍文化素质也不高。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够,且流动频繁,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品牌意识淡薄。4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4.1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依据创新设计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这对于改造传统产业来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由此带动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传统产品知识科技含量的增加,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二是在传统产品上逐步附加扩大产品功能或改变产品属性的高新技术系统,通过传统产品中高新技术系统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实现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跨
13、越。4.2实施“区位品牌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原因,大中型企业不愿意单独组织代表区域广告宣传的大型活动,因此为宣传集群整体形象,政策和行业协会有必要积极参与组织,按企业的规模或销售合理分摊,消除了紧急外部性,增强了大中型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大型宣传活动。4.3集体营销首先,区域政府可以利用国有资产或联合集体企业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成立零售、批发营销中心,形成商品的集散地,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绍兴的轻纺城。不仅降低了本地企业的运输、库存成本,而且具有巨大的广告宣传效应。其次,对于一些消费类产品,如化妆品、领带等,以“区域品牌的形式,设立带有垄断性质的专卖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纵向一体化垄断利润。4.4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技术创新打好人才基础企业必须珍惜人才,留住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这里,企业要改变观念,不仅重视技术型的“硬专家,而且要重视管理协调性的“软专家。必须清楚,技术创新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而这一环境的获得需要由管理协调专家来营造。更新时间:2011-03-1914:46:13谢一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