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治理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治理的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治理的论文论文关键词: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农业损失灾害治理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危害很大。充分认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治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阐述农业的战略地位及其生产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治理的对策与措施。一农业的战略地位及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农业的战略地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3亿多人口,约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们
2、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农业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具有更加重要的和特殊的地位。俗话说“无农不粮,无粮则乱,生动地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农业的发展状况和现代化水平,是社会安定和国家稳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不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关系到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1.农业是城乡人民的粮食和基本食物的主要;。“民以食为天,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主要靠发展农业来解决。2006年,我国生产粮食49747.9万吨,肉类8051.4万吨,禽类2945.6万吨,奶类3302.5万吨,水产品5290.4万吨。11665.Com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378公斤,肉类人均占有
3、量达到61.2公斤,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40.2公斤,奶类人均占有量达到25.1公斤,基本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2.农业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乡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就业和收入;。2005年,我国有50387.2万人的乡村从业人员。其中,农林牧鱼业的从业人员有29975.5万人,工业的从业人员有6011.5万人,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有3653.2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类的从业人员1567.3万人,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类的从业人员有2937.7万人,其他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6242万人。3.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和工业产品的重要销
4、售市场。农业的主要产品,如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蚕茧、茶叶、烟草以及畜类产品和水产品等,是轻工业的原料,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在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比例,50年代高达85%以上,目前由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农业和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消费品市场。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50年代农村所占比重高达60%以上,目前占50%左右。现在我国工业品市场疲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农民的购买力低,农村市场不活跃造成的。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包括重工业以农业和农村为重要市场,将越来越明显
5、。4.农业产品及其加工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从我国出口商品构成来看,1950年农副产品及加工品分别占出口商品的58%和33%,两者共计占91%,至2005年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占我国出口商品构成的24.5%。可见,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中仍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来自农业和间接依靠农业(2007年统计年鉴)。但是,我国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特征,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种植经营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尤其受气象和政策波动的影响,容易引起农业生产的波动起伏。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业稳定增长,什么时候工业和国民经济就稳定增长。农业生产的波动,一直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
6、业,认真研究农业尤其是探讨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包括作物栽培、树木种植、畜禽饲养、桑蚕和水产养殖等,是人们利用生物特有的生长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有机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作为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具有区别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显著特点。1.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错的特殊产业。农业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的劳动对象,而动植物整个生命过程,从生长发育和繁殖,自始至终都有自然力的参与,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错在一起,这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特征。即使发展到现代农业的今天,还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而且要比传统农业所受到的制约更敏感,可以说
7、没有比农业生产更必须同自然再生产相配合一致的生产部门了。但是农业作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同其他的社会生产部门一样,也需要合理配置与布局,需要推广科学技术,改良品种,增肥改土,改进经营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等,需要人的有效劳动,才能获得高产、优质。因此,在研究农业生产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时,必须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做到因地制宜。2.农业生产以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农业必须依靠大量土地(包括草场、水面)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土地对农业具有双重性,既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又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产业仅以土地作为生产场所,而农业对土地具有特殊的依赖关系。
8、土地面积的大小、区位的优劣、距离的远近、土质的肥瘦等,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而且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土地的非农占用加剧,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因此,如何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达到土地的永续利用,这无论是对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3.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区性、明显的节律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农业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各种作物、林果、家畜、水产等,均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和适生环境,即使同一作物或者畜禽因其不同品种,也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有的喜暖湿,有的喜冷凉,有的耐
9、阴,有的向阳,有的速生,也有慢长的,等等。例如,我国北方以旱作为主,南方以水作为主,北方种麦,南方种稻,形成南北两个不同功能结构特点的农业区域。应当指出,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关系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作物和畜禽品种经过人类历史长期选育驯化,也可以在不太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顺利发育成长。其次,农业的地域性,不但反映在自然条件的差异上,而且也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例如,江苏省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是平原,其农业分布不仅表现有大的南北地带性差别,而且由于开发历史早晚、人地关系特点不同等,致使在小范围内形成了非地带性因素所引起的不同生产类型。农业生产的节律
10、性:主要是指各种农作物和畜禽等都有各自的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何时播种,何时中耕施肥,何时成熟收获,均有一定的节律限制,超过季节则生长不良,甚至减产绝收。因此耕、种、管、收,不违农时,是获得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贻误时机,就难以补偿。同时,因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工作时间的不一致性,后者只占前者整个生长时间的一部分,因而会产生农忙与农闲季节的劳动差别,甚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农闲。如何解决农村隐性失业,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一是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二是亦工亦农发展乡镇企业或者外出打工。这是农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比较好的方式。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一般来说,农业从投入到生产整个生
11、产过程要比工业生产时间长,必须经历一个连续的生长周期。而且这一生产周期与下一个生产周期紧密相连,不能完全割断。当然周期长短因作物和畜禽品种而异。就大田作物来讲东北、西北普遍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一年可以三熟。牧畜从出生到发育、生长、成熟需要一年或几年。林木则更长,要数年或几十年。因此,在作物品种布局或发展多种经营时,应考虑品种的早晚搭配、长短搭配、农忙农闲结合,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二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南涝北旱、台风、地震以及沙尘暴等多种自然
12、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认识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分布规律等,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对我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温度有关的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暴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每年我国由气象灾
13、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0870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12万人)的40%。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就发生了十几次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本世纪初,重大自然灾害也是频发,造成损失巨大,在1990年至2006年的10多年间,年平均经济损失已达到1762亿元。尤其是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20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因灾死亡107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中国新闻网,
14、2008年2月13日报道)。2.生态灾害。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这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荒漠化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周围、额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多发重发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及江南丘陵地区最为严重。据了解,黄土丘陵地区的灾害性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且水土流失面积和速度居世界各国之首。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多达70多亿元。石漠化则以我国的云、贵、桂三省区最为严重。其中以贵州省的面积最大。此外,海洋带发生的赤潮、海岸侵蚀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
15、几大生态问题。在我国,造成生态灾害有自然原因,如气象、地质和地貌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过量放牧;滥樵、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因此,合理的开发资源、提高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避免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3.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在全国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内,害虫、鼠、杂草等的种类不同。恶性杂草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省境内有24万平方千米,每年经济损失2.8亿元。比如,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的“紫茎泽兰,现正以每年30千米的速度向内地推进,而且它适应环境能力很强,2至3年就能成为本地优势种,现已对西南地区生态构成灾害。再如“水葫芦,当时我国从中美洲引进,是为了作
16、为动物饲料,但现已在江浙一带形成生态灾害,当地政府部门每年花巨资打捞。我国的生物灾害除上述外,还包括蝗虫灾害、鼠害等。其危害程度与地区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4.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灾害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崩塌和地面裂缝等。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隐藏性强,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被称为“群害之首。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而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更是造成了69134人遇难,374061人受伤,失踪17681人,累计受灾人数4616万余人的巨大损失(截止至6月5日12时)。我国山区面积
17、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目前已查明我国共发育有较大型的泥石流2000多处,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多达数十万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山区、板块缝合线附近以及地质构造带上(中国地震信息网,2008年6月6日报道)。 (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灾害种类多,造成灾害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地域辽阔,构造复杂,地理生态环境多变,有着各种灾害发生的生态条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灾害种类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灾害类型。我国位于亚
18、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大陆海岸线118万km,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相灾害与陆相灾害均有发生。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成灾类型多。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地质构造活跃带上,地震活动随处可见。加之我国又是一个受季风影响十分强烈的国家,受夏季风影响,导致寒暖、干湿度变幅很大;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年季变幅亦大,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暴雨、涝灾等重大灾害常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常常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在各类灾害中,尤以洪涝、干旱和地震危害最大。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之中,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由于技术、工艺落后,又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灾害。2.灾害发生范围广,造
19、成灾害影响面大。我国东西、南北间,一年四季几乎总有灾害发生。春季北方有“十年九旱之称,江南多低温连阴雨。春夏之交北方常有干热风,南方多冰雹、雷雨、大风和局部暴雨。夏秋是我国灾害最多的季节,自南而北先后多暴雨、洪涝,盛夏多伏旱,夏秋之交沿海多台风、风暴潮。秋季在东北地区常有早霜袭击,长江中下游有“寒霜风危害。冬季全国各地都有寒潮、霜冻威胁。牧区有“白灾和“黑灾。这些灾害在平原、高原、山地、海岛等凡有农业的地方都会发生,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范围极其广泛。比如1998年的洪涝灾害导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
20、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其中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再比如2008年年初的雪灾,持续的低温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安徽、云南等20个省(区、市)。3.灾害发生频率高,造成灾害频繁。洪涝和干旱是对农业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其出现的时间和地区都比较集中,危害程度很大。南方一般发生在56月,北方78月。珠江、长江、淮河、黄河等流域是旱涝最频繁的地区。拿19952006年我国水旱灾害情况(如表1)来说:1995,1996,1997,1998,2002,2003,2005这7年都发生了比较严重
21、的洪涝灾害,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大的洪涝。而1995,1997,1999,2000,2001,2003年这6年也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由数据可见,平均每两年都发生了一次大的旱涝灾害,一般的旱涝灾害更是频繁。4.时空交替分布,对农业的影响复杂。因受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影响,我国汛期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呈跳跃形式,其前进速度或停滞时间异常会形成一方出现洪涝,而另一方出现干旱的情况。因此,干旱与洪涝在地区分布上往往是相嵌分布,最常见的形式为南涝北旱,南北涝中间旱,或北涝南旱。全国性的旱或涝是比较少数的。而且由于受气候变化背景控制,我国旱涝分布的时间上也有相对集中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偏涝,6070年代偏
22、旱,8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又趋于增多。由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并有群发和诱发其他灾害等特征,因此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据统计,通常每年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7亿亩(40004667万公顷),减产3成以上的成灾面积约3亿亩(2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减少农业损失,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三预防和治理农业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预警机制我国目前常用的灾害监测、预报和灾情评估手段多是地面常规监测和航空遥感,卫星遥感则有一部分来自国外的气象卫星资料。而农业灾害具有种类多、受灾地域广、突发性强等特点,传统
23、监测手段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地面监测和航空遥感受地形、天气等因素的制约,气象卫星传感器也受到云层等因素影响,因此,亟需加强农业灾害如洪涝干旱灾害等的全天候、大面积、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尽量减少云层和地表等因素的影响,要努力改善仪器的性能,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度。在国际合作方面,2000年中科院与日本科技厅签署的“风送沙尘的形成、输送机制及其气候与环境影响的研究政府级合作项目正在实施,但还需进一步加强1。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迄今为止,人类既不能非常准确地预测,又不能完全地控制自然灾害。鉴于危机的破坏性和负面影响,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时间因素极为重要,作为危机应对者
24、的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在现场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灾区局势,迅速恢复社会秩序,这是政府应急管理快速机制的客观要求。同时,充分发挥驻军部队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地方与当地驻军的联系与协调,充分发挥当兵的人、武警和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及广大民兵在抢险救灾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三)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应该在支持农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而事实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规模狭小、范围过窄,尚未有效调动农民、保险经营主体、政府等多方积极性,很难满足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数法则理论,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极其脆弱。以2006年为例,我国农作物受损面积41
25、091.3公顷,因灾直接损失达2528.1亿元。而中央累计投入各类抗灾救灾资金111.98亿元,社会各界捐款35.89亿元,其他物资折价4.69亿元,农业保险赔款5.84亿元(农作物赔款只是其中一部分)。由此可见,农民主要还是采取自救、依靠政府救济(社会捐助)等方法来防范和分散农业风险,农业保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非常有限的“稳定器与“助推器作用。农业保险应当是一种政策性保险。要使农业保险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推动。世界上多数国家对农业保险都给予了法律上的支持。美国1994年颁布的(农作物改革保险法),取消了政府救济计划,通过4大险种把所有农作物生产者都纳入农作物保险计划
26、。我国对这项政策性保险业务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予以扶持。其次,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产业,农业保障机制离不开政策性安排。而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尚不健全,保险公司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建立和健全农业保险机制要以政府为主体,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 (四)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自然灾害发生后,封锁信息、信息不明或传言传播的失真性,很容易加剧人们的恐慌情绪,使社会心态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稳。因此,政府必须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化解公众的怀疑情绪,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有必
27、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有关灾害信息。对于信息披露其基本要求是:时间第一,争取舆论主动权;言行一致,确立信息沟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明确信息发布通道和时间;处理与各种媒体的关系,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合作机制2。 (五)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监督要规划并建设好农业灾害防治工程,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发挥工程防治灾害最大效能。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片面追求“多、快、好、省,造成不尊重科学规律和不讲究质量、效益的工程很多,我国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修建的水库,病险率达92.9%,实践证明,防治工程本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灾害频发且治理困难的原因。因此,在规划、建设各种防治工程的时候,除了要设计好工程的功效、配套设施以及承载能力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其他效应,如生态、环境效应,权衡利弊,合理规划,科学施工,严抓质量,杜绝豆腐渣工程。参考文献: 1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05,(3):55-61. 2王学华.科技减灾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